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刘备的两员大将一个能抗衡吕布一个能胜过关羽,为何却得不到重用?

蒋经尧


刘备的两员大将一个能抗衡吕布一个能胜过关羽,为何却得不到重用?(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三顾茅庐的典故让刘备礼贤下士重视人才美名传为千古佳话。跟着刘老板干理应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对,偏偏两个倒霉蛋,空有一身本领,却不被重用呢。可能你已经猜到我指的是哪两位了。一位是史称神威天将军的马超,另一位就是有“常胜将军”美名的赵云。简单的介绍一下,你就会对他们的能耐有个直观的印象。 一、曹操曾直言“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这马儿就是指的马超。马超系大帅哥一枚,面如冠玉、目如朗星,颜值高,战斗力爆表,其英雄气概可称直追三国第一名的吕布。

马超英雄出少年,十七岁即随父马腾征战,刺王方擒李蒙,一战成名。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曹军以进攻汉中张鲁为由借道凉州,意欲将凉州一并划归自己的版图。马超联合死对头韩遂一致对外,起兵十万反对曹操。潼关作战时马超率部趁曹军渡河之际偷袭曹军,打他个措手不及,只杀得曹军屁滚尿流。曹操逃命过程中吓个半死,最终还是通过“割须弃袍”玩躲猫猫才侥幸捡回来一条性命,可谓灰头土脸、狼狈至极,以至于对马超心有余悸地慨叹到:“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蜀国后期,马超镇守汉中、西羌,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威望退掉羌王柯比能十万西羌兵的,将司马懿五路伐蜀计划化为泡影,解除了蜀国危机。 二、赵云:赵云一身之胆,勇冠三军。赵云也是大帅哥一枚,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有勇有谋,既能冲锋陷阵,又善于统兵,有将帅这才。如果说马超还有过败迹的话,那么赵云堪称完美,与人单挑基本上没有败绩。

两次救阿斗: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当阳长坂坡之战中英勇无敌,单枪匹马在曹军千军万马之中如入无人之境,杀了个七进七出,带着阿斗杀出重围。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与张飞一同截江救阿斗,再救刘阿斗一命。

大摆空城计:建安二十四年三月,赵云所在营寨被曹军主力包攻击,在明知实力悬殊毫无胜算的情况下,下令把营寨的门开开,然后大声的击鼓,又让自己的弓箭手们拿着弓箭射杀曹军,摆出一副空城计的样子,使曹军感觉这里面肯定有阴谋,不敢攻占,进而撤退。 三、二人不受重用,内外因交织比较复杂,捡几明显原因来说一下。

一是错过了加入刘氏集团的黄金期。从客观情况来讲,在二人加入到蜀汉集团时,以桃园三结义成员为核心的领导核心圈已经形成。桃园三兄弟作为联合创使人在缔造蜀汉集团的同时也成了集团的领导核心。当然3人也深知集团要发展壮大,单独靠自己一个卖草鞋的加一个枣贩子外加一个杀猪的肯定是不行的,为此他们需要找帮手。他们一方面想通过礼贤下士招募人才,充实队伍,为集团效力服务开疆拓土,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希望外人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对有才能的人保持高度警惕,时刻将他们排挤在权力核心之外,以确保自己联合创始人的地位不动摇。马超带西凉军投靠刘备也算是对蜀汉集团进行了投资,可是他错过了初创期的天使轮投资,马超股本的份量难以与刘、关、张这三位刘氏集团的联合创始人的原始股相比。加之兵败走投无路才来投奔刘备,使股本的成色又降低了不少,所以他的投诚,既算不上锦上添花,更算不上雪中送碳。赵云同样也是中途上车加入的时机也不早,加之嫁妆也不厚实,也被排除在刘氏集团的大股东之列。

二、马超被刘备善意的表象迷惑,进退失据,自毁前程。

从情感上讲,马超的投靠对于刘氏集团而言顶多就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既然送上门了,那也不能嫌弃,苍蝇虽小那也是肉呀。偏偏马超摆不清自己的位置,太把自己当回事。刘备出收卖人心需要,曾一度与马超兄弟相称,搞得马超受宠若惊飘飘然,误以为自己成了刘氏集团A轮的天使投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摆不清自己的位置,分不清大小王,错把虚情当美意。要知道人家刘备经常也叫赵云为四弟,可人家赵云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清,不管刘备喊自己喊得多亲热,始终将刘备当主公对待,丝毫不敢以兄弟自居与皇帝套近乎。反观马超还当真不拿刘皇叔当外人,进见刘备时搞得像是去找发小吹牛一样,直呼其名,搞得刘备的皇帝威严碎了一地。马超这么做说委婉点叫为人豪放是个性情中人,说直白点就愣头青一个,缺心眼一头。要知道我们的这位刘皇叔可是个实力演技派,沉府之深那可是出了名的,想当年曹操煮酒都没给他煮出个现形。现如今贵为天子面对被马超当众兄弟呼来唤去的,纵然他心中有万马奔腾,为了保住自己一代名君,礼贤下士的名声那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毕竟这兄弟是自己喊出来的,有意见也只好不作声。刘备只有忍,可那关羽、张飞能干么,心想把你称兄弟那是在打广告搞营销,很明显做给外人看的,没想到马超不开窍还当真了,看来不给你马超上一课,你还真把自己当颗葱。于是刘关张开始演出了一场戏,场景设置到位后刘备就召见马超。一个精心设计好的局就呈现在了他的眼前:刘备在帅椅上一坐,摆出一副大老板派头,关、张二人风纪扣扣得严严实实,军靴擦得锃亮,全副盔甲往刘备身边一杵,站得倍儿直,像在接受国家领导人阅兵检阅一样。马超吃了一惊,笑道:哥几个都是自家兄弟,搞得这么正规严肃干嘛,这见个面搞得像国庆阅兵见领导一样,至于吗?关羽正气凛然地说刘备首先是主公,然后才是兄弟,主皇帝的权威面前,兄弟也应当靠边站,这才叫做讲君臣间的规矩。马超悚然而惊,总算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从此不敢慢了礼数,自己的位置算是摆正了,可惜的是他成长进步的道路也断了。

三、赵云与诸葛亮关系过于密切,必然遭到猜疑和打压。

赵云武艺高强加之对刘氏集团可谓是忠心耿耿,于是他就成为了刘备“侍卫长”不二人选。在刘备的心中,赵云就是他的近卫军,贴身保镖头子。偏偏赵云除了对刘备忠心不二外,他个人还是诸葛亮的铁杆粉丝,对这位诸葛神侯佩服得五体投地。诸葛亮爱才,自然对赵云这个要武艺有武艺,要胆量有胆量,要韬略有韬略的将才粉丝青睐有加。于是二人惺惺相惜,互动频繁,打得火热。那人家刘皇叔看见自已的大管家和贴身保镖整天走得那么近乎,不禁觉得后背发凉,好不容易才坐上的皇帝的宝座,这屁股都还没坐热,万一有个闪失那可对不住自己。理智告诉他赵云和诸葛亮是可靠的,但不怕一万,只怕万一,防人之心还是得有的呀。于是诸葛诸葛亮越抬赵云,刘备就赵踩赵云。这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试想职业经理人,哪里干得过牢牢把控董事会的董事长。结果就可想而知,赵云的职务被刘备妥妥地压在了自己的“五指山”下,刘备还通过抬高魏延的地位来制衡赵云。赵云生性耿直,不像官场上的人一味对刘备阿谀奉承,经常对于刘备的错误持反对意见,搞得刘备心中很是不爽。在赵云的成长进步的问题上刘备就经常用脚投票,害得赵云官职上不去,带兵打仗,建功立业的抱负始终不得施展,其“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的豪情也难以实现。





葛大小姐


在蜀国很多名副其实的大将,而这两员大将,他们两个武艺没得说,一个能抗衡吕布,一个能胜过关羽,但是为什么却不能得到重用呢?容我来细细分析。这两人是谁?相信大家都清楚,一人是马超,一人是赵云。



首先,两人得不到重用的共同原因是:两人都没有进入到上层领导人的队伍里去。如果把蜀汉帝国比喻成一个大财团时,刘备是大股东,那关羽,张飞,诸葛亮就是股东。他们几个人都是过命的交情。而其他人,比如这二人,只能算是经理,是中层,就这样干得再好,也只能拿死工资,得不到额外的恩典。



那么我们再单独聊聊两个人,得不到重用的各自原因。首先,对于马超来说,他得不到重用的最关键的原因是,供职时间太短。马超在自己的这个圈子,团队当中,进入刘备那里,在时间来说是最晚的,而死的又最早,在三国演义中,马超去世,是在诸葛亮平南回都之前,但实际上,马超开挂的时间应该更早,他在关羽丢失荆州之前就因病去世了,因为人才缺失啊,才给马超,加上了几年的寿命。这样来看的话,由于来的晚,去的早,戏份自然就少了。

第二个原因,马超总是跳槽,忠诚度不够,哪里打仗他在哪里出现。马超先与其父,韩遂,张鲁那,最终才投奔刘备,并且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马超是自己领着一拨人,独立作战。不得不说,他心高气傲,不愿久居人下,并且,他与同事们也比较难相处,人际关系并不好。而且喜欢跳槽,不知道哪天就溜走了。由此看来,马超虽然出众,但性格方面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显。再来看看赵云。

表面上看,似乎赵云不顺,觉得他一生不堪重用,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的身份,是保镖。而在正史中,刘备与刘表谈业务,赵云随行,刘备去东吴娶亲,赵云也陪同前往。比如从东吴借东风归来时,去接诸葛先生。赵云的武艺上佳,胆大心细,多次出色完成任务,没有大的失误。在保卫领导人之外,一刻都不能离开,也不容分身别处。总不能选个保镖,到用他的时候,才想起他还在外面回不来吧。

这样来说,赵云就好比亮剑里的魏和尚本来能在外面独当一面,可偏偏成了李云龙的保镖,虽然一样施展才华,但是只能委屈的当一个士兵干部成连长了。当我的理解是,能给领导跟班,本身就是重用。很多人想干这个差事,可是去没有机会。

第二个重要原因是,赵云的性格,他性格耿直,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直男的有点过了。赵云,多次劝解刘备,娶孙夫人时,诸葛亮的锦囊,就是在提醒刘备,不要忘了荆州,诸葛亮办成了事,但赵云呢?没有牢骚,会干好本职工作,所以,生不生官?加不加薪,对赵云来说,问题都是不大的,他也没有那么多小心思,可以不用去笼络。

虽然我们说马超,赵云得不到重用,但这也是相对的。我们都承认他俩是好汉,正因高手太多太多,他们也就显得没有那么光辉了。

固然,俩人没有像关、张那般出众,但他俩也是非常重要的人员,也算是人才各尽其用。再说,就像是我们在单位一样,岗位是有限的,有更合适的人去做,自然轮到到其他的人。

所以,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我想如果让关、张二人代替赵云,去做他的工作也不一定能做好。去代替马超呢?而已估计好不到哪里去。所以无谓的对比,没有丝毫意义。


历史漫谈君


方圆论坛观点

很多人因为各种民间故事和罗贯中杜撰的小说总认为关羽和吕布属于那种绝世无双的猛将。事实上关羽和吕布二人能力虽然很强。但比他们强的人也不少。和他们能力相差无几的那就更多了。说什么抗衡关羽,吕布这实际上一点都不奇怪。在小说《三国演义》里被黑的体无完肤的魏延实际上真实能力完全可以吊打关羽和吕布二人。很多人说魏延不受刘备重用这实际上就大错特错了。历史上刘备对魏延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张飞。魏延不受重用是在刘备死后受诸葛亮的排挤。而赵云也并不只是一个“保镖”。实际上赵云也十分受刘备重用的。真正被刘备埋没的人是西凉“锦马超”。


先说关羽其人,他的武力值确实值得肯定,而且在统军作战方面也有过“水淹七军”的战绩。但除此之外关羽还有任何可圈可点的功绩吗?关羽之所以有现在这么大的名气都是因为历代统治阶层的需要。他们需要一个忠肝义胆天下无双形象的关羽。所以关羽被吹的封神了。但实际上的关羽能力确实有,但并没有到了能力超凡的地步。作为一个冲锋陷阵的猛将关羽非常合格。但是作为一个统帅关羽完全是失职的。


关羽为人性格较倨傲看不起任何人。所以也就养成了他目空一切的态度。刘备入川前把大后方荆州交给了关羽。本身当时荆州环境就复杂。在一点地方甚至存在魏蜀吴三国势力纠缠不清的地方。而关羽却偏偏小觑天下英雄盲目的和曹魏交战,最后导致后路被东吴给断掉了。不仅自己落了个身首异处。还直接断送了蜀汉争霸全国的机会。丢失了荆州也就彻底把蜀汉关到了川蜀牢笼之地。在这么一细想,最初的水淹七军又何尝不是马良的功劳呢?诸葛亮把马良派给关羽作为军中长史就是担心关羽盲目自大胡乱出手。但最后关羽也为自己的冲动买了单。



吕布就更不用说了,在小说之中吕布简直就是天下第一猛将。但真实历史上吕布能力确实一般般 完全没有冠绝天下的实力。在最早效忠董卓的时候吕布甚至被孙坚打着跑。后来虽然帮助袁绍击败了黑山贼但后来也被袁绍追杀而逃。后来好不容易勾搭上陈宫想要夺取曹操的兖州。但又被曹操追杀而跑。后来虽然夺了刘备的徐州又苟活了一段时日,但最终还是被曹操处死在白门楼前。所以现实中的吕布和小说中杜撰的吕布相距甚远。吕布也根本没有什么天下第一武将之说。



而刘备帐下马超却是因为刘备的忌惮而被刘备冷落甚至埋没的人才。马超原本是西凉军阀马腾的儿子。最早随马腾出征时就独自率军击败过并州刺史高干和南匈奴呼厨泉的联军。后来马腾死后马超接管了马腾的势力自立成为西凉的一路军阀。后开马超为替父报仇数次进攻曹操。当时也是打的险象环生,数次差点儿就击败了曹操,有一次要不是许褚拼死救曹操的话,曹操早就被射成刺猬了。连曹操自己都说“马超小儿不死的话,我恐怕连葬身的地方都没有了”。由此可见马超对曹操的威胁有多大。



后来马超最终也是不敌曹操败给了曹操后投靠了张鲁。后来又转投刘备跟随刘备入蜀并且为刘备拿下了成都城。但之后马超就再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线范围之内。虽然从马超投靠刘备到马超去世这中间只有短短的八年。但是在这八年中刘备给了马超高官显爵但是根本没有重用过马超。原因也很简单。马超毕竟不是跟他一路走过来的。而且马超以前还是一个军阀,他在势穷到时候投靠了刘备在刘备看来还是有必要防着马超的。所以刘备只给了马超很好的待遇但并没有重用马超。而根据马超以往的战绩和能力来看不说吊打关羽和吕布吧。但起码绝不在他二人之下。之所以不被重用也还是因为他的出身关系和刘备心胸狭窄的原因。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方圆论坛


刘备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多亏他手下有着一帮忠诚自己又有能力的部下,除了诸葛亮这些治国能力超强的文臣外,还有一群非常会打仗的武将,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关羽,他可是后世的武圣人。在三国时代的武将中,还有一个人与关羽一样非常有名,那就是吕布。而刘备手下还有两员大将,其中一个人有能力和吕布对抗,另外一个人是能胜过关羽,他们俩人分别是马超与赵云。



马超成名的时间也非常早,他本身也是名门之后,家里在西凉是有实力的军阀,不过马超这个人的私德有些差,他直接起兵害死了自己的父兄,甚至还果断舍弃自己的妻子。

但论武力,马超绝对是非常强的,单单是他与曹操的几番交战,就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曹操认为马超拥有着匹敌吕布的能力。他称赞归称赞,但马超与吕布是一样的,都是会被打败,马超失败之后自己也是不断逃窜,自己最终归降刘备,算是有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在刘备的手下,马超就有了一种特殊的地位,刘备不断给他加官进爵,像称帝这样的大事,马超都是在劝进表的前列。 可刘备没有重用过他,始终没有给马超什么实权,因此他在蜀汉过得并不是非常好,自己的西凉故地再也没有能夺回来,他最终也是郁郁而终。

这么有能力的一个大将,为何刘备没有重用呢?其实很好理解,马超与其他的武将都不一样,他原本与刘备是平级的关系,当初刘备还曾激他去对付曹操。马超的势力一度是有能力把曹操给灭掉,只是自己战斗中没有能打赢,后来马超仍然是不死心,始终是想要重新恢复自己的势力。

马超在西凉仍然是有着巨大的号召力,他入蜀也是带着自己的一部分人马过来的,那刘备就没有办法信任他,毕竟俩人都曾经是老板,马超没准哪天就带着人反了。他也不会真的就愿意给刘备干,因此放着马超,把他当做是吉祥物,这就是最好的做法。况且马超之前的名声也太差了,一个连自己父母妻子都不当回事儿的人,怎么可能保证他一直忠诚呢?这样的人绝对不可以给他兵权。

至于赵云,在史书中也有过记载,他主要的任务是掌内事,也就是专门负责管理内部的事情。刘备倒是曾经用过他来独守一方,那就是在东征孙权的时候,他就让赵云在江州留守,不过赵云真正单独带兵的机会非常有限。他一生也没有打出什么好的战绩。

赵云真的没有得到刘备的重视吗?其实不然,赵云并非是不得刘备重用,而是刘备太重视赵云了。自古以来能一直负责禁卫的人,才是皇帝真正信任的人,对于蜀汉政权来说,没有什么比皇帝的生命更重要的了,只有赵云在他身边,才能让刘备安心。

赵云并非是那种独当一面的帅才,他的个人武力肯定是非常强,不会比关羽差。可问题是,赵云要是放到不合适的位置上,反而会起到更差的效果。像关羽这样有经验,能独当一面的人,一旦失败都会给蜀汉带来巨大的灾难。要是把赵云放出去,他不见得能保证做得比关羽更好,反而会给他们带来危害。

还有一点,当时蜀汉已经有一些独当一面的人,北部有魏延,东部有关羽张飞,南部有李严这些人,自然就没有赵云的什么事情了,他还是留在中枢,自己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岁月是一条河流


关于马超和赵云,不存在刘备不重用的问题。

单就武将来说,吕布和关羽的重要性,并不是十分强。

最重要的是,统领军队、判定局势的能力。

从这个方面来说,关羽要比吕布强百倍。

吕布的名气,来自来击杀董卓。他的真实武功,不一定厉害,史书记载,他打败仗也不一次两次。而且这种败仗,不是实力不如人,而是整体部队作战能力。

而关羽呢,相对好很多。单兵作战能力超一流,官渡之战中刺杀大将,指挥部队与东吴抗衡而不落下风,这些如果没有强大的管控能力,肯定不行。

所以说,把吕布和关羽摆在一个层次,就已经不对了。吕布只是员猛将,而非好的统帅。

再看马超和赵云。

这两个人各有千秋。从《三国演义》看,这二人武艺超凡。实际上,三国时没有武将单挑,历史后面也少有单挑。打仗时,就是群殴。

群殴胜败,在实力对等时,就看主帅的指挥能力了。

从指挥能力看,马超的能力不弱,毕竟他在马背上长大。

对于刘备,马超的作用在于他在西部地区极高的威望。这种威望,是时间积累下来的。西部居民,向来只服实力,崇尚武功,马超一到,刘璋立马投降,就是一个明证。

而赵云,他对于刘备的作用,相当于近卫军的司令。赵云作风严谨,一丝不苟,而且内外分明。刘备用他,做京城总司令,做内府总护卫,是最合适不过。赵云对于每个细节,有提前的了解和准备的习惯,这种能力,能保证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这对于一个将领,是极其重要的能力。保存自己,然后才能打败敌人。

这种能力,最起码比吕布强。从大局来说,也比关羽强。

刘备在没有找到更条例的人选替代赵云前,只能用他。

这同样也是重用。


萧十三郎说三国


刘备手下的两员大将,一个可以抗衡吕布一个可以胜过关羽,但是没有受到重用,估计题主想说的是马超和赵云。



马超可以抗衡吕布,这个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赵云胜过关羽,这一点就不太好说。就以正史而言,关羽是刘备集团第一号武将,长期镇守荆州,假节钺(可以不用请示刘备直接出兵替刘备征伐四方)。



赵云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的过于完美,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完美的武将。但是在正史上,赵云虽称得上蜀汉名将,但是在地位上远不如关羽。




马超在刘备手下的地位其实是很尴尬的。马超有实力,有地位,有声望。在没有投靠刘备之前,马超也曾是西凉霸主,潼关一战,让曹操狼狈不堪。同时,马超家族在西凉羌人之间有很高的威信,马超本人在羌人之间也很有号召力。

而且,马超拥有正儿八经的汉朝爵位和官位。马超在投靠刘备后,就成了刘备集团中爵位和官位最高之人(刘备之外)。

刘备有称霸天下的野心,对于马超的投靠他是欢迎的,因为刘备马超的影响力。但是,刘备对于马超又是防备的,因为马超的影响力大,又不是一开始就跟随自己的人,万一造反了怎么办?

刘备对于马超采取的策略就是供奉起来,给他很高的官位和爵位,但是绝对不会给马超很大的权力,以防止尾大不掉。

马超对于自己的处境也知道是什么情况,在蜀汉集团一直是夹着尾巴做人。有一次彭羕撺掇马超谋反,马超吓得半死,赶紧把彭羕给举报了。可见马超在蜀汉集团日子过得真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说完马超,再来说赵云。

应该来说,赵云在蜀汉集团的受重用程度肯定不如关张二人,这是毫无疑问的。毕竟关张二人跟最早跟随刘备创业的两人,而赵云是半路加入的打工仔。在大家能力都很强的情况下,优先重用关张二人没啥好说的。

正史上赵云能力确实强,也独立指挥过一些战斗,比如说著名的汉水之战,蜀汉集团的统帅就是赵云。


而且,赵云是一个很有大局观的人,刘备平定益州时,准备大肆赏赐诸将,赵云劝刘备不要这样作,而是应该把田地归还给老百姓。还有,刘备执意伐吴时,赵云也极力劝阻。

赵云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刘备打着匡扶汉室和仁义的旗号,正是这一点让赵云跟随了刘备。可以这么说,赵云的内心其实是一个汉臣,这一点和曹魏集团的荀彧如出一辙。

刘备一代枭雄,匡扶汉室只不过是一个幌子,称霸天下才是真的想法。对于一个内心是汉臣的赵云,心中多多少少会有些芥蒂。


当然,如果说赵云在蜀汉集团没有得到重用,也不尽然。刘备在取得荆州后,赵云担任过桂阳太守。在刘备自己入蜀后,又命赵云担任留营司马,特别任命赵云掌管内事(刘备家族事物),可见刘备对于赵云还是比较信任的。


小镇月明


刘备麾下大将不少,最受重用的自然是关羽,其次是魏延,再次是张飞。

几位大将中,黄忠老迈,建功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剩下就是马超与赵云。刘备称帝期间,都算是不得重用。

其实,马超是真正不得重用,至于赵云,还是物尽其用,名位相符的。

马超与刘备一样,本是一方诸侯,他们都曾经与曹操争夺天下霸权。不同的时,刘备最后夺取了益州,割据一方站稳了脚跟。马超一度大败曹操,打得曹操不得不割须逃跑,但是最终马超被曹操击败,流落到张鲁麾下。后来,在刘备的招纳下,马超背叛张鲁,投靠了刘备,使得刘备占领了一部分汉中领地。

刘备占领益州后,先称汉中王,马超受封为左将军。刘备称帝时,马超受封骠骑将军。这个职位非常高,仅次于关羽的前将军。

不过,在刘备称帝后,马超并没有像关羽、张飞一样为一方之主,刘备给了马超一个凉州牧的虚职。归顺刘备的几年中,马超生活得战战兢兢,最终也是忧惧而死。

刘备之所以不重用马超,最重要原因是马超实力很强,影响力太大。马超又不像关羽、张飞,很早就追随刘备,对刘备忠心耿耿。因此,处处提防马超,打压马超,就成了必然。

至于赵云,在历史上一直担任的是刘备侍卫长的角色。他一生中几乎没有机会像关羽那样领兵作战。几次重大行动中都是保护刘备的家眷。赵云一生最大的功勋就是长坂坡救阿斗。

赵云很有才,在刘备兴兵讨伐东吴的时候,曾经上书劝谏。不过,刘备并没有接受。在刘备临终时,赵云也被刘备委以重任,让他继续保护少主刘禅。

赵云最后封侯,也完全是因为护卫刘禅有功。至于《三国演义》,那是小说,小说中的赵云几乎是个完人,一生未尝一败,确实有点不受重用。


叶之秋


题目所指的这俩人是马超和赵云吧!



之所以谈到这二人这么能耐却为什么没得到重用的问题,其实很简单: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不会看脸的,脑袋上扣屎盆。

先说赵云。



刘备在三国中名声不咋地,有个外号叫做大耳贼,是吕布给起的,此人最大一个毛病就是借东西不还。比如“人”,还包括荆州、新野、徐州、蜀地等地盘,一要就装死狗。

赵云被他借来后,公孙瓒曾几次拿着借条催要,刘备都以多种理由搪塞,还假装摔孩子收买人心。赵云被忽悠后,也就不好意思回去了,刘备得逞后把贴身留用。一是用七进七出的名号吓唬敌人,二是用他勇贯天下的武艺保护自己,但从来不委以重任,因为害怕他万一“有那么一天”把部队都带到公孙瓒里,所以,到最后也只封了一个守“家”的官。按现在说应该就是“政法委书记”,战争吃紧时只按“借调”方式启用,用完再踢回原“单位”述职。不过,赵云也够意思,天天喊着与吕布单挑,以挽回三英的面子。

刘备一高兴,赵云的奉禄与诸葛亮持平。



再说马超。

马超可比不上赵云,因为赵云是借来的,有里有面儿,而马超呢!父亲降曹他不降,反而造反,属于背叛父亲,结果一家三百余口因此被砍了脑袋。控制凉洲后,交友不慎,后找的老婆和儿子的脑袋又被部下交到了夏侯渊手里。他败逃投了张鲁后,仗着武艺高超自丰自满,由此与张鲁手下将官不和,结果倍受排挤。



刘备打刘章时,张鲁怕唇亡齿寒,命马超驰援,刘备没时间搭理他,只是派了个名不见经传的新手李恢去劝降。结果很顺利,马超顺势就倒向刘备军中。刘备回来见到马超时由于意外放声大笑:“我以为你是来窜门儿呢”!

也就是这句话,马超开始不尊重当时只是个汉朝左将军的刘备,常以玄德、嗨!、“嗄哈去”打招呼,使得刘备在众人面前很没面子。所以,气得张飞老想“收拾他”,但还打不过,就给二哥去信儿,往他身上扣“屎盆子”。

关羽本来就傲得很,听说马超不拿大哥和他仨人儿当回事,而且总吹嘘武功找不着对手,明里暗里不服他,便放出风去欲与马超一较高低,让所有人不赌注。

信的内容大概是:“你一个降将,得瑟什么玩意!俺只一刀便把你劈成两个小马超”!

这军师知道这话儿后更损,给关羽透了个风,意思是马超胜你关羽几倍,不然不会直呼玄德和……亮,还补充了一句:

马超说了,你来了……

一个手打你。



据说关羽当时气得晕了过去。

当吕蒙“进犯”荆洲时,“亮”的激将法生效了。

刘备率张、马在公安与关羽合兵后,在一次军事议程上,马超破帐而入,在没看见关、张的情况下舞舞悬悬地喊叫:“哎!老刘,布置的怎么样了,咋个打法”!

早在一旁猫着的张飞关羽听后大怒,一顿电炮焖了上去,毫无防备的马超被打得满地找牙,瞬间怯了场,吓得在剑锋下跪地求饶,从此不敢再与刘备称兄道弟(现实也一样,贼横的一个爷们儿一但服软,老娘们儿都敢开挠)。



然而,这人哪!就怕这个。

横惯了,有朝一日一但被打服了,就再以混不起来了,马超就属这种人。丢面子后,姥姥不亲,舅舅不爱,刘备看不上,手下带来的将官也挤白眼,喝酒时都不带他。

从此以后,马超便丢了底气一蹶不振,夹起了尾巴做人,牛哄哄的性格再也不见(如今社会不也是如此吗)。

更点儿背的是,败给曹洪后,竟是老黄忠给他解的围。刘备得知后,死瞧不上他,开始给他穿起小鞋来,官儿是越撸越小,仗是越打越别扭(是借着由头,其实他是心有余悸,怕马超步吕布后尘)。



没多久(章武二年),压抑成疾的马超病入膏肓。

临终前,他诚心诚意对刘备说:“主公,我这人不会做人,也不会交人,过去的就算了吧!看在我为你费心费力的面子上,希望你能照顾一下我的胞弟马岱,他比我会来事儿,希望有出人头地的一天,也不枉降你一回”!

章武二年,马超病亡,享年四十七岁,一辈子白忙活。死后,身边除了马岱及几个旧部,只有赵云随了礼钱。

刘备也讲究,确实看人下菜碟,圆滑的马岱真就步步高升至先锋将军。

魏延曾问:“老刘,听说马超比他弟强多了,你咋就看不上人家呢”!

刘备看着他:“你是真没挨过削啊”!



七出祈山失败后,魏延闯帐,结果被杀。

谁知道他进去喊的是什么……

诸葛亮?还是军师?



……我二十三岁在单位时,书记五十八岁,和他同龄的局长称他为老金。我认为在社会上有点儿面子,也跟着叫,结果99年就滚家去了……。

现在,他们都开六千多了,我在“社会上”累死累活才三千多不一点点儿,还被人瞧不起,老板使唤我像骂儿女似的……。

唉!一个给别人打工和总爱跳槽的、不会来事儿的、x眼看人低的、不会拍马屁的……等等……早晚不等……。


骁勇34


刘备本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当朝皇叔,没落的远房皇亲国戚,初沦为织席贩屡,机缘巧合,与逃犯关羽、杀猪屠狗张飞桃源三结义,也是刘备集团原始人员架构。

刘备凭借着张飞的财力组织起最原始的兵马、关羽杯酒斩华雄在群雄中打响名气、凭借着皇叔先天的身份,打着光复汉室江山,处处拉赞助、凭借着对人才的渴望,得天下第一谋士诸葛孔明的支持,刘备集团逐渐壮大,三足鼎立!


众观刘备武将集团中,能与人中吕布抗衡的只有长山赵子龙赵云,为救少主,身陷魏军重围,硬是凭借一身武艺,加之曹操惜将之才,赵云背着少主突破重围,将少主安全交给刘备。然而这样一个猛将,刘备一直将赵云当作私人贴身保镖,诸葛亮也是如此,说未曾得到重用,是至始至终赵云未曾独当一面,坐镇一方,究其原因,赵云未进入到刘备核心集团中。

刘备手下五虎上将,论武论勇不输关羽者非马超莫属,至从马超归降刘备之后,这匹不服输的野马,从此被卷养在蜀营,再无独立带兵驰骋战场。


曾经辉煌:马超与曹操爱将许褚大战五百回合,不分胜负,曹操评价马超:爱死这匹马儿,真是吕布再世,可惜性情太桀骜不驯。马超这个人性格冲动,容易热血冲头,激动之时不分青红皂白,中计斩杀自己的亲叔叔,以至兵败带着残余人马依附张鲁。后在刘备与张鲁交战之际,归降与刘备,用张飞骂吕布的话说,“三姓家奴”,马超这样的身世,很难进入到刘备集团中,不被重用也就不难理解。


大风起兮云飞扬y


结拜兄弟便是同生共死、荣辱与共!

刘备手下有五员虎将,被称为蜀国五虎上将。他们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关羽和张飞在历史上多次受到刘备的信任和重用,委以重任并且立下赫赫战功。但是英勇过人、年轻有为的赵云和马超却似乎鲜见于史。作为领导人的刘备在对人员安排和军事部署时似乎有所偏颇。

因此我们常常感到同为五虎上将的五个人差距巨大。黄忠作为一名老将,少一些作战任务自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但是赵云和马超为何没有得到和关羽、张飞同样的重视呢?

赵云和马超的地位,确实无法和关羽张飞相提并论,这关羽和张飞是谁?关羽和张飞是跟刘备桃园三结义的结拜兄弟,在古代结拜兄弟的关系十分亲密,与亲手足无二。而且结拜兄弟往往性格相投,意气相投,因此实际比亲兄弟更加得心投意合。而且关羽和张飞在刘备一无所有时,便跟随刘备创立基业。结拜兄弟三人生死一条心打拼天下!因此关羽和张飞对刘备有着绝对的忠诚和拥戴。自然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刘备对其二人的依赖性更大,信任度更高。


但是赵云和马超全是半道上投靠刘备。而且在实际的军事行动中,赵云更佩服的是诸葛亮。马超作为曾经西北凉州军的军二代。其个人的身世背景和地位就好比张学良类似。当然马超能力远在张学良之上。后来马超在与曹操的战斗中败下阵来,投靠了汉中张鲁,后又与刘备联手打退了张鲁。因此马超作为曾经的一方诸侯,迫于形势投靠了刘备。其身世显赫名声在外,所以刘备对其是有所忌惮和防备的。

当然马超的不被重用,其实也是一种假象。马超跟随刘备之后一直替刘备镇守一方。但可惜天不假年,公元22年,47岁的马超便去世了,此时的刘备才刚刚称帝一年。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却英年早逝。而赵云是五虎上将中最后一个去世的。赵云为蜀汉的稳定和北伐立下了赫赫战功。



其实刘备确实是一个谨慎从事的人。对于关羽和张飞这两位结拜兄弟,又从创业之初便跟随自己打天下,自然而然是亲如兄弟,荣辱与共。而赵云和马超则都是半道跟随刘备。自然少了一些亲情,多了一些上下级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