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偏远山区到底值不值得去扶贫?

lierenhuichang


问题:偏远山区到底值不值得去扶贫?

农村扶贫工作已经进入了攻坚期,习总书记曾经说过:“小康路上不落拉一人”,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了实现所有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无论是什么地方的贫困村都是需要做好扶贫的,特别是那些深度贫困地区,比如我国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贵州省的黔西南地区、西藏的一些地区等等,那么在这些地区里面的偏远山区到底值不值得去扶贫?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有一个活生生的案例可以解答,那就是悬崖村,那里的生活条件如此的艰苦,最基本的出行条件就是靠走,而且是那种心惊肉跳的走,对于这样的村落难道没有扶贫的意义吗?显然不是,正是因为扶贫工作,让一直居住在悬崖村的人们的出行条件得到了改善,也有了手机信号及网络,还建起了学校等。未来那里结合当地的自然优势,发展旅游业,要不了多久,人们的生活就会得到更好的改善,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越是偏远的山区,越是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人、财、物、政策等才应该向那些地区倾斜,只是在落实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方式方法,比如,一个住了10几户人自然村,人们出行是泥巴路,种点粮食也没有办法拿出去卖,面对这样的情况,该如何扶贫?在我们这里是这样做的,这个自然村的每一户贫困户都是有扶贫政策的,肯定都要享受易地扶贫搬迁,但通往自然村的路就不会去硬化了!这个可能就是所谓的值不值的问题了,如果自然村土地肥沃,可以发展产业,那么这条路可以作为产业路进行硬化,可如果自然条件不好,土地贫瘠,发展无望,就不会讲纳税人的钱浪费在那里了,几年后也是埋没在荒草之中了!


所以,偏远山区的每一户贫困户都是值得扶贫的,只是采取的扶贫方式不一样,有的可能是整村搬迁,特别是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地区。搬迁比新建成本更低,更有利于贫困人口未来的生活。

我是【洞察三农万象】头条号作者、扶贫达人团成员,我将以专业的精神专注的态度专讲三农问题,为大家解疑答惑,欢迎大家的关注!


洞察三农万象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的看法可能和大家不一样,对于偏远山区,我觉得没必要扶贫。

首先是从文化角度看来,偏远地区保留传统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因为与外界的接触比较少,对生活的要求没有那么高。我们所说的贫穷只是说物质的贫穷,精神上偏远地区的人民并不贫穷,他们传承的文化,可以有很多让他们生活快乐的方式。我们并不一定要以现代的眼光要求他们年人均纯收入要有多少,要住怎样的房子,要喝自来水等。偏远地区有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我们应该尊重这种差别。

然后从内在要求来看,他们并不觉得自己需要别人的扶持,也不想走出原来生活的那个群体的想法,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保持现有的生活方式,不去攀比,也不需要外界的可怜、施舍;他们婚嫁不会说要县城有房,有车,甚至他们的生老病死都有一套完整独立的体系,并不需要太多的经济储备,经济压力也没有那么大。有句话说,有物质的叫生存,有精神才叫生活,对于偏远地区的人民,所得的物质已经可以满足生存,精神也很富裕,并不需要按照外界的要求去生活。

最后从扶贫投入来看,偏远地区交通不便,来回一趟可能一天的时间就没了,而扶贫干部都是乡镇或者单位挂点帮扶,这样的话就很浪费这些干部的时间,这只是人力成本,那么,如果要修条路,修条水沟,建设自来水管道,家家户户建有水冲式厕所…这些成本是很大的,如果他们本身意愿不强,内生动力不足,这些政策的落实都是很难的。

需要补充的是,我只是讲偏远地区不需要扶贫,但是一些普惠性的政策还是需要,比如,教育要得到保障,基本医疗要得到保障,民主权利要得到保障…我认为应该多给他们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我看到很多新农村建设,破坏传统的建筑,破坏村落布局,已经失去了乡愁。







乡村野老


"偏远山区到底值不值得去扶贫?"针对这个问题,我比较有话语权,毕竟奋战在第一线。

奋战在扶贫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是相当辛苦,一天要收集很多的数据,而且要反反复复核实好几轮,包括贫困户住房信息,就业信息,产业信息,合作医疗缴纳情况,养老保险缴纳情况等等,每一项工作都涉及庞大的数据。不分白天黑夜,白天下村入户收集信息,晚上回到办公室录入信息,然后就是各种统计,非常吃脑力。



扶贫工作本就不易,如果道路不通畅,地处偏远,就会大大增加扶贫工作的难度。在隔壁的一个乡镇,有一个贫困村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开车要一个小时,接着要下车徒步4个小时才能达到村子里,加上通讯不便,村子里没有手机信号,这给扶贫的工作人员增加了很大难度。来回10个小时的路程,白天时间都花在了扶贫路上。于是,"偏远山区到底值不值得去扶贫"的想法冒出来也是在情理之中。



那么,到底该不该去呢?

应该去,而且必须去。扶贫是什么,就是帮助生活贫困的人走出困境,摆脱贫困,走向富足的生活。那偏远的山区里的村民,由于土地贫瘠,出行不便,经济落后,整日只能够守着一亩三分地,日子过得紧巴巴,生活陷入困境。这些村民是真真正正的贫困。将他们定为贫困户符合精准扶贫的要求,也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对象。如果因为地处偏远,扶贫工作开展难度大,就认为不值得去开展,那算不得扶贫。

当然了,对于这一类的贫困山区,应该特殊对待,给予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倾斜,重点解决,优先解决,帮助他们早日实现。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


有点意思的事儿


首先很高心回答你的问题 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湖南新农苠】

偏远山区到底值不值得去扶贫?

当我看到这个问题,我的观点就是我觉得不值。

首先在偏远山区,基础设施差,人口少,我觉得国家还不如直接将贫困户转移到附近乡镇生活,没有必要去扶贫。如果扶贫,我认为是一个无底洞。因为不管有多大的资源,交通等因素限制了其发展。这样就是愚公移山的效果。投入大,效果小。把他们搬移出来。他们会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资源。我认为没有必要去偏远山区去扶贫。


金牌戒烟师


这话说的,偏远山区的资源少,贫穷程度大大超过我们的想想,国家扶贫的重点也是偏远地区,首先是修路,村村通工程,要想富先修路,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政府补助修好公路,能解决山货出山,物资进山,农民出行问题,其次是水电,有的山区,水资源紧缺,甚至靠雨水储存下来做日常使用,有的农民一年洗一次澡,甚至一盆水洗了菜洗脸洗了脸洗衣服,缺水缺电,你说偏远地区难道不应该是国家重点扶贫对象吗?而且很多大山里是有好东西的,比如山核桃,茶叶等等,但受各种因素制约,就是运输不出来,所以通了路,通了水有了电,偏远山区的农民们生活才更有奔头,这样才能逐步摘掉贫困山区的帽子!

说了这么多,偏远山区绝对是应该大力扶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