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娄底新化扮禾 千年耕作文明的传承

娄底新化扮禾 千年耕作文明的传承

(娄底新化扮禾,千年耕作文明的传承)

娄底新化扮禾 千年耕作文明的传承

(娄底新化扮禾,千年耕作文明的传承)

娄底新化扮禾 千年耕作文明的传承

(娄底新化扮禾,千年耕作文明的传承)

娄底新闻网讯(颜文辉 报道)9月初,又到一年丰收季,新化紫鹊界梯田的稻谷已经成熟,开始收割,与其他地方机械化收割不同的是,这里的农民一直传承着几千年传统的手工收割。这种手工收割方法当地人称为“扮禾”。

初秋的阳光,温暖地照在层层叠叠的梯田上,沉沉的稻子已经泛黄。今年由于天气好,气温高,稻谷的成熟期比往年提前了20天。趁着晴好天气,紫鹊界村村民奉友洋夫妇请来3位邻居好友帮忙收割稻谷。在当地,农忙时节,大伙相互帮忙,不用付工钱,这叫“兑工”。“扮禾,都是靠着亲戚朋友来帮帮忙,把我们自己的扮了之后, 再帮亲戚朋友去扮禾 我们这个地方都是兑工的。”

按习俗,收割稻谷前,要举行简单的祭拜仪式,以感谢上天风调雨顺、大地土壤肥沃带来的好收成。仪式后,大伙就带上工具下田“扮禾”。 “扮禾”是最原始的收割方式,一般5个人搭档,2个人用镰刀割禾,2个人手握禾苗在扮桶中摔打扮出谷子, 1个人在后面捆扎稻草。“扮禾” 是个体力活,也是技术活。“扮禾”的高手能够做到不掉一粒谷子到田里,让谷子颗粒归仓。

尽管是“兑工”, 不用付工钱,但好饭好菜款待是少不了的。中午,奉友洋和母亲、妻子一起下厨,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招待“扮禾” 的人,而且每个菜品都是两碗双份,一是以示热情好客,二是寓意今年有好收成,明年持续有丰收!在当地,有“插田的酒、扮禾的饭” 的习俗。

随着一颗颗饱满的稻谷洒下,“扮禾”人身上的疲惫也渐渐褪去,收获的喜悦挂满了脸庞。千百年来,紫鹊界人守候在这片古老的梯田上,传承着祖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耕作文明,世世代代与天地相融,与山水共生,构建了一幅“天人合一”的美丽和谐画卷。(编辑/曹向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