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好好的一個詩人,陷入牛李黨爭,於是一生蹉跎

中唐後期的詩壇,因為兩個人而大放異彩,一個叫做杜牧,一個叫做李商隱,他們兩個合在一起,被人們稱為“小李杜”,由此可見,人們認為他們的才華堪比當年的李白、杜甫,這可是極其高的評價啊。

不過,這兩個人,雖然詩名響亮,仕途卻都頗為不順啊。杜牧雖然生在高門大姓,可是卻官場失意,無法成就自己的功名。而李商隱呢,他的命運就更為不幸了。中唐後期,以牛僧儒和李德裕為首的牛李黨爭,陸陸續續地持續了近四十年的時間,他們相互傾軋,一方上臺之後,就將另一方的人盡數驅逐,這樣的爭名奪利,將朝廷政事視同兒戲,使得中晚唐時期那本來就十分混亂的政治局面更加混亂了。雙方黨爭,牽涉到了文人士大夫的升遷,而李商隱,則是這場黨爭的犧牲者之一。

好好的一個詩人,陷入牛李黨爭,於是一生蹉跎

牛黨的重要人物令狐楚,非常賞識李商隱,他很盡心地輔導李商隱撰寫駢體文的技巧,而且還資助他,就這樣,李商隱和牛黨扯上了關係。唐文宗年間,李商隱受到了王茂元的邀請,當了他的幕僚,李商隱的才華使得王茂元十分讚賞,於是,就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李商隱。糟糕的是,王茂元和李德裕的關係很好,所以算是李黨的成員,而李商隱既然是他的女婿,自然也被人歸入了李黨。

就這樣,李商隱和牛李兩黨都產生了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進退維谷,自此以後,他的仕途便坎坷萬分,無論哪一派上臺,他都成為被打擊的對象,因此,縱然進士及第,卻依然一生鬱郁不得志,窮愁潦倒一輩子。

既然在仕途上不能有所作為,那就在詩壇繼續發展吧,李商隱的詩名,後世廣為流傳,很多人都認為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他的詩歌,大多構思新奇,風格豔麗,尤其是那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感人肺腑,還有其中那些無題詩,更是耐人尋味,隱晦迷離,給人一種像霧像雨又像風,難以捉摸的感覺。有很多人都認為,他的詩歌詞句清麗,辭藻華麗,唯一讓人遺憾的就是太過晦澀,用典實在太多,讓人有一種讀詩好似猜謎的感覺。

好好的一個詩人,陷入牛李黨爭,於是一生蹉跎

李商隱一生寫詩無數,他也曾懷著一顆忠君報國之心,用自己的筆墨,針砭時事,批評朝政,曾經寫過大量此類題材的作品,他的《韓碑》、《行次西郊作一百韻》等詩歌,要不就是直指朝政的弊端,要不就是借古諷今,說明他其實是一個關心天下大事的人。只可惜,介入牛李之爭之後,他仕途坎坷,心中的遠大抱負得不到實現,於是,就轉而利用詩歌來排遣心中的苦悶之情,在當時的時局之下,有很多話都是不能明說的,所以,他便轉而用隱晦的詞句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排遣自己心中的鬱悶和不安,這其中最有特色的,恐怕就是李商隱的無題詩了。

不管是文章還是詩歌,都是要有一個題目的,詩文的題目,一般都是根據詩文的內容來定,都是針對所吟詠的事物而定,說明創作的時間、地點、人物、為什麼要寫詩文,詩文要說明一個怎樣的問題,等等。比如李白的《早發白帝城》,就清清楚楚地點明瞭詩歌的時間、地點和事情,而《丹青引,贈曹將軍霸》,則將這首詩歌究竟是為誰而寫的,都清清楚楚地說了出來。

好好的一個詩人,陷入牛李黨爭,於是一生蹉跎

不過,有些詩歌,也許是找不到合適的題目,也許是由於時間久遠,所以題目便佚失了,所以,就會取一個和詩歌內容關係不大的題目。有的時候,只寫出詩歌的體裁就作罷了,比如家喻戶曉的“兩個黃鸝鳴翠柳”,題目就叫《絕句》。也有的時候,會選擇詩歌的頭幾個字作為詩題,實際上,也就是沒有題目,《詩經》中的很多詩篇,都是採用這種方式,如《碩人》,就是採用全篇詩歌頭一句的“碩人其頎”中的頭兩個字。這種取題目的方式,被李商隱給學去了,他的《為有》就是取了全詩的第一句“為有云屏無限嬌”的前兩個字。還有的時候,詩人們會乾脆用“無題”這兩個字,而李商隱,就曾經寫了大量以“無題”為題的詩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