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入門級主流150街車新飛致、豪爵DF、新本CBF如何三選一?

正文共:4161 字 7 圖預計閱讀時間: 11 分鐘原創:驃騎府

新大洲本田CBF150R、新飛致150、豪爵DF150,三款150CC排量級別的車型都是國內一線品牌,市場知名度高,質量過硬,做工精良,三者之間差距不大,但是如果非要在這三者當中三選一的話,該如何選擇呢?

首先看價格:

新大洲本田CBF150R:10300.00元

新飛致(國四版本)150:11000.00元

後碟剎版:11800.00元

豪爵DF150:9880.00元

三款車均為電噴車型。

接下來看車:

新大洲本田CBF150R

入門級主流150街車新飛致、豪爵DF、新本CBF如何三選一?

發動機排量149CC,壓縮比為9.1:1,風冷單缸兩氣門,最大功率為8.4KW/8000轉,最大扭矩為11.54NM/5500轉,動力表現尚可,在國內150CC排量級別的發動機裡面屬於中游水平。

不過,這款發動機品質還是不錯,配備了內置平衡軸,震動和噪音都控制得很好,而且油耗也不大,綜合油耗百公里不到兩升油。電噴系統按照廠家的宣傳說法是這樣的,如圖。

入門級主流150街車新飛致、豪爵DF、新本CBF如何三選一?

羞答答的只是說傳承了本田PGM-Fi電噴系統的優點,並進行了優化,含含糊糊模稜兩可,不較真的顧客也就這麼忽悠過去了。

但是小編不是這麼好糊弄的,因為電噴系統是一臺發動機裡最為關鍵的一個部件之一,如果說發動機是摩托車的心臟,那麼電噴系統就是發動機的靈魂。新本如此含糊不清的介紹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本著不挖出來不罷休的精神終於打聽到了——電噴系統是南京京濱所生產。

鬆了口氣,也不算很差吧,要知道本田自家的PGM-Fi電噴系統的硬件也是南京京濱生產的,只是在程序的編寫上,這次可能是由南京京濱自己完成的,品質上應該可以達到PGM-Fi的標準。

該款發動機還採用了一個比較新穎的設計,即發動機新型冷卻裝置,什麼鬼這是?如圖。

入門級主流150街車新飛致、豪爵DF、新本CBF如何三選一?

也就是在火花塞一側缸體上設計了一個引流板,當行駛時可以引導冷空氣對火花塞尾部進行冷卻處理。理論上來說,這種設計對於降低火花塞的溫度有一定意義,火花塞的工作溫度一般保持在400到650攝氏度之間,過高的溫度會促使火花塞提前跳火,影響發動機的正常工作。這個設計屬於比較取巧的設計,花費不多,但是效果如何暫時還不得而知。

配置上基本沒什麼太大的亮點可言,LED大燈出現在了這款車上面,另外還增加了傾倒自動熄火裝置,對於提升安全性有一定意義。

雅馬哈的新飛致150(國四版本)


入門級主流150街車新飛致、豪爵DF、新本CBF如何三選一?

這款車的發動機是149CC,單缸風冷兩氣門,壓縮比為9.6:1。

風冷發動機裡面採用這個壓縮比屬於比較進取型的,缸徑和行程達到了57.3MM和57.9MM,因此這款發動機雖然不是那種大缸徑高轉速類型的動力取向,但是最大功率也達到了9.1KW/7500轉,最大扭矩為12.5NM/6000轉,表現還不錯。

實際上這款發動機相較國三版的飛致的動力而言,還作了一定的縮水處理,原因是為了通過國四的排放法規。不過這點縮水對於動力來說影響還不算很大,除非在賽道上,否則你是感覺不到動力會有什麼明顯變化的。

這款發動機雖然動力上有了縮水,但是依然保持著爬坡能力強的特點,起步加速有力,綠燈亮時基本上都是跑得最快的那一個。當然,不要和汽車和大排量摩托車較勁,畢竟排量只有那麼大。

說它快也只是在150CC級別的摩托車裡面還排得上號,遇到大排量摩托車,或者遇到那種汽車裡面的小鋼炮還是不要較勁,沒意義。

省油也是這款發動機的一個亮點,綜合油耗基本上百公里不會超過兩升,非常優秀。

豪爵的DF150

入門級主流150街車新飛致、豪爵DF、新本CBF如何三選一?

這款車的發動機是在原TSR發動機的基礎上重新設定了壓縮比改進而來,原DK和KA系列150CC發動機的壓縮比為9.3:1,而DF150的壓縮比達到了9.65:1,是豪爵所有150CC排量發動機裡面最高的。

這樣的設定對於發動機的動力提升還是很明顯的,例如DK和KA系列150CC街車的最大功率為8.3KW/8000轉,最大扭矩為11.4NM/6000轉 ,而DF150的最大功率達到了9.1KW/7500轉,最大扭矩為12.7NM/6000轉,效果明顯。

這個數據也基本上與雅馬哈的新飛致150持平,甚至連出現的轉數都一樣,因此,這款車的中低轉數動力輸出同樣值得稱道。

這款發動機的工作品質也值得一提,工作安靜,震動小,聲音純淨,沒有了鈴木那種怠速時特有的沙沙聲,其工作特性更接近於本田CBF機型。

好了,說完了發動機,再來看看配置。

配置上三款車型都沒有什麼太大的亮點可言,只有一些基礎的配置。

三款車裡面只有新飛致提供了後碟剎版本,據說是日清的品牌,當然價格也達到了11800.00元;其餘兩款均為後鼓剎,這個就有點意思了。當初被人吐槽最多的萬年後鼓剎的雅馬哈居然痛改前非了?這次雅馬哈順應民意,不僅在飛致150,而且還將新飛致250上也配置了車友們喜聞樂見的後碟剎,呵呵!

其實豪爵和本田也是後輪鼓剎的忠實執行者,但是沒見人吐槽它倆。可能是雅馬哈天劍王250當年過於固執的堅持後輪鼓剎,因此被萬千車友吐槽這個梗有關,當年天劍王250以23800.00元的傲嬌價格入市有關,這麼高的價格居然還是配備的後輪鼓剎,而且死不悔改,直到被GW250打得丟盔棄甲才一改執迷不悟,車友們有沒有一吐心中怨氣的感覺?

其實在這種小排量車型上,使用後鼓剎並不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情,鼓剎的性能足夠輔佐這種小排量車型穩穩的停住,而且還有不易抱死、工作可靠、結構簡單、成本低廉的特點。我個人並不反感後剎採用鼓剎這種形式,質量可靠的鼓剎一樣很優秀。

不過飛致的其他配置乏善可陳,前剎居然還是單活塞卡鉗,而且後輪是三者當中最窄的,如果摩友想要激烈一點的駕駛方式,最好還是三思。

新大洲本田CBF150R的配置亮點是LED大燈和轉向燈,側傾自動熄火功能,全液晶儀表,磁控防盜鎖,雙油門線,前制動為雙活塞卡鉗等等。

豪爵DF150配置了後氣囊雙減震,分離手把,全液晶儀表,雙油門線,前制動為雙活塞卡鉗等等。

配置聊完,再來看三款車的做工。

做工方面,豪爵DF150與新大洲本田CBF150R領先於雅馬哈飛致,從覆蓋件的油漆質量到車架焊縫的均勻程度上,雅馬哈飛致150稍遜一籌。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豪爵,做工精良,佈線規整,覆蓋件與車身鏈接部位都有緩衝膠進行柔性連接,杜絕了行駛中塑料件摩擦產生的異響問題,車架焊縫均勻工整,非常不錯。

最後是三款150的騎行質感。

騎行質感方面,三款車都還不錯,新大洲本田CBR150F的特點是舒適性比較高,厚實的坐墊,阻尼感十足的減震,發動機工作安靜,噪音小震動低,很容易引起穩重駕駛風格的人的好感。

豪爵DF150比較中性一點,車架剛性十足,以90km/h的速度緊急制動,車架表現非常穩定,沒有一絲手把左右晃動的跡象;制動拖印也是前後輪在一條直線上,很不錯。懸掛的設定也是舒適性與硬朗兼顧一點,小的路面不平過濾得不錯,但大一點的坑凼還是有比較大的衝擊感。動力表現也不錯,順滑也許並不適合用在一款單缸車型上,但是檔位之間速度銜接的範圍較大這倒是真的,中低轉速下的加速和高速性能都還不錯。

飛致的騎行質感稍顯運動了一點,尤其是後減震偏硬,有的車友將後減震調到最軟,然後將後輪胎氣壓降到比標準值略低一點的數值,據說效果不錯,不過這樣是否存在安全隱患還不得而知。起步加速,途中加速這是飛致150的強項,城市穿行十分的舒服,發動機震動不大,噪音也小,使得往往聽慣了轉速換擋的人會有點不適應。這款車採用了三者當中最窄的輪胎,因此激烈操控要慎重,另外高速狀態下的穩定性比另兩款車要差一點,容易受到側風的影響。

再來看三者間的技術參數對比吧:

入門級主流150街車新飛致、豪爵DF、新本CBF如何三選一?

還是來個評分榜如何(滿分為5分)?

入門級主流150街車新飛致、豪爵DF、新本CBF如何三選一?

可以看到,豪爵DF150的得分最高,各個分項得分都比較平均,沒有得分低於4分的分項,所以得分最高,實力最強。

新大洲本田CBF150R稍微低一點,但是差距不大,主要是動力和價格方面沒有豪爵DF150表現更出色。

而雅馬哈飛致150的得分最低,除了動力表現出色以外,其他得分項均為最低,因此只好敬陪末座。

總結

好了,總結一下吧。很多人可能感覺有點不可思議——豪爵一個國產品牌,居然幹贏了兩個合資大佬?不可能吧?但是事實上豪爵憑藉這麼多年的與鈴木合作的經驗,確實是進步明顯,嚴格的品控、優良的做工,以及自身儲備的技術底蘊,使得豪爵贏得這次的比試並非意外,我們相信豪爵即使脫單,在市場上也是大有可為,而實際上豪爵也是在抓緊去鈴木化的進程。

主流150cc街車如何三選一,大家看完本篇感覺有幫助嗎?更多車輛測評、橫評、試駕報告,歡迎持續關注摩托歐耶。

投票

三款入門級主流150街車,你更中意哪一款? (單選)
0人
0%
豪爵DF150
0人
0%
新大洲本田CBF150R
0人
0%
新飛致(國四版本)150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