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談混凝土的靈魂——配合比!

楊文科

(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公司,北京 100101)

[摘 要]配合比是混凝土的靈魂。混凝土的性能、質量和耐久性的好壞都與配合比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作者根據個人經驗,作此文來講解現代混凝土的配合比理論問題和在做配合比時應注意的原則及事項。

[關鍵詞]混凝土;配合比;理論

配合比是混凝土的靈魂。混凝土的性能、質量和耐久性的好壞都與配合比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工程的設計強度明確以後,現場工程師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做好配合比。怎樣才能做好配合比?做配合比時我們的理論依據是什麼?應堅持什麼樣的原則?對現代混凝土來說,無論是理論基礎,還是在理論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規範,都出現了許多新問題。 這些問題是怎麼產生的?如何解決?這些是當前困擾混凝土科技界最嚴重的技術難題。

二十年前,配合比的理論基礎就是比表面積法,以及在此基礎上制定的規範,可以說混凝土科學技術理論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那時,依據理論和規範做具體的配合比工作,基本上滿足工程需要,也基本符合工程實際。但現在,用二十年前的比表面積理論和規範來指導現代混凝土,特別是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工作,已經是錯誤很大,相差千里了。比如說,二十年前,以比表面積法為理論基礎制定的配合比規範認為,提高砂率,強度就必然會相應降低,可是對現代高性能混凝土來說,卻不是這樣;加大水灰比,強度也必然會相應降低。對現代低水膠比混凝土來說,這個說法也不一定對。以上種種原因,使現代混凝土的配合比工作,從理論到規範,都出現了混亂和問題,以致現在工地上的配合比工作,主要靠工程師們的經驗進行,靠老一代傳幫帶。所以我們必須重新建立配合比問題的理論基礎,使它能和現代混凝土的技術進步相匹配、相適應,並在此基礎上建立新的符合工程實際的規範來。但現代混凝土的配合比工作,受太多因素影響。建立新理論,制定新規範,絕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也絕非個人之力所能為。本文是作者根據個人經驗,來講解現代混凝土的配合比理論問題和在做配合比時應注意的原則及事項。以拋磚引玉,向各位專家學者請教。

1

過去配合比所依據的理論基礎

從世界上第一次發現天然水泥以後,1824 年,英國利茲的一個施工人員約瑟夫•阿斯普丁(Joseph Aspdin)提出“波特蘭”水泥的一個專利,大家認為這是混凝土技術的開始。有了水泥,還要將石頭、砂子和水與其混合在一起才能形成混凝土,才能進行工作。這四個組分如何搭配,它們各自合理的比例是多少?這就是混凝土配合比問題的實質。

近二百年來,關於配合比在理論上有三種方法,分述如下:

1.1 比表面積法

此法是最早、也是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的實質是,粗細骨料都是一種零散體,只有用水泥,如同粘接劑一樣把它們粘接起來,才能形成人造石頭——混凝土。那麼粘接劑(水泥)的需要量,就與粗細骨料提供表面積總量有關。粗細骨料提供的總的表面積越多,在達到一定的強度要求的前提下,水泥的需要量就越大。相反,就會越少。在這種思路指導下,粗骨料相對細骨料,在同等體積下,粗骨料提供的比表面積比細骨料要少得多,所以,在做一個具體的配合比時,在滿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儘可能地提高粗骨料用量,降低砂率,是比表面積法最重要的原則。最通俗的理解是,比表面積法把水泥看成是能粘結砂石的一種“漿糊”。那麼砂石提供的表面積越小,達到同樣強度所需的水泥“漿糊”就越少。

圖 1 表示粗骨料和細骨料,粗骨料越多,在達到一定強度時水泥需要量就越少。

圖 1 混凝土內部粗細骨料示意圖

圖 2 混凝土中由細骨料代替

粗骨料引起的表面積變化示意圖

如果我們把圖 2 中的粗骨料放大,取掉一個粗骨料而用細骨料代替,表面積就會成倍增加。在達到同等強度的前提下,水泥的需要量就會加大。

比表面積法認為,在一定的條件下,為儘可能地降低水泥用量,以達到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辦法是儘可能多地使用粗骨料,減少細骨料用量。

總之,比表面積法是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方法。在理論上有簡單易懂的特點,但到目前為止,有些問題還沒有搞清楚,還需要經驗來補充。比如說,我們在配合比中,根據工程需要,減少了 1kg 粗骨料,那麼需要增加多少細骨料,由此而引起增加多少水泥呢?這個問題上百年來一直靠經驗解決。

2005 年,北京市建築工程研究院退休的工程師傅沛興,提出了骨料的表面積和直徑的關係:認為當骨料的直徑減少一半時,其表面積就會增加一倍。即當我們用直徑為 2cm 的骨料代替直徑為 4cm 的骨料時,水泥用量就會增加一倍。以下是傅沛興工程師對正方體的計算:

以邊長為 2m 的正方體為例:

體積 V1 = 2×2×2 = 8 (m3 )

表面積 S1 = 6×2×2 = 24 (m2 )

將其切為8個小正方體時:

總體積 V2 = 8×1×1×1 = 8 (m3 )

總表面積 S2 = 8×6×1×1 = 48 (m2 )

計算結果: V2 = V1

S2 = 2S1

所以,正方體邊長小一半,而體積相同,總表面積增加一倍。

同時他對其他多邊形和球形也進行了同樣的計算,結果是一樣的。這是對比表面積理論很好的補充,如果用於工程實際,還需要有人做進一步的研究。

1.2 最大密度法

此法的核心是,組成混凝土的石、砂以及水泥首先應有合理的級配,以求得混凝土有最大的密度和最低的空隙率。如果組成粗細骨料和水泥顆粒的級配不合理,就會在混凝土內部造成很多空隙,這時候套用比表面積理論必然誤差很大。所以,組成混凝土的各種顆粒,必須求得最佳級配和最大密度,才能保證混凝土內部有最小的空隙率。如何保證有最大的密度和最小的空隙率呢?主要根據富勒的連續級配理論,其方程式如公式 (1)。

P = 100 (1)

式中:P——通過某篩孔的百分數,%;

D——粗骨料最大直徑,mm;

d——篩孔的孔徑,mm。

富勒級配曲線可用公式 (1) 表示,雖然瑞士學者鮑羅米和法國學者費瑞特根據混凝土實際配製情況有所調整,但級配曲線沒有根本性變化。

為滿足混凝土的需要,意大利學者泰勃勒將富勒連續級配公式修改為如公式 (2) 形式。

P = 100 (2)

公式 (2) 較適用於高性能混凝土與自密實混凝土的砂石最優級配。

只有符合富勒曲線,由大小顆粒組成的材料才會有最大的單位容重和最小的空隙率。我國許多行業的施工規範中,對混凝土砂石料級配的要求都是以富勒曲線為基礎,並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做適當修改後形成的。目前我國《公路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中,就以最大密度法為理論依據。

1.3 魏矛斯斷檔級配法

魏矛斯認為,在連續級配中,直徑相鄰的小顆粒會對大顆粒形成的骨架帶來不利影響。同樣,我國清華大學廉惠珍教授等人的研究也認為:只有當小顆粒的直徑約為大顆粒的六分之一時,小顆粒才能完全只起到填充大顆粒骨架形成的空隙作用,而不會對骨料的空隙率起到負面的增加作用。為了不會對孔隙率和混凝土的強度帶來不利影響,所以必須人為地對混凝土中的大小顆粒進行斷檔級配。

在這個思路的支配下,混凝土中的粗骨料一般都是單級配而不是二級配。也就是說,粗骨料只用 2~4cm 石子,人為去掉 0.5~2cm 的小石子,提高砂率,在不增加水泥用量的前提下也能達到理想的空隙率最低而強度較高的質量效果。

以上三種有關配合比的理論是到目前為止我們做任何配合比的依據。

比表面積法以如何減少骨料的總表面積為核心,最大密度法和斷檔級配法以如何增大骨料的單位容重和最小空隙率為核心。二者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有矛盾之處,但仔細分析後就不難發現,最大密度法和斷檔級配法都是對比表面積法的補充。

比表面積法是使用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一種方法。我國《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到目前為止都是以它為理論依據的。國外的情況也基本一樣。最大密度法近二十多年來在我國公路、民航使用較普遍一些。在同一個單位,老一代工程師用比表面積法多一些,而中青年一代使用最大密度法多一些。在同一個工地,使用同樣的原材料做同一強度的配比,兩種方法在粗細骨料的用量上大不相同。表 1 是 2003 年在廣州白雲新機場、2005 年在內蒙呼和浩特機場、2008 年在天津機場對機場跑道設計抗折強度為 5MPa 的乾硬性混凝土,老一代工程師和中年工程師所做的配比。

表 1 廣州、天津、呼和浩特機場乾硬性混凝土不同配合比對比表

<table><tbody>編號水泥(kg)水(kg)大石2~4cm(kg)小石0.5~2cm(kg)大小石比例砂(kg)砂率(%)強度(MPa)備註13201337057055∶5635326.08廣州機場

232013310803607∶3617286.12廣州機場33151328465646∶4672325.97呼和浩特機場4
3151329874237∶3588285.86呼和浩特機場53201328625686∶4675325.81天津機場6320132994
4267∶3548265.76天津機場/<tbody>/<table>

注:強度值為 28 天 3 組平均抗折強度。

從上面幾個不同的配比可以看出,每個機場的第一個配比是按最大密度法做出來的,大小石比例是 5∶5 或 6∶4,砂率是 32%;第二個是按比表面積法原理做出來的,大小石的比例是 7∶3,砂率是 28% 甚至 26%。二者的 28 天強度基本一致,沒有高低之分,要讓作者對這兩種方法進行對比點評,根據自己的經驗,比表面積法在低強度等級(C30 以下)和大水灰比混凝土中適應性較好,而最大密度法在高強度等級(C40 以上)和較低水灰比(水灰比為 0.45 以下)適應性較好。

2

舊的配合比理論和現代混凝土的不適應性

為什麼說舊的配合比理論指導不了現代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主要原因就是舊的配合比理論是以比表面積法為依據的。而隨著現代混凝土技術的不斷髮展,在具體的配合比工作中,用舊的比表面積法指導配合比工作,已經出現了很大的誤差,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舊的配合比理論認為,砂率對強度有直接影響,砂率越高,強度越低

在現代混凝土中,砂率的大小對強度已經沒有明顯影響。如表 1 中,作者在不同機場做的對比試驗,砂率從26%、28% 到 32%,對飛機跑道的乾硬性混凝土強度都沒有明顯影響。在這一問題上,許多專家學者也得出過和作者相同的結論,吳中偉院士和廉慧珍教授合著的《高性能混凝土》一書就認為水灰比為 0.53~0.55 時,砂率在 34%~46% 之間變化對強度無明顯影響;何錦雲教授認為砂率對普通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影響並不大,尤其是在較大水灰比時[1]。

2.2 舊的混凝土理論中,水灰比和強度是最重要的關係式

舊的混凝土理論中,水灰比和強度是最重要的關係式,即水灰比越大,強度就越低。1930 年,瑞士學者鮑羅米就根據以上的觀點總結出了經典的混凝土強度公式:

f28 = Af28 ( C/W-B )

式中,f28 為混凝土的 28 天強度,C/W 為水灰比,A 和 B 為與骨料強度有關的經驗常數。

在現代混凝土中,特別是對 C40 以上混凝土,這些理論和實際的實驗數據找不到相關性。表 2 是作者近些年在幾個機場做的部分乾硬性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從 0.38 到 0.45,試驗的結果使作者認為:當水灰比在這個區間時,強度的大小和水灰比的大小沒有相關性。

表 2 三個機場不同水灰比抗折強度對比表

<table><tbody>編號水泥 (kg)水 (kg)水灰比2~ 4cm 大石 (kg)0.5~ 2cm 小石(kg)砂 (kg)砂率 (%)強度 (MPa)備註13201310.41705705635326.03廣州機場

23201440.45705705635326.11廣州機場33201220.38705705672326.17廣州機場4320
1380.43862568675325.86呼和浩特機場53201280.40862568675326.01呼和浩特機場63201220.38
862568675326.05呼和浩特機場73201410.44832555652327.40烏魯木齊機場83201310.41832555652
326.95烏魯木齊機場93201250.39832555652326.99烏魯木齊機場/<tbody>/<table>

注:強度值為 28 天 3 組平均抗折強度。

2.3 強度和水泥用量的對比關係

過去,我們做配合比時,如果發現強度不理想,一般第一個要採取的措施就是增加水泥用量。近幾年在每一個工地我們都要做強度和水泥用量的對比關係,發現相關性也很差,幾乎找不到規律,如表 3 所示。

表 3 三個機場不同水泥用量抗折強度對比表

<table><tbody>編號水泥 (kg)水 (kg)水灰比2~4cm 大石 (kg)0.5~2cm 小石 (kg)砂 (kg)砂率 (%)強度 (MPa)備註13201410.44832555652326.09和田機場2

3251430.44832555652326.04和田機場33301420.43832555652326.35和田機場43501440.41
832555652326.99和田機場53201380.43862568675326.01呼和浩特機場63301420.43862568
675326.05呼和浩特機場73201440.45832555652327.4烏魯木齊機場83251460.45832555652326.88
烏魯木齊機場93301490.45832555652327.29烏魯木齊機場103351510.45832555652326.98烏魯木齊機場/<tbody>/<table>

注:強度值為 28 天 3 組平均抗折強度。

過去,工地上的配合比工作是在半理論半經驗的狀態下進行的。半理論主要是以比表面積法為基礎,最大密度法和斷檔級配法為輔助;半經驗是指僅僅靠理論還是做不了一個實際工程的配合比。比如,我國《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2000 年版)中,要做配合比有兩個重要的經驗係數——迴歸係數αa 和αb,就主要靠工程師的經驗選取,否則,配合比是做不出來的。現在,根據比表面積理論作出的水灰比原則、砂率選取原則、水泥用量選取原則,根據作者在上面表 1、表 2、表 3 中的分析,都出現了錯誤,這就說明過去的配合比理論已經不適應現代混凝土了,也就是說,用老的配合比理論來指導現代混凝土,已經是錯誤的了。這一點,從我國目前正在使用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2000 年版)中,也能得出同樣的結論。在這本規程中,做配合比的第一步就是水灰比的確定,第二步是水泥用量的確定,第三步是砂率的確定。而這三步如何確定,主要是以比表面積的理論為基礎的。而這個理論根據作者在施工現場的經驗發現,對指導現代混凝土已經是錯誤的了。

3

原因和困惑

為什麼會出現以上情況?這主要是由於近二十年來,混凝土科學技術出現了以下的重要變化。

3.1 粗骨料

在 20 世紀以前,加工粗骨料的機械採用擠壓式的工作原理(即顎破式)。這種方式生產出來的碎石,針片狀含量遠大於規範要求,對混凝土的強度影響較大。而現在我們採用的破碎機械,其工作原理是錘擊式(即錘破或反擊破)。採用這種方式破碎的粗骨料,針片狀含量完全滿足規範要求;過去粗骨料粒徑一般用 2~4cm,大於當前高性能混凝土中大多數採用的 1~2cm 粒徑。粒徑的減小使原來粗骨料顆粒內部的軟弱面和解理面對混凝土強度的負面影響降低,也使水泥石與骨料粘結面,這個薄弱環節對強度的負面影響降低;過去的混凝土粗骨料用量較大,一般在 1200kg/m3 左右,而現在的高性能混凝土其粗骨料用量一般在 1000kg/m3 左右。粗骨料用量的降低也使其對混凝土強度的影響程度大大降低。

3.2 水灰比

在 20 世紀以前,由於施工工藝落後,高效減水劑未投入使用等原因,我們在工程中實際使用的混凝土,其水灰比極少有小於 0.4 的。而現在,隨著高效減水劑投入使用,各種新的礦物摻合料被大量使用,水灰(膠)比小於 0.4 的混凝土被廣泛用於工程中。

3.3 強度

在 20 世紀以前,工程中使用的基本上是 C30 以下混凝土。那時候 C30 被人們認為就是高強度等級混凝土。現在,C40 以上混凝土在工程中的用量已遠大於 C30 以下混凝土。建築物中的重要結構,如板、梁、柱等,已基本上不使用 C30 以下混凝土了。

3.4 水泥細度

在 20 世紀以前,由於受水泥生產技術落後的侷限,水泥的細度很難達到 300m2/kg 以上。而現在,隨著機械工業技術的不斷髮展,我國現在 42.5水泥的細度一般在 330~350m2/kg之間,52.5 水泥的細度一般在 380m2/kg 以上,有的甚至超過了 400m2/kg。水泥細度的增加使比表面積的大小對強度的影響力大大減弱了。

3.5 其他

混凝土工業方面:高性能混凝土的大量應用,泵送技術的大量應用,大摻量粉煤灰的應用,高效減水劑的應用;水泥工業方面:閉路磨的使用,細度的大幅度提高,高效選粉機和助磨劑的使用等,都使混凝土技術有了徹底的改變。

假如我們把近二百年來混凝土的理論科學比作一座高樓,那麼配合比中的比表面積理論、水灰比理論、骨料和水泥使用等方面的技術,就是這座高樓的基礎。現在,我們的基礎出現了問題,對混凝土學科來說,還有什麼問題比這更嚴重的呢?

近二十年來,我國的混凝土科技界出現了一個怪現象:一個有幾十年經驗的科技工作者、教授甚至院士,指導不好工程現場遇到的、可能是很普通的技術問題;任何權威的著作,或大家公認的結論,都能在施工現場找到反證。

綜上所述,二十年前,配合比的理論基礎就是比表面積法。可以說混凝土科學技術理論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那時,依據理論和規範做具體的配合比工作,基本上滿足工程需要,也基本符合工程實際。但現在,用二十年前的比表面積理論和規範來指導現代混凝土,特別是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工作,誤差很大。配合比工作已經由原來的半經驗、半理論的模式走向完全靠經驗的模式。以致現在工地上的配合比工作,主要靠工程師們的經驗進行。

所以,必須重新建立新的配合比理論,使它能和現代混凝土的技術進步相匹配、相適應,並在此基礎上建立新的符合工程實際的規範。

建立新理論,制定新規範,絕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也絕非個人之力所能為。本文是作者在這個問題上所做的一些探索性的工作。

4

對建立現代混凝土配合比理論的思考

作者對做現代混凝土配合比時要堅持的幾個重要原則先做必要的說明。

4.1 坍落度

首先要考慮的是坍落度,這是最重要的。坍落度的大小當然與混凝土結構的尺寸,是鋼筋混凝土還是素混凝土及鋼筋的密集程度,地上還是地下及是否是高層建築,是泵送還是現場攪拌,是冬天還是夏天,水泥情況及強度等許多因素有關。一個有經驗的工程師要根據以上情況確定工程所需的坍落度。我們要確定一個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坍落度越小,混凝土的抗凍、抗滲、抗裂縫、抗碳化能力及耐久性越好。具體地說,這個問題很複雜,決不能說所有情況下混凝土都絕對符合這一原則(比如高溫大風等其他特殊情況就不一定符合這一原則),但作者認為,在目前混凝土技術發展水平的情況下,這個原則基本上是正確的。

我們要明確的是,坍落度是我們施工工藝的需要,而不是混凝土或工程的需要。在鋼筋密集、體積較小、樓層較高、特別是現在大都採用的是混凝土泵來輸送時,我們的施工工藝水平,不能把坍落度小的混凝土注入這些構件,並保證它們的密實性。所以,必須確立的原則是,增加坍落度,是當前施工工藝水平的需要。

我國在 20 世紀 70 年代以前,提倡使用乾硬性混凝土,特別是在機場、碼頭和混凝土預製構件這些領域,通過強震成型等方法,大大減少了這些領域裡的混凝土裂縫,提高了工程質量。那時候我國的施工工藝原則和配合比原則,也是儘可能地降低坍落度,使用乾硬性混凝土。但從 20 世紀 70年代末,由於高效減水劑的出現,水灰比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那時候人們認為,強度、裂縫等許多問題,都是水灰比過大造成的,而高效減水劑解決了水灰比問題。並且乾硬性混凝土施工難度大,勞動強度高,所以,施工中儘可能避免使用乾硬性混凝土這一原則,除了在機場、少數預製構件等行業還在使用外,在其他行業,特別是房屋建築行業,逐漸放棄使用乾硬性混凝土了。工地上逐漸大量使用塑性混凝土、流動性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其特點就是坍落度越來越大。現在,我們反思這一原則的變化,對混凝土和工程的質量,特別是耐久性,是有利還是無利?

首先要分析研究,高效減水劑都帶來了哪些變化?主要是水灰比的大幅度降低。現在工地上很少用到水灰比大於 0.5的混凝土,特別是水膠比,就更低了。混凝土的單方用水量也基本上被控制在 160kg 以下,這些都是高效減水劑帶來的變化。這些變化使混凝土的 28 天強度更高了,施工時工人的勞動強度降低了。

但同時我們要看到,放棄優先使用乾硬性混凝土這一原則,出現了一個大的變化,就是單方混凝土的容重降低了。粗骨料用量同時也降低了。這使混凝土的體積穩定性變差了,產生收縮裂縫的可能性增加了。

還有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也是目前科技界爭議較大的一個問題,就是使用高效減水劑對混凝土的質量和耐久性帶來的負面影響。許多人通過試驗認為,高效減水劑增加了混凝土的收縮,增加了產生裂縫的可能性。特別是加速了幹縮,這些都對耐久性帶來了極不利影響。作者根據自己的工程實踐,也贊同這一看法。

綜上所述,作者認為,儘可能降低坍落度,重新提倡優先使用乾硬性、半乾硬性或塑性混凝土,儘可能少用大流動性混凝土,仍然是目前情況下做好配合比的第一指導原則。過去之所以放棄這一原則,主要是被高效減水劑對強度的提高,對水灰比的大幅度降低等正面影響迷惑了,而對它的負面影響很少研究,這一點值得反思。

4.2 粗骨料

在滿足強度和施工工藝要求的前提下,儘可能增加粗骨料用量應該是配合比的重要原則。粗骨料的減少就會提高砂漿漿體的體積,而漿體體積的增加就會使裂縫發生的可能性增大,如果是暴露在空氣中的構件,幹縮變得相對嚴重,耐久性變差。同時也使水泥用量增加,工程成本也隨之會增加。

由於作者在工程實踐中沒有使用過斷檔級配法,所以,一直提倡使用連續級配。目前,當碎石採用錘破或反擊破,而非顎破時,我國 2~4cm 規格碎石的針片狀含量已基本滿足規範要求。在此情況下,當構件的鋼筋間距在 8cm 以上時,作者認為,粗骨料的最大粒徑應為 4cm,而不是 2cm。

4.3 水泥用量

在滿足強度和施工工藝要求的前提下,儘可能降低水泥用量是配合比的重要原則。水泥用量過大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是水化熱過高,裂縫增多,抗凍抗滲性能下降,發生假凝的可能性增大,耐久性變差,工程成本隨之增大,也對環境保護不利。特別是細度大於 380m2/kg、終凝時間低於 3 小時的水泥,負面影響可能就更明顯、更嚴重。所以,我們應考慮儘可能降低水泥用量。

以上是作者認為做好現代混凝土配合比的三個指導原則。和過去儘可能降低砂率和水灰比的指導原則相比,變化較大。作者經過實踐認為,對現代 C40~C60 混凝土,砂率和水灰比對混凝土各項性能指標的影響已經變得複雜,是提高好還是降低好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所以,儘可能降低砂率和水灰比已不能作為現代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指導原則。

以上原則在指導一個具體工程的配合比設計時,意義很大。比如,在試驗室做配比時,粗骨料用量由 1450kg 到1500kg、水泥用量由 300kg 到 330kg,進行小量的調整時,對混凝土強度和其他性能指標影響不是很明顯,試驗室就很難對比出優劣來。但用以上原則進行取捨,就比較方便。

在現代混凝土中,以下幾個問題可能同時成立:

(1)粗骨料用量越來越大;

(2)水泥用量就越來越小;

(3)混凝土體積穩定性就越來越好;

(4)坍落度就越來越低;

(5)混凝土的單方重量就越來越大;

(6)裂縫的可能性就越來越小。

綜上所述,混凝土耐久性就越來越好。

下面以 C50 混凝土為例,討論現代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具體步驟。作者經驗如下:

第一步:根據工程實際,確定使用何種混凝土。乾硬性混凝土、半乾硬性混凝土、塑性混凝土還是高性能混凝土。

在滿足施工工藝、施工環境、構件尺寸和鋼筋密集程度要求的前提下,應優先考慮使用乾硬性混凝土,其次是半乾硬性混凝土,其次是塑性混凝土,再其次是高性能混凝土。

第二步:確定單方混凝土容重。

根據作者經驗,乾硬性混凝土的容重在 2480~2550kg/m3之間,半乾硬性混凝土的容重在 2430~2480kg/m3之間,塑性和高性能混凝土的容重在 2380~2450kg/m3之間。做配合比時取大值還是取小值,主要與粗骨料的視比重有關。

第三步:確定膠凝材料用量。

乾硬性混凝土水泥用量在 280~330kg/m3 之間,半乾硬性混凝土水泥用量在 320~360kg/m3 之間,塑性混凝土水泥用量在 380~450kg/m3 之間,高性能混凝土水泥用量在450~500kg/m3 之間。

第四步:確定粗骨料用量。

乾硬性混凝土粗骨料用量在 1380~1450kg/m3 之間,半乾硬性混凝土粗骨料用量在 1330~1380kg/m3 之間,塑性混凝土粗骨料用量在 1250~1350kg/m3 之間,高性能混凝土粗骨料用量在 1000~1300kg/m3 之間。

有了以上四個步驟,其他如砂率和用水量就會隨之確定下來。對以上步驟的總結如表 4 所示。

表 4 C50混凝土不同配合比材料用量及其他

<table><tbody>對比內容乾硬性混凝土半乾硬性混凝土塑性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坍落度 (mm)0~55~1515~50150 以上容重 (kg/m3)2480~25502430~24802380~24502380~2450水泥用量 (kg/m3)280~330

320~360380~450450~500粗料骨用量 (kg/m3)1380~14501330~13801250~13501000~1300用途機場跑道、碼頭、高等級公路、預製構件、體積較大的素混凝土等一般等級公路、市政道路、停車場等用吊車、小推車施工的鋼筋混凝土等在泵送、商混環境下施工的混凝土等/<tbody>/<table>

綜上所述,研究建立適應現代混凝土的配合比理論,應該是我們當代混凝土理論研究的一項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 何錦雲,王繼宗.砂率對混凝土和易性及強度影響的試驗研究[J].河北建築科技學院報,2002,(4): 27-29

[作者簡介]楊文科,男,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公司國際事務部副總經理。

[通訊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四環東路 111 號(100101)

機械迷網為你提供工程機械行業最新的整機、二手、租賃、招聘、求職、工程、招標等信息。更多行業資訊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機械迷】或【jixiemi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