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東阿楊柳古渡,名人名將名戰場!

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姚寨鎮位於縣城東北20餘里處,2001年之前,這裡是楊柳鄉駐地;後來,楊柳鄉被撤,併入姚寨鎮。黃河曾流經這裡,楊柳一帶也曾是一個重要渡口,在近千年的歷史上留下了重重一筆。如今,楊柳村及周邊一帶被人們稱為楊柳古渡。

東阿楊柳古渡,名人名將名戰場!

“聊城的古樓,楊柳的塔”

據 楊柳村村民李存生介紹,該村整體呈四方形,以兩條主街交叉呈十字狀依次建設。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楊柳村四周的圍牆仍舊完好,上面能跑兩輛馬車,有東、 南、西、北四個大門。城牆外是圍溝,至今清晰可見,每到夏天,這裡蘆葦叢生,蛙聲一片。西門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被拆除的,是四個大門中拆除最晚的一個,據 傳因為太堅固,最後是用炸藥炸燬的。在歷史上,圍牆為保護村民曾立下大功。氾濫的黃河水、入侵的兵匪都被它擋在門外。

這裡曾經非常繁盛,村 內有99眼井、99座廟的傳說就是一個證明。如今,傳說中的99眼井都不復存在,廟宇也僅剩下了一些斷石殘磚。坐落於村南部的興隆寺只剩下數個馱石碑的殘 缺的贔屓裸露在地面上,附近散落著一些斷殘的黑磚;而位於該村東南方的“奶奶廟”一點痕跡都沒留下,原址成了一個大坑。

在這裡還有“聊城的古樓,楊柳的塔”一說。傳說,聊城的鐵塔就是被風從楊柳這裡一夜刮過去的。

東阿楊柳古渡,名人名將名戰場!

“夾河之戰”成就“王鐵槍”

五代十國時期,藩鎮割據局面日益形成,後梁和後唐之間有一場相持數十年的“夾河之戰”。當時,地處黃河重要渡口的楊柳,成為這場戰爭的主戰場。

至今,在楊柳一帶,“王鐵槍”這個名字仍舊被人們熟知。“王鐵槍”名叫王彥章,是後梁的大將,也是“夾河之戰”的主角。因他打仗時手持兩支足有200餘斤的鐵槍,且作戰勇猛,因此得名“王鐵槍”。

據《東阿縣誌兵事志》記載:“(924年)王彥章浮河東下,以十萬之眾進攻楊劉(楊柳古稱楊劉)……鎮使李周拒之,彥章不能克。”

據 原東阿縣文物管理所所長劉玉新介紹,楊柳被後梁攻佔後,後唐又將楊柳渡口奪回,並以此為橋頭堡,陸續攻克後梁的不少城池,最終佔領後梁的都城汴京,梁末帝自 殺,後梁滅亡。在後梁敗退的過程中,王彥章被擒。唐莊宗愛其驍勇,為他治療。但王彥章拒不投降:“我深受梁恩,豈能朝事梁而暮事晉(後唐)。”其後被殺。 實際上,在“夾河之戰”中,王彥章因為迫於大形勢是連連失利的,但因其驍勇善戰,至今仍為人們稱頌。

現在,在該村東南方向1裡處,有一條趙王河,據傳這裡就是黃河故道,如今它已成為人們灌溉農田的一條重要溝渠。

東阿楊柳古渡,名人名將名戰場!

清官師逵督建北京城

在 楊柳一帶,有一個習俗:當有人去世時,其後人要到各路口“攉湯”以敬鬼神,但只有師姓的人家除外。這緣於一位叫師逵的人。楊柳村71歲的師法林拿出一本家 譜,上面寫著:“師逵,(明朝)永樂年間,戶部尚書,少孤,事母至孝,為官正直。師逵13歲時為母去外求藥,晚歸遇虎,虎欲食之。師逵向虎驚呼,等其為母 送藥再食,虎為之動,便舍之而去。”

據傳,其母死後,他三年不近酒;永樂年間,他曾督管採伐林木修建北京城。師逵歷任明朝御史,兵部、吏部 侍郎,戶部尚書兼管吏部。因其為官清廉,明成祖稱讚他“六部大臣,唯逵不貪”。1427年,師逵病逝,享年62歲。生前,他將錢財全部捐獻給了親戚朋友, 以致子女竟然不能自養。在村人眼中,師逵做到了忠、孝、廉、公,將其當神靈一樣敬仰。倚賴師逵的功德,師姓後人便有了不“攉湯”敬鬼神的習俗。

在村南有一處墓穴遺址,村上人稱為“陰宅”,有人說那就是師逵的墓地。

東阿楊柳古渡,名人名將名戰場!

“天下文章官,三代帝皇師”

師逵去世100多年後,當地家喻戶曉的閣老於慎行又誕生了,其祖籍就在楊柳村南1裡的前屯村。他歷任明代進士、吏部尚書,領太子太保銜、東閣大學士等職。萬曆初年,他進入翰林院,以史官身份曾先後為三代皇帝講課。

傳說,於閣老曾嚴懲萬曆皇帝讀書不用功,太后心疼兒子,便將皇帝帶走。而於閣老當即跪奏太后:“讀書為明君,不讀書是昏君。”太后醒悟。因為官剛正不阿,於閣老一生多次被貶,而在此間,他編著了許多著作。由此,後人都尊稱他為“天下文章官,三代帝皇師”。

於樂成一家多年來都是前屯村的單門獨戶。據於樂成講,他們一家就是于慎行的後裔,“閣老爺爺”是他們一家對於慎行的尊稱。

據劉玉新介紹,在上世紀80年代,曾在該村發現一通斷碎的石碑,上面寫著:文登於氏西遷始祖之墓,落款為:禮部尚書于慎行率族人立。由此可以看出,於家是從文登遷到這裡定居的。

東阿楊柳古渡,名人名將名戰場!

棗棵楊村

村民抗日血染棗棵楊

在抗日戰爭時期,楊柳一帶還上演了一個個全村老少齊上陣抗擊日軍的感人故事,其中尤以棗棵楊村著名。1945年2月20日,仍在垂死掙扎的日軍來到楊柳西5裡處的棗棵楊村,200餘裝備精良的日本兵在這裡遭到了頑強的抵抗。

據 棗棵楊村當時參加抵抗日軍的崔德紹介紹,這場戰鬥從早上一直持續到晚上,村民在楊立秀、楊玉田的帶領下,將老弱婦孺隱藏好後,就用土炮、土槍、大刀、石塊 等展開了激烈戰鬥。楊玉田的妻子臨產前還隨同丈夫一起戰鬥,送火藥、運石頭,當晚就生下了女兒。可惜的是,楊玉田在突圍時犧牲了,連女兒的面都沒見著。因 力量懸殊,村民傷亡慘重,31人犧牲,28人受傷,28人被抓走,還有120餘間房屋被燒燬。

今年87歲的楊玉海老人,當時被抓走押往日本北海道做苦工。他告訴記者,在日本時,他也沒有停止反抗。在日本投降前夕,他和夥伴們還在北海道用木棍打死了一個欺壓他們的日本人。據悉,當時曾被押往日本做苦工的,該村仍有兩人健在。

位於楊柳村西的青冢子遺址,據考古研究屬於龍山文化遺址。關於昔日楊柳古渡的輝煌,當地人大都能如數家珍,如今卻連遺址都難以看到。劉玉新認為,如此眾多的歷史人物、事件聚集一地,非常難得,在大力發展旅遊的今天很有加強保護的必要。(聊城晚報記者 林志彬)2016-03-31 聊城晚報

東阿楊柳古渡,名人名將名戰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