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有些美国人从来不敢喝中国白酒?

Hey130555233


这个题娱乐性、知识性兼有。

美国人不敢喝中国白酒本身就不准确。

美国人基本上不喝中国白就,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是消费习惯的文化因素。

美国人主要喝的是啤酒、红酒、鸡尾酒等地低度酒,这是最流行的。这是由消费习惯逐渐沉淀下来的文化因素。就像福州人不吃辣,四川人不吃甜一样。这是指日常家庭做饭中的习惯。福州人习惯在菜里家甜,四川人习惯在菜里加辣。

其次是市场购买的便利因素。

美国人买啤酒、红酒、鸡尾酒非常方便,随便一家超市都能买到。但白酒是中国特产,他们即使要喝也不好买。

但美国人要买白酒,就很不方便。必须要到美国的唐人街购买,这样就很不方便。我记得以前有一次,公司请客。因为不便利,就没有消费欲望,更没有喝白酒的念头。

曾经有一次,我在三亚的时候,厂里请客,上了几盘螃蟹。然后有一个贵州的哥们吃螃蟹,我们问他这个味道是不是很好。他说:“味道非常好,就是壳太硬了。我们那边买不到。”他因为刚到南方,不懂螃蟹吃法,连壳带肉嚼啊嚼的都吃掉。但请注意他那句话中,“我们那边买不到。”那时候还是97年左右,海产品尤其是螃蟹类的,在贵州山区确实很罕见。买不到当然就没有消费的念头。美国人不喝中国白酒也是一样的道理。

但理解、了解中国白酒,还能轻易得到的话,美国人还是很喜欢的。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周恩来用他最爱的茅台酒招待尼克松总统,午饭席上还给这位来自远方的总统来了段“燃酒”的即兴表演,令尼赞不绝口。在尼克松与周恩来碰杯祝酒前,尼克松的先行人员由于担心他“不胜酒力”,曾特意提醒他不要真喝中国的烈性酒茅台,只要举起杯来碰一下嘴唇即可,但尼克松不置可否,杯到就干,几杯酒下肚,双方放下了戒备。虽然有外交因素在内,但这也能证明,好东西总是能够得到认可。

还有,1987年4月,里根总统来华访问,爱喝酒的他将国宾馆总统套房内的酒全都买下,但在他离去时,却只带走了茅台酒,其他酒则一瓶未动。


波士财经


谁告诉你美国人从来不敢喝白酒了?你的观点先入为主,我非常不认同。

由于自己是酿酒卖酒的,出于业务需要自己经常跑市场,当然有时候也是旅游的目的,因此我认识不少沿海一带的朋友。我就说说一个潮州朋友给我讲的真实故事吧,我这个朋友的二叔、三叔八十年代就去美国了,开始都在纽约的中餐馆打工。经过五六年的打拼,他的两位叔叔到了加州自己开起了潮州风味的餐馆,由于经营得法,信誉好,所以生意很不错,十几年后就在不同的城市开了七八家分店。



而这两个叔叔的餐馆里最初是卖红酒、威士忌为主的,后来为了应部分华侨的要求卖起了白酒,而且以茅台、五粮液这样的高端白酒为主。最初开始的时候部分老外是抱着尝尝看的心理,确实一下接受不了,但随着时间长久部分老外渐渐习惯了中国白酒的醇厚、浓郁,特别是白酒的回味更不是以纯酒精为主的威士忌可比的。发展到后来,这部分老外带动的群体越来越多,而喝中国白酒在他们的中餐馆里几乎成了时尚。


请问题主,难道这还不够说明歪果仁并不是从来不喝中国白酒了吗?他们并不拒绝接受新事物,关键的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白酒浓郁醇厚、口感醇和而又不乏刺激,回味更是洋酒所不能比拟的,我为我是一个农村籍的传统工艺纯粮酒酿造人而自豪。

老祖宗传给我们的文化、知识、技术甚至有些传统都不能丢,当曹操率领一干文武全才的手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之时,美利坚合众国还是一片不毛之地、原始社会的印第安人的乐土!所以我为我是一个纯粮酒酿制人而自豪,更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一壶佳酿喜相逢


美国人敢不敢喝白酒这个问题呢,应该是一个伪命题。其实他没有敢不敢的问题。

而是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他喜欢不喜欢这种口味,一般来说他们不喜欢这口味儿。外国人不喜欢闻起来香气重的酒,也就是酯的香气,我们说是香,他们说是臭。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几乎没有香气的酒精酒“伏特加”,会成为全世界销量最大的烈酒了。

第二就就是外国人很喝起来很能喝酒,包括中国白酒。

我给大家讲两个故事,2008年我们组织国际评酒会,评委会的主席来了,是个英国人,他是经常到中国了,有一天我准备去吃饭,路上一个超市,他就进去了,买了两瓶中国的葡萄酒,然后他又买了一瓶茅台镇的二锅头,我当时还奇怪呢茅台镇怎么有清香的二锅头?最低档的那个二锅头,就是包装特别差的人,是袋装的。

到餐厅里面他就打开那个酒,自己尝,外国人很有意思,他就自己喝,不好他也不推荐给你,尝完葡萄酒,然后他打开了那个白酒,喝了一口他就说,这个酒,不对啊?翻译说他说,这个酒的度数不够,我倒上了一杯一尝,果然不到52度,酒精度肯定低了三四度,我一看外国人,虽然他不喜欢喝,但是他其实还是很专业的。

因为在前一天我们给他们外国评委培训中国白酒和黄酒。

评了酱香的代表茅台,清香的代表汾酒,浓香的代表泸州老窖,看来他们专业的辨别能力还是有的,酒精度数肯定也能喝出来。

还有一次就是法国的阿基坦地区组织活动,就是包括波尔多地区,来了一百多个外国酒庄的庄主,他们政府给补贴嘛,所以他们来得很多,欢送晚宴,吃饭先喝葡萄酒,我早就知道他们能喝,葡萄酒太贵了就准备了白酒,茅台。有一个美国小伙子,他是美国人,在法国有一个酒庄,大概四十多岁,大家就在酒桌上叫起板来了,结果他一个人把我们那个所有能喝的都喝不行了,他一个人喝了有二斤白酒。

总结就是,第一,他们不爱喝白酒,第二要喝,他们还是很能喝的。


中国酒剑客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其访问北京的破冰之旅中喝过茅台酒……。


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尼克松总统一行乘坐的‘’七六年精神号‘’专机缓缓降落在春寒料峭的北京机场:对中国破冰之旅的访问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对于此次出访中国不仅尼克松十分重视,尼克松的夫人帕特女士甚至还特意准备了一套非常鲜艳的红色外套,以显示对红色中国的尊重与敬意。 在周总理安排的一次在宴会上,周总理在现场给尼克松夫妇表演了茅台酒的“魔术”:周总理将一小杯茅台酒点燃了。看着蓝色的酒精火苗,尼克松夫妇都惊奇地张大了嘴巴,这简直太奇妙了!这种刚刚入口还清纯回味无穷的琼浆玉液,竟然在顷刻间即可以被点燃,尼克松等人完全被周总理的‘’魔术‘’演示给迷住了。




尼克松一行访华结束回到美国白宫后,尼克松想给未去过中国的家人带来一个意外的惊喜。他拿出了茅台酒倒进一只碗里,等他倒满后还真的点燃了,兴致勃勃的尼克松颇有成就感。但是由于茅台酒倒入太多而溢出来流到桌面上:蓝色的酒精火苗也顺着茅台酒的流向而迅速燃烧起来。尼克松一家人折腾了半天才将酒精火苗扑灭,尼克松差点就点燃了整个白宫。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美联社显然会将这爆炸性的消息迅速传遍全世界。届时,中国的国酒茅台必然火遍全球了。除了前总统尼克松,后来的里根总统也对中国的茅台酒充满好奇而情有独钟。一九八七年四月里根总统来华访问,爱喝酒的里根总统将国宾馆总统套房内的酒全都买下,但在里根总统离去时,却只带走了茅台酒,其他酒则一瓶未动。


东骧神骏


歪果仁不是不敢喝中国白酒,是中国的白酒魅力深沉,没喝过的不敢喝,喝过几次的会痴迷。


俄罗斯的叶利钦第一次到访我国,用的是茅台招待,那是他第一次喝中国白酒。第二次到访,因为他刚做过心脏搭桥,就没上白酒。他说上次喝的酒呢?于是上了茅台,连喝三大杯,老婆当场不高兴。

美国、俄罗斯喝酒人酒量都挺大。对中国白酒的不适应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不了解,和他们平常喝的酒不一样;②喝酒的方法不一样;③酒文化不一样。所以猛地接触受不了。也就反映了中国白酒和西方洋酒最大的不同,一是味道,二是度数,三是喝法。

先说味道。中国白酒都是粮食酿造,沿用9000年古法原理,通过粮食发酵,加入酒曲,在活酵母作用下,先把淀粉变糖,再把糖变成酒精,因此生成特有的曲香味道。洋酒的原材料大都是水果蜂蜜等类,直接的糖变酒精,少了加曲,也少了酒曲带有的味道。这就是中国白酒和洋酒的根本区别。说白了,歪果仁不接受的不是酒本身,而是这个酒曲的味道。

再说度数。洋酒里同样有60度的果酒,这个不难,蒸馏就可得到。可是中国白酒普遍度数高,而且味道单一,不能和其他品种的酒兑着喝。不像洋酒,多种酒不仅能兑一块喝,还能兑出缤纷世界来。所以,喝他们的酒,无论口感和味道,内容丰富多彩。

最后说说喝法,这个既是生活习惯,也是饮酒文化。中国白酒是结合吃饭,一起进行;洋酒却是与饭分离,吃饭是吃饭,喝酒是喝酒,不缭缠。所以,喝酒场景截然不同,酒的作用也完全相反。洋酒是辅助,用来说话聊天细品的;白酒是主导,聚会办事就靠灌酒了。
但是中国白酒不是盖的,歪果仁一旦习惯了味道,就没有不喜欢的,比洋酒还要痴迷,尤其是清香型和酱香型。当然不包括酒精勾兑的白酒。


普济


因为他们消受不起。

看到有人说老外只要喝过几次中国白酒之后就会喜欢就会痴迷中国白酒……

老实说,胡哥拍嘿老外快两年,和200多位老外合作过,没有一位老外喜欢中国白酒……

而且我们还专门做过好几期喝白酒的视频,但是依然没有任何一个老外喜欢白酒。难道我遇到的都是假老外?

回到题主的问题,为什么美国人从来不敢和中国白酒。

首先,如果是在美国本土的美国人,他们不是不敢,而是没机会接触到白酒。

在美国,白酒主要出现在中餐馆以及唐人街,一般美国人根本不容易接触到,更别说喝了。

另外,美国人,乃至西方人也不是经常都拿着烈酒喝来玩,他们日常消遣喝的都是啤酒,连威士忌都很少。

如果是在中国的美国人,在某些场合是会喝白酒的。

那就是商务场合,中国人做东,没办法,出于礼貌还是要喝两杯。但这个经历并不算愉快,据胡哥一个做外贸的老外朋友说,每次喝白酒,虽然量很少,但喝下去就像吞了一颗手榴弹……

在这里就要说一下老外对中国白酒的评价。

像蒸馏酒,老外习惯了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等没有各种所谓香型的酒,中国白酒的香型他们是分不出来的,在他们看来都只有一种味道:有点像抹布……

而且入口很辣的这种口感也让他们不习惯。如果大家喝过威士忌就知道,威士忌并没有像白酒那样对口腔有强烈的刺激。

在国外,中国白酒只是一种充满异域风情的饮料,只有初一好奇才会去挑战它。而且有胆挑战的老外,在此生都不敢再喝第二口。

你还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关的话题呢?欢迎向胡哥提问!

长得好看的都点赞了,你还在等什么呢?

【看老外,找胡哥!想看更多老外在中国的逗比生活,欢迎关注嘿老外头条号!】


嘿老外


因为白酒的“丰富香型”空口喝并不容易让人接受,也不太适合作为调酒用的基酒。更重要的一点,白酒中的杂质醇、杂质醛含量过高,比较难在国际上被接受。


中国白酒和其它烈酒的最大区别

白酒是以谷物为原料的传统蒸馏酒,纯粮固态发酵是它的核心工艺,也是白酒与其它蒸馏酒的最大区别,细说来就是“酒曲”(麴蘖)的运用。粮食发酵产酒要比水果酿酒困难,因为果糖能直接转化为酒精,而粮食中的淀粉需要先转化为单糖后方能产生酒精,于是就诞生了“先糖化再酒化”的工艺,而我们祖先的解决方案就是利用酒曲。


通过酿造时加入酒曲让粮食糖化再产生酒精,对比国外的粮食酒譬如威士忌、啤酒则是通过先让谷物发芽(糖化)再转化产生酒精。酒曲是我们祖先的独创,首先需要将熟粮食和菌种混合得到酒曲,再和固态谷物混合糖化、发酵成酒醅,最后进行蒸馏、贮藏。


古时受限于蒸馏技术,早期的酒度数普遍不高并且质地浑浊,喝时往往需要过滤(筛),酿造工艺不稳定也常带来粮食糖化后酒化不彻底的情况,因此那时的酒口感偏甜辛辣欠缺;又因为酒曲可能混入杂菌,酿造后的酒可能发绿,这才有了“千杯绿酒何辞醉”和“绿蚁新焙酒”这样的诗句;随着制曲工艺的进步,酿出的酒不再发绿而是呈淡琥珀色,接近于现代的黄酒,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世间好物黄醅酒”。直到元代,我们祖先借鉴了外邦传入的蒸馏术,开始采用甑桶固态蒸馏烧酒。传统粮食酿酒工艺和蒸馏术的结合,才产生了如今白酒的雏形。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说:白酒和其它蒸馏酒的最大区别就是“酒曲”的运用,即主动加入霉菌参与发酵。正因为酒曲的“丰富多彩”,使酿造时产生了大量除酒精外的酯类、醛类和醇类,于是获得了不同于其它蒸馏酒的浓郁风味,不喜欢白酒的人眼中它像是难以言喻的饭馊味,而在白酒爱好者眼中它则是令人陶醉的浓郁芬芳。


白酒为什么不在世界上流行

为什么同样是蒸馏酒,白酒并不如威士忌、伏特加、龙舌兰、朗姆、白兰地一样那么流行?其它五大蒸馏酒:威士忌、伏特加、朗姆、白兰地、金酒。威士忌的原料是大麦、黑麦、小麦等;伏特加的原料是马铃薯或玉米、朗姆酒是制糖业的副产品,原料是甘蔗,白兰地以葡萄为原料;金酒的原料则是杜松子。白酒不同于其它烈性蒸馏酒的复杂风味,主要就是源于白酒中的杂质,其它烈性酒、本身风味较淡,也是因为它们相对很纯。


关于白酒的香型,1952年,第一届国家级评酒会评出茅台、汾酒、泸州老窖、西凤酒四大名酒,分别代表了四大香型:酱香型、清香型、浓香型、凤香型。后来官方又认定了馥郁香型、芝麻香型、兼香型、董香型、豉香型、凤香型等更多香型,虽然描述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从化验结果看,不同香型之间成分确实不大一样。中国白酒复杂的香型划分体系,总算就此形成。


其实白酒里98%都是酒精和水,判断香型也好,区分优劣也好,看的其实只是2%的芳香物质,也就是看带着微生物的酒曲,和不同粮食里的淀粉脂肪蛋白质,反应出了些什么醛酯醇。不可否认的是,白酒在世界范围内确实不太流行,或许是酒曲带来的风味过于小众,以至于既不适合空口也不适合作为基酒。

其次,我们知道过量饮酒会带来不适,比如头疼、心慌、呕吐等等,也俗称“上头”。这当然有酒精(乙醇)的作用,但酒中所含的杂质也起到了很大作用,比如丙醇、丁醇、戊醇等等。白酒中杂质醛和杂质醇的含量比较高,可能是其它烈酒譬如伏特加、威士忌、朗姆、白兰地的上百倍,而这些杂质对人身体的影响也是乙醇的很多倍。无论是从风味和安全性,白酒都不那么让外国人接受。


萨尔茨堡的鱼


说美国人从来不敢喝中国白酒,有点夸张,但普通美国人,甚至欧美的歪果仁一般情况下不敢喝中国白酒是事实。原因除了饮食习惯之外,主要是中西方的酒文化差异太大。

一、中美两国的酒差别很大

西方酒文化中尊狄奥尼苏斯为酒神,同时他也是葡萄种植业之神。这可以看出欧美西方的酒从以葡萄等果实为原料、用发酵法酿造而成发展过来。这样的酒酒精度低,果香味浓,可以把不同种类的酒调制到一起饮用。

虽然他们也有用蒸馏法制成的高度烈性酒,比如白兰地、威士忌。不过白兰地的制作原料是葡萄等水果。威士忌的制作原料是粮食,但酒精度不超40度。

中华酒神知名度最大的是杜康。传说杜康曾把吃剩的米粥包起来,放到树上,后来造出了酒。由此可见,中国的酒从出现之初就是用粮食酿造。

尽管古代的酒和现在自酿的米酒相似,酒精度数不是很高,故而《水浒传》中的武松在景阳冈打虎之前,一连喝了十八碗酒。但现代的白酒都用蒸馏法生产,酒精度大都在50度以上,一些原浆酒更是六七十度。所以,中国白酒那是看起来是水的形态,可骨子里是火的性格,含到嘴里如烈火烹油,喝到肚里先是热血沸腾,继而翻江倒海。

而且,中国的白酒既不能用加水的方法降低酒精度,更不能像西方的鸡尾酒一样把几种酒掺合起来饮用。

也就是说,习惯了低度酒的美国人很难驾驭我们中国的高度白酒,就像让一个滴酒不沾的人喝酒,是勉为其难的事情。

二、中美饮酒的方式和风格不同

中国式饮酒,一般都有下酒菜。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酒店,主宾围坐到桌前,喝一口酒,吃几口菜。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有时一桌酒宴可以从中午喝到深夜。

美国式饮酒,一般没有下酒菜。无论在酒吧里还是在酒会上,大家都是手里端着一杯酒,于人群中穿梭,遇到合适的人就停下脚步,碰一下杯,抿一小口酒,交谈几句,然后告辞,去找下一个对象。一场酒会下来,也喝不了几杯,而且还可以要香槟,甚至咖啡。

中国式饮酒的风格是“豪”。“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个够。感情铁,胃出血”。酒场上的豪气,就是至少和酒桌上的每一个人干一杯,而且最好是一饮而尽。“要让别人喝好,先把自己撂倒”,如果你是东道主,更要变着法子让酒桌上的人都尽情尽兴,那怕把自己喝到桌子底下。

美国式饮酒的风格是“品”。美国人去参加酒会时会穿上礼服,很绅士的和宾朋打声招呼,然后两只酒杯高高举起,轻轻一磕,优雅的呷上一小口酒,慢慢的品尝酒的香味。从来不要求别人需一口干,总是喝多喝少,自己作主。

美国人喝酒为“品”讲究的是一个人的情调,由心而发;而中国人喝酒讲究的是一群人的尽兴,不醉不归。

喝酒的出发点不同,作为“助兴剂”的酒自然也是有区别的。

三、中美两国公民买酒的难易程度和待客选酒的方式不同

美国是不能把酒卖给未成年人的。在美国买酒如果售酒人员看不准你的年龄,一定要查验你的有效证件。至于酒精度20度以上的高度酒,必须去酒吧才能喝到。所以美国人平时喝的大都是酒精度比较低的果味酒。

尽管中国现在也有法律规定不能卖酒给未成年人,但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管。只要你掏钱,谁都能买到酒。

而且在中国称得上“酒”,就是酒精度在三十度以上的白酒,啤酒、黄酒、果味酒,那都基本不算酒的。

美国人待客选酒,主人只报自己喝什么,喝多少。至于客人们想不想喝,喝什么,喝多少,都是完全由自己决定的。

中国人待客选酒,一般都是东道主决定,讲究“客随主便”。而东道主往往会让你品尝当地特产,酒精度五十度以上的白酒或者曲酒。

也就是说,两个国家从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上是迥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公民作为国家的一个分子,自然对酒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

就像两个家庭教育出的孩子,在行为习惯和思想认知上是不同的,这就很自然的导致了选择的差异。这也是美国人不善喝中国酒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中美酒文化的差异相当大。这些差异就是美国人不敢喝中国白酒的主要原因。当然中国的大部分人也不喜欢喝西方酒,即便是闻名遐迩的XO、人头马,初次接触也是大部分人会抱怨无福消受。

有书君觉得:不同的事物之间没有可比性,喝酒这事也是一样。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彼此的饮酒文化和习惯,或者在不同的场合学习一些新的酒桌文化,如此,我们一定会在越来越开放的社交环境中发挥自如,受益匪浅。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白酒的度数比较高,不仅是美国人,中国人也有很多是不敢和白酒的。不喜欢喝酒的人喝了白酒后会感觉很烈,闻起来味道很重,还有酸的味道,感觉有点像醋的味道,看起来也不是很好喝。在国外白酒的地位酒是很低的,一般的聚餐,吃饭聚会都是喝红酒,白酒他们都不会放在餐桌上面来的。高脚杯配红酒,吃着西餐,配上刀叉,对面坐着的是自己喜欢的人,优雅美丽,很浪漫,西方人喜欢喝柔和的红酒,红酒他们讲述的文化也是让人感觉很浪漫。

白酒文化历史悠久,国外的白酒的地位是比较低的,稍微的高于啤酒的地位,我们中国无酒不成席,商务礼仪里面有的餐桌礼仪就有专业的白酒礼仪,应酬喝酒是在中国已经纳入了一个环节里面。国外人喝白酒的都是一些地位不怎么高的人士喝的。他们心里对白酒有些抵触。

中国白酒文化历史悠久,是酒的源头,区域不同,口感不同,文化不同,白酒要想进入国外市场还是需要时间的磨合。


贵州酱酒大全


在中国喝洋酒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伏特加、啤酒、香槟、威士忌等各种洋酒越来越被中国人所认可。而就在各种中国味道、中国创造走出国门的今天,我们的白酒却不受外国人欢迎,甚至让他们闻白酒色变。为什么嗜酒如命的外国人,不敢喝白酒呢?

难道是因为白酒度数高,外国人没那么能喝吗?

当然,五大三粗的外国人可没我们想象中那么弱鸡,在匈牙利也有高达60°的水果酒。

首先,对于中国人来说白酒是历史产物,代代相传,早已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但是外国人却不是,他们觉得喝酒是一种消遣享受,所以喜欢慢慢喝一口口抿,而不像我们对瓶吹,甚至要把对方灌倒。喝酒方式来说,两者差别太大。

其次,美国人、欧洲人为首的西方人都喜欢喝比较柔软的酒,白酒劲儿冲辛辣。不少外国人光是闻,就觉得白酒难以下咽,喝过更加觉得简直就像喝中药。

除此之外,外国人除了喜欢喝酒,还喜欢调酒。不同种类的酒可以进行调和,酒和果汁也可以进行搭配,以创造出味道纷呈,色彩绚丽的鸡尾酒。而白酒太过单一,不能用来调酒,就算强行要用白酒做鸡尾酒,味道也很难分出层次。

不过,中国又不止白酒,黄酒、果酒、米酒千千万万,其实这些都受到不少欧洲人、美国人的青睐。甚至连做菜用的料酒,他们喝一口都停不下来。

白酒想要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可能还需要做出各种调整,改变一些口味呀。但是白酒的味道变了,大家还会喜欢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