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数据不说谎:我国科研领域大而不强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制造业大国,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目前正处于由大变强的关键阶段。近几年有很多政策措施支持创新驱动战略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以至于宣传我国重大科技成果持续井喷,众多领域有望快速赶超,似乎有当年赶英超美那种味道。从R&D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2013年之后就高于2%,2017年达到2.13%,达到主要发达国家水平。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也在渲染中国威胁论,认为目前中国的科研队伍规模和科研投入资金已经大体与美国相当,2019年中国的科研支出就将超越美国,在很多领域威胁到美国领先地位。

数据不说谎:我国科研领域大而不强

2018年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150万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但仔细分析我国科研现状和高技术产业,似乎并没有这个数据表现得那么强。在专利质量方面,大部分专利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真正的发明专利占比较低。在申请的发明专利中,获得专利授权的不足50%。申请的专利存在核心内容雷同、简单拼凑更改、编造实验数据、涉嫌抄袭等问题,也存在抢注商标、囤积无效外观设计等问题。在科技成果转化率方面,美国的转化率超过50%,而中国只有10%,真正实现产业化的还不到5%。这就意味着,90%的科研成果是纸上谈兵,95%的科研成果难以投入实践应用。在高技术产业方面,我国各地都在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基本上每一个地级市都规划了很大一块区域作为高技术产业孵化基地,但普遍更像是发展房地产业,规划发展的产业雷同重复,多年之后并没有像样的创新成果。高技术企业数量也有井喷式增长,但其中不乏大量空壳公司,或者为了骗补贴,或者为了圈地坐等房价地价上涨谋利。

以下,通过几组数据分析我国高技术科研领域的大而不强。

第一,专利授权数。2017年我国专利授权数达到172万件,比2000年增长了18倍多。在三大类专利中,占比最大的是实用新型,超过56%,达到96.7万件。什么是实用新型?标准解释是:产品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举个简单的例子,别人的产品用了4颗螺丝钉,为了实际应用中更为牢固,我把它改为使用6颗螺丝,以此申请专利便成为我的了。据说高铁里有的专利是类似方法获得的。占比第二的是外观设计,接近25%,达到42.6万件。顾名思义,外观设计就不用过多解释了。虽然有如此多的外观设计专利,但我国大部分优质产品仍然需要高薪聘请外国设计师或者设计团队。发明专利占专利总量的比重只有19%,有32.7万件,其中能实现产业化的可能不到5%,也就是低于1.6万件。

数据不说谎:我国科研领域大而不强

第二,高技术企业和从业人员。我国高技术企业在2007年达到阶段性高点,达到5.15万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下降到2.54万个,减少了一半。近十年高技术企业快速增长,2017年达到13.1万个,环比大幅增长了31%,分别是2007年和2009年的2.3倍和5.1倍。高技术企业快速增长,但并没有相匹配的从业人员增长。我国高技术企业的从业人员在2009年有1003万人(2007年统计数据可能有误,这里不列举),2017年增长到2735.5万人,近十年从业人员增长了2.7倍,远低于5.1倍的高技术企业增速。从高技术企业平均从业人员来看,十年前有400多人,2010年以来逐年下降,2015年跌破300人,2017年只有209年,按照这个趋势2019年将跌破200人,2024年将跌破100人。正常情况下,企业发展顺利的话规模会逐渐扩大,从业人员也会逐渐增多。为什么我国高技术企业的从业人员规模却在连续十年缩小?只能有两种可能,一是高技术企业整体经营不善,导致人员规模不断减小。二是新成立的高科技企业为作坊式小规模生产,不需要招募太多研发人员,两三个人足矣。那么,意味着是否会存在不需要科研人员的空壳公司滥竽充数,占据了高技术企业名额?存在一定疑问。

数据不说谎:我国科研领域大而不强

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经费投入。高技术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R&D经费都在逐年增长,但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远高于R&D支出。2017年高技术产业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高达1.56万亿元,R&D经费为2645亿元,用于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是研发经费的5.9倍。而十年前固定资产投资费是研发经费的3.9倍,从2011年以来都在5倍以上,2014年和2015年高于6倍。作为高技术产业,用于研发经费的比重降低了,用于购置固定资产的比重上升了,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一种解释是,高技术产业需要昂贵的高端仪器和装备配置,导致固定资产购置费高。但要支撑如此高额的新增固定资产购置支出,主要还得看价格高昂的房地产。或者有的企业热衷于囤积高新技术园区的房屋,或者高房价抬升了高技术产业的成本。

数据不说谎:我国科研领域大而不强

第四,高技术企业盈利和税费负担。近十多年来高技术企业净利润总额逐年增长,税费总额也在持续攀升。2017年高技术企业净利润达到2.32万亿元,上缴的税费为1.56万亿元,税费占到利润的67%。这意味着,高技术企业要挣100块钱,需要缴纳的税费就高达67元。从税费增长来看,2016年和2017年高技术企业上缴的税费分别同比大幅增长了19.1%、18.4%。近几年开展减税降费工作,高技术企业是重要减税对象,据称减税降费取得巨大成效。从高技术企业近几年上缴税费大幅增长、税费占利润比重较高来看,似乎并没有降低税费负担。

数据不说谎:我国科研领域大而不强

第五,财政支出科技研发。从历年公共财政支出来看,科学技术是重要支出项目之一,2018年财政资金拨出8322亿元用于科学技术事务,同比增长14.5%。财政支持科研的力度不小,但是否取得对等的研究成果存在疑问。在财政的科学技术支出中,有很大部分是用于行政运行、机关服务、管理事务等。在用于科研的经费中,效率是很难保证的。全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申请的国家科研项目,大多是盯着科研经费去的,申请到项目就是赚到,不必过多考虑研究成果的市场运作。相对于简单地提供科研经费,开展科研体制改革更为重要,让更多的企业通过市场化竞争参与科研,提供更好的经营环境。

数据不说谎:我国科研领域大而不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