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清朝的道臺是個什麼官,比知府大嗎?

豬隻


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之中,歷代朝局都上演著興衰成敗,每位統治者都是一個獨立的靈魂,有著自己執掌天下的理念。因此在這漫長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官階制度也隨時代更替發生著重大的改變,清朝的道臺便是其中之一。

"道臺"作為一個全新的官階出現在清朝,並非是統治者一時興起而設置的。

作為中國歷史上版圖面積僅此於元的朝代,清朝前中期地域廣袤,特別是乾隆時期經過十次軍事行動後,中國的版圖更是達到了1400萬平方千米之廣:北起蒙古,南至南海諸島,西達新疆,東北抵至外興安嶺,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藩屬國。版圖的擴大雖然是彰顯國力的硬核手段,但與此同時也相應地增添了行政管理重擔。

我們再將目光轉移到其他官階上,稍大的巡撫、總督接觸到底層的機會不算多,而那些基層的衣食父母官呢?

知府、知縣都淨是處理起百姓那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去了,在二者之間也就多了一個工作空檔,但為了保證行政工作的正常運行,自然然而的,在原有的"省"與"府"之間就多了這麼一個新官階——道臺。

作為一個新的官階,道臺所管轄的行政區域為"道",但"道"卻早已不是一個新鮮的事物,這個行政劃分其實早在漢朝就出現了,起初跟縣同級別,專門適用於少數民族聚居的偏遠地區,《漢書》地理志解釋為"有蠻夷曰道"或者"縣主蠻夷曰道"。後經歷朝歷代發展,"道"的特徵也不斷與時俱進,到了明朝,由於各道的職責在實質並沒有嚴格的區別,大都相互交錯,所以廢止變動較多。同時期,被分配到這一單位的官員也是官位尚卑,所以鮮為人知罷了。

史書記載,這個官職最早是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的一種派出機構,長官被稱作道員、也叫作道臺。

它的下屬機構分別為分巡道、分守道、糧儲道、鹽法道、兵備道等若干個小部門。單憑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來,一般認為分巡道是按察使司的派出,巡察若干府的官吏、司法相關事宜。分守道是布政使司的派出,協助管理地方的農桑、經濟、民政。糧儲道顧名思義是管理漕糧儲運等事。

兵備道是重要地方設的兵備,鹽法道是督察鹽場生產等相關事宜。粗略看來在某些領域的職權是和當時已經存在的官職是有所衝突的,但也盡了查漏補缺之時效。

那麼道臺這個官位如何呢?

在清朝的官位等級是這樣排列的:總督、巡撫、道臺、知府。由此可見,兩司之下就是道臺,所以還是一個很有含金量的官職。

乾隆中期將原來的參政、參議、副使等名稱全部取消,只稱為守道與巡道,簡稱為道員,一律為正四品。正四品是什麼概念,比地方知縣(七品芝麻官)整整高了三個臺階呢!而有的道員可以做到從三品的位階去。而人們常說的知府也只是個從四品的官階,明代始以知府為正式官名,管轄州縣,為府一級的行政長官。

清代沿襲明朝。知府掌一府之政令,總領各屬縣,凡宣佈國家政令、治理百姓,審決訟案,稽察奸宄,考核屬吏,徵收賦稅等一切政務皆為其職責。這單單看一下管轄範圍和要做的事情,從四品官員已經挺有權力了啊!比較一下來看,從四品知府相當於現在的地級市市長,那麼道臺官屬正四品從三品豈不是相當於如今的副省級級別?差距這下夠明顯了吧!

所以,從表面上來看得出的結論就是道臺比知府要大。然而事實是否全然如此呢?答案也不盡然。

因為在清朝那個年代是可以捐官的,同樣都是花錢買官,如果各位讀者是當地的富商大豪你會如何選擇?毫無疑問,我猜想各位的選擇肯定是往大的買。一個人做了大半輩子的商人,一方富甲,享盡榮華富貴,怎麼可能甘願見到一個七品小官就彎腰下跪呢?因此選擇捐官的話,還是要往高處捐。當然太高了也捐不上,所以這個道臺的位置就挺好,因此大量的道臺就這樣被富商大賈所霸佔。

那麼那些千辛萬苦寒窗苦讀憑功名考取進入仕途,替百姓幹實事的知縣就不抵一個靠錢財換取的道臺?筆者看來並非如此,他們當然要比那些虛頭巴腦靠捐官得來的道臺好的多。富豪們的初衷只是免除跪拜,擁有一點比其他做官的人看得起的特權罷了,他們這麼做也無非就是買個"官身",好在重農抑商的特殊歷史條件下多一點方便之處(在大清,鹽商特別富裕,往往身價驚人,經常要和一些有實權的官員打交道)。

其實,如果是一個實實在在做到道臺的官員,官拜四品那也是相當了不起的,受萬人敬仰,別的不說,這個位置就是個"搖錢樹"。單從鹽的產量,糧食分配,以及河道清理三個方面來說,油水就達到了不可估量的地步。

先說糧食,在太平年間可欺上瞞下,災荒年調配也可以上下其手,中飽私囊;再說鹽巴,在那個鹽鐵被壟斷的年代,隨便薅點倒賣,又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最後關於河道清理,歷來這樣一項大工程哪一次撥款少?而這些,恰恰都歸為道臺所管,這其中的利益還少嗎?簡直就是一個聚寶盆。要是做個實權道臺,搞個三年沒有萬兩也有千金了吧!

除此以外,清朝的道臺是不斷與時俱進的,正如一個制度的不斷演變。清朝中後期,道臺是完全碾壓知府,由於皇權的日漸衰落,道臺擁有了向皇帝密奏的權力,漸漸的成為皇帝監視總督、巡撫甚至是掌握地方的眼線。

所以,通過以上的對比,無論是在實質的官階等級,還是權利、獲利數量,道臺都是明顯要優於知府的。


歷來現實


想知道道臺是個什麼官,首先要明確一省內的官員官職情況。

1、清朝一省的最高長官為巡撫,又稱撫臺,節制一省的軍政,民政大權,巡撫,從二品:加兵部侍郎銜,正二品,相當於現在的省委書記


江蘇巡撫衙門

2、布政使是一省的行政長官,俗稱藩臺,官階為從二品,相當於現在的省長

布政使衙門

布政使的主要職責是宣達朝廷的政令;徵收全省各地賦稅,負責財政收支;考核府、縣各級官員;管理全省各府戶籍、田數等民事內容。

3、 按察使是一省的司法長官,俗稱臬臺,官階為正三品。相當於組織部長兼司法廳廳長。


按察使的主要職責是考核全省吏治,主官省內的司法、刑獄事務。

然後重點來了,布政使和按察使之下,那就是道員,俗稱道臺。

道員是介於省級領導(巡撫、布政使、按察使)和市級領導(知府)之間的地方長官,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道員一律定為正四品。

清代各省設道員,專責者有督糧道或糧儲道,簡稱糧道 ,又有管河道和河工道,簡稱河道。



北川道衙門

除此之外,有的道員會被任命成為布政使、按察使的副使,作為布、按副使,有分守道和分巡道。分守道由布政使下的參政、參議發展而來,分巡道是按察使下副使。

下面再來說下知府

清朝省、縣之間的一級行政單位被稱作“府”。行政長官就是知府、從四品,意思是“知(即主持)某府事”。


南陽府衙門

知府之下,設同知、通判等官員,輔佐知府處理公務,分掌糧稅、鹽稅、江海防務、水利等等。

所以結果一目瞭然,道臺是正四品,知府是從四品,道臺勝出。


為了中國之崛起


清代的地方機構共分“省、府、縣”三級。截止到清朝慈禧執政時期,如果算上臺灣省的話,清朝共設有23個行政省,215個行政府和1358個行政縣。

其中,省的最高官員為總督和巡撫,總督為正二品,巡撫為從二品,他們兩個就類似於我們現如今的省委書記和省長。“府”的行政級別類似於我們現在的地級市,其最高長官為知府,官階為從四品,相當於我們現如今的市委書記兼市長。

至於清朝時期的“縣”,其行政級別和我們現如今的縣級市、自治縣差不多,其最高長官為知縣,官階為正七品,也就是傳說中的七品芝麻官,就如同我們現在的縣委書記兼縣長。

在縣之下,其實還有廳、鄉、保、街(巷)、莊這五個行政級別,相當於我們現在的鎮、鄉、村、街道辦等,只不過它們的行政級別都太低,其官員也沒有正式品級,所以大家對它們的印象都比較陌生。



也正因為此,說起清朝時期的封疆大吏,大家首先就會想到總督和巡撫,再往下就是知府和知縣。但其實,除了這四個職務之外,地方上還有一個官員能稱得上是封疆大吏,那就是道臺,它是介於省(巡撫、總督)與府(知府)之間的地方長官。

最初,道臺的官階一直遊走不定,一般介於三品到五品之間,等到乾隆十八年時,道臺的官階才被正式確定為正四品,比從四品的知府略高一點。但實際操作中仍有特例,有些特殊道臺官階可達到正二品。

大家知道,不管是總督、巡撫還是知府等,雖然名義上是要管理當地的軍政和民政等大小諸事,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它們顯然無法做到事無鉅細。尤其是知府及以下的官員,它們更多隻是管理自己轄區內的訴訟、徵稅和教化等事宜。

至於其他職責如道河、糧、鹽、茶、水利、驛傳、關務、屯田等事宜,則由其他專業人員來管理,這些人就是所謂的道臺。通常情況下,道臺共分為六大類,分別是糧道、河道、海關道、巡警道、分守道、分巡道。



其中,糧道、河道、海關道和巡警道都屬於是特殊道臺,並不是每個省府都擁有,比如糧道只有在江南、蘇松、江安、浙江、雲南各設一人;河道則只有直隸永定河道、山東運河道和江蘇河庫道三人;海關道只有津海關道一人;巡警道則是每省各設一人。

這四個類型的道臺,其地位已經可以和巡撫並駕齊驅,都屬於是中央直屬的官員,所以它們屬於是特殊道臺。而真正意義上的道臺,其是主要是指分守道和分巡道,它們是省直官員,屬於省府派出的官員,一般一個道臺負責兩到三個府。

其中,如果是布政使派出的官員,就叫做分守道,主要職責是官員政績考核、農桑、糧谷、屯田等;如果是按察使派出的官員,就叫做分巡道,主要職責是水利、鹽法、茶馬、司法等。據記載,清朝末期全國共設有20個分守道和72個分巡道。

總的來說,雖然道臺的官階要高於知府,但道臺卻不是知府的直接上級,兩人更多還是平級關係,只是在具體的業務上面,兩人各司其職,分工不同而已。而且,清廷為提高官制設置的效率,道臺的駐地一般都要避免和知府在一起,所以兩者更多是進水不犯河水。


我是趙帥鍋


清朝的道臺是個什麼官,比知府大嗎?

清朝有一種道臺的官職,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那咱們今天就來掰扯一下這個官職是做什麼的?有沒有比知府這個官職還大呢?



所謂的道臺又被人稱之為是道員,在乾隆18年時,道員算是正四品官員,而任職這個官的人其實就能被看作是巡撫或總督。他們就是一個省和府之間的長官。那麼知府大人也是一個知府的最大官員,所以這兩者之間若是遇到,誰的官會更大呢?知府這個官職也是被定為了正四品,按理來說他們應該是地位相等的官員。但實際上他們管理的是省與府之間,所以管轄範圍更大,甚至連一些知府也得歸他們管理。這樣一對比之後很明顯道臺這個官職要更高一點。



再者來說,在清朝時期,知府這個官職曾經被降階過,變成了從四品,所以從品階上面來看,道臺也是更高一些的官。如果將這兩個官位按照他們的職責來對應現代的官職,那麼知府就會等於是一個地市級的市長,而道臺這相當於是副省長。這樣一來對比之後,他們的官職大小應該就更加清晰瞭然。



不過,和知府對比的道員是行政上的,有的道員並不負責政治,而是負責採購這些方面。那說明這些官員的手上並沒有握有很大實權,只是負責採購運輸這些事,所以他們的地位如果和知府比起來的話,那麼就要低一些了。有的是專門負責監督糧食採購和糧食儲存的道臺,他們就被稱之為是糧道。而一些管理河道方面的道臺就被稱之為是河道。當然,一個道臺並不一定只負責一個項目,他有可能是身兼數職。而身上的職務越多,就表明他越得皇帝的信任,那地位也就更高。

總而言之,道臺的地位一般都是比知府這個官職高很多的,除了那種負責民間項目的道臺之外。其實最初道臺的職位還沒有這麼高,但是發展到了後期,他們開始能統轄全省。即使不掌管全省,至少三四個府地是歸他們管轄,而這幾個府地中的知府當然也就是他們的手下。而道臺除了管轄範圍大以外,他們還有一個特殊的權利,那就是可以給皇帝密摺。因為這些人其實就相當於是巡撫,可以去下面各地巡查,如果發現問題,就能直接上報給皇帝。就是因為他們手上有這一項權力,當地官員們對道臺都非常畏懼,根本不敢輕易得罪。


紫禁公子


道臺,又稱道員,根據清代的官階制度,道臺是省(巡撫、總督)與府(知府)之間的地方長官,是清代獨特的省級行政機構派生物。

道臺是個很奇怪的官職,說他地地方行政長官,確實也是,因為道臺能夠插手地方的一些行政事務,但實際上卻又不具備知府的所有權限。它又有點像如今的省級稅務廳廳長,檢察院院長,農業廳廳長。

這個職位相對其他官職相對複雜,因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它“尊卑不別,等級不明”。起初,它是布政使下的參政、參議、按察使下的副使、僉事演變而來,專責督糧的叫做糧道,負責刑名的叫做巡道,後來逐漸都發展成加兵備銜,所掌趨於一致。

道臺的職權掌管範圍也不固定,最初他們之負責一府之地,有的是數道負責一府,後來是一道分轄三四府,後來逐漸趨於統轄全省,這或許是跟清廷的經濟發展情況有問題。

比如江南地區作為糧食財稅重地,所以糧道官就會很多,而沿海城市則設有海防道,內陸城市則沒有,產馬地會有馬政道,靠近運河的有運河道,天津還有海關道,有些省份的道員管水利,統轄一府,有的兼管鹽法、水利、驛傳。

道員的品級在原則上位正四品官員,但實際操作中卻有特例,在駐外道員中二品和三品皆有。到了乾隆、嘉慶時,道員準密摺封奏,權勢日益加重,與知府相比,它在品秩上確實要高出一品。知府最初是正四品,後來改為了從四品。

看到有的朋友說布政使被稱之為“道員”這就是謬誤了,布政使實際上被稱之為“藩臺”,它的權限要比道臺高,屬於巡撫的屬官,類似於現在的省委副書記,主要負責中央政府傳到的政務、法令,督促各級政府執行,同時管轄全省官員,以及稅賦。相較於只管轄一方面業務的“道臺”,布政使的權力更大。

不過在品秩上,布政使一直都是正三品,而道臺卻從正四品一路發展到了二品大員的程度,到了宣統時,由於人才匱乏,這種跳級現象更為嚴重,甚至封到了一品。出現這種情況,大致上是因為專制管理某一方面的技術性官員的稀缺所導致的。

相對於行政級別中的制臺(總督)、撫臺(巡撫)、臬臺(按察使)、以及府臺(知府)這類的政務官,道臺應該算是偏技術性官員的事務官。

綜上,道臺算上如今的省級廳長級別的官員,專門負責一方面的工作,因所轄省份的政治經濟工作不同,而管轄領域不同,算是封建官制不斷髮展細化的結果。總體上到了清中後期以後,基本各省的道臺業務都是明確地,編制也趨於固定,在其業務範圍內,是完全凌駕於知府上的,可也沒有權力插手一府之地所屬業務範圍外其他政務。


江畔初見月


【巴都詩韻千年在】

道治始於明朝,是介於省會與州府之間的行政機構(相當於今之副省級城市)。以四川為例:明清置川東道署(署治重慶)、川西道署(署治成都)、川南道署(署治瀘州)、川北道署(署治閬中)。介紹一下川北道署。

川北道署:明洪武年間置,道治今四川省閬中市,轄一州三府(綿州〈今綿陽)、保寧府〈今閬中〉、順慶府〈今南充〉、潼川府〈今三臺〉)共三十二縣。

清朝時綿州分治,川北道置轄三府(保寧府、順慶府、潼川府)共二十餘縣。至1914年南充人張瀾將川北行署遷到南充止。悠悠川北道,輝煌六百年!

一州三府領繁秀,今日街頭說城優。

巴國韻光存萬載,清初省會廿年終。

堂前王謝歸飛燕,四海風雲道所求。

遍地殘黃誰踏過?醉中侃侃道春秋。

一一過閬中道臺衙署作2016年2月

【注】巴國:閬中在戰國時期是巴國最後的國都。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遣張儀、司馬錯率軍滅巴亡蜀,置巴郡閬中縣(初為郡治,後遷江州〈今重慶〉)。省會:清初川西未克,以閬中為四川臨時省會近二十年,蜀境定復遷成都。今閬中有貢院(古代科舉的考棚,只有省會城市才有)。








白溪釣客


在清朝,道臺是正四品,知府是從四品。很顯然,道臺比知府大。



清朝地方政府是三級,即省、府、縣,其最高長官分別是巡撫、知府、知縣。巡撫是一省的最高長官,其下設布政使和按察使,分別主管一省的財政和司法,屬於巡撫之下的屬官。但布政使和按察使一省就一個,主抓全面的,還要設一些副手來具體負責,或與下面的各府對接工作,這些副手就是道臺。



清朝的道臺分兩類,一類是專責,即負責一些專門的職守。諸如糧道、河道、驛傳道、海關道,屯田道,茶馬道等。這些職守不隸屬於任何一府,直接對省級的布政使和巡撫負責,所以從品級上,這類道臺要高於知府。

還有一類叫分守道、分巡道。這些道臺最初就是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副手,即佈政副使和按察副使。他們主要的職責就是把布政使、按察使的工作具體對接到下面各府。下面的府又非常多,於是就分了一下,有的轄一府,有的則分轄三四府之地。到乾隆、嘉慶年間,這類道臺又被授予密摺封奏之權,權力逐漸增大,遂被視為介於省、府之間的一級行政機構。



實際上,無論是專責道臺,還是分守道、分巡道,他們都依託於省級行政機構,是省級的專門機構或是省級的派出機構。


達摩說


就如同民國時期士兵們喜歡把軍官稱之為軍座、師座、團座一樣,清朝時期人們也喜歡把一些高級的官員稱之為臺,比如那時候的總督習慣被人們稱之為制臺、布政使習慣被人們稱之為藩臺、道員習慣被人們稱之為道臺、知府習慣被人們稱之為府臺等。

如果要說到清朝時期道員和知府之間的地位,那麼道員的權力、地位是要比知府高的。

往下,我們就瞭解一下這兩個清朝時期的官職。

清朝時期知府和道員的差距

清朝時期,知府是從四品的官員,執掌著一個府的所有大權。

而清朝時期的府相當於現如今的一個地級市,那麼作為一個府最高的長官,知府其實就相當於現如今的市委書記。

道員則是正四品的官員,比知府高了一個級別,是清朝時期介於省份和市之間的一個官職。

在清朝時期,主要掌管的是糧食運輸、河道、海關、驛道等等非地方性的政務。

簡單點說,道員其實就相當於現如今的廳級官員,地位在省之下、市之上。

不過因為清朝時期的道臺並不是地方性的官職,所以皇帝為了節約人力資源,他們基本不會單獨設置道員官職。


一般來說,他們會從當地省份中挑選一些和道臺級別差不多的官員,讓他們保留原本官職的同時,兼職道臺的工作。

說到這裡,想必大家已經基本清楚了道臺和知府之間的區別。

清朝時期其他的重要地方官職

接下來我們再講一下清朝時期其他地方官職的地位。

在清朝時期,地方上權力最大的人物是總督,總督一般管著兩到三個省份的權力,是清朝地方上最位高權重的封疆大吏。

而清朝時期的總督,品級一般是從一品,加兵部尚書銜,也就是我們現如今所說的副國級,加國防部長職銜。


整個清朝時期,一共存在了九大地方總督,其中,東北總督是在清朝末年的時候才設置的。

地方上除了總督之外,地位最高的人物是巡撫,巡撫是一個省份的最高長官,既掌握著政權又掌握一部分兵權,總的來說,地位就相當於現今的省委書記。

品級一般在正二品,加兵部侍郎銜,相當於現如今的部級、加國防副部長銜。


地位再往下一級的是布政使,清朝時期的布政使品級是從二品,主要掌管著一個省份的財政和民政權力,受巡撫統轄,相當於現如今的省長。

而排在布政使之下的,則是按察使,按察使的品級是正三品,主要掌管著一個省份的刑法權力,地位就有點類似於現如今兼轄著公檢法的副省長。

而再往下,就是我們開頭所說的道員和知府了。

所以說,清朝時期的道臺是要比知府地位高的。


孤客生


“道臺”是道員的暱稱,“府臺”是知府的暱稱。在往上就是巡撫、總督這些大員。

籠統說來,道員和知府,品級級別上差不多,只是職務差別比較大。且聽爾朱少帥吹來:

品級上看,清朝時期,一般情況下的品級,知府是從四品,道員是正四品。實際操作中也不是那麼嚴格,因為多數道員是正職以外的兼職性職位,也有高於或低於正四品的。而知府,根據地方不同,也有正四品或五品的。 蘇州、揚州、京畿這些肥富地方的知府品級,肯定要比那些窮鄉僻壤的高。

職務上看,清朝知府相當於地市級父母官,總領一個州府的所有行政事宜。道員則是屬於省級分管水利、學政、鹽鐵、糧食等等的官員。

非要對應現在的職務的話。那麼,道員相當於省某廳廳長,而知府大致相當於市委書記兼市長的。(當然,清朝的行政劃分跟現在差別很大,以前的州府跟現在的一個市還是有點不一樣的。勉強對號入座看看吧。)

至於省某廳廳長和省下面一市市長比較,只能說職權範圍的差別太大了。至於說哪個更厲害? 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假如給你個機會挑,你要廳長,還是市長?


爾朱少帥


道臺又被稱為道員,是明清朝時期,特有的一個官職,這個官職是為了輔佐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設置的副職,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的職責是將上級下達的政令,分派至各州,府,管控地方稅賦,考察地方官員,處理刑法,軍事相關的事務,道臺則屬於承上啟下的官職。

道臺是個什麼官?

道臺不屬於地方行政長官,是省一級行政機構外派出去的,就如總督,巡撫也是中央外派官員。清朝時期,地方區域劃分,分為了省——府——縣三級,省一級最高行政官員是巡撫,府一級是知府,而道臺這個官職的官階,就介於巡撫和知府之間。清朝時期三級行政區域劃分,並不全面,所以在這之外又特別延伸出了道,這種特殊的行政區劃分。

道最早出現在漢朝,最初這是和縣同級的行政區域,就比如今天,我們在看一些古裝劇的時候,就經常會聽到,出兵打仗時,大軍要經過某某道,有什麼遼東道,臺灣道等等,這一級的行政劃分也就被一直沿用了下去。在滿清入關時,在道臺的官階品級並不確定,是到了乾隆年間,才正式統一定為了正四品官員,當然官階並不穩定,像在光緒年間,很多道臺都做到了正二品,正三品的。

道臺這個官職在才設立時,順治年間統計,全國共有199位道臺,很多人手上要負責管理的事務是比較模糊了,所以在這之後,清朝的官員制度逐漸完善,於是道臺們負責的事務也逐漸的兼併融合,到了光緒年間,全國就只剩下了93位道臺,但是每位負責的具體事務就劃分得較為詳細了

道臺這個官職具體負責哪些行政事務呢?

道臺這個官職具體分為了兩個大類,一種是負責掌管地方行政的道臺,他們是省一級行政機構外派出去的,負責的事務包括了地方行政,對當地官員監督,軍政事務,財政稅收核查,這一類比較籠統的事務,所以這樣一來,有的道臺的職責就會和當地的地方行政長官重合,於是就有很多道臺會讓地方官員兼任,有的道臺也負責給地方的官員打政績考勤的,幹得好不好這些道臺會像上級彙報,在乾隆時期,道臺是有專事專奏的權力,所以在這個時期道臺的地位比較高。

而另外一類道臺則是負責處理專職事務的,在古代最為重要的有糧道,兵道和鹽道還有驛站,這些就會派專員管理,管理這類具體事務的也是道臺,像在江南地區還有河道,在清朝晚期,與外國開設了通商口岸後,專門設了海關道,如:直隸津海關道的道臺。這些道臺就是負責具體事務的,也是推動國家運行時重要的一環,而道臺則專門有進行自己辦公使用的衙府,直接受省一級行政機構的管理,道臺中,負責河運,鹽道,茶馬道的,是眾所皆知的肥差。

道臺這一級官職,有助於推動中央對於地方的統治,在清朝結束之後,民國政府任然沿用過一段時期道一級行政區劃分,道臺也被改為了觀察使,雖然在清朝,地方行政權力道臺沒有知府那麼寬泛,但是在官階地位是要比知府大的,這一級行政官員的設置,也進一步提高了政府機構的行政效率。

我是玄坤,一個熱愛並不斷學習歷史文化的求學者,每天一點分享,期待著朋友們的關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學習,感謝各位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