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魔都繼續加強“網紅餐廳”監管!運用大數據分析,AI識別等舉措

魔都繼續加強“網紅餐廳”監管!運用大數據分析、AI識別等新舉措


魔都繼續加強“網紅餐廳”監管!運用大數據分析,AI識別等舉措

為了吃一餐飯,甘願排幾個小時,只因這是風靡朋友圈的“網紅”餐廳,但食品安全問題如何充分保障?市食藥監局說,將從3個方面著手加強針對性監管:①加強對“網紅”餐廳的分析甄別和監督檢查;②運用人工智能識別視頻監控中的違法行為;③大數據分析甄別“差評”餐飲單位。詳見↓

加強“網紅”餐廳針對性監管

(1)加強對“網紅”餐廳分析甄別的和監督檢查。年初,市食藥監局嘗試通過網絡訂餐平臺大數據的分析,甄別出第一批可能存在較高食品安全風險的“網紅”餐廳(開店速度極快、人氣火爆、大量外賣)名單,對這些“網紅”餐廳開展全項檢查。初步檢查結果顯示,部分“網紅”餐廳存在管理狀況差甚至無證經營的情況,比如臺資味、地鍋傳奇兩家“網紅”餐廳的被查門店中均出現2家“哭臉”。

(2)運用人工智能識別視頻監控中的違法行為。近年來,安裝“明廚亮灶”和視頻監控的餐飲企業數量快速增長,通過視頻方式發現食品加工操作中的違法行為成為可能。本市在近年發生的兩起食物中毒事故中,監管部門通過調取事故發生前的視頻監控信息,在第一時間查明瞭事故原因。但受限於工作量的原因,監管人員不可能在日常監管中經常調取視頻監控中的海量數據。目前,市食藥監局正在探索運用人工智能前沿領域的圖像識別技術,自動識別視頻監控拍攝的違法行為,該項技術加大了威懾力。


【舉例】

探索中的違法行為抓拍:①從業人員個人衛生,如:是否按照要求穿著工作服,佩戴口罩、洗手消毒;②餐飲具消毒,如:洗碗機是否正常運行,盛放餐飲具的保潔櫃是否密閉;③場所環境衛生,如:環境不潔、出現老鼠;④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如:微波加熱設備是否正常運行,食品是否提前加工等。如果出現涉嫌違法行為,可將相關視頻信息截屏,經人工複核和企業認可後作為證據實施行政處罰。

(3)大數據分析甄別“差評”餐飲單位。市食藥監局指導“美團點評”、“餓了麼”兩家平臺根據食品安全負面評論關鍵詞(包括非食用物質、違禁食品、環境衛生、食物中毒等4大類30餘項)主動搜索消費者網上評論數據,並開發專門的手機應用(APP)。對於存在較多“差評”的餐飲單位,監管部門按照風險水平開展分類監管,並查處違法行為,平臺對違法餐飲單位採取調整搜索排名、停止提供服務等措施。

制定簡化相關辦證要求

市食藥監局在把住食品安全底線的前提下,服務“互聯網+”新業態,研究制定了專門從事外賣的餐飲業態(“專業網絡訂餐”)的許可要求,並從嚴開展事中事後監管,滿足消費者的網絡訂餐需求,並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如,近年來出現了一種完全通過網絡訂餐供餐(只有廚房但不提供就餐場所或者僅有少量餐位)的餐飲新業態,其廚房單位面積的供餐量遠大於一般餐廳,此類業態與盒飯生產企業(食品安全風險高)類似。目前市食藥監局正在研究進一步簡化新興業態的辦證流程,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礎上,支持和鼓勵行業創新。

共享餐廳預計下個月出現

近期本市將出現“共享餐廳”。經營方式:消費者通過APP訂購附近(同一建築或800m內)餐飲單位制作的餐食,餐廳提供就餐場所並自備餐具到製作餐食的餐飲單位取餐,有的餐廳還提供部分自制食品。預計下月本市將出現首家“共享餐廳”。

目前,市食藥監局已下發“共享餐廳”許可辦理要求:1、僅提供就餐場所,本餐廳無自制食品的,無需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2、同時提供本餐廳自制食品的,按照製售食品種類核定經營項目。

研究兼營外賣餐廳合理外送量

針對超負荷外賣的食品安全風險,市食藥監局目前正在參照廚房和餐廳面積比例要求,研究兼營外賣餐廳單位時間內的合理外送量,以此提醒餐飲單位不要超負荷經營,控制因此帶來的食品安全風險。

本市一家經營龍蝦蓋澆飯的餐廳曾因超負荷供餐引起食物中毒。該餐廳廚房面積僅23平方米,就餐場所僅有38個餐位,由於大量打包外帶、外賣,最高日供應量超過1300份,存在嚴重的超負荷,食品加工過程存在大量的不規範行為(交叉汙染、時間溫度控制等),被罰吊銷許可證並處14萬餘元罰款。
魔都繼續加強“網紅餐廳”監管!運用大數據分析,AI識別等舉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