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瑞典游客事件中,你认为支持游客的人多还是反对游客的人多?为什么?

你还要我郎个做


偏同情中国游客的人比较关注大使馆的信息和一些记者的现场调查;讨伐游客的,基本就靠别人剪辑的几个画面加上场景脑补,然后什么信息也不接受了。比如后来的信息反映,曾先生一家是算错时间导致定错酒店日期。他们9月2日临晨0点5分抵达酒店,按照酒店入住特点,他们应该定9月1日的房间,可是误定成9月2日的了。到达后想用9月2日的预订换当晚的房间,但酒店客满,没得换。曾先生曾外出周边找酒店未果。他们原本就计划在这里住一晚,因此不存在“省钱赖一晚”的问题。这点基本可以相信曾先生的话,因为如果不是这样,那后面的行程、门票等都得调整,很麻烦。国人出国旅游,在城市一般就住一天,通常都安排去了景区,没必要在斯德哥尔摩住两晚,出国旅行,去过国外自由行的人都明白,时间安排比省钱更重要。但谴责中国游客的人就是不愿意见到这样的说法,一定要坚信曾先生一家就是想占小便宜赖一晚,以作为其素质低下的原罪之一。

我在想,如果当事人是我,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语言不通地理不熟,又是深夜,还带着不懂外语的父母和大包小包,如果酒店撵我出来,将陷入何等绝望?我的应变能力又能否Hold住这种突发情况?记得近期有海外旅游的同胞因钱被盗等小事求助大使馆,也是被国人喷的一塌糊涂。找不到住处求助大使馆,估计还是要被喷“巨婴”。

至于到后来自己的父亲被人拖出酒店,此情此景放到眼前,有多少国人能如网上慷慨评论般冷静应对?既不损国格又能维护自身基本人权?说别人容易,自己做则难!


没名字不也挺好


两天的观阅,不说观点。只想指出两处,个人认为相当关键,相当多“精神爱国”者选择不提,而且是“受害人”曾某亲述,不知何故!?一是店方在曾某说明下,已经“善意且理解”地同意他们一家三口暂时在大厅休息,为何能这样判断?因为曾某说,“吧台人员甚至特意调低了大厅音乐的音量!”这里我们并未看到所谓“西方的冷漠与歧视”。既然店方已经同意曾某一家暂时安顿等房间,那么予盾的地方来了,曾某自述,这时他出门又用手机联系其它旅店了,并且转了一圈还带回一个“中国年轻女留学生”并要求店方同意收留!自己解释是“同情此女暂无居处”,你信吗?说实话,一半人信,一半人可以不信,不必强求!但这是最关键的第二点!因此事件转折了,“冷漠的西方人”开始无情了,商家开始要求此女和曾某一家离开,曾某不同意,双方争执,店方报警……。以下发生不再赘述。为什么此时“冷漠的西方人”开始无情了?因为,瑞典当下治安并不好,难民如潮,已发生多起针对中国人的违法案件,瑞典还未妥善处理完毕!仅顺此理,是不是觉得瑞典的这个旅店在曾某带回一个年轻、陌生且与店方无任何契约的“中国女留学生”后,要求其离开,理由正当吗?仅就安全来说,大家心知肚明!其实整个事件过程,第一重点在此两处!弄明接受与被拒的理由,我们才能提高。我是爱国的,要加前缀,“热爱”。再加前缀,“理性”。当然,有人信,也有人不信,无法强求。


鹿野涧鸣


桥归桥路归路,公民外出不懂事,家里大人当然会管教,如果外人‘’一巴掌‘’打在脸上,也是国人的面子,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呢?如今中国在国际地位上日渐提升,维护国家和公民尊严是有必要的。纵然曾姓一家三口有不是,也是家里事,国民还应理性一致对外。其实大使馆要求并不过分,也指出曾家三口做得不对,作为国家维护公民权益是好事,国家针对的是我国公民,并不是针对他们的具体错误行为。当时出现这个问题时,瑞典警方应该通过外事部门将情况通报给大使馆,需要管教我们自己来。瑞典人的行为有蔑视中国公民之嫌。外国人在中国违法犯罪,我们都要及时通知使领馆的,这是国际惯例。瑞典对国家的关切采取不理睬的态度是对国家的不尊重。所以国民外出一定别做人家拍子底下的事,给自己和国家会带来不良影响,从这个角度论,曾家三口的这惹出事确实不该。


飞鹰42622686


目前事件当事人曾先生已向瑞典方面提出了包括公布旅店监控视频及上警车后警方的执法视频和一些人身权益方面的诉求,以此讨回公道。而瑞典检方则表示,瑞典检查机关对事件评估后,认定警察没有实施任何犯罪行为。对此,我驻瑞大使表示,将继续要求瑞方彻查此案,依法办事,尽快对中国游客合理诉求作出回应。

就此次事件发生后网络上一些人的评论来看,有一部分人是根据网上发布的不利于中国游客的视频或一些所谓的事件目击者、当地人提供的素材来对当事人实施网络语言攻击。做为网民来说,不论什么事情,我们要以事件本身事实为依据,多思考,多剖析,不主观臆断,多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我们才会在评论时不至于跑偏了观点!做为中国游客,如果他做错了,我们有指责、批评促其认识和改进错误的权利,但如果是瑞典警方做错了,我们也有为维护本国同胞自身利益向瑞典警方讨个公道的权利。


西部微谈


我想问一句有支持这个游客的吗?就像支持高铁霸坐一样。反对瑞士警察的粗鲁做法不代表支持游者曾先生,这是两个概念,不可以混绕。

通常孩子在小的时候在外面吃了亏,明智的家长也会说一句:“你小子的账回家再算。”然后先对外人说凭什么欺负我孩子,这是两码事儿,一码归一码,即便瑞典警察有粗辱过当之处,并不代表游客没有错。

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不能就听之任之,对方若有过当之处讨个说法是家长的一种态度,但是关上门来不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显然就是她纵容他的犯错。


前面是游客太过分,站在道德的高度绑架酒店提供服务,未得到应允后一哭二闹三上吊,显然已老赖的本性做法太过分。再后面瑞典警察处理上可能略显妥当。

最近发生的高铁霸座,国人一片谴责之声,怎么曾先生的行为搬到瑞典国人能支持呢?只是国人谴责瑞典警察的做法当成了支持曾先生。

安检时一女生突然倒地,被骂“戏精”,曾先生的“碰磁”警察就会得到支持?完全不可能。




但是瑞典警察粗鲁的将游客的父母抛至8km以外的“公墓”的确欠妥的。


但人家妥不妥当,粗不粗鲁,冷不冷漠是人家的事情,你不能因为人家的冷漠处理欠妥反过来说游客做的就对,这事完全是两码事儿!


说游客做的对错,这更与爱不爱国,民族大义,洋奴,走狗、软骨义等等是完全两码事,不要葫芦搅茄子通通论为一谈,毫无意义。

应该是没有人支持游客做法,只是把反对瑞典警察的过分做法当成了支持游客。将游客抬出酒店之后,相信还有更好的安顿方法,但是瑞典警察却成功绕过了。

💝关注我,关注更多精彩。


网悠然


瑞典事件是个典型的多答案题目,其实在这其中,站在国家立场和站在民众立场是完全两种答案的。其实如果看全了所有方方面面的报道与整个社会对事件的讨论,不难发现双方都没有犯法,而瑞典警察和曾先生一家都存在不当的行为,这里面牵涉到的方方面面太多,有国家层面有道德层面。在我看来并不是有没有立场该声讨谁,不是打一棍子撸一下,而是就各个观点就事论事。

其实在国外种种都在声讨瑞典警察的不是,这其实就是道德层面的因素,并且这也是集合了深夜、寒冷、公墓等等外围情况下的声讨。没有人会希望去瑞典再遭到同样的待遇,这个声讨是应该合理的。但是话说回来,就那几段视频而言,别说是瑞典,即便在中国这一记假摔和一系列的配套演出谁遇到其实都是懵逼的……就像他们调查的一样,他们警察没有犯法,而我的理解这或许就是和瑞典人的木讷以及接受了太多难民导致的行为习惯问题。这就是所谓的“行为上正确道德上错误,能批判但不能究责”,有一种吃了苍蝇的感觉,但也没有办法。

而在国内其实大家也能发现,撇开国家层面不谈,大部分人都在说曾先生一家的不是。大家喜欢看事情的细节,而他们一家,曾先生所做的一切自己说道出的细节,却刚好是所有人都讨厌的。在“节奏”的带领下,其实国人更多的是“看不惯”或者说是“看不起”这种撒泼打滚的恶习,即便是称赞,也都是称赞警察多于这种恶习打击,而并非认同瑞典警察的做法本身,这和国外声讨的警察做法本身没有很大的关系。歪果仁并不了解我们这里的“某些社会风气”,再加上曾先生很“迷”的行为,酒店同意让他们休息还出去再带个人回来,在国内的声讨肯定会剧增,很正常的一件事。说一句我们的古话,“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瑞典接了这么多难民,突然来了几个这么早来的游客,道义上已经接受了休息一下的事实,再带个“非客户”去取暖,要是我我也可能会怕……人之常情。

而站在“家长”的立场来讲,其实也没有错,“护犊子”是不需要理由的。而既然已经在别人面前护犊子了,那就肯定要护到底,即便把犊子牵回家再怎么教育也是家长的是,和别人无关。其实如果看新闻的话也看的很明白了,驻瑞典大使馆的官员没有对任何曾先生的行为做解答,对于假摔的动作说的是“面对这种情况,你能指望他做出点什么事来?”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不是吗?

其实说到底,这事情已经闹得不算小了,差不多算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了。而作为看客的我们,其实把这个事当成是生活的调剂好了,大人的事情让大人去解决,我们嘛,看看就行了~


秋秋就是那个秋秋


既然出了国门我们就代标了中国人,去人家国家要入乡随俗,人家不同意你躺凳子上休息那么你应该坐起来眯一会几个小时后你有房间了你在随意休息。在有一个警察来了对你很不友好。那是瑞士人自己素质问题,及时是叫我们离开。我们应该有尊严的走出去。而不是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呗警察抬出去。坐地上号丧打滚简直是颜面尽失。子路被敌人射死的时候身中数箭,仍然整理好发鬓述紧帽带这是礼,也代标了尊严。难道有钱全家出的起国的人就有资格丢中国人的脸吗。躺地上打滚是印度人抗争的专利技术。我们中国人要抗争必须有理,有力,更要有节。躺地上打滚还不让说就是拉偏架。至于瑞士警察执法不公的问题那是它们自己素质差。抢劫杀人犯的后代你还能要求它们念圣经吗。


霍冠文


瑞典警察粗暴对待华人这件事在网上已经争论几天了,目前还在发酵中。在我看来,其实这事儿很简单。就已知信息来看,这家人不守规矩在先,瑞典警察执法在后。对于警察是否属于暴力执法,只能以官方认定为准。

笔者想说的是。这件事的本质跟前一段时间的高铁男事件,并无二致。为什么高铁男事件,全国一边倒的口诛笔伐?而对待瑞典这件事,却有着巨大的分野,无法做到就事论事。

这是一种歧视的心理在作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洋人警察一定是欺负我们华人的思维定势。这种心态,与经常上街抗议的黑人并无不同。抗议者会自动忽略那个黑人犯法在先,警察只是在正常执法。

同样的事件,一旦忽略肤色的因素,就成了再正常不过的小事。甚至高铁男事件中,全国人民都在指责,警察的不作为。所以,大家争论了半天,肤色的歧视,才是问题的根源。

现代社会是一个生人组成的社会,大家都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深入了解一个具体的人。每个人都会根据,对方的肤色口音等等外在区别,先简单的给对方下一个定义。这在国内的不同地区不同省份间,司空见惯。

那么这种给生人下定义的刻板印象,又是从何而来呢?无非还是个别事件的堆积。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在生活中看到一个a省的人在打架,会给a省的人贴上一个爱打架标签,殊不知a省的人95%是不打架的。反过来讲,没有人有精力去了解,谁具体是怎么样的?

说回到瑞典华人这件事,分歧的关键点就很清楚了。支持警察的人认为,曾家三口的举动给华人的形象打了个标签,让华人的形象减分了,连带自己作为华人也跟着丢人。反对警察的人,无非是认为警察的执法过于粗暴,其实就这么个事儿。

其实,经常在海外转悠,有时见到个别不守规矩的华人,真是气不打一出来。正因为,大家长一样的面孔,讲一样的语言。就更加不希望,别人背后讲一句,华人是怎样怎样的。我们是文明古国,文明这两个字不是说说的,是做出来的。

希望有一天,全世界的人见到华人都会由衷的赞美,而不只是因为你有钱。


投机博弈论


还用问吗,不用看都知道这家人的做法欠妥了。

这家人是预订错了航班(提前了一天到),凌晨12点多到,当时酒店已经住满,即使不是大家之前说的这家人舍不得一晚房费,但也不是大闹酒店的理由吧;

不管人家酒店态度好不好,你门躺在沙发上休息,已经很给面子了,你说要花钱躺在这,人家不同意,说点好听的算了,但这家伙居然从外面又领回来一个女留学生,这算怎么回事,本来已经不想让你们呆下去了,这个事情直接导致了他们几个人被酒店驱赶,其中这一家三口还不走,酒店便叫来了警察。


首先,非常支持国家层面对公民在境外的保护,毕竟外交部是在护犊子,完全可以理解。

其次,对这一家人在瑞典的表现是很难失望的,因为自己的原因造成入住不了, 便撒泼怎么都说不过去,这是典型的巨婴症;

再次,对于瑞典警方的做法基本是支持的,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警方没有因为大吵大闹而让步,这也是对的;

最后,这家人真是丢脸丢到国际了,也证明自己的国内的一哭二闹三上吊方式,这不是国内,大吵大闹就可以解决问题,问题最大是这个做儿子的,他接受采访还说自己出国很多次,英语没问题,但你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扩大问题,搞出一堆事情来。

把外交部,大使馆,文化部,旅游局全部牵进去了,接受媒体采访,还很牛逼一样;而采访他的这个媒体也很牛逼,连续报道这种没营养的新闻,桥枉过正,盲目乐观,低估了国人的智商,居然还自己为是,以为很高明一样。

最让人震惊的是,他们居然开心的去荷兰旅游了,好像不是闹酒店时候的弱不禁风啊,玩的挺开心,真有脸啊。


当然,瑞典警察有没有一点过错呢,按照中国传统观念是有的,但按照惯例就是公事公办了。也没问题。我当然不赞成他们使用暴力,但看到他们撒泼的场面,你能怎么办呢?

都说西方国家对我们很傲慢,看不起国人,也是有原因的,到处扫货,抢购,蝗虫一样,又不讲究公德和秩序,谁不看低你,谁不厌烦你呢?


这是环球时报总编老胡的观点

中国就是对外国人无原则的太好,不对的。

人家看不起你,欺负你,你要想这是为什么,本质原因是什么!

做好自己,才能让别人看得起你!

不想守规矩,就在家呆着,哪儿也别去,丢人现眼到国外,还不如在家里,或许国内酒店不敢动你,还可以像座霸孙博士一样到处碰碰瓷。最近这些老人变坏的事情,可想而知,大家为什么这么愤怒,终于有人能够收拾你们了。

有人爆出他们去了另外一国旅游了,秒变表情帝,还有病呢,还吃药呢,还受伤呢,哎还有脸吗?

看不惯这种不遵守规则和秩序的人。

突然想起胡适的话: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而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最终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蒋军


对这一家子,我支持和鄙视。

支持他们提出大塘过夜的要求(旅馆觉得不合理当然也可以婉拒),支持他们抗议警察的暴力执法!

但是我鄙视他们的抗议方式。坐在地上又哭又闹的太有失风度了,所以我严重鄙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