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有些运兵直升机不直接降落让士兵离机,而是让士兵顺着缆绳滑落到地面?

wojiushiwo080728


正常的直升机降落大致分为四个步骤:进场、减速、仰停、触地(悬停),这个过程中触地和悬停是直升机最为危险的时候,触地后机动性为0,悬停时则极易受到地面火力攻击,所以运输直升机进入战场特别是突入敌后后本身就处于一个比较危险的境地,至于采用何种方式作业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直升机的投送中主要分为两种投送手段,一种是“半空快速垂降落地”也就是“索降”,一种是“直升机触地”也就是“机降”,前者主要适用于人员的快速投送,先降落的人员可以迅速组建防御圈保证整个投送过程的安全,后者则适用于物资、装备的投送,这种情况大多适用于已经有比较稳固的阵地。

在直升机投送中,采用“机降”还是“索降”首先要考虑地形、地质等因素,如果地表平坦、地质硬度足够那么是适用于“机降”的,但若是遇见沼泽、沙漠、雪地等情况,那么更多的时候会选择“索降”,因为大量的沙尘、浮雪会严重损坏发动机,同时也会干扰飞行员的视线,除此之外,如果直升机是编队飞行,那么对于地形的要求会更大,他们还需要考虑互相之间的影响。

其次还要考虑战场环境,直升机相对来说防护还是比较弱的,特别是尾翼和旋翼,悬停或者降落期间最容易受到攻击,如果是城市战,那么危险系数会比野战上升几个层级,轻武器以及原始的RPG等都能对其造成致命威胁,这种情况在电影《黑鹰坠落》中有很好的体现,所以运输直升机如果参与城市战争,那么在出动之前要做大量的预案以及计划。

最后涡环状态对于直升机也是一大威胁,在战场上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运输直升机载重较大,如果下降速率没有控制好,那么进入涡环的几率还是比较大,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基本上都会造成较大的事故,所以更多的时候,如果是人员投送,那么直升机大多选择索降的方式,危险期取决于索降用时长度,一旦索降完毕那么就可以立即拉升撤出危险区,比机降更有优势。


军武视界


这主要跟周边环境和运输对象有关。

目前,直升机乘员投放,多采用以下三种形式——机降、索降和伞降。

直升机直接降落在地面后,搭载的人员和物资再离机,就是机降。

而直升机低空悬停,机上人员利用吊索落地,即,让人顺着缆绳滑落到地面,则为索降。

伞降是三种方式中效率最低的一种作战方式。由于伞降无法精准的预估降落地点,集合起来比较困难,目标也太大,带有诸多不确定性。因此,当今的伞降一般多用于日常士兵跳伞训练,实战中大规模应用的机会并不多。

先看机降,一般用于运输装备、物资和作战及其他相关人员。

在战况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机降执行医疗救援、运输装备等任务。此外,除了运物资,大量前线作战人员的输送,也得用机降的形式。

但是,如果在战况比较紧急,我方并未掌握相对优势的情形下,由于直升机目标过大,地面环境也不好精确预知,贸然采用机降这种方式,极易遭到敌方的火力打击。

那么,再重点说说索降。

直升机和一般的固定翼飞机有许多不同的特点,除了能垂直起降外,还可以在距离地面很近的地方低速飞行,并悬停在空中。

照说,直升机悬停在半空中,也是非常易受到攻击的,但相对于降落后,下人,再重新起飞用,速度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而且,悬停的直升机还可以保持警戒,机载重机枪能够发现敌人随时攻击。机动性和视野也好,如果发现有敌人火力,半空中就可以掉头直接撤离。

(美军的HH-60“铺路鹰”直升机,设有机枪手专用仓)

加之,飞机的起降环节,本身就属于事故多发阶段,而索降正好回避了这个环节,省时间,也更安全。

(在伊拉克某美军基地降落的阿帕奇。通常,只要环境允许,直升机起降也是需要地面引导的,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虽说跟固定翼飞机相比,直升机适应性更强,还能垂直起降,但并非就意味着可以随便落地。

无论是野外还是前线,很多情形下,地面环境很难被清楚预知。下方可能会是沙地、沼泽等较软的地面,或者坡度比较大,容易导致直升机下陷、侧翻,尤其是对重型直升机而言,将会造成无法规避的麻烦。而且,一个陌生的环境下找到合适的降落地点,也绝非易事。如果强行降落的话,难免被树木和山体碰到旋翼,稍有闪失,就机毁人亡了。

还有,地面的沙尘、杂草等一些异物,在直升机降落时不仅会对发动机造成损害,还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降低效率。而且,降落后的直升机,战斗力和机动性都会大打折扣,一旦暴露,就成了被动挨打的“活靶子”了。

同理,除了外线作战投放兵力,一些抢险救灾活动中,由于地面环境的不确定性,加上又在赶时间,往往也会采用索降的形式。

不过,即便是好处多多,索降也并非就能百战不殆。最鲜活的例子是,1993年美军在索马里的军事行动,即被影视界倾情演绎过的——“黑鹰坠落”。

(电影《黑鹰坠落》中直升机的索降镜头,都是真正的美军游骑兵部队扮演的)

当年,黑鹰直升机一出现,摩加迪沙全城群众自发的烧轮胎,制造烟雾,扰乱飞行视线,黑鹰和索降的士兵,都成了暴民围攻的对象。

显然,无论是机降、索降还是伞降,除了选择合适的降落方式外,更取决于严密的战术,和对敌情的了解程度。

甚至,还得要好好检查一番,绳子是不是结实。

比如,2018年,印军在阅兵的预演中,悬停中的印度自产北极星直升机上,一名演习索降的士兵突然从空中坠落,直接砸在前两人的身上,造成三人重伤。

最终,事故调查原因公布——北极星直升机上用于固定索降绳的悬梁发生疲劳,无法同时承担三人的重量,因而发生了断裂.......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淘金客说:如果直接降落的话,离地面越近危险程度越高,也不利于步兵离机后快速展开。而且,不是什么地形都适合降落的!

危险的着陆

直升机在着陆时,常常会受到强大的地面效应影响。而此时直升机速度较低,气动舵面几乎完全没有效果。比如象旋翼涡环,这种效应往往就是在降落时临近地面出现,见下图。一旦进入涡环,就算发动机还在持续输出,但仍然继续下降直至坠毁!

特别在武装直升机在机降时,往往还同时做躲避炮火攻击的机动动作,降落变得更加危险,因此直接降落并非好的选择。

并非所有地形都适合降落

在山地、水面、沼泽、林区这样的地方,直升机无法直接降落,但也可能需要投放兵力。如下图,CH-47这样的纵列双旋翼直升机的确是“半悬停”着降下去了,但这是要接受人员撤离不得已而为之!而且也需要驾驶员有高超的技术!如果是投放兵力,就没有必要冒这样的风险!

降落后直升机完全没有机动能力

降落后的直升机是完全没有机动躲避炮火的能力的,而且重新起飞还需要大量的时间,这样长时间暴露在敌方炮火中是很危险的事情。

离地越近扬尘越大

直升机离地面越近,高速下洗气流来不及减速就直接吹到地面,会扬起大量尘土!这导致直升机上的枪炮、离机的士兵都被包裹在尘土里无法看清敌人,也无法进行有效还击和自卫!

最后结论

索降能有效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能大大加快直升机投放兵力的速度和效率,能适应复杂地形。所以索降不仅是机降部队必须掌握的技术,而且也是对直升机紧急救援的要求!


史海淘金客


这个是为了更加快速的投放兵力!因为电视电影播得不全,运输直升机一般运载投送的兵力非常多,最多可以投放一个连,普遍也有一个排,但是实施机降的时候却不需要这么多兵力,比如以美军为例,美军用直升机机降的时候一个战斗班大约是10~12人左右,如果是特战队则大约只有5名左右,也就是说,运输直升机上的人需要对至少三个以上的军事目标进行兵力投送,如果每个地点都降落放兵力的话,直升机将需要起降三次以上,这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反之,如果美军一次性以营连为单位进行兵力战略投送的时候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了,比如美国支奴干运输直升机,我们看这种直升机在投放兵力的时候就是直接降落,然后士兵一大群跑出来,从来就没有什么悬索机降,这是因为人多,直接下降放人比较快。

其次,大部分实施悬索机降作战的是多功能直升机,这种直升机除了要负责投送兵力之外往往还要掩护士兵登陆作战,为士兵建立一个登陆阵地。比如我们以美国的黑鹰直升机为例,黑鹰直升机在投送兵力的时候必须要保持两挺机枪在那里扫射进行火力压制,防止有人躲在暗处打黑枪。而直升机如果降落的话这种火力压制能力就会减弱,这关系到一个射击角度的问题,经过实战论证,直升机必须在离地15米高度的情况下才能建立一个大约150平方的无死角安全阵地。


优己


这个和实际作战环境有关。

如果着陆场条件较好,周边威胁不大,或者使用轻型直升机运载少量人员,可以实现快速离场,那么可以着陆后再离机。

但是,现实情况中,着陆场并不总是那么理想,各种特殊气象或地形环境如风沙、林地、山丘、船舶等,都不适合直接着陆。

而且,直升机在着陆时,发动机功率相对较小,机动能力基本为零,即便想起飞,也得花上几秒钟提升发动机功率。如果此时敌方向直升机投射武力,直升机没有任何反抗能力。而在空中则不同,多少还能实现小范围机动,做一定规避动作,比起被动挨打好得多。

因此,是否采取索降,主要还是根据现场情况而定。


深蓝防务


题目中所说的顺着缆绳降落其实就是索降,是世界范围内最为常见的两种直升机乘员投放方式之一,另一种就是直升机降落到地面后乘员再出来的机降方式,这种方式相对于索降更适合投放物资、救援人员等情形,。而之所以采用这种降落方式,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首先就是没有合适的着陆场地,这也是最常见的原因。像山地、峡谷等等环境,没有较为广阔平坦的降落区域,干扰较大,风险太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不适合降落再让士兵离机这种方式,因此往往会采用索降方式,安全而且效率较高。

任务需要。有的作战任务较为特殊,需要从特殊位置作战或者快速开展作战,此时采用索降方式就很合适。比如登船作战时,通过索降能够快速高效地投放士兵,而像城市作战,在高层建筑上索降也能快速控制制高点,有效加快作战进度。 安全需要。虽然很多时候运输直升机是有武装直升机等进行掩护的,但是有时只有运输直升机自己,此时采用索降方式,能尽可能的保障安全,可以及时对威胁做出反应,如果直接降落的话几乎就是活靶子,很难采取反制措施。同时在索降时,运输直升机上的舱门机枪等火力也能对降落的士兵形成掩护,效果要比机降方式更好。


战争之王


这个要看情况的,单说直升机悬停易受攻击这个理由不行,悬停的直升机受到攻击,反应快点立即可以逃跑,起码是有这个机会,而降落下来,那才是彻底的死靶子。直升机本身没有受到攻击,在起降环节,也是事故集中阶段,直升机自身事故最容易发生的就是这时,这时再遭遇攻击,别说被打出事情,吓都能吓出事情!所以这时悬停从安全上,反而优于降落。索降的优势就是快速,唰的一下放下人就跑,尽量减少危险地区停留,也是安全上的不二法门。



如果要往返运兵的话,索降更是抢时间,可以很快投放大量兵力的好办法。还有就是直升机降落,对地形地面都有硬性要求,要够开阔,够平坦,地面还要够硬度,停到湿地沼泽还好说,最多陷在那飞不了,要停到一面硬一面软的地方,让直升机多侧出点角度,叶子打到地面,那直接机毁人亡!所以不熟悉的地方最好别停,直升机的优势就是可以悬停,利用优势,利用索降,快速部署部队,可以让敌人根本来不及反应,尤其是到敌后投放部队,利用悬停瞬间放下部队,再兜圈子回去,只要不是在敌方直接视界里投放,哪怕敌人看见直升机,也吃不准是侦查还是只是路过。机降一个起落,那个闹腾劲,只要附近有人听到动静,就可以判断出直升机来送人了,会立即组织搜剿这一片区域,从而给被投放的部队惹出麻烦。所以现在部队更青睐快速便捷的索降,机降多用于正面战场取得优势后的快速部署,安全有保障,不直接接火时用的较多,就是内线调动时多用机降,除非地形不允许。


外线投放尽量用索降,不过索降都困难的地方,就更别考虑机降了,考虑现在直升机很少用的伞降试试?所以直升机投放兵力选择索降还是机降最大的因素,还是从自身任务出发考虑,尽量造成突然性,要是知道降落区有人用RPG等着,那索降机降都用不着考虑,先派轰炸机或者巡航导弹走一波才是王道,地都没洗干净,就派直升机去放人,那就是传说中的黑鹰坠落!再牛瓣的直升机,要是发现下面一圈红箭等在哪里,要考虑的不是机降索降伞降,而是投降!


李三万的三万里


直升机运载能源一般有两种降落方式,一种是机降,也就是将作战直升机直接降落到地面上,然后作战人员从飞机上下来,直升机在起飞飞走,这叫机降;好像就是像题主说的那样,直升机悬空旋停到半空,然后作战队员用绳索从直升机上滑降下来。

一般在野外作战或者是不熟悉地形的环境中作战,都是采用索降的方式。除非是运载装备或者是救治受伤队员才使用直升机降落到地面上然后卸下物资或者是运送伤员的方式。但是机降有很大的限制条件,首先来说地面需要平整,否则直升机会发生侧翻。而在荒郊野外或者是山区能够找一块儿允许直升机降落的地方很难,这也是为什么在野外作战不采用机降的原因。而且直升机如果降落到地面将会失去所有的机动能力,这个时候如果被敌方使用导弹攻击的话,将丧失一切反抗能力。而如果直升机悬停到空中,在遇到袭击的时候可以迅速的作出反应,而且直升机上面的重机枪也可以为索降的士兵提供掩护。而且直升机索降比机降所要消耗的时间更少,如果直升机还有其他任务,那么最适用的降落方法就是索降。



量子聊军武


主要是地形问题。直升机降落对地形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不平坦或硬度不够(用日常语)或有雷区等,都不符合要求。进入真实战场环境,能够保证直升机正常降落的地形少之又少,特别是对陌生地域更不能直接降落,所以平日演练,无论演习场所条件如何,均为索降为主。


天寒梦泽深6403554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你看到的“运兵直升机不直接落地让士兵下飞机,而是让他们顺着绳子降落”应该是演练,视频中的地形应该是士兵演练时拍摄的,所以地形平整好一些!在实际环境中,有很多区域是不具备飞机直接降落然后让士兵下机的,如地形复杂不具备条件,地面环境不掌握等,这就要求士兵们要具备空中降落的能力,一是为了面对复杂环境的士兵降落,二是在环境条件不掌握时可以先行从空中放下几个侦查兵侦查地面环境!这是非常有实战意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