11.30 “贵人语迟”or发育滞后?这些技巧帮孩子早说话


“贵人语迟”or发育滞后?这些技巧帮孩子早说话

前几天遇上一宝妈,见我家孩子日常用语、表达交流都很顺畅了非常羡慕,称自己孩子快一岁十个月了,还只会叫爸爸妈妈,语言发育明显滞后于同龄的孩子,不知道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开口说话,尽早学会表达。俗话说“养儿100,常忧99”,尽管明白“孩子个体差异”的道理,但还是免不了各种担心,更何况一般说话早的孩子,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发育会更快一些。因此父母们才会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语言发育,到底怎样才算语言发育迟缓,又有哪些帮助孩子早日开口说话的技巧呢?

“贵人语迟”or发育滞后?这些技巧帮孩子早说话

宝宝语言发育分四个阶段

宝宝的语言发育,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单元音阶段:一般在一个月左右,会发喉音,能无目的的发出单元音,比如o、a等。

2.无意识地词汇阶段:8个月左右能发出唇音如爸爸妈妈等,宝宝只是会发音,但并不懂这些词汇的意思。

3.有意识地词汇阶段:一岁左右,宝宝会有意识的叫爸爸妈妈等。

4.熟练表达自己意愿阶段:一般为2岁左右,会说多个连词、句子、能理解身边人的语言和熟练表达自己的意愿。

我女儿是八个多月开始会叫爸爸妈妈,但后来好长时间也不怎么开口说话,1岁左右开始会零星的说些词汇,后面就慢慢学会很多,一岁半左右能比较明确的进行日常表达,1岁8个月左右进入语言的爆发期,很快就能说7字以上句子、14字歌词。但是较身边其他孩子比,已不算是特别早的。


语言发育迟缓不只是说话晚

“贵人语迟”or发育滞后?这些技巧帮孩子早说话

那么怎样才算发育迟缓呢?判断宝宝是不是语言发育迟缓,其实不仅仅在于会不会说,说话的早与晚?一般而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开口说话晚。以第一次有意识地词语表达为标志,如果晚于1.5岁即为发育迟缓。大部分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在2-3岁期间才开口说话。

2.长期语言表达单一:只能表达单一固定的内容,语言不连贯,只能只单词,无法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愿,与同龄宝宝之间无法实施正常交流等。

3.语音不清。发音不准、吐字不清是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重要表现,某儿童门诊研究显示,25.7%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伴有一定程度的构音障碍。

4.语言理解能力差。即能不能听明白,能否理解父母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话,毕竟语言发育是从听到说的过程,听不明白即很难说得明白。

所以,一般如果发现孩子半岁之前对身边人的语言肢体动作不敏感,出现不会大笑、不容易被人逗笑、不注意周围人说话或是不能注视说话人等表现,或是1岁之后还不能有意识地进行简单的词汇发音,2岁左右仍只会说单一词汇等,则需要引起父母的重视。


学会这些技巧帮孩子早说话

“贵人语迟”or发育滞后?这些技巧帮孩子早说话

虽然智力低下、听力障碍、构音器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语言环境不良等因素均是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常见原因,但更多宝宝“不开口说话、说话晚”,还是日常教育和生活环境影响导致的。为此,想要孩子尽早学说话,家长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改善:


一、营造好的语言环境

小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天性,同样是学习一样东西,你教他无数遍可能他都学不会,但是只要让他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中,有其他小孩子做了,他立马就能领会,并愿意去做。相信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体验,其他事情是如此,宝宝的语言发育也是如此。

事实上,宝宝每天都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断地学习和模仿中,大家庭里带出来的孩子往往比全职妈妈独自一人带出来的孩子,语言发育得更快更好。

这一点自己深有体会,宝宝1岁之前,曾与3岁多的表姐长住了一阵子,这段时间,家里人多,又有大孩子的引导,我能明确感觉到孩子的肢体运动、语言发育和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快很多,宝宝8个多月学会的第一个非叠词就是她表姐的常用语“不要”。

好的语言环境,能让孩子每天听得多、看得多、理解得多,自然说话会早很多。所以如果家里人少,且长期固定一个人带的话,就要有意识地带孩子多与同龄的孩子或比自己大一点的孩子接触,孩子教孩子,小孩子模仿大孩子,学什么都快。

“贵人语迟”or发育滞后?这些技巧帮孩子早说话

二、强化体验式学习

这是我受很久以前看过的一本盲人学语言的书中学到的。生活中很多名词和动词,其实都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教。

尤其是名词,比如鞋、水、泡泡、鱼、鸭、鹅、鸡、兔子、鸟、狗、猫等等,凡事她感兴趣的,只要带着她边看边说,或者边玩边学,一般都能很快学会。这里我的建议是玩在前、学在后,效果更好!我女儿就很喜欢跟我玩“摸、捏、拍、搓”的游戏,边玩边学习,还能促进亲子关系,一举多得。这个游戏除了动作,还能扩展,加入名词,比如“摸脸、捏手、拍屁股,搓手臂”等。

还有一些反义词,比如前后、软硬、长短、高低等,这些父母长辈平时都可以有意识的将其融入到生活场景中来教,先帮孩子理解,然后才能教孩子去说去表达,理解永远是第一位的。


三、让孩子体验到说的乐趣

“贵人语迟”or发育滞后?这些技巧帮孩子早说话

没有兴趣的事情谁都不想做,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喜怒皆形于色的幼儿呢!只有让孩子体验到了“说话的乐趣”,孩子才会愿意开口去说去表达。

一方面我们要多引导孩子表达。一岁多的孩子基本都开始形成自我意识了,这时候你会发现,孩子特别想要什么的时候,总是冲着你叫“啊啊啊”,或者拍桌子,很多父母这时候理解了立马就行动了,生怕他多“啊”一下。

其实这样就错过了一个很好引导孩子开口的机会,这种情况一旦成为习惯,想让孩子开口就更难了,对于孩子而言,他会觉得,我用一个“啊”就能做到的事情,为什么要迫使自己去学那些艰难的发音呢?!

所以,当你发现孩子开始想表达的时候,你就可以跟他说:要什么你要说,不要啊啊啊,啊啊啊妈妈不懂。然后每碰到这样一次情况,就要告诉他这是什么,慢慢的他明白之后,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就会表达了。

让孩子体验到说的乐趣,当然不仅于此,比如孩子此刻拿着零食罐子过来了,他想吃,可是打不开盖子,这时候你跟她说“你说打开,妈妈帮你打开,你就可以吃了!”这样做虽然有点“贿赂和条件”的意味,但是效果无疑还是很不错的,下次当他再想吃的时候,就会毫不犹豫的跟你说“打开”了。这会让他觉得有实在的成就感和动力去说。


除了以上三点,我觉得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跟孩子一起读绘本,当然很多妈妈们也都做过,但是只有坚持下来,并选择合适的绘本,效果才会好哦!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如果你觉得内容有帮助,记得评论转发点个赞哦!同时也欢迎各位走过路过的宝妈一同来分享指导。


我是昭妈,一个不盲从、不跟风,真实做自己的85后全职宝妈,医疗机构工作10年余,原广东省卫健委网站新媒体团队成员,中级针灸师,多平台自媒体原创作者,专注孕产、育儿、教育。

关迎关注我,一起聊聊为人父母哪些事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