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沙特阿拉伯怎麼那麼富有,俄羅斯、伊朗同樣擁有大量的油氣,為什麼富不起來?

我是雷不死



首先沙特的富其實是國王的兒子們富,因為沙特的石油全部屬於國王,因此法赫德家族是全國最富有的家族。但是對於國家建設並沒有很多優良成績,國內的基本建設也是最近10多年才開展,因為擔心未來石油枯竭,才有了展望2030年的國家發展計劃。但是過去50年,沙特除了少部分人的富裕,國家並沒有因為石油變得足夠強大。

伊朗不是富不起來,而是曾經富過。現在又變窮了。在伊斯蘭革命之前,伊朗是美國的盟友,所以1979年之前,伊朗曾經也是中東最富裕的國家之一。雖然當年被其他國家稱為德黑蘭王國,也就是國王的旨意只能在德黑蘭地區獲得執行,但是國家因為是有養活了一大群富裕群體,伊朗的軍隊也是中東僅次於以色列的軍隊,白色革命耗去大量的外匯,但伊朗是中東最富裕的國家,只是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以後,遭到美國的全面制裁,石油出口遭到極大的限制,國家才由富轉為窮國。

最後是俄羅斯。俄羅斯有大量的石油,如果沒有石油,前蘇聯崩潰以後俄羅斯人將有大量人餓死。石油拯救了俄羅斯。前蘇聯一直是石油生產國,但是前蘇聯的體制下,石油作為戰略物資給東歐的盟國,所以價格非常低,也是控制東歐各國的手段。直到上個世紀70年代,蘇聯才逐步放開石油出口,但是這時世界油價已經從高峰迴落,到了80年代甚至到了每桶18美元,蘇聯石油開採成本要高於沙特,因此到了這個價格已經大虧,石油最終也沒有挽救蘇聯崩潰的命運。到了俄羅斯時代,石油價格高低起伏,高點時幫助普京站穩了腳跟,但暴跌時也讓俄羅斯吃盡苦頭。俄羅斯石油也是掌握在少數寡頭與國營手中,因此對民眾,民生沒有太大幫助。


橋本看日本


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沙特阿拉伯十分富有,就是所有的阿拉伯民眾都富有,新聞媒體上經常爆出,某某沙特人斥巨資購買豪華遊艇,路易十四城堡,達芬奇油畫等等,往往出現這種新聞的時候,給人們的感覺總是沙特人太有錢了。其實不然,沙特阿拉伯大多數財富都集中在王室手中,而購買各種奢侈品的人也是沙特王子,而且是權利較大的王子,之前所說的購買了豪華遊艇,路易十四城堡,達芬奇油畫的買主就是當今沙特王儲,以後的沙特國王穆罕默德·本·薩勒曼。

曾經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生活過一年多的時間,接觸過很多沙特當地人,大多數沙特人都沒有穩定的工作,即使是有工作的沙特人也往往都是月光族。沙特的年輕人跟我們一樣,三五成群坐在一起聊天時,聊的最多的話題也是想做點什麼生意,賺點錢。在沙特有個要好的朋友,從事法醫工作,他的工作時間不長,但待遇卻很好,每個月收入摺合人民幣近3萬元,但即使是這樣,養活一大家子人也並不容易,因為全家只有他一個人在工作,工作之餘,這位朋友學習了手機維修,在市場裡開了一家手機維修店,下班後又繼續工作。

一個國家的富有並不僅僅是金錢,而是國防、科技、、工業等等,從這些方面來說,沙特可以說是一窮二白,經常購買西方先進武器的沙特至今仍陷在也門內戰中無法自拔,而伊朗和俄羅斯等國則不同,他們是真正的強國,不是沙特所能攀比的,儘管沙特一直視伊朗為地區對手,但從具體方面來看,沙特和伊朗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

筆者亦梧【微信公眾號:鄒亦梧】03年入市,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中,已經不再追求於基本的股市盈利了,而是集結了一批炒股高手和職業操盤手,一起專心研究股票,對於選股、買賣點決策,和判斷後期的走勢,都能通過指標來判斷,準確度也極高。在近兩年的努力中已經幫助數萬股民學會了炒股盈利。今天給大家講解一隻底部啟動的妖股:

今天也有很多看過亦梧微信公眾號文章,抓到牛股的朋友給我發來感謝留言說,鄒老師,太感謝您了,看了您微信文章後,也是抓國發股份這隻股票,接下來還有這樣在短線大漲的股票可以參考嗎?

國發股份主力不斷吸籌,當天選出之後,該股也是連續漲停,截至目前漲幅超過36%,很多新手股民朋友在當天及時看到了公眾號文章講解,相信都有把握住這一波的短線機會,在這裡也是恭喜各位都抓住了這一波收益的股友。

每次通過此法選出來的短線牛股都是批量的,本月選出來的賽象科技,漲幅同樣也是高達47%,很多相信了本人的粉絲朋友,在看到本人講解後,都是輕輕鬆鬆收穫了這47個點的利潤,木有抓住的粉絲朋友,也不要急。

今天,亦梧同樣也是用此法,選出了一隻有望觸底反彈的強勢短線股:前面錯過的粉絲朋友,今天就要把握了,看下圖:

此股的走勢不用我多說,同樣也是屬於底部啟動的短線股,股價拉昇之後出現了斷崖式下跌,主力拐頭向上,主升浪行情開啟,相信老粉都知道該股下週的拉昇力度了,這裡就不多點評了,會在微信公眾號:【鄒亦梧】詳細跟蹤講解;

思路很多,牛股更多,亦梧希望下一個學會此種思路抓住牛股的,就是正在閱讀本文的你!當然,如果大家手中持有股票已經被套,不懂解套,不懂走勢,不懂操作,都可以一同探討,亦梧看到定當鼎力相助,為大家答疑解惑。


逍遙&微 信3069212557


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個波斯灣,有兩個國家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對著幹。


兩家以前共用一個保安隊長叫美利堅合眾國,保安隊長帶著歐洲各種小弟幫著兩個中東暴發戶挖石油,三家一起鬥地主笑的哇哈哈。後來伊朗家裡鬧矛盾彈劾了保安隊長美利堅,沙特阿拉老伯伯卻抱緊了保安隊長大腿根。


保安隊長美利堅畢竟也是混社會的大哥大,帶著小弟把伊朗罵:我打死你個鱉孫!呃……串了,帶著小弟扛著裁決把伊朗家門堵:你們滴石油誰也別想買,我們要孤立你制裁你,要把你踩在地上反覆摩擦,要讓你趴在我面前喊我女王……伊朗說:我信你個鬼,你這個糟老頭子壞滴很……呃德雲社看多了😓

後來美利堅帶著小弟們撤出了沙城,帶走了技術還天天在伊朗家門口罵街,大家一看這買賣沒法做了呀,只能買沙特阿拉老伯伯和別人的石油了,伊朗至此家道中落。

話說還有個莽漢叫俄毛,當年也是個大力士,蓋了個大院子架在了歐洲和亞洲。當年保安隊長就看這個莽漢俄毛不順眼,你不是有石油天然氣嗎,好啊我和沙特阿拉老伯一起做局來把你坑,讓你成本比賣價高,氣的俄毛直跳高。

我大中華看在眼裡,不動聲色,悄悄壯大自己才是正道。小弟我閒著沒事瞎侃調,大家看了請別噴。


木子侃時事


這裡面大概有以下六個方面的原因吧:

一、沙特石油的開採成本非常低。

它們的石油主要是淺層地表油,深度大多不超過1000米,平均採礦成本不過8.92美元/桶。而俄羅斯以前在高加索和裡海地區開採的石油成本在20美元/桶左右,目前主要的石油產區在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成本大約在30—40美元/桶。伊朗的開採成本倒是也不高,但開採的石油品質卻很不好。

表中俄羅斯的日產量有誤,應為1100萬桶,而不是110萬桶。


二、產量和人口的比例

從上面的圖表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沙特石油日產量為1000萬桶,但人口卻只有3228萬人;俄羅斯日產量為1100萬桶,人口卻有1.445億人;伊朗日產量最高時為400萬桶,現在在美國的制裁下,已經縮減很多,而人口卻是8116萬人。

三個國家的石油日產量和人口的比例相差懸殊,沙特人口最少,石油日產量卻是最高,這也是造成沙特可以靠石油“致富”的一個主要原因。


三、石油的運輸成本不同

沙特和伊朗都是海灣國家,四面環海,石油都可以通過海運很方便的運到買家,運輸成本相對要低一些。而俄羅斯的石油卻要通過管道和火車運輸,運輸成本就要相對的高一些了。


四、石油的品質不同

沙特石油的品質要比俄羅斯和伊朗相對高一些,它的石油儲量中2/3都是輕質和超輕質石油,提煉加工的成本要比俄羅斯和伊朗低的多。


五、石油財富的分配問題

沙特是君主制國家,出售石油所獲得的財富大多都歸於沙特王室,平民百姓其實並沒有從中得到多少實惠。沙特王室幾乎沒有什麼建設現代國家的意識,仗著石油財富在世界上到處買買買,一點也不心疼錢,因為這錢來的太容易,真的就像大風從沙子地下刮出來的一樣,所以沙特才會給人一種特土豪的印象。而俄羅斯和伊朗把所獲得石油利潤必須用到國家建設的方方面面,那點錢自然就顯得不夠用了。



六、三個國家和世界霸主美國的關係不同,在石油價格上的定價權不同

美國天天在世界上靠它的霸權制裁這個制裁那個,而俄羅斯和伊朗都不幸中槍,唯有沙特因為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一大幫兇和石油美元的主要抓手,所以美國才對沙特格外看重,另眼相待。以前每次石油價格的漲跌幾乎都是美國和沙特一起暗箱操作搞起來的,這石油價格在它們想讓它漲的時候就漲,在它們想讓它跌的時候就跌,兩個狼狽自然就可以從中獲得額外的財富了。


蛙眼看天下


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沙特阿拉伯十分富有,就是所有的阿拉伯民眾都富有,新聞媒體上經常爆出,某某沙特人斥巨資購買豪華遊艇,路易十四城堡,達芬奇油畫等等,往往出現這種新聞的時候,給人們的感覺總是沙特人太有錢了。其實不然,沙特阿拉伯大多數財富都集中在王室手中,而購買各種奢侈品的人也是沙特王子,而且是權利較大的王子,之前所說的購買了豪華遊艇,路易十四城堡,達芬奇油畫的買主就是當今沙特王儲,以後的沙特國王穆罕默德·本·薩勒曼。

曾經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生活過一年多的時間,接觸過很多沙特當地人,大多數沙特人都沒有穩定的工作,即使是有工作的沙特人也往往都是月光族。沙特的年輕人跟我們一樣,三五成群坐在一起聊天時,聊的最多的話題也是想做點什麼生意,賺點錢。在沙特有個要好的朋友,從事法醫工作,他的工作時間不長,但待遇卻很好,每個月收入摺合人民幣近3萬元,但即使是這樣,養活一大家子人也並不容易,因為全家只有他一個人在工作,工作之餘,這位朋友學習了手機維修,在市場裡開了一家手機維修店,下班後又繼續工作。

一個國家的富有並不僅僅是金錢,而是國防、科技、、工業等等,從這些方面來說,沙特可以說是一窮二白,經常購買西方先進武器的沙特至今仍陷在也門內戰中無法自拔,而伊朗和俄羅斯等國則不同,他們是真正的強國,不是沙特所能攀比的,儘管沙特一直視伊朗為地區對手,但從具體方面來看,沙特和伊朗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


走進伊拉克



阿拉伯的富有不同於迪拜,他是大部分財產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也就是皇室手裡。沙特王室枝椏龐大,有成千上萬的王子,這些王子和國王掌握著沙特的大部分財富。

沙特的石油是地表淺層油,開採成本非常低廉,投入5、6美元就能開採出一桶原油,據說俄羅斯要他的十倍才能開採一桶原油。所以在沙特,水比油貴不是神話,是事實。這也就是前兩年沙特阿拉伯為了打擊伊朗、俄羅頁和美國葉巖油敢於大量增產降價的原因。雖然中東有個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實際上沙特擁有絕對發言權。在美國沒有開採出頁岩油和俄羅斯沒有加入石油大量輸出時,沙特阿拉伯具有石油定價權。



因為錢來的太容易了,所以沙特那些王子們錢多的都不知道該怎麼花了,就到處購買奢侈品、豪車,到處講排場。就沙特那麼一箇中小國家的國王出行比美國總統排場還大的多,因為美國總統的差旅費是有預算的,需要國會批准。沙特國王的錢是自己的,想怎麼花怎麼花。這就造成了全世界人民都以為沙特特別富有的錯覺。


俄羅斯這些年雖然也開始大量出口能源,但是由於開採成本高昂,利潤比較薄,而且又面臨歐美製裁,石油價格戰等,所以賺一點錢確實很不容易。前兩年石油價格戰時俄羅斯能源輸出就是虧損狀態,南美的石油小國委內瑞拉乾脆就破了產。

伊朗雖然也是產油國,一方面伊朗的開採成本也不具有沙特阿拉伯的優勢,另外從伊斯蘭革命後一直受到西方的全面封鎖,石油出口都被限了量,就是看見銀子化成水只能乾著急。



冷戰後,美國一家獨大,只要不順他心的國家都是他的打壓對象,沙特一直忠心耿耿的給他做小弟,自然是允許沙特用任何方式發財。像伊拉克、伊朗、俄羅斯等不讓他舒服,他就帶著歐洲、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一幫小弟到處添堵,把你的生意攪黃,還動不動制裁、封鎖,所以在還是歐美佔據世界政治話語權的情況下,俄羅斯、伊朗要想靠能源致富,難。


謝金澎


其實沙特並沒有國人想像的那麼富有,而伊朗曾經也是比較富有的,至於俄羅斯?俄羅斯就算守著座金山也沒用

首先要說明的是,沙特並不是特別富有,伊朗也曾經也是個土豪國,俄羅斯倒是一直比較窮。

伊朗和沙特都是富產石油的國家,上世紀80年的以前伊朗在巴列維王朝時期曾是世界排名前十的經濟強國。至於為什麼淪落到今天這步田地,不提了。

(巴列維時代的伊朗還是很富有的)

出來混,最怕的就是跟錯大哥,沙特自二戰之後就是一直跟著美國老爹走,特別是中東曾經的那些君主國家一個個倒臺後,沙特更是鐵了心的傍上美國這根大腿。

當然,大家也別看不起沙特。要知道伊拉克、敘利亞、埃及、利比亞、伊朗、阿富汗這些國家以前可都是有國王的。

但是現在呢?沙特的王爺們看在眼裡能不害怕嗎!

跟著美國走的這些年沙特靠著賣石油混得還不錯,2017年沙特的人均GDP約為20176美元,在世界排名第39位,但遠比不上日本、韓國、新加坡有錢。

國人對與沙特“土豪國”的印象主要是來源於網上眾多沙特王室的“炫富帖”。而就國家社會財富而言,沙特真算不上特別有錢。

(沙特首都利雅得)

當然沙特再不濟也要比俄羅斯和伊朗強不少。

2017年俄羅斯的人均GDP為1.07萬美元,只有沙特的一半左右。而伊朗更是隻有5415美元,也就是沙特的1/4。

澄清一點!俄羅斯和伊朗石油的開採難度並不大。

據俄羅斯能源部門公佈的數據來看,俄羅斯的石油開採成本很低,一桶只有2—3美元左右,即便是國際油價跌到10美元,俄羅斯依舊是賺錢的,這一點大家不用擔心。

而伊朗開採成本比沙特和俄羅斯稍微高一點,但以目前的油價來看也是絕對有的賺。如今開採成本巨高的頁岩油都有得賺,傳統開採的石油更是沒問題啊。

之所以俄羅斯和伊朗不富原因其實也不復雜,伊朗受到美國製裁不讓賣石油,自然沒得賺。而俄羅斯則是隻會賣油,這麼大的一個國家幾乎沒有其他的謀生手段,抱著金山也沒用啊。

從蘇聯到現在,俄羅斯除了軍火和石油以外一直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產品,時至今日資源仍舊是俄羅斯主要的外匯來源。前幾年石油價格暴漲時俄羅斯也春光滿面,但因為吞併克里米亞引發美國聯手沙特瘋狂打壓油價,導致俄羅斯的石油收入大跌,並且一時半會也找不出什麼其他賺錢的路子,日子很難過。

(俄羅斯通往東亞地區的輸油管線)

其實俄羅斯通過石油賺的錢不比沙特少多少,但是俄羅斯的國家體量和人口卻要比沙特多得多。

截止2017年俄羅斯的人口是1.445億,而沙特只有3300多萬,是俄羅斯人口的1/4不到。在石油總收入相同的前提下,沙特的人均收入肯定要不俄羅斯高不少。

不過俄羅斯畢竟是坐擁如此多的“黑色黃金”,再怎麼說日子也不至於過的現在如此。

其實,一個國家發不發達,有不有錢,資源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但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像是日本、韓國、以色列、新加坡等國資源都不豐富,但卻個個很有錢,不僅比俄羅斯有錢,甚至比沙特還有錢。可以說“科技”才是一個國家最大的財富。


千佛山車神


沙特為何富得流油,因為石油嗎?同樣是石油大國的俄羅斯和伊朗為什麼富不起來,也拍是因為石油嗎?顯然答案是否定,同樣的道理,日本為什麼這麼富有,韓國為什麼這麼富有,兩個連資源都緊缺的國家居然比俄羅斯和伊朗還要富有,這符合邏輯嗎,顯然在國際關係中有一個強大的魔爪一直分配著世界財富這隻魔爪就是“美金”而他的宿主就是“美帝”,所以俄羅斯和伊朗富不起來完全是美國在明面或者背地裡搞鬼。

首先,美國長期大力扶持沙特政府,利用石油價格打壓伊朗和俄羅斯,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在蘇聯時代為了迎合美國沙特出臺了一個“十年原油打擊計劃”讓蘇聯元氣大傷,讓本就乾柴烈火的兩國遇火就著,可以說蘇聯解體沙特立下了汗馬功勞,而沙特對歐派克的掌控就好比手握一把利劍時刻的斬向俄羅斯和伊朗的經濟命脈,遙遠的美國就好比中東的太上皇,只想控制中東而不想佔有,這正合沙特心意,因為其一直都想當中東霸主,知道美國的心思所以必投其所好讓把自己變得更有價值。

其次,中東戰略價值不言而喻,美國離中東天高皇帝遠而俄羅斯卻與中東直接比鄰,雖然在地圖上沙特在南端看似與俄羅斯相隔甚遠,雖然沙特本就有一顆霸主之心,但是俄羅斯在中東與什葉派為代表的伊朗和敘利亞關係匪淺,遜尼派和什葉派本就是宿敵,這就威脅到了沙特的霸主地位,所以沙特只能和美國保持步調一致,既有自身安全的考量,最主要的是可以藉助美國保持對中東什葉派的碾壓,以維護住自己一方霸主的地位。

再次,世界的主要經濟體都在歐美,說句直白的就是有錢人多,所以消費能力旺盛,隨便一個小國只要搭上歐美的巨輪所產生的附加值就足夠人民奔小康了,反之如伊朗和俄羅斯,只是被簡單的拒之門外人民生活就如履薄冰,為什麼伊朗對美國單邊制裁反應如此強烈,就是因為美國斷了他的財路,進而威脅到他的統治,俄羅斯也是如此,所以說伊朗俄羅斯和沙特沒有可比性,對手和打手本就是兩路人。

最後,沙特之所以富裕並不是因為他資源豐富,而是做為美國馬前卒所得到的好處,當今世界兩個最掙錢的買賣既“科技輸出”和“能源輸出”現在定價權完全掌握在美國手裡,誰想發家全靠美國臉色,這當中不僅充滿了無奈,更多的是一種不平,沙特作為美國的打手,這些年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沒少幹,但是確失去了一方霸主所需要的骨氣,這點他的兩個對手伊朗和俄羅斯倒是比他強了太多太多。





世界淺談


富和強是有區別的,沙特阿拉伯“看起來”比俄羅斯和伊朗要富有,但是論起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沙特差俄羅斯一大截甚至也不一定比伊朗強。

先簡單來說下為什麼沙特能成為比俄羅斯和伊朗更“富有”的國家:1、沙特的石油儲備比俄羅斯和伊朗要多不少,甚至比其儲備量相加還多了不少;2、沙特的人口比俄羅斯和伊朗的人要少,人均GDP自然就上去了;3、沙特的石油開採費用低(因為處於沙漠地帶,地下石油層較淺,鑽探較為簡單)4、交通運輸成本低(沙特多面環海,海運便宜,俄羅斯出口多靠管道,建設成本高)5、沙特是美國的盟友,而俄羅斯和伊朗與美關係不好,經常遭到全球經濟霸主的制裁。

以上這些原因造成了沙特靠著天生好命就能賺的大把外匯、富得流油。同時,俄羅斯和伊朗也憑藉著豐厚的自然資源賺了不少錢,儘管跟沙特相比少了不少,但是跟其他國家相比已經十分幸運了。

回到前面提到的,沙特是比俄羅斯和伊朗看起來“富有”,但其國際影響力卻遜色不少。風雲變幻的國際舞臺上,俄羅斯是常客,伊朗也是名副其實的地區大國,又因為核武器問題,常被其他國家視為“座上賓”,但沙特就比較尷尬了,它的形象就是金主——買買買時受到各國的歡迎,一遇到影響國際地區局勢的問題,沙特就被排除在外,甚至在中東地區,沙特也不是數一數二的角色。

所以,國家有沒有錢是其次的,國際影響力、綜合國力才是王道。


小溪解局


沙特阿拉伯的人均能源儲備大於俄羅斯和伊朗。此外,沙特的主要財富集中於少數權貴富豪,他們的高調炫富也也增加了“沙特富有”的外界印象,實際沙特並非人人都那麼富。

先看三個國家的基本數據比較:

沙特,石油儲量為2670億桶,天然氣儲量為 3.5萬億立方米,日產油1200萬桶。人口3228萬,GDP總值6945億美元

俄羅斯,石油儲量1020億桶,天然氣儲量48萬億立方米,日產油1100萬桶。人口約1.44億,GDP總值13093億美元

伊朗,石油儲量1580億桶,天然氣儲量33.5萬億立方米,日產油400多萬桶。人口約8000萬,GDP總值4470億美元

由此可以看出,沙特儲油量比俄羅斯和伊朗都要豐富,每日開採量也比俄羅斯和伊朗都要多。而沙特的人口又只有俄羅斯的不到四分之一,只有伊朗的不到一半。這樣一來,如果算人均每日產油量,沙特是俄羅斯的4倍,是伊朗的6倍。由此,沙特能夠從石油中獲得財富當然就比俄羅斯、伊朗更多了。

至於天然氣,雖然俄羅斯和伊朗都比沙特更多,但現在天然氣的經濟地位顯然比石油還是差得遠的,不足以扭轉三方在石油上的差距。

如果計算人均GPD,則沙特人均GDP是2萬多美元,是俄羅斯(約9000美元)的2倍多,是伊朗(約5600美元)的4倍。這個優勢並不如人均產油的優勢那麼大。這是因為沙特只有賣石油,而俄羅斯和伊朗還有更多產值的原因。

而財富的分化,進一步沙特人的富裕階層有更多炫耀的機會。

上面說沙特的3000多萬人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極少數王室權貴,第二部分是沙特本地平民不到2000萬,第三部分是到沙特打工的外地人1000多萬。其中,外地人收入雖然不差,但也就是“還過得去”。2000萬沙特平民收入挺不錯,但大量財富更集中在金字塔尖的少數富豪身上。這些富豪真正的肥的流油,出手闊綽。他們在全球各地瘋狂揮金如土,就極大增加了“沙特人很富”的這個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