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越看越扎心,做亞馬遜做成了貧困人口

越看越扎心,做亞馬遜做成了貧困人口

不知道大家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內心有沒有來一句:人艱不拆!

說實話,一瞄到2018年第一紮心熱詞“隱形貧困人口”的時候,就想到了我們“亞馬遜賣家”這個群體,而且有賣家朋友說,何止隱形,明明是越來越顯性了好麼!

所以小編今天不說什麼運營技巧,也不爆任何黑科技,就來侃一侃我們Amazon Seller!

作為一個小透明賣家,最近一直在思考這些問題:

我開亞馬遜賬號的初衷是什麼?

為什麼要做這個平臺?

為什麼要做Seller?

特別是這兩年亞馬遜政策逐漸收緊,平臺規則越來越嚴格,各種佣金上漲的情況下,我們堅持做賣家的理由是什麼?

目前,Amazon Seller有以下幾類:

1、典型的外貿B2C電商公司,跨境電商多平臺賣家,不止做Amazon一個平臺

2、工廠&貿易型公司,從傳統B2B轉型做B2C,選擇了Amazon這個平臺進入跨境電商市場

3、國內淘寶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賣家,加入Amazon跨境電商隊伍

4、創業型Amazon Seller, 也是小編最佩服的一類,小到單槍匹馬,大到合夥開公司,這類創業型的賣家大多數由第一種公司裡面的運營or銷售人員轉變而來,接觸過該平臺之後選擇辭職單幹

So,也想問問大家是為什麼選擇Amazon這個平臺的?

說來別不信,小編純粹是因為qióng!

相信大家跟我一樣對不對?

那麼,大家都是奔著“錢”來的,在日出千單的同時,有沒有算過自己到底掙了多少錢,盈利多少呢?

曾經聽過一個真實的笑話,某老闆年終請財務盤賬,七七八八扣完盈利總共2000RMB,吃完年夜飯(散夥飯)該老闆回家就跪在了搓衣板上久久不敢起身!我們團隊去年旺季之後也盤了賬,不出意外,辛辛苦苦一年下來,一半的錢都交給亞爸爸了,除開庫存成本,利潤並不高。

所以,年後跟領導商量之後,小編給自己團隊做了一些調整和新的計劃,今年的關注點是怎麼多盈利,而不是招了多少人上了多少產品,既然還要繼續做Seller,我的目的就是多創造利潤,無論是成本把控,還是團隊建設,Da-Yue-Jin的方式並不是良性循環的。

以下是給自己列出關注的重點

1、首要任務:保證賬號安全

2、團隊人員架構:運營+助理+開發,鐵人三角模式,因為是單店鋪為小組,所以人員不會安排太多,職級區分, 每半年考核一次,及時優勝劣汰,不養閒人

3、每個季度新品把控:開發需做好產品調研和分析,一年只上新三個季度,Q4不上新,只做補貨和維護,目的是把運營精力和資金用到刀尖上

4、由2-3兩點,及時調整團隊運營成本or預算

5、定期內訓&學習,保持團隊活力

想必大家看出來了,小編是個比較摳的人,一手把控團隊成本,另一方面把有限的投入去開源,說來說去就是得合理利用資金,畢竟老闆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對我們賣家來說,到手的純利潤才是真的!

有人也許會說,你這樣怎麼做大?當然,不排除大麥會花5000W去懟出一個億的銷售額,但是小編算了下毛利25%的話,還得虧2500W, 我的算盤打爛都算不出能掙多少錢!

大麥走上市路線不是我等小麥能比的,既然要做Amazon Seller, 還是老老實實腳踏實地專注產品,專注利潤吧!

最後,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不要老是關注出單出單出單,讓我們多關注利潤利潤利潤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