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騰訊VS阿里:三代目們的對決

騰訊VS阿里:三代目們的對決


這一年多來,騰訊和阿里連番使出組合拳。

兩家大廠前後腳辦完20週年慶典,弱冠之禮畢,待回首已是成年。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接下來的對決拳拳到肉。主戰場正從消費互聯網轉向產業互聯網。

2018年9月30日,騰訊啟動公司史上第三次改革,內部稱之為“930變革”,救護隊長湯道生攜騰訊雲走上前臺。

阿里接招。兩個月後,阿里雲事業群升級為阿里雲智能事業群,集團CTO張建鋒兼任總裁。

騰訊&阿里,市值均向5000億美元攀升,都手握著中國一日千里的數字化產業,就此把未來20年的半條命分別交給了各自的三代目們。

2019年9月10日,馬雲卸任,張勇走上前臺,發佈新三大戰略,秣馬厲兵。


20天后,騰訊迎來“930變革”一週年,全司上下都在覆盤總結,砥礪前行。


兩相遙對競崢嶸,風雲激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攻,其下攻城”。抽絲剝繭,一切早有跡可尋。

1


有位老人家說,個人奮鬥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略時代進程。細細思量,何止是個人呀。

都知道,“小超人”李澤楷過早拋售了騰訊股份,套取蠅頭小利離場,最終成就了南非報業,使得這家非洲公司成為騰訊最大股東。

其實,同樣的戲碼也曾在阿里上演,倒黴蛋就是大名鼎鼎的高盛集團。

馬雲卸任後,蔡崇信也半隱退,目前最耀眼的身份是NBA籃網老闆,但在阿里內部,傳說猶在,他被戲稱為神奇的財神爺,總能在關鍵時刻拉來投資,給狂飆突進的阿里續命。

外界常常都以為,是日本軟銀老闆孫正義成就了馬雲的商業帝國。殊不知,最早雪中送炭者乃是原高盛集團私募部門亞洲區主管林夏如,她從一位朋友處聽說了馬雲和阿里,頗感興趣。

對,這位朋友就是蔡崇信。

林夏如,作為哈佛大學高材生,愣是被馬雲的理想主義和口才傾倒,說服高盛集團高管,首輪投了阿里500萬美元,獲得50%股份。

擱在今天,這筆投資的回報將是天文數字。可惜的是,2003年林夏如離開離職去高校教書,2004年高盛集團就以7倍的價格把所持阿里股份全賣了。

孫正義卻慧眼獨具,手捧2000萬美元入場,拿到了阿里34.4%股份,最終讓軟銀賺到了上千億美元。

大變動時代,選擇果真比努力更重要。

2004年,高盛集團還發生了一件事,不過這次是與騰訊有關。

當時正值騰訊上市前夕,在陪著騰訊高管們全世界路演的飛機上,劉熾平在睡夢中被陳一丹拍醒:“喂,你願意加入騰訊嗎?”

劉熾平,當時是高盛集團亞洲投資銀行部電信、媒體與科技行業組首席運營官,負責操刀騰訊上市事宜。

“他是我見過的香港人中普通話說得最好的。”馬化騰十分欣賞劉熾平犀利的眼光。

審慎思考過後,劉熾平加入騰訊,成為馬化騰身後的男人,重要性好比蔡崇信之於馬雲。

同樣是2004年,對於成立才五年的阿里來說,頭等大事還是活下去,初創的淘寶網正與ebay打生死戰,不容有失,遂招兵買馬。

有個叫張建鋒的浙江大學畢業生入職淘寶技術部,擔任架構師,按照阿里的江湖文化,他選了“行癲”作為花名,源出《鹿鼎記》中李自成的法號,寓意勇猛果敢有謀略。他的這種特質很快就發揮地淋漓盡致。

而日後要跟他打擂臺的那個男人在一年後也來到了騰訊。

2


2005年,騰訊雖已在香港上市,但還只是一家2000多人的中等規模公司,在社交領域遠不如今日風光,正和51.com鏖戰。

彼時,51.com是中國最大最早的社交網站,背依紅杉資本、巨人網絡、英特爾資本等金主,主打“真人配對玩遊戲”,氣勢如虹。

騰訊時任業務負責人打報告,申請加100臺服務器,結果被馬化騰否決,他提醒下屬多把力氣花在提高效率上。

老闆發話了,高管們自然不能閒著。怎樣才能提高效率?找技術大牛做創新。

就這樣,劉熾平找到了湯道生。

湯道生,香港人,密歇根大學大學畢業後在Oracle公司負責數據庫研發和測試工作,隨後又去斯坦福大學攻讀電子工程碩士學位,期間認識了老鄉及校友劉熾平。

後來劉熾平去了高盛,湯道生加入Sendmail軟件公司,管理研發團隊開發大型郵件系統,反垃圾郵件過濾系統等。

為了避嫌,湯道生入職後,起初跟隨的不是劉熾平而是吳霄光。

吳宵光這個人蠻神奇,曾是騰訊口碑最好的人,上上下下都親暱地喊他為“小光”。其實他是騰訊第6號員工,絕對的元老級人物。在騰訊17年,最高職務是高級執行副總裁。

吳宵光痴迷於天文和計算機,與馬化騰甚是投緣。在騰訊的前幾年,他擔任QQ研發團隊項目經理、即時通信產品部總經理和互聯網事業部總經理。

湯道生跟QQ的緣分就此結下。在吳宵光的帶領下,他從助理做起,由ISD研發管理部經理到QQ秀產品經理。

QQ秀,即QQ會員增值服務,是騰訊第一個賺錢最多的業務,後來佔騰訊營收半壁江山的網絡遊戲也沿用了這一模式。當QQ空間、QQ相冊等推出後,騰訊一舉奠定了在社交網站的霸主地位。

QQ空間一戰成名後,湯道生步步高昇,當吳宵光接手騰訊電商業務後,他成了QQ新掌門,並一路做到騰訊高級副總裁。

如果湯道生的故事就這麼平鋪直敘,顯然他很難脫穎而出,畢竟騰訊內部還有另一座大神——張小龍,在內部PK中,手機QQ可是輸給了微信。

湯道生的王牌來自雲計算。

論及雲計算,媒體動輒翻出一段早期視頻。2010 年3月,中國IT 領袖峰會上 ,BAT話事人看法不一。

" 雲計算這個東西,不客氣一點講它是新瓶裝舊酒,沒有新東西。" 李彥宏很不看好。

" 它是一個超前的概念,目前佈局為時過早。" 馬化騰喜歡穩當。

只有不懂技術的馬雲給予了堅定的支持:“必須要做,客戶需要,市場需要。”

如錢穆先生所言,後人讀史,應對前人抱“同情之理解“,即要設身處地予以通盤考慮。BAT的戰略各有側重,對雲計算的預判不同,實屬正常。

3


阿里如此堅決,與“五彩石“項目不無干系。

2008年10月,阿里進行了一次被稱為“給高速飛行的飛機換髮動機”的大手術,啟動“五彩石”(即女媧煉石補天用的石頭)的項目,其核心訴求就是將淘寶與淘寶商城(後改名天貓)在數據和業務層面完全打通。

張建鋒就是" 五彩石" 項目的總PM,他首次引入了中間件和分佈式架構, 擬用統一的互聯網架構支撐淘寶和淘寶商城。

這件事意義長遠。很多年後,中間件和分佈式架構在技術圈“封神”。

2009年, 一共動用了200多人的“五彩石“項目結束,最終為阿里沉澱了一套技術標準。

基於此前的成功嘗試,阿里雲成立,開始自主研發雲計算操作系統“飛天”,目標是將全球數百臺服務器連成一臺超級計算機,讓任何企業、機構和個人只要聯網就能獲得即開即用的計算能力。

但阿里雲早期發展並不順利,首任總裁王堅博士帶領一幫工程師在黑暗中摸索,從第一行代碼寫起,既不被外界所理解,還在內部遭遇嘲諷。

馬雲不得不親自出來滅火,“每年給阿里雲投10個億,投個十年,做不出來再說。”

相較於阿里雲的高舉高打,騰訊雲的出世就完全是無心插柳。

2008年秋天,中國白領們的作息顛倒,數億人都在偷菜。憑藉“偷菜遊戲“,開心網成為社交黑馬,人人網走上巔峰。

QQ空間順勢推出QQ農場,但遊戲火爆的背後是程序員們在拼命維護。為了支撐QQ農場的正常運行,騰訊在一個月內額外採購了4000臺服務器。

這是一筆鉅額開支。作為QQ空間的技術負責人,湯道生知道不是每一家公司都能像騰訊一樣不停加購服務器,如果遊戲不火了,這些服務器就閒置浪費了。

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呢?

正巧,國外發布了一系列講述GFS架構的學術論文,湯道生帶領團隊分析技術細節,結合業務實際,研發出一套新的底層數據保存方式,對客戶開放騰訊的計算能力和流量。

這就是騰訊雲的雛形。

饒是有馬雲站臺,阿里雲尚且在阿里內部遇阻,遑論旁支斜出的騰訊雲了。在騰訊內部也出現了兩種意見。

一種意見是停止業務,因為雲是一個“挖煤的苦活”,重投入高成本沒利潤,前景不明;另一種意見則認為雲很重要,不能輕易放棄。

馬化騰沒有表態。對於內部創新,只要明顯無害,他向來都持默許態度,不會給更多的資源支持,但也不會叫停。

這就足夠了。湯道生得以輾轉騰挪,讓騰訊雲存活下來。

4


阿里雲和騰訊雲以兩種不同姿態往前跑。

2013年,阿里雲“飛天”系統單一集群規模達到5000臺,成為世界上少數具備這一能力的公司,也是第一個對外提供這種能力的公司。同年,阿里最後一臺IBM小型機下線。

2014年9月19日,阿里在美國上市。對外宣講中,阿里一再強調的核心業務之一是“雲”和大數據,業務戰略是“雲+端”。

騰訊雲也迎來轉機。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發生7.0級地震,當地絕大部分網絡遊戲癱瘓,只有架構在騰訊雲上的遊戲能用。

在當年的騰訊雲開放戰略發佈會上,湯道生自豪地談及此事。面對著臺下創業者,他說:“今天的創業者很幸運,因為雲的出現,你們不需要再為服務器的壓力焦頭爛額了。”

2014年,全球第一個部署雲端的MOBA大型對戰遊戲《超神英雄》上線。從2016年第二季度開始,騰訊雲開始以三位數百分比高速增長。

湯道生終於把騰訊雲從邊緣業務帶向舞臺正中央。

張建鋒這時距離他執掌阿里雲還有精彩一躍,那就是主導了後來風靡業界的“中臺”戰略。此前,他已史無前例地同時執掌了阿里淘系三家明星公司——淘寶、天貓和聚划算的技術業務。

中臺,這個概念最早來自馬雲。2015年,他帶領阿里高管拜訪了芬蘭移動遊戲公司Supercell,這家公司開發了《部落戰爭》《海島奇兵》《卡通農場》等爆款遊戲,每年能創造15億美元的稅前利潤,但只有不到200名員工。高效的工作成果全賴遊戲中臺支撐。

2015年底,阿里效仿Supercell,成立中臺事業群,張建鋒任總裁,提出了“大中臺、小前臺”的概念。

2016年4月,張建鋒被任命為阿里CTO。

兩個月後,騰訊以86億美元收購Supercell84.3%的股份,劉熾平頂感冒發高燒的強烈不適,飛了10個多小時的飛機趕到芬蘭敲定了合約。

5

騰訊和阿里,中國互聯網的兩張名片,在全球都擁有巨大的市場份額。儘管彼此商業模式差異極大,但跨界之爭不可避免。

騰訊正在發展零售和金融服務,而這一直是阿里的強項。反過來,阿里也意欲打破騰訊的信息壟斷,正為中小企業提供相應信息技術支持。

兩大巨頭都將B端視為下一個20年的命門所在,先手棋分外重要。

2018年9月10日,馬雲宣佈卸任計劃,如無意外,張勇將接棒,賬下良將如潮,張建鋒和蔣凡(淘寶&天貓總裁)等三代目們正冉冉升起。

為了這一天,馬雲準備了十年之久。

雖不似馬雲那般天馬行空,但冷靜剋制的馬化騰亦在悄然落子。

他曾在2015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中明確表示,騰訊每隔七年便會有大調整。但這次,騰訊提早了一年,從TO C轉向TO B。

2018年9月下旬,香港一間小餐館的包廂裡。騰訊“總辦”十幾名成員圍桌而坐,每個人的手機都被收繳了。他們是騰訊的最高決策者。

馬化騰最先發問:“現在,雲到底是不是騰訊最重要的、一定要做的?”

與會者知無不言,熱議至深夜,馬化騰得到了他想要的結果。

幾天後,在40多個副總裁參與的擴大會議上,劉熾平問:“覺得雲的業務對公司未來發展非常重要,公司一定要去做的,請舉手。”

全員舉手。

湯道生並不意外。

作為產業互聯網的抓手,雲是最重要的戰略工具。儘管2018年前三季,騰訊雲收入達60億,在遊戲及直播領域維持領先地位。但是阿里雲在2018財年營收預計將超130億,此前連續三年實現三位數增長,躍居亞太第一、世界第三。

局勢很明朗,騰訊核心高管們不可能不感到壓力。這是一場硬仗、乃至惡仗,但必須打,狹路相逢勇者勝。

2018年9月30日,騰訊發公開信,啟動史上第三次改革,將原七大事業群壓減至六個,新成立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

前者由騰訊公司首席運營官任宇昕擔任總裁,後者則交由時任SNG總裁的湯道生,他們都是騰訊三代目中的佼佼者。

任宇昕,曾把騰訊遊戲做成全球第一,他在騰訊的地位類似蔣凡在阿里的地位,守住大本營,提供不竭的現金流。

湯道生則是直接對標張建鋒,二人分別肩負托起騰訊和阿里技術底座的重擔。

從CSIG龐大的業務範圍可見一斑。根據調整方案,騰訊B端業務統一打包到CSIG,包括:雲、智慧零售、安全、地圖、醫療、物聯網、智能平臺等。

兩個月後,阿里雲升級為阿里雲智能,在實施中臺戰略過程中構建的智能化能力,以及達摩院的前沿技術,全面和阿里雲相結合,向全社會開放。

張建鋒接替金融家胡曉明,成為阿里雲智能總裁。

在這個重要節點上,騰訊和阿里不約而同地把雲業務交到技術派手中,整個行業毫無疑問將面臨新一輪的實力比拼。

雲計算看似龐雜,但政務雲才是戰略高地。過去一年,阿里和騰訊在數字政府領域殺得難分難解。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的《中國政務雲發展白皮書(2018)》,到2021年,國內雲計算市場總規模將達到1858億元,其中政務雲以813億元規模佔比高達43.8%。

政務雲將是決定現有云廠商市場容量的主要考量標準,且從“重建設輕應用”轉向“注重深化應用”。

騰訊雲挾微信小程序之威大殺四方,阿里雲則是舉整個經濟體之力南征北戰。

6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

2019年9月10日,馬雲瀟灑交棒。他曾說:“我努力工作,是為了離開公司的時候能過上清靜日子,而不用回來返工,比如修理廚房什麼的。”

比他小7歲的馬化騰依舊鬥志昂揚,再戰江湖。他將騰訊第三次調整歸結為三個關鍵詞:“革新”“升級”“騰訊邁向下一個20年的新起點”。

2019年9月25日,杭州雲棲大會,阿里第一顆AI芯片含光800亮相,張建鋒稱“這只是平頭哥的萬里長征第一步”。撥開迷霧,阿里已是中國最大AI公司。

壓軸環節,阿里雲三任總裁王堅、胡曉明及張建鋒罕見同臺,這既是對過往榮光的致敬,也是吹響進攻的新號角。

與此同時,騰訊全員都在覆盤總結“930變革”。

湯道生自稱過去一年“心情挺好的,但是也如履薄冰”。他左擁張小龍,拓展騰訊雲業務場景;右抱盧山(騰訊TEG總裁),成立“技術中臺”,推動內部數據和技術開放。

阿里總部位於古城杭州,騰訊老家深圳則是中國最發達的新興城市。阿里西溪園區採用了蘇州園林式建築風格,而騰訊進駐了摩天大樓。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化,但劍指同一個方向。

作為中國兩大科技巨頭的三代目們,高調也罷,謙虛也罷,他們履新後,經過小心翼翼地試探,現在是該真刀真槍幹一場了。

參考資料1. 《兩萬字解密:騰訊為何把產業互聯網交給他》,虎嗅,雷曉宇2.《Alibaba vs Tencent: The Battle for Supremcy in China》,Fortune,Adam Lashinsky


全文完,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