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8 「紀實」生活在突尼斯地下的家庭

「紀實」生活在突尼斯地下的家庭

攝影師斯馬拉最近在突尼斯南部的高山達哈爾地區度過了一段時光。當地居民已經在地下家中居住了好幾個世紀。這些房屋的構造如同洞穴,也被稱為穴居人房屋,在乾旱的沙漠中為當地的居民在夏季和冬季的極端環境下提供了保護。

「紀實」生活在突尼斯地下的家庭

這些房屋如果在高空中望下去,很像一個個火山口。曾經為1977年的電影《星球大戰》提供了拍攝地點。

「紀實」生活在突尼斯地下的家庭

現在這些地下房屋的使用越來越少,有些已經失修。尤其近幾十年來,農村人口減少意味著住在家中的人越來越少,這些住房由挖掘出來的圓形庭院的牆壁組成。

「紀實」生活在突尼斯地下的家庭

一隻貓偎坐在馬特馬塔的穴居人房子裡。

「紀實」生活在突尼斯地下的家庭

突尼斯遊客在馬特馬塔的家中漫步時,薩利哈米走過她的房子。當地居民主要靠橄欖農業和旅遊業為生。

「紀實」生活在突尼斯地下的家庭

18歲的薩馬和38歲的拉蒂法在馬特馬塔外面的地下室裡看電視。

「紀實」生活在突尼斯地下的家庭

現年54歲的穆斯塔法是一名農民,他坐在自家的“穴居人房子”的走廊上,這座房子在2018年的2月4日被改造成馬特馬塔郊區的一個倉庫。

「紀實」生活在突尼斯地下的家庭

薩利哈米與她的女兒整理家務。

「紀實」生活在突尼斯地下的家庭

一名柏柏爾婦女和她的妹妹騎著一頭驢在馬特馬塔的郊區。

「紀實」生活在突尼斯地下的家庭

43歲的Mounjia牽著她的驢子來到馬特馬塔的穴居人房子。“我想有一個現代化的房子,但是我還沒有足夠的錢在一個新的城市裡建一個房子。穴居人的生活讓人精疲力盡。我們得去取水和木頭。”Mounjia說。

「紀實」生活在突尼斯地下的家庭

38歲的拉蒂法亞在她的廚房裡準備蔬菜。

「紀實」生活在突尼斯地下的家庭

薩利哈米在她家裡磨小麥。

「紀實」生活在突尼斯地下的家庭

Mounjia在她的廚房裡擺姿勢拍照。“我想離開我的房子去尋找一個現代化的地方;我們可以買到所有的東西。”

「紀實」生活在突尼斯地下的家庭

在門外的儲水池感覺像口井裡面打水。

「紀實」生活在突尼斯地下的家庭

一對老夫妻的早餐。

「紀實」生活在突尼斯地下的家庭

現年76歲的塔伊布坐在家中。“我們的家對遊客開放,但現在缺少遊客,我們什麼也賺不到。可我不想離開我的家,這裡是我長大的地方。”塔伊布說。

「紀實」生活在突尼斯地下的家庭

臥室

「紀實」生活在突尼斯地下的家庭

「紀實」生活在突尼斯地下的家庭

Mounjia在她家裡織地毯。

「紀實」生活在突尼斯地下的家庭

89歲的Mariem坐在她的穴居人房子外面。

其實這樣的房子,在中國也有。在陝西的三原縣新興鎮柏社村,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村落。柏社村最為人知的是“地窯”。它擁有的二百多個保存完好的地坑式窯洞,展示出一種生土環境的分佈狀態和獨樹一幟的關中窯洞文化。

窯頂上的地面夯實,並向外有傾斜之小坡,這樣下雨時地上不積水,可保護窯洞。地坑窯院中要挖一口深約10米的滲井,井口上縮小成一小孔,比地面略低,用來收存坑院之雨水,這種井稱為窖。

有人這樣形容它:“見樹不見村,見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人往那邊站著,腳下也許就是人家的屋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