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思維教練手記:不要讓孩子輸在“裸腦”上!

思維教練手記:不要讓孩子輸在“裸腦”上!

昨天,路過朋友公司小坐了片刻,和她聊起來對孩子的培養話題。她談到自己的孩子現在上小學三年紀,目前的教育原則是自由“放養”,任由孩子天性發展,只要喜歡讀書就行,至於說學習成績的好壞,不給他任何壓力,能跟上班級教學進度就可以了。言外之意,就是無為而治的意思,對此還沾沾自喜。

對這種“放養”型家長我見得很多,一般情況下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真聰明”,有計劃的無為而治;另一類是“假聰明”,純屬偷懶對孩子不管不顧。我只問了這位朋友一個問題,就測試出來了她是個“假聰明”的家長,所謂的對孩子“放養”就是偷懶的藉口。

我問她:你知道孩子的學習能力由哪幾部分構成嗎?

她愣了一下,想了想不確定地道:有記憶力和理解力吧。

我繼續追問:除此之外呢?

她老實承認:不知道了。

我嘆氣道:就你這種教育水平,也敢對孩子“放養”,你真以為種莊稼就是把種子隨便撒到地裡,等秋天就可以收穫成果了嗎?

她辯解道:孩子很喜歡讀課外書,我覺得他這個年齡段只要喜歡讀書就足夠了。

對這種回答,我甚為無語。今天已經是21世紀了,一個家長還認為,只要孩子喜歡讀書,將來就可以成才成功,這就像在熱兵器時代,你認為練好弓箭長矛就可以打勝戰一樣。幾年前,我外出講課,坐在飛機上看雜誌,有一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個企業總裁這樣告誡他的中層幹部們:過去你們是帶著鐵鍬幹活,今天你們要開著推土機幹活!對這句話我的理解是:時代不同了,作為管理者需要具備更高的職業技能才能勝任今天的工作。

親,你知道嗎?時代不同了,孩子成才成功所需要具備的素質和能力也升級了!

這位朋友很注重自身學習,每年都要花幾萬塊錢在全國各地聽課參加培訓,每次交流她都會很興奮地談到又有什麼學習心得,能力提升。她覺得花錢走出去學習非常值得,開闊了眼界,活躍了思維,增長了見識,結交了人脈,巴拉巴拉會說一堆好處。可是,就這麼聰明的一個人,在孩子教育理念上卻“愚昧”到讓人無語,她竟然認為孩子優良的品質,卓越的才華都是自由養成的結果。我沒好意思質問她,你招聘的新員工,也是不管不顧地“放養”,最後都能勝任工作嗎?!

明白1個蘋果加1個蘋果等於2個蘋果,是幼兒園的水平;計算1+1=2是小學生的水平。古人云:萬法相通。當一個人,學了許多知識,卻還“形禁勢格”,不能圓融通透,我只能認為其頭腦仍處於“愚昧”狀態,“智慧”有待於啟蒙教育。

如果我們把孩子的大腦比作一臺電腦,讀書就相當於往電腦中輸入存儲信息。在20世紀以前,知識長期處於短缺的時代,誰頭腦中存儲的信息多,誰就是人才,所謂學富五車,博覽群書,都是對有知識有才華人的讚譽之詞。記得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一個大學生畢業後是有國家編制的,國家負責包分配工作。而今天,即使是一個博士畢業,也得自己到市場上去應聘競爭。21世紀是一個信息大爆炸時代,是一個全球互聯互通網絡化時代,人工智能水平都快要超越人腦臨界“奇點”了,知識已經極度過剩,極速貶值,作為父母還認為孩子的成才成功教育就是多讀書,在我看來這就是家長在用自己的“無知愚昧”塑造孩子的未來。

因為時間關係,我也沒有和這位朋友深談,最後只給她佈置了三個思考“作業”題:

假如把你孩子的大腦比作一臺電腦,現在是“裸機”狀態,

1)應當先安裝“軟件”,還是先輸入“信息”?

2)為什麼要安裝軟件?

3)安裝什麼軟件才能讓大腦功效最強大?

她疑惑不解地問我為什麼要思考這三個問題。我告訴她:在21世紀,如果按照二八定律,成才成功者還是少數人的話,那麼大多數孩子會輸在“裸腦”上,而不是知識擁有量不足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