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17年杳無音訊!石家莊“親人”輾轉1435公里送流浪漢回家

核心提示

離家17年杳無音訊,他在哪兒,他還活著嗎?

自從2002年兒子羅雪洋出門打工後,湖南省祁東縣的羅中秋夫婦就沒有停止過思念。

這個冬天,石家莊市救助管理站4位“親人”輾轉1435公里,把羅雪洋送回了家!

今年12月1日,石家莊市救助管理站救助二科工作人員不放心跟他們一起生活了7年多的羅雪洋,又給他遠在湖南省衡陽市祁東縣的父母撥通了電話瞭解他的近況……

17年杳无音讯!石家庄“亲人”辗转1435公里送流浪汉回家

羅雪洋在石家莊救助站。

01 —

回顧

受傷流浪漢在石家莊安了“家”

為何這些工作人員這麼關注羅雪洋?石家莊市救助管理站救助二科科長蓋瑞軍道出了答案:“他之前在我們站接受救助,在站裡一住就是7年多,我們的工作人員都對他十分熟悉,突然一個熟悉的人離開,大家格外掛念……”

原來,2012年5月24日,石家莊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像往常一樣在省會街頭搜尋流浪乞討人員,經過青園街時,發現了一個流浪人員沒有左手,而且右腿明顯行動不便。救助站工作人員將他接回站內,並送到站定點醫院進行全方面檢查治療。

經檢查發現,這名男子,也就是羅雪洋,右腿陳舊性骨折,精神上也有一些問題。在定點醫院,羅雪洋得到了醫務人員的精心照顧,身體情況漸漸好轉。起初,羅雪洋上廁所都需要護理人員照顧,有時連吃飯都需要人照顧,工作人員還要給他洗臉洗澡。遇上他不高興時或身體不適時,站裡還會給他開小灶,單獨準備些好吃的。羅雪洋住在站裡的日子,春節和工作人員及其他受助人員一起過,大家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還一起做遊戲。

在石家莊市救助管理站,羅雪洋得到了家一般的關愛,但這始終不是羅雪洋真正的家。同樣,石家莊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也從未放棄為這些受助人員回家而努力。

02

探究

等待七年終開口 找到回家“鑰匙”

由於羅雪洋沉默寡言,且患有精神障礙,救助站的工作人員一直無法獲取有關羅雪洋的任何有效信息。工作人員通過公安網模糊搜索、全國救助尋親網、DNA信息處理比對、人臉識別系統以及聯繫社會公益組織力量等多方面渠道幫助羅雪洋尋親,但卻一直收效甚微。羅雪洋在石家莊市救助管理站一住就是7年。

7年中,羅雪洋的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況都有了很好的恢復。今年,42歲的羅雪洋在工作人員的悉心照料下,記憶也漸漸恢復。前幾年他連笑容都沒有,不笑不哭不鬧,讓幹什麼就幹什麼,特別孤僻,如果大家在一起聊天,他會自己躲得遠遠的。

後來,羅雪洋偶爾會說幾句話。只是大家並未在他的話語中找到什麼有用的內容。“工作人員有時間就會和他聊家常,東一句,西一句,嘗試著找到突破口,一直到今年8月的一天,羅雪洋突然說了一句話,讓我們看到了給他尋親的曙光。”蓋瑞軍說,那天,工作人員問他:“你看,很多人都找到家回去了,你想不想回家啊?你還記得家在哪兒嗎?”這次,羅雪洋竟然說出了“湖南”兩個字。

聽到他的話,工作人員很激動。每一位接受救助的人員從一入站起,工作人員都會為他們找家。這是羅雪洋第一次說到重要信息,全體工作人員立刻就把羅雪洋當成了重點突破對象。從湖南省開始,幾個人開始一起對羅雪洋進行問詢。“他說話聲音太小,你想聽清,幾乎要把耳朵貼到他嘴邊才行。”長沙?岳陽?株洲……工作人員問湖南省的每一個城市,大家一起觀察羅雪洋在聽到不同城市時的身體反應和表情微小的變化。“在我們問到衡陽市時,他表情明顯有區別,有咧嘴笑的意思。之後大家又從衡陽市的每一個縣區進行追問,又依次辨別出羅雪洋在聽到祁東縣、白地市鎮以及七丫町村的不同反應。”蓋瑞軍說,每次問完,工作人員會回來一起總結,尤其是問到最後,辨別哪個村時,很是費勁兒。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11月,當工作人員最終將總結出的一串地名連在一起說出“湖南省衡陽市祁東縣白地市鎮七丫町村”時,羅雪洋笑了。

有了地址,救助站工作人員開始聯繫當地政府相關部門,通過查找,聯繫到湖南省衡陽市祁東縣白地市鎮一位姓陳的民政辦主任。工作人員將情況說明後,便等待對方從各村瞭解信息。11月15日,陳主任打來了電話:“一位名叫羅中秋的老人找我們說,石家莊這邊說的人很可能是他兒子!”

17年杳无音讯!石家庄“亲人”辗转1435公里送流浪汉回家

當年離家前的羅雪洋很帥。

隨後,石家莊市救助管理站給陳主任發去羅雪洋現在的照片進行確認。陳主任說,羅中秋的妻子看到照片後就喊這是她兒子。15日傍晚,石市救助站工作人員加了羅雪洋家人的微信,讓羅雪洋和遠在湖南的家人進行一次視頻連線。視頻接通,羅雪洋的母親一眼就認出了她的兒子。視頻中,羅雪洋的媽媽、爸爸和奶奶哭成一片,羅雪洋的小姨在一旁大喊著什麼,一家人激動萬分。而這邊,羅雪洋又是咧嘴一笑。

由於羅雪洋的父母年事已高,沒能力來石家莊接領認親,最終石家莊市救助站工作人員決定護送羅雪洋回家。湖南省衡陽市救助管理站負責尋親的王科長了解情況後,只說了一句話:“來吧,買上票告訴我幾點到,我們全力配合!”

03 —

尋親

離家17年 1435公里的歸家路

電話那頭的家人確定了羅雪洋的音信後,久久不能平靜。據其家長介紹,羅雪洋是2002年離家的,之後便杳無音信了。“起初幾年沒消息,我們四處試著尋找,把周邊都走遍了沒有孩子消息,後來我們所有人都認為他已經死了。”羅中秋說,誰也沒想到會在17年後再次看到羅雪洋,雖然受了傷,但人活著就是一切的希望,一家人終於能再次“面對面”。

17年,是羅雪洋在外漂泊的時間;1435公里,是石家莊市救助管理站護送羅雪洋回家的路程。11月19日,幾經曲折找到親人的羅雪洋在時隔17年後,踏上了返鄉的路程,離開了他住在石家莊7年零5個月、2700多天的“家”,石家莊市救助管理站蓋瑞軍等四位工作人員一路護送。

17年杳无音讯!石家庄“亲人”辗转1435公里送流浪汉回家

經過一天一夜的跋涉,在石家莊和衡陽兩地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的精心護送下,11月20日17時左右,羅雪洋回到了湖南省衡陽市祁東縣白地市鎮七丫町村,17年與親人分離,終於盼來了團圓的一刻。當蓋瑞軍等人來到離羅雪洋家還有幾百米的村口時,只見全村的鄉親們都出來了,工作人員只好帶羅雪洋下車。看到羅雪洋,他的父母和93歲的奶奶等親人全圍了上來。“我的兒啊!”羅雪洋母親撲上來跪抱住羅雪洋,一旁拄柺杖的奶奶也上前抱頭痛哭。

17年杳无音讯!石家庄“亲人”辗转1435公里送流浪汉回家

母親、奶奶等親人在村口抱住羅雪洋。

親人紛紛上前與羅雪洋相認,看到他的發小,患有精神障礙的羅雪洋表情終於生動了一些。據其朋友介紹,羅雪洋性格比較內向,以前就不愛說話,和人交流輕聲細語。“當年他離開家時身體很好,還是25歲的帥小夥兒,聽說去了磚廠打工,後來具體怎麼受的傷誰也不清楚,有說是被機器絞的,2002年後就沒了音信。”父親羅中秋說。

羅雪洋家早早擺了一桌飯菜,一家人都在等他回家吃這頓等了17年的全家宴。羅雪洋家人一直在問他這些年的經歷,石家莊來的工作人員介紹了近7年的情況。羅雪洋的奶奶和媽媽拉著工作人員的手不放:“真的太感謝你們了!沒有你們的幫助,孩子就回不來了,感謝你們,感謝石家莊救助站!”

04 —

牽掛

回去十天了 遠在湖南的他還好嗎

今年12月1日15時許,石家莊市救助管理站救助二科工作人員張凱再次撥通了那個

熟悉的電話號碼:“羅老伯,您好!我是石家莊救助站的,羅雪洋現在怎麼樣?我們同事都很惦記他……”電話那頭的羅老伯羅中秋一聽是石家莊救助站,先說了好幾聲“謝謝”。

羅老伯稱,兒子回家後能吃能睡,但是精神狀態不太好,大多數時間都呆在屋裡不動,很少與家人交流。

張凱向羅老伯建議,讓他們每隔一段時間帶羅雪洋去醫院檢查一下。“在石家莊救助站我們一直在給他治療,還給他吃著藥,當時我們工作人員去家裡時也說過,讓你們堅持給他服藥,家裡人也要照看好他,千萬別讓他獨自離家。”張凱叮囑羅中秋說。

電話中,張凱聽到了羅雪洋的聲音,一如往日。

主編:張書娟、張曉明

監製:朱湘鶴、劉新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