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騰訊不把微信剝離,再造個騰訊?

鳳凰時尚育兒生活


如今微信已經超過 10 億用戶,誇張點說微信日活都有 10 億了,是個名副其實的巨無霸產品了。那微信既然如此強大,騰訊為什麼不把微信剝離,再造個騰訊呢?

簡單分析,騰訊至今沒有剝離微信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1、以騰訊目前的規模來說,騰訊完全沒有必要把微信剝離。不可否認騰訊剝離微信有可能使微信更加壯大發展,升值空間也會更大,而且張小龍和微信也會更有幹勁,對各方都有利,但以微信目前在騰訊舉足輕重的地位,完全沒有必要剝離微信。

騰訊在微信上的定位就是互聯網時代的入口。並且,騰訊目前的遊戲業務很多也非常的依賴微信的傳播,並且在騰訊的廣告業務上面,微信任重道遠,加之如今大火的小程序,用完即走,騰訊真沒必要在這個時候剝離微信。

2、如果騰訊剝離微信,投資人不好交待。很多人可能就想起當年支付寶從阿里巴巴拆分這件事情,當年支付寶從阿里拆分目的是怕支付寶變成外資,無法獲得支付牌照,將支付寶剝離阿里就是為了將支付寶變成內資,另外,支付寶變成內資也能獲得支付牌照。

當然,當年因這事,馬雲也是被冠上了「愛國」的稱號,而且馬雲也因這事與軟銀雅虎等外資投資者的關係鬧得很僵。但騰訊的企業文化是與投資者之間互相尊重,就這一點上,騰訊不會輕易將微信剝離騰訊。

3、退一萬步講,倘若騰訊真的把微信剝離,那麼騰訊的其他業務必然受到影響。很明顯微信現在已是騰訊核心業務,倘若微信剝離後可能導致整個騰訊的崩塌。

毫不誇張的說,騰訊至今不管是市值還是在盈利方面都能一直壓在阿里頭頂的原因,就是因為微信的存在。倘若剝離微信,騰訊被阿里甩出十幾條街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stormzhang


和支付寶等其他第三方支付平臺不同,微信本身並沒有給騰訊帶來太多收益,並且從微信提現、還款需要手續費來看,微信在某些板塊還會虧錢,這也是過於重視用戶體驗的張小龍和微信股東有矛盾的根本原因。


作為騰訊最重要的產品之一,微信的附屬價值已經遠遠超過其本身。就比如說十年前我們想衝QB,只能跑到代衝網點買遊戲點卡,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很多人在過段時間後就沒有衝錢的慾望了。而有了微信之後,玩遊戲被虐了,或者頭腦一熱,分分鐘就幫你剁手。

在商業模式上,微信支付、小程序、公眾號的加入,大幅度提高了微信用戶的粘粘性,這使得微信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聊天工具。我想,大家紛紛選擇微信而放棄QQ、支付寶,它們佔了很大原因。



如果騰訊把微信剝離,微信沒有固定的商業模式,能賺多少錢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騰訊就會少掉很多高質量用戶,並且在其他板塊,沒有微信的支持,也使得交易成本大幅度提高。所以精明的老馬是不會幹這種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事。

不知道各位看官們是如何看待微信的呢?你們是喜歡用微信還是QQ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讓更多人看到您的觀點,謝謝!


科飛貓科技公社


馬化騰之前在提及這個問題時談到:“微信及QQ都是公司的基本平臺,因此不可能將之分拆上市,“微信和QQ及QQ空間一樣,不存在分拆的可能性。”


  1. 微信在騰訊中佔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它是騰訊獲取用戶重要渠道,是騰訊所有業務的流量來源。微信現在的用戶群體偏向成熟年齡段用戶,消費能力較強,是一個高質量的客流來源。而且微信藉助朋友圈這個強關係,有助於分享,交流,推動流量的增大和消費的提升,且利於騰訊其他業務在微信的傳播和推廣。
  2. 同時它還連接電子商務的渠道,其涵蓋的功能包括手機支付、朋友圈投放廣告、社交遊戲等,騰訊目前的遊戲業務的傳播對微信非常依賴。在騰訊的廣告業務上面,微信還有巨大的潛力。
  3. 另外微信拆分對投資人也不利,作為騰訊的核心業務,微信的估值幾乎佔了騰訊的小半,剝離出去必將導致騰訊的市值下降,造成投資人和創始人的矛盾,影響公司穩定。
  4. 微信業務也非常依賴騰訊集團的其他業務,多方進行資源互換,優勢共享,有利於強強聯合。


總而言之,微信已經由市場充分的估值,再獨立無法獲得更高溢價。另一方面微信的定位是作為一個互聯網入口平臺,其商業化程度太低,需要藉助騰訊的業務。最後騰訊不需要複製一個相同的自己。


以上

現在關注“股加加”頭條號,領取500強企業的股權架構分析。


股加加股權設計



微信的開發團隊,是原先在廣州負責QQ郵箱開發的張小龍團隊,彼時他只有2~30人。在當時,騰訊內部有三到四個團隊同時在做類似微信的項目,最後是微信跑了出來,自此以後,微信就沒有再離開廣州。


時至今日,微信在廣州即將建設自己的辦公大樓,在深圳的一些團隊,如微信支付,也要搬到廣州來,總人數可能要達到數萬人。


而在管理上,微信也已經有了很大的自主性。身處廣州本身已經是特權,而微信的老大張小龍,在騰訊內部的頭銜則是WXG總裁,即騰訊單獨為微信設立了一個事業部,給他足夠大的自由裁量權。


而從現在的情形來看,微信正在成為一個縮小版的騰訊。


眾所周知,騰訊的盈利模式一直都是,做出用戶技術極大的(社交)產品,獲取極大的流量,然後用廣告、遊戲和虛擬商品售賣來取得收益。而現在騰訊收穫利益的手段還要加上電商和金融。其他所有不太性感的生意,都交給合作伙伴來做,他只做這些利潤最高的生意。這就是騰訊所謂的生態。


而現在微信推出的小程序,其涵蓋範圍也都是遊戲,電商和金融,只不過由於它們直接在微信裡就可以實現,那麼顯然變現的效率要高過跳轉APP,也能大大增強用戶對微信的粘性。不過這一次,騰訊就


微信,正在成為騰訊內部的又一個騰訊。


敦復


現在公司的市值有一部分是微信在支撐著。



1、拆開預示著一塊餅乾掰成兩塊,但是又掉了一些碎末,現在公司市值也有一部分是微信支撐著,微信在整個架構中,是一個核心底層地位,支撐著上面很多流量入口,廣告、推廣、增值服務、遊戲等。

2、拆開是對投資者利益的罔顧行為,拆開了可能就是脫離資產,這對投資者、股價都是不尊重的,最為一個股東,怎麼至少有一股啊,也是不同意微信拆開的。螞蟻金服其實不是於上市公司阿里巴巴上市資產了,也就是說阿里巴巴的股東無法直接享受到螞蟻金服成功的利益回報的,這是另一家公司了,管你啥事😂

3、這是一個強強聯合的遊戲,微信和其他業務群一起才能支持這麼大的市值,畢竟微信有巨大的流量,還沒有完全去變現,而是給其他業務提供流量,幫助變現


編程教育的世界


關於微信是剝離是個很大的爭議,我認為這仍然是要如何看待它的作用,現在的產品功能上細微的差別就決定產品很多方面的不同,產品的思想、產品針對的人群、推廣運營的方式、後期營收的方式。而微信現在是騰訊的牌面,更是一種瞭解騰訊的入口渠道。

如果騰訊在造一個騰訊,反而沒有現在的市場佔額大,微信的出現普遍及了百姓的生活,出行方式,生活購物等等。再者,如果在造出一個騰訊,定位要怎麼定呢?這不是重複了嗎?有了微信的出現,才更加的完善了人們的社交方面的便捷。

顯而易見的是,微信視頻、語音聊天,已經為眾多用戶節約了不可計量的話費。微信的位置共享功能,方便了人們的溝通見面。微信轉賬和微信提現等功能,也不比支付寶差多少。

其他的,諸如微信掃一掃付款,真的是連早上賣手抓餅的阿姨都支持我們使用。微信滴滴打車、生活繳費、話費充值、等等。儘管這些功能可能手機QQ上也具有,但是在使用頻次上,還是以微信為主。在這一點上,微信更偏於生活,而QQ則更主張工作時使用。

總而言之,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微信在騰訊佔比的市場方面佔主流。微信或許才是騰訊集團的頂樑柱。

對比再造出一個騰訊,微信,更是一種新的市場戰略,更是一個生活方式,更是一個生活服務平臺。更多資訊、請關注公眾號融易搜。


融易搜


剝離微信,微信是否就有更大的升值空間呢?微信張小龍和微信是否會更有幹勁呢?我看都不會,把微信從騰訊剝離出來,微信的價值就會逐漸消失,2017年春節後微信及WeChat的合併月活躍賬戶超過10億,這10億用戶是否真的僅僅就是奔著微信聊天工具去的呢?當然不是,微信平臺是騰訊服務的一個超級流量入口,用戶可以通過微信入口玩騰訊遊戲,看騰訊資訊,使用騰訊的金融服務。若是把微信拆出去,微信平臺連接的這些騰訊資源又如何處置呢,若僅僅只有社交功能的微信市場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同時, 不能忘記騰訊依舊是一家遊戲公司, 2018年3月21日,騰訊公佈截至2017年12月31日未經審核的第四季度綜合業績及經審核的全年綜合業績。財報顯示,2017年騰訊全年收入2377.60億元(363.87億美元 ),比去年同期增長56%。騰訊遊戲2017年的營收達到1179億元,剩餘的營收來源於增值服務以及廣告,也就是說騰訊一半左右的收入來源於遊戲,而社交工具本身的營收能力是及其弱的,沒有騰訊為微信持續輸血,微信是很難支撐運營的。若是拆分開微信,讓其獨立運營,只有在產品層面損失更多用戶體驗來換取商業變現,到那時的微信只會輕易的被競爭對手擊敗,失去市場。

至於私不私心的,到了BAT這個等級的企業,很難有高管甚至是企業有能力用自己的私心去決定自身企業的發展方向。行業變化極快的互聯網行業當中,稍走錯一步就會給競爭對手機會反超自己,哪有機會去考慮私心。


媒體訓練營


張小龍一手打造的微信,內心當然想分拆獨立上市,這樣,他是公司元老,利益應該可以最大化。


想歸想,但騰訊不能,馬化騰不能,為什麼?


我們先看看騰訊2017年度財報:

2017年度收入237多億,增長很高,遊戲及相關佔比71%,從收入比例上看,騰訊可以說是一個遊戲公司。


微信及WeChat :合併月活躍賬戶達9.886 億,同比增長11.2%。春節後,合併月活躍賬戶超過10 億。但·QQ空間到活躍度下降,QQ聊天的活躍度下降,說明微信對QQ在社交功能上是替代,QQ在公司辦公功能上會發揮更多的作用。


年報中,提到微信用戶數,沒有說到直接收入,只說到收微信驅動(引流)


根據上述現狀,如果把微信剝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公司,可能會出現如下結果:


1、騰訊公司市值會大幅下挫,估計下除70%,因為現在的騰訊公司的核心價值是微信,投資者因為微信這個大社交平臺,才使騰訊有很高的溢價。


2、分拆成兩個公司,會導致兩個公司的交易成本上升

,原來是一家公司,微信平臺是引流的作用,微信與其它業務是互補的作用,分拆後,內部核算變成了外部交易,稅、人員、採購、技術共享等成本都可以大幅上升


3、微信自身業務收入很低,沒有主打收入,還沒形成良性商業模式,如果些時分拆成新公司,雖然有合作業務帶來的收入,估計短期內無法做大,可能需要靠不斷融資來維持,必然要不斷稀釋股份,這未必是馬化騰想要的結果


4、微信沒有獨立的支付牌照,支付業務也只是一箇中介平臺,用的是財付通牌照,一般情況,同一控股人,不能有兩張或以上的支付牌照,這必然影響微信支付的發展。


其實不能分拆的理由很多,我們吃瓜群眾,鹹吃羅卜蛋操心


-


我是漢字谷主,【專注說文解字、識字啟蒙、語文教育等漢字產業,古汀漢字谷 獨創的《人字學習體系》(人字學習法、快速識字、漢字創新思維、漢字國學、古詩文)】

漢字創新思維訓練課程 提升中小學生想象力及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也能讀懂國學經典!歡迎關注、交流及合作!

如何獲得上述 人字學習法 相關資料,請關注本頭條號,私信 “人”


漢字谷主


微信是移動互聯網時代騰訊的核心,當然騰訊的股權結構也註定了微信如果分拆難度兩會非常大。



1、微信是騰訊的核心,騰訊不可能分拆。

騰訊的核心是社交,pc時代是qq,移動互聯網時代是微信,微信對騰訊股價的推動超過1/3,也就是1700億美元,如果將微信分拆出去,騰訊股價就會下跌。這個支付寶不一樣,支付寶當時分拆的時候估值並不高,而且支付業務是套餐電商業務的下游,對阿里巴巴的股價影響很小

2、微信分拆流程繁瑣,支付寶是強硬分拆

微信是港股上市公司,如果分拆按照標準流程需要股東投票,而股東投票又需要利益斡旋,需要較長時間,而支付寶當時是強硬分拆,馬雲在沒有通知股東雅虎和軟銀的情況下直接變成了馬雲的內資公司,直到現在還是馬雲爸爸黑歷史,對其商業信譽造成了極大影響。



3、微信支付沒有牌照,不能單獨進行支付業務

微信支付的拍牌照用的是財付通,qq錢包的支付牌照也是他,央行規定一家只能申請一張牌照,所以如果拆開微信,那微信支付需要一個新牌照,當然牌照也就幾億人民幣,騰訊也不缺這個錢。😍ི


毛琳Michael


騰訊創造微信的目的就是維持騰訊在社交領域的優勢位置,最好可以擴大社交的市場份額,成為社交霸主,從目前來看,微信的確完成了騰訊的目的,也讓騰訊成為了社交領域的霸主。


騰訊是在2004年上市的,微信是在2011年誕生的,在微信誕生的時候騰訊已經上市了,這個時候微信已經屬於上市公司的一部分了,作為一款社交軟件,微信最大的作用就是流量,如果獨立拆開,對於騰訊相關的業務進行是有弊端的,拆開之後就是另外一個公司了,騰訊再想有能力完全充分調動它,也是不可能的。而微信在騰訊集團裡面,就可以完全被騰訊的股東控制,試圖把微信從騰訊集團控制,這些股東也是不可能答應的,畢竟損害的利益很大很深。

這也讓我想起了支付寶從阿里巴巴分拆出來的事件,雖然馬雲當時把支付寶從阿里巴巴剝開出來了,但是也讓雅虎和軟銀很不高興,也就有了阿里巴巴和以支付寶為主體成立的螞蟻金服一系列相關協議,條款也是相當坎坷。

所以支付寶雖然分拆了,但是也不是那麼容易,影響和股東的關係,如果微信分拆出來的話,那麼必然又會遭到騰訊控股股東的反對。


微信如果不分拆出來,和騰訊的其他業務在一起作為一個集團的整體,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和意義,微信放在騰訊控股裡面,可以讓騰訊控股的市值達到新的高度,帶來的價值和品牌是不可估量的。所以綜合起來看,即使微信想被分拆出去,實際上面也是不可以的,另外,微信放在騰訊集團裡面,反而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