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讓逝者體面地離開,這位入殮師獲雲南唯一全國民政最高獎孺子牛獎

4月2日,第十四次全國民政會議在北京召開。全國民政系統的“孺子牛獎”獲得者和全國民政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在會上獲得表彰,雲南6個集體和7名個人獲得嘉獎。

雲南省祿豐縣殯儀館館長李春萍被授予民政部最高榮譽獎“孺子牛獎”,她是雲南唯一的獲獎人;昆明市兒童福利院、昆明市官渡區民政局、玉溪市民政局、保山市隆陽區民政局、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政局、瀘水市社會綜合福利院6個單位榮獲全國民政系統先進集體;雲南省康復輔具技術中心輔具製作部主任胡曉華、騰衝市殯儀館館長譚春錫、麗江市救助管理站站長和有義3人獲全國民政系統先進工作者,臨滄市鳳慶縣小灣鎮民政助理員譚銘舜、麻栗坡縣民政局優撫安置股職工張子培、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政精神病醫院護士長楊孟琴3人獲全國民政系統勞動模範。

讓逝者體面地離開,這位入殮師獲雲南唯一全國民政最高獎孺子牛獎

4月4日,雲南省民政廳召開全國民政系統先進模範代表座談會。

他們默默無聞,在基層平凡的崗位上服務困難群體、弱勢群體或是逝者、精神病患者等特殊群體,用大愛兜住民生幸福底線。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孺子牛獎”,它是民政部最高榮譽獎,於1986年11月設立,主要授予全國民政系統中成績卓著、有突出貢獻和重大影響、堪稱典範的工作人員,以及國內外關心、支持民政事業並做出重大貢獻的社會各界人士。

讓逝者體面地離開,這位入殮師獲雲南唯一全國民政最高獎孺子牛獎

此次全國民政系統共有30人獲獎,李春萍是其中之一,那她為什麼會獲得該獎項呢?

簡而言之,是李春萍用了溫暖他人的情懷亮麗自己的人生。從19歲開始從事遺體整容化妝工作,27年以來,她用周到的服務和嫻熟的業務技能,以女性特有的熱心、細心、耐心、愛心和恆心,讓逝者安詳地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站,用心溫暖告慰逝者的親屬和朋友。

化腐朽為神奇,留逝者永恆的美麗

19歲剛從學校走出的李春萍,正值豆蔻年華,但她的毅然踏入讓人退避三舍的殯葬之路。上班第一天,李春萍就碰到了非常棘手的事,當時送來一具遺體,因交通事故死亡,身上幾乎是體無完膚,血肉模糊,加上停放時間過長,遺體的異味使人噁心難忍,樣子十分猙獰,就連在場的幾個殯儀館老職工見了也心生畏懼。

但是李春萍還是膽戰心驚地走上了化妝臺,也不知做了多久,吐了多少次,流了多少眼淚,在其他前輩的指導下終於將一個面目全非,肢體殘缺的遺體整飭得像個安詳熟睡的大活人,死者家屬見到後感激涕零,含著眼淚一步一個感謝,並稱贊她為“人間天使”,這一刻,李春萍被顫動了,心中不禁湧出了熱淚,她突然意識到自己之前是多麼無知。她決心不再逃避,一定要做一名優秀的殯葬工人。

讓逝者體面地離開,這位入殮師獲雲南唯一全國民政最高獎孺子牛獎

27年默默堅守,用愛撫慰他人

但是,她選擇的畢竟是一條荊棘之路,27年來所遇到的困境和艱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雖然殯儀館離家裡僅5公里的路程,但由於工作性質特殊,需要晝夜值班,加上館內人手不足,經常幾天也回不了一次家,逢年過節都要堅守崗位,甚至連家人生病也無法顧及,也不知有多少次,孩子讀書回來哭著對她說:“媽媽,你能不能換個工作,小朋友們都不跟我玩了,說你是跟死人打交道的,噁心死了”。聽到這樣的話,心中的滋味就不言而喻了。作為一個母親,誰不是時刻牽掛自己的孩子?作為一個妻子,誰不想分享小家的甜蜜與溫馨?作為一個女兒,誰不想多在父母面前盡孝?可是,她只能把這一切深深地埋在心裡,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她在日記中寫道:“既然選擇了這條荊棘之路,微笑與鮮花就會漸次和自己遠去,困難和眼淚就會伴隨著自己成長,如果自己不首先學會堅強,又怎麼能面對生活的波折?人活著總要有所追求,有人追求索取,有人追求奉獻,作為殯葬人,我選擇後者。”這其實是李春萍常與其他同志互勉的一句話,也是支撐她克難奮進的人生信念,更是她對殯葬事業不離不棄的座右銘。

2015年6月,李春萍被檢查出患有LgA腎病,Lee分級:III級,但是她仍然堅持在一線崗位,無怨無悔地勇挑重擔。

讓逝者體面地離開,這位入殮師獲雲南唯一全國民政最高獎孺子牛獎

讓逝者體面離去,是我的責任

在大多數人的眼裡,殯儀館的工作只不過是簡單的體力勞動,沒有鮮花掌聲,沒有微笑獎賞,沒有榮譽地位。李春萍年年如一日,視死者為親人,視喪屬為朋友,工作態度和藹誠懇,服務周到熱情。每次給遺體做美容,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一直到喪屬滿意為止。

“我的工作實在很平凡,做好為民眾服務的殯儀工作,做好整容化妝防腐,就是給逝者送好最後一程,這不僅是我的榮幸,也是我的責任,這份特殊的工作,我願用一生去熱愛、去善待!”李春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