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他是鞏漢林恩人,瀋陽人的筋餅廠,諷刺相聲曾風靡全國

話說相聲捧哏的長相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比較呆,另一種是比較喜慶,上人見喜,比方說白全福、侯震都是這種類型。今天要說的這位相聲界著名捧哏則是可呆可喜,他就是金炳昶。

他是鞏漢林恩人,瀋陽人的筋餅廠,諷刺相聲曾風靡全國

你看他這張照片像誰?

一、北京人在遼寧

金炳昶是著名相聲演員,八九十年代曾紅遍全國,他說相聲好還是有根本原因的,那就是他雖然大半輩子定居瀋陽但卻是實實在在北京人。1931年金炳昶出生在北京一個小資本家家庭,自幼應該家境可以所以經常去天橋還有啟明茶社聽相聲,在常連安等相聲名家的耳濡目染下完成了最初的相聲薰陶。

1949年金炳昶進入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學習,你沒聽說過這所大學?這可是中國人民大學的前身,也就是說金炳昶是劉強東的正牌老學長。

1950年金炳昶報名參加志願軍,路過瀋陽卻被留了下來,成了“抗美援朝沒過江,保家衛國在瀋陽”。在部隊上時他就開始說相聲,後來又和楊振華和王志濤等人一起拜師東北“馮家門”四大荃之一的楊海荃為師。這位楊海荃也是相聲行裡一個奇人,可以用漢語和法語說相聲的第一人。

後來金炳昶調到營口,營口當年的曲藝市場不亞於瀋陽,在這裡他碰到了評書大家袁闊成,在袁闊成的幫助下他調入曲藝團開始成為專業相聲演員。1961年他調回瀋陽曲藝團,從此一干就是幾十年直到退休。

他是鞏漢林恩人,瀋陽人的筋餅廠,諷刺相聲曾風靡全國

二、金牌搭檔

說到金炳昶,就不能不提楊振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楊振華從甘肅調回瀋陽曲藝團,兩個師兄弟正式成為搭檔,從此開啟了他們的兩段輝煌相聲生涯。

在和楊振華搭檔的過程中,兩人聯手奉獻了《好夢不長》《假大空》《動物世界》《富了以後》和《下棋》等膾炙人口的相聲,在1979年的相聲紀錄片《笑》中他們說的一段《計劃生育好》也是一段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楊振華和金炳昶的相聲,諷刺辛辣同時包袱不斷,他們成為那個時代廣大觀眾最為欣賞的一對金牌搭檔,雖然中間由於一些原因兩人分開近十年,但二次合作之後兩人依然佳作不斷。

可以說論名氣,楊振華金炳昶就是那個時代的郭德綱于謙,但若論相聲的深度和諷刺現實意義,楊振華金炳昶則罕有敵手。

他是鞏漢林恩人,瀋陽人的筋餅廠,諷刺相聲曾風靡全國

在楊振華的口中,金炳昶還有另外一個名字,那就是瀋陽人津津樂道的“筋餅廠”,筋餅乃是很多瀋陽人早餐必備食物,他們的相聲在瀋陽更是猶如筋餅一樣不可或缺。

話說回來,其實金炳昶在和楊振華分開的一段時間裡依然水平不減,他和常佩業搭檔的相聲《臨死之前》同樣拿到了當年的相聲大獎,可見金炳昶的金牌捧哏稱號絕非浪得虛名。我們在記住楊振華的同時也不能忘了金炳昶。

他是鞏漢林恩人,瀋陽人的筋餅廠,諷刺相聲曾風靡全國

三、提攜鞏漢林和金珠

金炳昶曾長期擔任瀋陽曲藝團相聲隊隊長,旗下曾經有兩位年輕人頗受他重視。一位就是鞏漢林,另外一位則是由唱京韻大鼓轉行說相聲的金珠。

鞏漢林在相聲隊頗受金炳昶重視,有一次趙本山排演小品《十三香》缺人,他找到金炳昶請求支持,一開始趙本山想找當時名氣比較大的賈承博,正好賈有其他節目走不開。於是金炳昶就讓毛遂自薦的鞏漢林去了,這一下鞏漢林一炮打響從此開始走上小品大咖的道路。一定意義上講,金炳昶是鞏漢林的老師和領導,同時也是他的恩人。

鞏漢林的愛人金珠則乾脆是金炳昶的徒弟,而且是正兒八經擺知過的徒弟,金珠也就成了文字輩相聲演員。由於後來鞏漢林拜師文字輩的唐傑忠,因此從相聲輩分上講他其實是妻子金珠的師侄。

金珠在金炳昶的調教下進步很快,在第二屆電視相聲大賽上她和可軍搭檔拿到了三等獎,和他們並列的還有馬志明。

他是鞏漢林恩人,瀋陽人的筋餅廠,諷刺相聲曾風靡全國

四、照顧師姐三十六年

金炳昶照顧三十六年的師姐實際上就是他的妻子富蘭英。

富蘭英也是楊海荃的徒弟,進門比金炳昶早,因此她算是金炳昶和楊振華他們的大師姐。金炳昶還在營口上班時,由楊振華一幫師兄弟撮合他和富蘭英結為伉儷。而且金炳昶的第一任相聲正式搭檔也就是他的師姐和夫人富蘭英。

1966年富蘭英在下鄉演出過程中體力精力嚴重透支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從此金炳昶開始了三十多年照顧病妻的日子。富蘭英不發病時和常人一樣,但是一旦發病就會對金炳昶拳打腳踢,金炳昶經常等到妻子打累了才去默默收拾繼續照顧妻子,每天晚上他都會陪著妻子散步很久以舒緩妻子的病情,這樣的生活一過就是幾十年。

其實以金炳昶的身份和地位也不是沒人勸他另想辦法,畢竟他曾擔任瀋陽曲協主席和文聯副主席。但金炳昶從未有過這種打算,他始終日復一日照顧著自己的妻子、師姐和搭檔,幾十年如一日直到2002年富蘭英因癌症去世。

他是鞏漢林恩人,瀋陽人的筋餅廠,諷刺相聲曾風靡全國

2013年金炳昶在瀋陽去世,享年82歲。他在葬禮上湧來了無數瀋陽人送他最後一程,老搭檔楊振華像一個孩子一樣放聲大哭。這位來自北京的青年將自己一生的事業和心血都奉獻給了瀋陽相聲,他值得瀋陽人民的尊敬和紀念。

他永遠是瀋陽人的筋餅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