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警三代”的從警路

“警三代”的從警路

近日,在迪慶州德欽縣羊拉鄉羅仁檢查站,迪慶州德欽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羊拉中隊中隊長扎史品初帶著2名輔警正在執行查緝任務,高原熾烈的陽光把他們曬得黝黑。

“氧氣吃不飽、四季穿棉襖、風吹石頭掉、冰雪線上跑。”這是羊拉交警工作環境的真實寫照。“這裡只有兩個季節,一個是冬季,一個是大約在冬季。”扎史品初風趣地說。


“警三代”的從警路

初到羊拉

德欽縣羊拉鄉位於雲南最北端,地處滇、川、藏三省交界處,素有“雞鳴三省”之稱,這裡是雲南最後一個通公路的地方。

1991年出生的扎史品初是一位藏族漢子,他2012年參加工作,2016年至今任羊拉交警中隊中隊長。

2017年1月,地處滇川藏三省區交界處的羅仁檢查卡點成立後,那兩頂側立於懸崖邊的帳篷,便成了扎史品初固定的工作地點。無論風吹日曬,還是雨雪交加,每天早上8點,他都能準時到崗開始一天的工作。有時候,他會找個有信號的地方,給父親打個電話,向他“取經”。

扎史品初的爺爺是一名離休幹部,曾在羊拉剿過匪,後來參加了公安工作。扎史品初的父親阿柱1988年至1990年期間,任德欽縣公安局羊拉派出所所長。對於兒子扎史品初的選擇,阿柱表示很支持,他希望兒子能在羊拉得到鍛鍊,用堅守與奉獻去實現新時代警察的夢想。

“三四月份的時候,峽谷的風特別大,坐在帳篷裡就像坐在船上,搖搖晃晃的,感覺隨時都有可能被大風吹走。”扎史品初講述了晚上住在帳篷裡的感受。從事公安交通管理和交警隊伍建設工作6年來,扎史品初圓滿完成了各項公安交通管理任務,實現了從學生向一名合格人民警察的轉變。


“警三代”的從警路

苦中有樂不負青春

扎史品初雖然是德欽人,但在沒分配到羊拉派出所之前,他從未踏足過這裡。第一天來到這裡的場景,他一輩子也無法忘懷:“我一邊開車一邊想,開了半天了,怎麼還沒到。”

“作為一名90後,剛來到這個卡點時特別不習慣,只能坐著發呆。冬天又不能在帳篷裡燒火,所以取暖很不方便。”經過長時間的錘鍊,如今,扎史品初早已習慣披星戴月的工作狀態。

在扎史品初看來,老天爺不下雨、不下雪對他們而言就是最好的天氣。每年3月至4月,這裡都會有大風呼嘯而過,等到六七月雨季來臨時,塌方和泥石流就像“老朋友”一樣,會不經意間出來打個照面。但最讓人頭疼的還是冬季,一旦道路結冰就會封路,封路就意味著外面的任何物資都進不來,他們的主食就會變成泡麵。“超市裡各種方便麵的味道我幾乎嚐遍了。”

“大山裡的黑夜,出奇的寂靜,有時候會讓人心裡感到莫名發慌。”休息時,扎史品初會和同事一起對著大山放聲歌唱,這也是他們唯一的娛樂方式。山谷間迴盪著的悠揚歌聲,亦是駐紮在羊拉鄉公安民警們奉獻青春的一種見證。

交警工作讓扎史品初領悟到做人與從警、愛民與愛崗的深刻內涵,這更加堅定了他紮根基層、一心為民的志向。


“警三代”的從警路

交警的崗位就該在路上

羅仁檢查站的帳篷格外簡陋,共有兩間,一間擺著一張床,另一間用來辦公。帳篷外是一個生了鏽的爐子。

扎史品初在卡點的主要工作是對進出人員進行排查、查處車輛交通違法行為。在一級勤務期間,他們每天24小時都要堅守在卡點上,風雨無阻。而這段時間,扎史品初和同事們吃住都在卡點的帳篷裡。

在這片平均海拔3160米的雪域高原上,發生交通事故大都可以稱之為“空難”,這裡的交通事故,車要麼是掉入湍急的金沙江中,要麼是翻到幾百米深的懸崖下,或者是被陡峭山壁上的落石砸中……車毀人亡是熟悉羊拉公路的人的第一反應。

“警三代”的從警路

為做好交通事故預防工作,加強交通安全管理,扎史品初常常與同事們一起走村入戶開展交通安全宣傳,通過以案說法,向村民們講解遵守交通法規的重要性。同時,通過微信群發佈路況提示。在他們耐心細緻的工作下,很多以前不習慣戴頭盔騎摩托車的群眾都改了這個陋習,有時走出近1公里忘戴頭盔都會返回去取。他們對扎史品初說:“現在不戴頭盔都不習慣了,總覺得戴著才安全。”

在扎史品初和同事們的努力下,轄區的交通事故數量大幅降低,傷亡人數也逐年降低。不僅如此,通過常態宣傳交通安全知識,老百姓的出行安全意識顯著提高了。一年365天,幾乎每天都在路上,不是在向群眾宣傳交通安全知識,就是在查處交通違法行為,或是在處理交通事故,扎史品初說,交警的崗位就應該在路上。

“警三代”的從警路

深夜,羅仁檢查卡點帳篷外一團火正在升騰。扎史品初和同事們圍攏在火堆旁,烤去一天的疲憊。火在呼嘯的大風中越燒越旺,他們的鬥志也在熾烈的火光中越燃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