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糾結定位問題,殲31:“我”負責海軍所有型號,同時再搞點副業

殲31自問世以來,它的各種消息不絕於耳,沸沸揚揚充斥於整個網絡,有唱衰的、有浮誇的,林林總總,但是最主要是事關它的定位問題。當初我國的隱身戰機就在成飛的殲20與沈飛雪鴞戰機之間展開,然而就在殲20出世時,雪鴞戰機還在PPT和模型之中流淌,沈飛失敗是在所難免。當然對於沈飛來說,顯然不甘心這次敗局,於是自籌資金上馬另一新型戰鬥機,它就殲31(官方沒有定型)。

糾結定位問題,殲31:“我”負責海軍所有型號,同時再搞點副業

殲31在2012年10月於瀋陽成功首飛,採用兩側DSI進氣道,傾斜式雙垂尾,菱形機身,整體佈局上利於隱身、機動,安裝2臺發動機更于飛機的穩定性,但從噸位上仍屬於中性發動機。沈飛推出這款飛機其主要似梟龍一樣便於出口,於是不斷的進行升級改進,據悉殲31的2.0版於2016年12月試飛,新版的殲31的複合材料比例更高,同時機內電子設備進一步優化,加大內置武器艙,在前版方面有質的飛躍。與此同時,有傳聞中東土豪國對殲31頗感興趣,或許這版是為之定身打造的。

糾結定位問題,殲31:“我”負責海軍所有型號,同時再搞點副業

糾結定位問題,殲31:“我”負責海軍所有型號,同時再搞點副業

隨著我國遼寧艦的服役,國產首艘航母的下水,兩艘航母都是滑躍的起飛方式,殲15作為第一代國產艦載機,在先前兩艘航母上是不爭的事實。據悉第三艘航母採用美軍航母類似彈射起飛直通甲板航母,那麼艦載機也可能隨之而改變。由於殲31屬於中型戰機,從機體佈局就很適合上艦,再加上機體外形小巧,而且採用了跪式雙輪前起落架,符合航母彈射器的相關要求,只需加強機體結構,增加攔阻鉤和機翼摺疊裝置就行了,這對於研製過殲15的沈飛來說小菜一碟。在央視某軍事節目中,就曝光了殲31的艦載型模型,可見我國海軍將成為殲31的主要客戶,從而主打海軍型號,甚至有消息稱我國兩棲攻擊艦的固定翼飛機也是以殲31為藍本的垂直起降飛機。

糾結定位問題,殲31:“我”負責海軍所有型號,同時再搞點副業

不僅如此,殲31包攬海軍所有型號,也要搞一點副業,那就是進入海外市場,我們從殲31多次參加國內和國外航空展會上就可以看出,讓更多客戶瞭解它,使其能順利岀口創匯,這也是殲31當初設計的初衷。雖然前期效果不怎麼看好,但隨著沈飛的不斷改進,再加上國際上隱身戰機寥寥無幾,總有一天殲31會被客戶所接受,因此殲31來說主業、副業兩不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