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企業如何通過自我吞噬來避免被顛覆

企業如何通過自我吞噬來避免被顛覆

最近這些年商業世界出現了很多流行語。其中最讓人膽戰心驚的流行語之一,就是“顛覆性創新”。一個初創公司,通過某種顛覆式的技術或者商業模式崛起。在它崛起的同時,其他行業巨頭則受到極大的衝擊。這個過程在商業史上不斷髮生。以零售業為例,沃爾瑪對雜貨店進行了顛覆;電子商務對沃爾瑪進行了顛覆;結合了線上和線下零售的新零售業態,又在進一步產生顛覆性影響。

據說蘋果創始人喬布斯講過一句話:如果你不吞噬自己,別人就會吞噬你。自我吞噬成為一種避免被他人顛覆的手段。自我吞噬指的是,“公司主動淘汰一個產品或生產流程,或者以另一個成本較低的產品和流程取代。”蘋果當年決定開發智能手機,就是因為,喬布斯知道,如果有誰能吞噬當時蘋果大受歡迎的音樂播放器iPod的話,那就是手機,只需要把音樂播放器內置到手機中。

在指導公司如何進行“自我吞噬”方面,《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給出了四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是,不怕設立新業務單元來同公司原有業務競爭。比如,蘋果的iPad業務顯然會對公司的個人電腦形成衝擊;iPhone當然大獲成功,但是今天,你已經很少看到有人用iPod了。騰訊的微信極大衝擊了公司原來的即時通訊工具QQ。

第二個方法是,在產品升級、平臺升級和突破性創新之間尋找平衡。“公司在淘汰現有的產品和平臺的時候,可能會以越來越好的產品或平臺代替,也可能會以一個完全不同的事物代替。”

以內容公司為例,一家內容公司的自我吞噬,可以想到的路徑,包括:把自己的內容數字化,也就是開發自己的網站或者App,包括《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在內的公司都是這麼做的;更進一步,建立一個全新的完全獨立的網站或者App,比如《大西洋月刊》公司就是這麼做的;再進一步,如果一個內容公司能夠建立起一支龐大的算法工程師團隊,自我進化到完全用算法來推薦內容,那就會更為成功。

第三個方法是,建立一套機制,讓所有員工都可以直接向高層推銷自己的創意。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讓好的想法在公司內就得到支持的機會,而不是讓這些有創意的員工辭職,自己到外部去尋找風險投資支持。比如,第一臺蘋果電腦其實是惠普的員工史蒂夫·沃茲在惠普工作期間發明出來的。但是沃茲卻沒能得到惠普的支持,因此和喬布斯一起創辦了蘋果。

第四個方法是,公司通過規則設定,要求把部分收入和員工時間投入到開發新產品上。比如3M公司著名的30%規則,也就是每個部門的收入,必須有30%來自該部門在過去四年中推出的產品。這個規定就讓每個業務部門都必須分出精力來開發新產品,而不是隻仰賴已經大受歡迎的產品。

以上就是《哈佛商業評論》總結出的,通過自我吞噬來避免被顛覆的四個方法。

企業如何通過自我吞噬來避免被顛覆

科技有溫度,點擊下方,關注「 酷玩兒 」帶您發現新奇、好玩的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