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觉得中华民国大师辈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纳兰谈史


民国是政治上的乱世,文化上的盛世,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学术大师。类似的问题曾多次回答,但总有不少读者朋友提出不同意见:一 、民国大师大都是清朝培养的;二、民国大师都是文科出身;三、民国文盲多,识几个字即可称大师。

中研院部分首届院士合影

其实这完全是对民国学术的误解,当时中国最高学术机构中研院的生物、数理和人文都是世界一流水平,数理和生物清代私塾能培养出来?这不能算是文科吧?再举一个例子,民国时期的华罗庚、陈省身、苏步青等年纪很轻,但在民国便已名满天下,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民国时期之所以大师辈出,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一、民国时期特别是民国早期是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总的来说,当时的知识分子是自由的,这是他们成功的精神基础。老百姓还保留着封建时代对士大夫的崇敬乃至崇拜,将他们作为民族的良知。

二、知识分子过着优越的物质生活,这是他们成功的物质基础。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哪怕政府财政捉襟见肘,也很少亏欠大学教授等学者的薪水,当时还保留着对学人的敬惜之情。

三、民国时期西风东进,西方的研究方法,加上深厚的国学底子,成就了一大批人才。

西南联大出身的杨振宁,日后成为国际学术权威

以上几点原因,造就了民国历史上一大批文化和学术大师,这也是民国时期被称为文化盛世的主要原因。


民国年间那些事


大师辈出的根本原因是在乱世中逼出来的,常言道乱世出英雄,但大师跟大师不一样,有的只是看社会的不公平,在书本上写一写自己对礼会不公平的思想意识,但没有激情和鼓动性,这只能说是有积极的思想意识。能说成大师级的人物我认为只有像毛泽东,周总理,朱德,还有钱学森,钱三强等能有匠心独具,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称得上大师级。

例如: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思想可以引导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去和八国联军,日本鬼子作艰苦英勇的决战,在毛主席周总理朱德为代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军队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打败了一切侵略者。人民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伟大领袖毛主席活着承救中国人民,死后他的思想理论可以承救世界人民。

伟大领袖毛主席不但是思想家,还是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预言家,毛主席才是真正的大师级领袖!

钱学森,钱三强为了祖国的强盛辞别了在外国的优越生活。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带领科学家和科研人员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独具匠心为祖国造出了两弹一星,这就是大师级的科学家!

谢谢😜!!


知足常乐281852221


民国时代大师辈出的根本原因,我以为有二点。一,晚清时期,知识分子认识并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开始用西方科学的治学方法考虑并研究问题,有些人甚至留洋学习西方先进知识。二,民国时期,相对几千年的帝制时代,政府管控相对较弱,思想开放,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便于产生并传播新思想或知识。顺便说一下,春秋战国也是政府管控相对较弱时期,产生了诸子百家学说。


Norshine


有几个客观原因是存在的:(1)民国是乱世,从1916年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地盘,争权夺利,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彼此内讧角逐争斗不息!所以就没有规矩了!政治如此,军事如此,那么学术上更是如此!

(2)没有规矩,谁有功夫就出头!加上革命军兴,崇尚革命的文化占主流,所有反叛旧社会制度的文化都冒出来,各占舞台表演其能!所以五四运动爆发后,一批新文化运动的大师就引领风骚!守卫旧社会制度和旧文化者统统被打倒!

(3)民国不止是乱世,还是极端崇洋媚外的年代!看看小说《围城》描写那个年代的海龟,哪一个瞧得上未出国留学的“土包子”?赵辛楣、方鸿渐、苏文纨,还有三闾大学那些教授,没有一个不以自己留洋海龟为豪!出国留学几年镀金,会背几首外国作家的诗,就到处卖弄学问,欺世盗名。这些人民国有,今天社会也有。《围城》中有讲述:凡是出洋留学的学生回国,其家属就在报纸上登个“启事”,说某某人留学某国某名牌大学,学成回归,如何如何……

方鸿渐就是这样子,他的“启事”写着:留学几个国家的大学……

崇洋媚外的年代,能够翻译两本外国文学就是大师了!

(4)因为是乱世,没有规矩,那么创作自由!高度自由!这样的文化氛围和学术环境确实有利于冒出尖子、大师!因为政治不束缚创作!徐悲鸿可以随意画马,张大千可以自由画山水,齐白石可以随心画虾,张大千还可以自费组织人马去到敦煌临摹壁画而成为不朽之作!鲁迅可以在报纸上骂北洋政府,揭露和批评社会黑暗!老舍可以自由创作《四世同堂》,巴金写出《家春秋》,梅兰芳可以按自己意思演戏!张爱玲待在上海租界也能写出许多闲情小说!梁思成可以专心致志研究古建筑!

张大千画作

因为没有规矩,创作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不能否认,这是一个能够出人才的年代!所谓乱世出英豪,文化界也一样!看看梅兰芳和郭沫若在民国时期搞出很多作品,而民国结束后,有规矩了,他们的创作?

(5)没有工资拿,靠自己挣钱吃饭,这就考验真功夫!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梅兰芳等人没有工资拿,全凭个人作品卖钱解决生活!这就是接地气,与社会血脉相连,其作品就有生命力!作品能赢得市场就说明一切!

比如广东粤剧,马师曾、红线女、新马司曾、任剑辉、白雪仙等等,全是社会艺人,自谋生路,没有工资拿的!他们就凭自己的拿手好戏赢得市场挣钱生活!这样的作品就肯定经得起时间考验,那么这些人就是名副其实的大师!

马师曾和红线女演戏

任何一个行业,靠自己功夫、手艺赢得市场挣钱吃饭的,都是功夫过硬的!其作品就不会差!比如香港黄霑,他自述:当时拍摄《上海滩》电视剧找他写主题曲,他正是穷困时期,接电话后,只用半小时就拿出歌词底稿!比如曹雪芹,他如果锦衣玉食富贵荣华快乐度日,哪有心情和时间去写什么《红楼梦》?钱钟书如果拿政府工资,能写出《围城》吗?《围城》在国民党统治年代是被列为禁书!

有心读者会注意到,秦朝以前,春秋战国时期,出了多少大师?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就是那个时代搞出来的!因为各国不统一,没有规矩,思想和创作是自由的!大家有耐心可以细读《商君书》、《韩非子》、《管子》等著作,不由你不惊叹两千多年前古人的智慧!都是闪光作品!

任剑辉和白雪仙演戏

民国能够出现数量蛮多的大师,是乱世造成的!因为没有规矩,就容易冒尖!容易诞生各领域各方面的高才!

大城公

在报刊发表文章原用笔名:东山尹,庄满,鸣白,营种。

1996~2005年在全国畅销杂志包括

广东省《共鸣》《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艺》《江门文艺》《惠州文学》《同舟共进》《炎黄春秋》《家家乐》《金桥》

河北省《文史精华》

河南省《名人传记》《人生与伴侣》《时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纵横》《知音》《警笛》《今古传奇》

湖南省《康乐园》

广西《西江月》《灵水》

海南省《青年时代》

四川省《龙门阵》《分忧》《成都商报》

云南省《女性大世界》

陕西省《家庭之友》

内蒙古《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汇报》

安徽省《恋爱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

黑龙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杂志报纸发表各类文章160多篇;

创作

123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谁主天下》

60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还我河山》

39万字名人传记《北洋军阀列传》

武侠小说在《江门文艺》连载;

撰写《科学发展观》理论文章17篇;

创作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本一部;

深入研究应用中草药治疗癌瘤学科20年


大城公


多災多难的旧中国,被三山座大山逼出来的。由其是日本帝国主主义残害中国人民,逼出了救星毛主席!





尚善若水尚若水


1、满清入关后大兴文字狱,禁锢了人的思想,一直到清朝废科举,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还是孔孟之道。废科举后虽然现代公务员制度没有很快成型建立起来。但大大解放了人的思想,当读一种书不能再给自己带来前途时,各种经世致用的学问就能得到读书人的研究了。虽然还有很多的封建旧思想残余,但经过废科举、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旧思想文化被打倒了很多。

2、当时中国是一片文化荒漠,各种现代科学学科都还没有建立。比如: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机械工程、天文学、数学都还是一片空白,所以有华罗庚、陈省身、钱学森、李四光、侯德榜、梁思成等一系列的开创性的科学人物出现。现代人文学科也比科学强不了多少,比如:法学、考古学、金融会计、各种外国语研究、西洋美术和音乐等也都近乎空白,所以有了潘序伦、马寅初、傅雷、冼星海等一系列大家出现。新思想打破了各种传统学科的条条框框,出现了一大批创新者推动传统学科的发展。例如:胡适鲁迅推广新文学和白话文而独树一帜,齐白石徐悲鸿大胆创新国画艺术,哲学上出现了金岳霖,历史学上出现了钱穆,就连旧国学上也出现了王国维和辜鸿铭。虽然他们和现代学者比不一定强,但都是开创性的学科带头人。

3、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四分五裂,思想并不统一。思想不统一确实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和平,但也会让政治力量减少干预文化界的力量。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都是思想控制宽松的时代,容易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

4、时代大变革时期,社会剧变,暴露了各种社会问题,给各领域尤其是人文学科领域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5、当时对外开放,和晚清相比,有各种各样的留学机会。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第一代留美幼童也就是容闳那批人的经历,经历真的一波三折,不断在朝廷中有各种各样的老顽固们阻碍。而民国时,有政府的公费留学、有富家子弟自费留学、也有像邓小平蔡和森那样的半工半读攒钱留学的穷学生。民国时确实在社会风气上更加开放包容了很多。政府也很少像清朝时那样阻碍留学了。

6、当时的民国大家普遍受到过良好的伦理道德教育,治学严谨务实,宽于待人。当时国家多灾多难,外敌入侵,很多人都有种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觉悟。他们确实是有些古代士大夫精神,但大胆开放进取又克服了旧读书人的弊病。


史海猎奇


社会转型期,从农业社会科举制度到工业社会现代教学制度,借用雷军的话——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就好像从传统电子工业到数码时代转型,会出现比尔盖茨,乔布斯,马云一样的道理。站在现在的认知审美水平,再去回顾这些大师们,平心而论,他们是“开创者”,但还不是“登顶者”。


DrKuang


首先,那个时代还有很浓的传统文化底蕴,很多大师都是亲承儒教,幼习庭训,甚或私塾。国学基础深厚。又兼以改良教育拔节,更辅之以海外名校训练,当然是满腹经纶,学贯中西,学养深厚。其中有些学者比如冯友兰,费孝通,等人,在海外名师指点下,更是兼得搭建中国学术体系的“金手指”,更是风流一时无两。这都是中外学术交流和重视国学根底,良好的时代机遇和科学的学习机制,塑造出来的整体气象。


厮说芯语


战乱多思想,和平多工匠!

正如春秋战国年代,再如欧洲大革命年代,战乱使更多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在思想上寻求和平与发展的对策,思想家有更多发挥空间,成就思想大家就不足为奇!

和平年代,我们需要的更多的是科技与工匠,当然并不是说“思想家”不重要!


地产网事


民国所谓的大师,其实都没什么用,那些大师都是忽悠人的,作为学术研讨还算差不多,称大师那太轻浮了,也不可否认他们在学术上的成就,与同时代的泰戈尔爱因斯坦等相比,那太渺小了,民国的这些人只是萤火虫那么点光,连照耀自己都不够,更不可能照耀民众,既然是大师,那一定有臣服大师思想的民众,可就些学术的东西,也没几个信服,只能说民国没有什么闪光点,拿这些来炒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