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农村生活成本可以低到什么程度?

陆科民


中国农村生活成本可以低到什么程度?

如果你想,农村生活成本可以很低,低到超乎你的想象。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村子里王奶奶的日常生活吧。

王奶奶是个留守老人,老伴前几年也走了,孩子们都在外地打工。奶奶一生信佛,看见她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念经。

农村生活有四宝,柴米油盐少不了。那就从这四个方面来说说吧。

柴。现在,农村常住人口急剧减少,家门口都有柴可砍。奶奶眼看就要上七十了,但身体还挺硬朗。天气好的时候,就会约上几个同村的老奶奶一起去屋后的小山上砍柴,上午一挑,下午一挑。现在,王奶奶前年的陈柴都还有20几挑都没烧完了。所以,柴不花钱。

米。王奶奶家有6亩承包地,虽然有一亩地太远荒了,还有良田5亩。王奶奶种地是干不动了,但是5亩地出租,每年也能有800来斤的粮食。奶奶一个人吃,根本吃不完,每年都有剩余呢。所以,米自然也是不花钱的。


油。在农村,我们这边家家户户都会有片茶林。王奶奶每年都会上山摘茶子,就能榨出茶油。其实茶油的市场价很高,但老奶奶说自己也吃素,就不来回折腾了,自己榨的茶油自己吃。所以,油自然也是不用钱的。

盐。盐自然是要买的,不过也不贵。其实,盐王奶奶也是没买过的。孩子们回家过年,购买年货的时候盐总是一箱一箱买的。春节过完,大家又都出去了。所以,每年的盐奶奶也是吃不完的。

农村,很多东西都是自给自足的。只要你勤劳点,除了盐以外,别的东西几乎你都能自己劳动获得。


我是小王,欢迎朋友们留下不同观点,同意就点个赞吧。更多三农精彩内容,请关注头条号闽农小王。


闽都王行


u农村的生活成本可以低到什么程度?可以说低到你不敢想的地步!

我们村有一对老夫妻姓王,有三个儿子,四个闺女。王爷爷今年已经89岁,王奶奶也85岁。住在一间15平方的房子里,年纪大了,儿女也都在外打工。唯一能照顾他们的,只有最小的闺女,而这最小的闺女离他们也有4里路。所以平时都是靠自己弄吃的,虽然年纪大,身体还算健康。屋后面有几分地,自己种一点蔬菜,养几只鸡鸭。烧饭用稻草麦秆,用的是井水。平时天擦黑就睡觉,用电一年不到10块钱,由于离集市还有十来里路,平时也不去,只有家里鸡蛋多了,才跨个篮子去卖点鸡蛋买一点肉回来。一年下来真正花钱不超过200块。这在城里都不够一些人一顿饭钱,就这样,老人还说花钱厉害……

前几天,听说王爷爷病了,去医院花了80块钱,小闺女被王爷爷给念叨好久,一直说这钱不该花,说自己90岁人了,该死得了,花这冤枉钱干嘛?还不如留着给孙辈们买点东西……每次听到老人念叨,总感觉心里堵的慌……

相比老人的节俭,现在的农村的生活,真可以说用奢侈来形容了,红白喜事随礼低于300都拿不出手,定个亲从我小时候的1888到现在的68888,结婚的彩礼从我小时候的6888到现在288888,一路水涨船高。吃早餐也不自己做了。骑摩托到集上花个十块八块的买着吃,菜园也没了,吃菜买,猪不养了,鸡鸭没了,想吃了买……小孩子一天不给买零食就不去上课,大人在外面辛辛苦苦一个月不过四五千。生活费是能省就省,小孩子在家一个月要花三四千眉头都不带皱的,春节回家了,没有个俩三万,甭想过一个安稳年……

农村生活的成本确实低,那也是老一辈才能吃的下的苦,相比年轻人,农村的生活成本并不比城里那些收入相等的低,相反的,还要高很多!


清风明月柳一村


农村生活成本可以低到你想象不到

说农村的生活成本可以低到忽略不计,为什么这么说呢。

拿我一大家族的一个爷爷来说吧!他一年一百块钱不一定用的完,不知道这算不算低,爷爷今年70岁了,跟我家是一个家族但是不是亲爷爷,我没见他花过钱,他这么大岁数了,自己还种地虽然不多,但是足够他生活的,他没有后代,吃的是低保。身体很结实,没有大病。


他唯一的开销就是买点油盐酱醋,其他我看就没有了,粮食是自己种的不用买,衣服不买,不抽烟不喝酒没有支出,没有后代也不用管啥。看病有低保,村卫生所基本都能解决掉不用花钱,不出门常年生活在村里。

所以说给他一百元,他可以生活很长时间,这就是为什么在农村老人去世的时候,会留有遗产,而且是子女所不知道的,都是他们省吃俭用攒下来的。

当然这是低的,低到你难以想象,还有高的高的也很离谱

村里生活比城里的生活成本一点都不少,婚丧嫁娶都是费用,孩子结婚盖房子花的费用比买房子少不了多少,彩礼钱更是无数,农村的生活水平好了,生活改善了,花销自然也就跟上来了,现在城市 有的农村基本上都有,没有你花不掉的钱,可能比城市花的更厉害,因为他们压力小,所以也就舍得花钱。


小小报喜鸟


农村生活成本最低可以降低到什么程度,看到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高,农村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城市,甚至有些家庭的生活水平高于城市的一般家庭,但是农村也有一些孤寡老人或独居的老人,一个月可能30块钱都用不了。


因为我家的特殊情况,我们和姥姥姥爷一起住,我的爷爷在奶奶去世以后一直是自己住,虽然儿子女儿也都很孝顺,但是老人要强不想因为自己影响到儿子女儿的生活,再加上爷爷的身子骨一直很硬朗,八十多岁的人还天天骑着三轮车去地里溜达。

就拿我爷爷来说,爷爷把地都分给了儿子,一个人也吃不多面粉,所以都是一家时不时去给爷爷面粉大米,这些都不需要钱。吃菜这一块,除了冬天要买点菜以外,春夏秋三个季节几乎不用买菜,自己在院子里种点菜就够吃。冬天也很少买菜,冬储的萝卜白菜再加上儿女送的菜,基本就够自己一个人吃。爷爷喜欢养驴,家里有两三头驴,夏天给驴割点草,秋天梨树叶掉了搂一些树叶留着冬天喂,也当锻炼身体了。爷爷不爱看电视,家里甚至没有电视,只有一个收音机,再加上偶尔用电锅做饭,一个月10块钱电费就够用。水费一年20块钱,一个月不到两块钱。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用农村合作医疗就可以。穿衣这一块几乎不花钱,有一次去看爷爷,爷爷还指着一条新棉裤说是奶奶在世的时候做的,一次还没穿过。所以穿衣这一块可忽略不计。所以我爷爷一个月30块钱基本够用。我爷爷一个月农村的退休金85块钱,偶尔卖小驴还能再攒钱,所以几乎一年不花什么钱。我们这些小辈在外面上班的,回家都会买点营养品去看他,这些营养品他很少吃,有时候爸爸叔叔去看他还让爸爸叔叔拿回家。



像我姥姥姥爷跟着我们住的,每个月的退休金都不动,但是妈妈每年都会取出来让他们自己拿着,虽然一年两个人加起来才两千来块钱。所以农村的生活成本还是很低的。


小马话三农


其实,农村的生活成本一点都不比城里低,我不知道回答这些问题的人,有多少是在农村生活,或是对农村真的了解吗?

老麦的老家就在农村,鲁中偏南一点,标准的山区丘陵地带,小时候真的很穷,我印象中上小学年纪的时候,每天都在盼着什么时候能天天吃馒头,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那时候基本天天吃的就是煎饼、间或的还有窝窝头,一年吃不了几次肉),那时候的生活成本是够低,低到一个月一个家庭可能仅有几块钱可以支配。

现在时代变了,老家也变了,老家的土坯房变成了一排排的大瓦房,村委还设了幼儿园、文化广场,农村的老头老太太也可以天天在每天农忙后去跳跳广场舞了。在生活方面,除了一些稀罕的山珍海味,基本上想吃的都可以买得到。

虽然说农村最大的资本就是土地,可是现在土地荒芜的太多,年轻人都在外面讨生活,多数也在外面的城市买了房子,鲜有年轻人在家种地了;老人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也种不了地了,于是很多的土地开始荒芜了起来。

地种的少了,很多生活支出就要靠买了,虽然自家也有菜地,但是随着生活要求的提高,每次集市的时候,还是要买上一些青菜、肉类,而且关键一点,其实农村的青菜、肉类以及其他很多的生活必需品都比城市要贵,是的,贵!

很多人说,农村住不用花钱,可是在农村盖一套宅基地,基本上没个十五六万还真盖不起来,而这十五六万,基本上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就是一套像样的房子的首付了。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花销,那就是孩子结婚,现在你知道农村的彩礼钱到了什么程度吗?随便一个姑娘出嫁,首先的要求就是城里一套房,家里一套房,还得买个小车,就这几样,没个五六十万也打不住。而在彩礼这块,在很多城市的婚俗中,却是没有的。

还有一点就是,农村的人情世事太过于交叉复杂,谁家结婚生子,谁家老人过世,谁家生病住院了,都要去看望,看望的成本一是拿的礼品,再就是礼金。

所以,统算下来,其实,农村的生活成本一点都不低,你不要拿个别的生活特别困难的来说事,就是城市还有那么多的乞丐呢,你说呢?


老麦说说


农村很贫穷的家庭,生活成本非常低,十几二十块有的算多的了,有人说,不可能,就是我每天抢红包都比这多。


我家是农村的,小时候吃的最多的菜就是自己研制的咸菜,还有自己院子里种的蔬菜,吃肉也只能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偶尔能吃上,记得那时候总有个想法,啥时候家里养的鸡的病死了,这样就可以吃肉了。

妈妈炒菜一般都把菜做的很咸,这样就可以多吃几顿,我曾经记得有段时间,每次吃饭都能吃到一个咸菜疙瘩,所以基本上吃的东西要么是自己种的,要么是做一次就能吃好久的。


至于穿的,一年能买新衣服的时候就是在过年的时候,平常穿的衣服不是哥哥姐姐穿着小了的,就是邻居过亲戚送的衣服,曾经我们村里的一个衣服,据说被十几个孩子穿过。

至于其他方面也不会有多少花销,平常人情往来不是拿十块钱就是送个东西。

后来我上大学的时候,父亲告诉我,你要好好学习,我们全家一年最好的情况能赞三千块钱,连你的学费都不够。

农村生活成本低,有几个方面

贫穷

农村就业机会少,大部分都是农民,靠那一亩三分地活着,还的看着老天爷的脸色,再加上家里孩子多,地里的收入有时候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所以就尽最大能力的省,说白了就是被逼的。

勤俭节约的习惯,为了后辈攒钱


以前的苦日子让他们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什么都不想浪费,虽然手里有钱了,但是也不乱花。

有一次,我回老家给爸妈买了只鸡,结果吃了三天还没吃完,一是妈妈把菜做的很咸,二是爸妈吃点就说吃饱了,也就我吃的最多。

另外一种人是因为要操心后辈的事,把钱都攒起来,宁可自己生活过的艰苦点。

现在农村政策也越来越好,解决了不少农民的问题,我相信随着政策的越来越好,农村生活也会越来越幸福!


草行者


我老家在豫东农村,生活成本无外乎吃穿住行及其他,那就从这五个方面来说一下。

1,吃。家里目前有二十多亩地,在门口专门开辟了大块地,种植蔬菜和水果,有大葱,大蒜,白菜,小青菜,韭菜,豆角,黄瓜,西红柿,苦菊,丝瓜,茄子,石榴,梨,西瓜,核桃,葡萄……好吧,太多了,反正市面上有的蔬菜菜甚至水果很多都有,家里养了鸡,鹅,除了吃鱼和肉要买,其他都可以自给自足。


2,穿。老人节俭惯了,在家不舍得给自己买衣服,就算买也是挑便宜的买,许多衣服都穿了很多年,子女给老人买的衣服成了最多的来源。

3,住。家里的自建房,住了大半辈子了,这个就不用说了。还有电费,生活好了,各种电器也齐全,洗衣机,冰箱,空调,电脑电视家家都有,我家每月电费至少也在200元以上。


4,行。出门也就是走亲戚,购物,亲戚大多离得近,骑电动车都能到,乡里也有公交车,离家都很近,前两年我买了汽车在家里,去远的地方都很方便。

5,最后还有一个很大的开销就是随礼了,也就是随份子。亲朋好友家孩子结婚生子升学什么的,随礼也在所难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礼金额也越来越高,这也是一大部分开销。不过有来有回,自家有喜事,也就回来啦哈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消费水平和城市的距离在逐步缩小,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你是在农村吗?你们那的生活成本怎么样?


谢命顾


对这个话题我真不想谈,谈起来觉的痛心,我在农村长大,又做过多年的农村民政和扶贫工作,再加上我们这里是山区,见到了太多的贫困与辛酸。这样说吧,有些贫困户由于年老或残疾,生活仅仅靠每月120元的低保金生活,就这,还能攒下钱。

这可就不是城里能想象的生活样子了,住着破旧的房子,家里就别谈什么像样的傢具和家电了,一年四季穿几十元的衣服,菜和粮食自已种点,也不用手机,用着节能灯也是政府发的,过年吃点猪肉也是民政部门救济的,也许你会说,这样的户现在有吗,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在山区的农村,这样的户大村得二十家,小村也有几家。

这样的户生活成本低到可以说,一年人均费用也超不过二千元。但他们是没有办法。


春日之虎


看到这个问题估计题主是想看到有人回答说,农村生活不要成本晕吧,觉得在农村生活一年可能一分钱都不要吧,自给自足是不是。

其实对于农村的生活,这个就看你怎么生活还有你处于什么年龄段了。如果你是一般的老人,只有吃饭看病这些的话,一年只要少生病确实花不了多少钱,一些老人自己种点菜,种点粮食行政这样的老人在农村还是很多的,而且年纪大了一些人情费也就不需要了,穿的用的都有子孙后代给自己买好了,生病也有儿女出钱,对于这样的老人来说一年基本上确实不需要什么钱。反正从自己的口袋里没有出钱。

但是如果是年轻人的话,在农村生活的成本可不比在城市生活的成本低,这个我是深有体会,因为我现在就在农村发展,二十多岁,有几年了,一直在农村搞养殖种植。我一个月的不说工人钱,就是自己一个人的生活开销就是要两千多,还不包括我给家里的钱,就纯粹我自己花的。我还是省吃俭用的。

现在农村人基本上已经不种田种地了,什么都是靠买的,加上水煤气电现在农村也都是需要钱的,这些加起来一个月怎么也要好几百,反正我自己一个月电费都是两百多。自从换了现在的电子表之后发现电费好像越来越多,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吃饭是不贵,一个月一个人有二十斤米还有多余的,但是吃菜厉害,现在的蔬菜在农村都比城市卖的贵,加上我一个人在农村,也没有种菜都是买的,一个月七八百还要省着花,还有电话,网费,一年下来也要一两千。

然后自己一年的穿的,生活用品偶尔也要换一下吧,比如一些锅碗瓢盆的,一年几套衣服要有吧,一年下来几千块是要的。

农村的人情费一年也不低,特别是在冬天腊月的时候,两个月估计给被人送人情费都要去大几千,而且年年如此。

一般一年两次感冒,如果没有大病的话还好,一年也就几百块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只要是有一点大病或者是需要住院了,基本上就要好几千了。

加上如果自己有孩子,有老人的话,这个也是最大的开支吧,现在都知道培育一个孩子出来不容易啊,就算是幼儿园一学期的学费都是三四千,一年就是七八千还有穿的,用的一年下来怎么也要一两万了。还有老人的赡养费。

以前我没回农村之前,每个月给父母一千块生活费觉得还有多的,自己回来之后,发现一个月几千都不够,真的不知道自己过得。现在农村生活的开支是越来越大了,加上还有在城里买房的一个月房贷也是几千。

哎,农村人真的是不容易当啊。


三农帝国


没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无法想象农村穷人的生活状况。

讲一个邻居大婶的去年的生存故事:

我们的村庄于县城近郊,这位大婶是我的后邻居,今年73岁,已寡居二十多年。既非五保户(两个儿子已分家另过,两个女儿也出嫁多年)长子已亡故,不够五保户标准),也非贫困户(众所周知的原因——绝大多数农村人既不知道农村贫困户帮扶内容,也不知道评选标准,更不知道如何申请)。

因年龄过大,体弱多病,不能耕种 ,她的承包地(约0.7亩耕地)十多年前就分给两个儿子。两家每年每人给她200斤小麦,50斤玉米,以目前价格折合480元;每家每月给她20元零花,生日或年节时分多给几十,两项总计约1000元。

她的生活开销:每天三个馒头或两碗面条(大约1.5元,每月不足50元),蔬菜要秋季在房前屋后种点豆角丝瓜、冬季种十几棵白菜解决(自从去年县里搞卫生城建设,已不允许农户在宅基地外种菜了,种上的都给铲除或轧碎了);家中电器是两只发出暗红色的10瓦的白炽灯和大女儿买的一部听戏机,每月电费或更换电池约1.5元;水费每月大约3元;做饭的柴草基本是捡拾的;穿的衣服基本上是女儿或儿媳穿过的,虽不合身倒也“时髦 ”;冬季取暖则购置煤炭400斤左右,约200元;偶有头疼脑热花费不高的毛病刚由二子均摊(每年约100--200之间,从来不曾住医院治病。

这样大婶每年生活总成本为(50+1.5+3)x12+200+200,大约1100元,平均每天3块多钱。

在这里只说现象不作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