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工廠設備管理如何量化?

莫xxxx


我在精益生產諮詢中,我們有關於設備管理的專題——TPM設備全員生產維護和設備專業保養。這兩個專題裡面都涉及設備管理的數據量化。下面我簡單分享,我們怎麼量化的?我們量化了哪些內容?

一、設備管理指標的量化:

一般設備的管理包括:時間稼動率、性能稼動率、良品率。但是根據設備的不同或者企業設備管理的不同,管理指標會更加明確:如:設備停機時間、平均故障修復時間、平均故障間隔時間、維修人員到達現場的相應時間、設備設備檢修作業完成率、設備專項保養計劃率、車間投訴次數0、設備故障(月)整改完成率98%、設備檔案歸檔率100%、零安全事故。。。。。。

設備指標的量化,可根據設備實際運行情況,選定相應的管理指標進行管理。可設定不同設備的年度指標,再分解到月度指標,每月進行管控。

二、設備相關標準的量化

1、自主保養/點檢標準的量化:主要是根據設備不同部位的不同需求,進行定週期的保養。如圖:

2、應急維修響應時間的量化:設置不同層級維修人員到達現場及時響應的時間規定。比如:維修人員必須在5分鐘內到達現場,維修班長必須在10分在內到達現場等。

3、維修備件的採購週期的量化:根據備件的需求和壽命,設置最低/大庫存,不同備件的採購週期等等。

三、維修人員工作的量化

1、每臺設備進行定人定製,每人管理多少臺設備;

2、設備人員修復設備的時間進行管理;

3、每月每週的工作計劃的量化;

4、團隊分享次數的量化,如每週必須有一人進行維修技能進行團隊分享

......

我是精益小蝦,以上就是我的一點經驗,如對您有幫助,請點贊,歡迎各位大神關注、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