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瀋陽:六合社決裂 4人出走成立會友社

然而時過不久,六合社就面臨分裂,其中王洋、洪兆宇、王忠實、王宸等四名創社元老出走,成立會友曲藝社。

2016年,著名曲藝作家、瀋陽市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郝赫為六合社取名;2018年,郝赫再次為會友社命名,然而這次命名讓郝赫很是無奈,他不得不為徒弟洪兆宇所在的“會友社”取名。但他告訴自己的徒弟,不要再找他取名,這是最後一次。

一位資深相聲票友在記者的微信朋友圈下評論說,瀋陽民營相聲社團就是沒有德雲社的命,卻得了德雲社的病。

六合社的前世今生

2010年,由郝赫講評書的德泰軒曲藝茶樓開業,辛宇、王洋、聖朗、洪兆宇幾乎場場都到。2012年左右,辛宇和後來組織鑫荷相聲匯的聖朗熟悉起來,那時瀋陽曲藝團在文化宮的惠民演出已經開始了,他們就總過去看,又在那認識了王洋、洪兆宇。與此同時的王洋、洪兆宇、王忠實已經在新民公園開始了免費演出。

相比較王洋三人起步時的艱苦,同時期的聖朗和辛宇是利用遼寧大劇院的小劇場開始一個月一次的相聲演出,前三個月送了三場免費票,反響相當好,每場都爆滿。後來改為一週一場,雖然票房下去了些,但常態化的演出可以凝聚更多的觀眾。不久,遼寧大劇院的小劇場放棄了合作,然後他們轉戰1905劇場,好不容易穩定了觀眾群,又因為某些原因停演。

此後,聖朗、辛宇、王洋、洪兆宇、蘇毅大半年沒有專場演出機會。後來他們又找到了皇姑劇場,在那演了半年多,兜兜轉轉,又回到1905劇場,一直到2016年。不過2016年,辛宇、王洋、蘇毅、洪兆宇、王忠實、孫一夫、王宸等七人出走鑫荷,成立了六合社。王洋還記得是在新民相聲俱樂部成立五週年時,在案桌上第一次出現了六合字樣。

郝赫老師猶記得當時起名時的寓意。“王宸是後來的,所以當時這六個人要成立社團找我起名字,我說你們從鑫荷八個人出來六個人,洪兆宇是我徒弟,作為我的弟子,希望六個人好好合作,一條心別鬧事,把這個社做起來,就叫六合社吧。”

於是六合社就有了正式的名字,後來又衍生出了“笑語生六合,歡樂在八方”的含義。

洪兆宇解釋說,當時鑫荷相聲匯是有公司運作,而這些演員並沒有簽約,所以來去自由,大家本來也就是奔玩得高興去的,玩得不高興就散了。

時隔幾年,辛宇並不願說當時離開鑫荷相聲匯的具體原因。

郝赫:真心希望相聲人能團結

郝赫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引用了馬季說過的一句話:“我太喜歡相聲這門藝術,但太討厭這支隊伍”。

郝赫先生說,曲藝行當尤其是相聲藝人,歷來都是長不了的問題。“相聲在今天這個新時代很有發展潛力,應該互相支持,團結為主,不應該鬧事。”

說起各大麴藝社的分分合合,郝赫先生也是瞭然於心。

“他們當年從鑫荷相聲匯出來,八個人出來六個,王宸是後加入進來的,我說你們合則成,分則敗,你們要精誠合作起來。結果又鬧起來了,然後又要讓我起名,你們老這麼鬧騰,我怎麼起名?”

“2016年,他們從鑫荷相聲匯出來,我給他們起名,說你們六個在一起齊心合力,一起做點事不容易。這次又找我起名,主要成員出來五個人,我說你們只能廣交朋友,在一起大家樂呵點,就當朋友聚會,就叫會友社吧。”

“瀋陽的曲藝底子非常厚,如果瀋陽的小劇場相聲合作起來會有一番天下的,大家想想當年的國營曲藝團,楊振華、金炳昶、王志濤、可軍……後來的鞏漢林、範偉,當時人才興旺,所以現在的相聲曲藝新人繼承前輩們的特色風格,會在當地造出一些影響的,哪怕多有一些老百姓喜歡的演員也好啊,現在沒角兒了,還不好好團結。”郝赫先生感嘆說。

常佩業:合不來就分開吧

從六合社成立至今,常佩業就忙前忙後,他是六合社社長辛宇的師父,六合社從三好街的咖啡館轉戰到中街時的那場演出,常佩業還做了壓軸表演,他對這次六合社的分道揚鑣,持遺憾的態度。

“做民營的曲藝社很難賺到錢,可以說大家都在憑藉熱情做事,辛宇是社長,後來六合社註冊了公司,他也是法人代表,我原本對他們經營、演出的具體事項都不太在意,不過辛宇和漫露拜師之後,我才接觸了一些。”

常佩業說,在很多事情無法進行正常溝通後,幾個人就撤出去了,當時他擔心辛宇的情緒和六合社的經營受影響。之前就多次拔刀助演的常佩業告訴辛宇,如果實在沒人了,他可以幫忙。

原本六合社的創社元老有7個人,加上一些大學生演員,每週兩場演出可以輕鬆安排,但是分裂之後,只剩下辛宇等寥寥數人。

不過從這兩個月的演出來看,六合社還能夠正常演出,這讓常佩業頗為欣慰。“我一直和辛宇、露露說,咱們瀋陽的相聲應該團結起來,年輕人在一起難免有意見不統一的時候。”六合社又吸收了一批大學生演員,可以保證正常演出。

“我希望六合社能夠積極尋找下一個演出場地,增加創作內容,也希望他們能夠更加團結,創作出更好的作品,發展得越來越好。”

洪兆宇:分開有利有弊

洪兆宇說起當時的分裂,仍然覺得不可思議。他還記得當時本報記者去採訪那次,時隔不到兩週,六合社的成員就在微信群裡發生了一次大爭吵,當創社成員決定在7人小群討論相關事宜時,社長辛宇解散了這個小群,希望以後有問題在大群裡解決。

後來王洋作為六合社主管運營的總經理、洪兆宇作為主管登場節目的副社長以及王宸、王忠實只能離開六合社。

“其實當時選擇辛宇當社長,就因為我和王洋不在瀋陽,有什麼事他招呼能方便一些,其實當時我們三個商量誰當社長都不合適,要想當社長,首先要能耐大,像郭德綱那樣鎮得住場子;二是要能張羅到資金,有場地有錢了大家也願意和你一起玩;三是要有人脈,能聯繫到商演,我們其實都不適合,但沒辦法。”說起這事,會友社至今仍沒有選擇社長,這也是幾個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不過這也是遲早的事。

“最起碼我們現在有了法律意識,不能再靠江湖舊例來做民營曲藝社團,一碼是一碼,什麼事情,怎麼管理,誰說了算,怎麼分賬,事先都應該搞清楚。”這也是這次“分手”給洪兆宇、王洋留下來的最大教訓。

換個角度看問題,洪兆宇覺得這種“分手”對瀋陽相聲社團來說也未必是壞事。

“當年鑫荷相聲匯時,幾個小演員根本沒有上臺機會,結果成立了六合社,他們都成了主力,要是不出走,他們也沒有這種機會。我們這次成立會友社,又會帶出不少相聲新人,這也是好事一樁。”洪兆宇對熱愛了多年的曲藝仍然是抱著極大的熱情,不管有沒有相聲社。

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劉臣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