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花果山七大圣除了牛魔王之外,其他六个都哪去了?

巨蟹座大王


 孙悟空与牛魔王等六魔结拜,共称“七大圣”。从孙悟空和牛魔王的实力来看,这七大圣绝对是人界最强的妖魔。可是,在取经路上,除了牛魔王闪亮登场,其他五大圣竟神秘消失?这是怎么回事?

  莫非是吴承恩写漏了?

  当然不是,消失的答案,就潜藏在原著当中。

  我们先看看,七大圣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在斩杀混世魔王之后,孙悟空初步认识到兵器的重要性。他的神通远胜混世魔王,可因为人家有一把魔刀,就打得孙悟空很是狼狈。回到花果山之后,他就开始武装猴兵猴将。他手头没有武器,只能把竹子、木头做成标枪、大刀。

  某日,美猴王忽然静坐处思想道:“我等在此恐作耍成真,或惊动人王,或有禽王、兽王认此犯头,说我们操兵造反,兴师来相杀,汝等都是竹竿木刀,如何对敌?须得锋利剑戟方可。如今奈何?”

  孙悟空悟性奇高,意识到未来可能存在的危机。如此操练军马,迟早会引起他人注意。开始或是人王、禽王、兽王,等势力大了,当然也就会惊动到仙界之王。

  孙悟空行动起来。他先跑到傲来国,抢来了兵器,武装起一支四万七千只猴子的大军。之后,他自己没有趁手的兵器,就跑到龙宫,半借半抢拿来了金箍棒。他知道惹了龙王,事情搞大了,于是“日逐腾云驾雾,遨游四海,行乐千山。施武艺,遍访英豪;弄神通,广交贤友”。

  孙悟空明白,要想干成大业,光靠自己单干是不行的,必须找到好帮手。于是,他在安顿好花果山后,每天都到各处结交大神通的魔王。在这样的情况下,认识了其他六个弟兄。

  也就是说,孙悟空是想借助六大魔王的势力,提高自己的地位,扩大自己的影响。一旦有事,可以引为强援。

  孙悟空是如此想,那其他六大魔王呢?当然也是如此。

  也就是说,七大魔王走到一起,本就不是因为情义。大家都因为势力强大,担心会引起高层——也就是天庭的关注——才彼此借重,彼此利用。

  之后,孙悟空去了天界,受了仙篆,一去就是十多年。因觉弼马温官小,反出天庭。因独角鬼王的劝说,自称齐天大圣。天庭派兵征讨,孙悟空大败巨灵神和哪吒。初次扯旗造反,孙悟空获得大胜。

  此时,六个哥哥听到消息,都来祝贺。孙悟空被佛道围剿,六大圣为何不相助?除牛魔王,五大圣下落如何六位魔王为何此时前来?要知道他们都是一天可游遍四海的大魔头,必然早就知道孙悟空回到人界的消息。可他们没有第一时间赶到,因为他们在观望。一直等到天兵天将被打退,六兄弟才赶来祝贺。

在这样的情况下,孙悟空提议:“小弟既称齐天大圣,你们亦可以大圣称之。”在六魔王听来,孙悟空这句话既是炫耀,又是挑衅。我这个老七都敢称齐天大圣,你们敢吗?

之后,是长长的沉默。许久,牛魔王忽然高叫道:“贤弟言之有理,我即称做个平天大圣。”然后,其他五兄弟纷纷应和。从此可以看出,其他五大圣即便神通不弱,但都是没有胆色的主。唯独牛魔王,豪气不在孙悟空之下。在七兄弟的名号中,牛魔王的平天大圣也最是霸气。

  孙悟空是齐天大圣,与天相等。牛魔王却是平天大圣,把天也要削平。至于其他五大圣,多是对自己神通的夸赞,没有挑战天庭的意味。如复海大圣蛟魔王,自然水下功夫了得;混天大圣鹏魔王,自然飞行速度奇快;移山大圣狮驼王,神力惊人;通风大圣猕猴王,速度迅捷如风;驱神大圣禺狨王(禺狨即金丝猴,形体似猕猴却比猕猴大,从此也可见七大圣排名按照身体体型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当是法术精奇,即便神仙也可驱使。

  天庭在围剿孙悟空之后,为何没有追杀六大魔王?牛魔王在西方路上称霸一方,名气极大,为何没有人称他为“平天大圣”?这个外号可比大力牛魔王牛逼多了!

  只因六大魔王在宴会上,虽自封大圣,但回到自己地盘后,并没有一人敢像孙悟空一样,扯旗造反!

  从二上天庭,受封齐天大圣起,孙悟空就和六大魔王失去了联系。

  也难怪,孙悟空这一去将近半年,在人界也就是过了一百六七十年。这亲兄弟长期不联系都会疏远,更不要说孙悟空与牛魔王这种酒肉朋友了!

  孙悟空偷蟠桃,偷仙丹,反下天庭。在天上也就是小半天功夫,玉帝就派李天王领兵征讨,但人间却也过了数月。可六大魔王无一人前来。

  六大魔王必然怨恨孙悟空,当初说好的同享富贵呢?上了天庭一百多年,也不知道拉哥哥们一把!

  既不能共富贵,也别期望共患难!

  若孙悟空还能击败天庭兵马,那他们六个魔王,还会及时出现前来捧场。

  这世间,从来都是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极难!

  再后来,孙悟空被擒拿、被压五行山,五六百年间,六大魔王没有一人前来探望。

  多年后,孙悟空遇上红孩儿,遇上铁扇公主,遇上牛魔王,都主动提起当初结拜兄弟的事情。一方面,孙悟空想借这层关系,快速通关;另一方面,也证明孙悟空是个真正重感情的人。反观牛魔王,见到孙悟空不念半分旧情。

  那么,六大魔王还活着吗?应当活着。以他们那种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脾性,在西游世界中必然可以混得很好。且看牛魔王就是如此。他把孙悟空当成反面教材:虽然牛魔王法力无边,但不组建军队,不公开造反。即便是人界再厉害的魔王,那不过是土匪头子,面对朝廷正规军,还不是死路一条?

  至于红孩儿嚣张跋扈,居然把土地山神当奴仆,那是因为红孩儿另有靠山。

  以牛魔王的神通,人界已经极少威胁到他的存在。只要他低调做妖,天庭也不会来找他的麻烦。

  六大魔王掩藏起和孙悟空交往的经历,低调而幸福地生活着。蛟魔王等五大魔王分散在人界的东、南、北、中方位,而孙悟空一路西行,自然遇不上。唯有牛魔王太背,住在西方,且老婆、孩子先后干扰了取经大业,最终只落得被斩首,被降伏的可悲结局。


叶之秋


孙悟空在花果山有六个兄弟,分别是平天大圣牛魔王、覆海大圣蛟魔王、混天大圣鹏魔王、移山大圣狮犭它王、通风大圣猕猴王、驱神大圣禺狨王。先是孙悟空自称齐天大圣,然后他们也纷纷称大圣。但是后来他们都不帮兄弟,唯一出场的牛魔王甚至还唱对头戏弄。清代黄周星在《西游证道书》上评曰:“禽兽之性,始为兄弟,终为仇敌。举一牛可以例其余。”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圣”的原型和宋代以后福建民间瑜伽教有关,武夷山产生了很多猴妖的传说,所以他们都叫“大圣”。在元代杨景贤《西游记杂剧》里,骊山老母、巫枝祗圣母、齐天大圣、通天大圣、耍耍三郎是姐弟五人,而孙悟空还不是齐天大圣,居然是通天大圣。更有趣的是:偷仙丹的是齐天大圣、被压在龟山下是巫支祇圣母,叫孙行者的是耍耍三郎,西天取经的是通天大圣都不同。

很明显,到今天这些“大圣”的事迹全部到孙悟空去了,而他们大概又是平天大圣、覆海大圣、混天大圣、移山大圣、通风大圣、驱神大圣的原型,所以只留下个名字也正常。至于牛魔王也只是剧情需要,才与平天大圣杂糅在一起的,而不是最早的设定。


林屋公子


孙悟空的七个结义分别是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已经美猴王孙悟空自己。

首先老死不可能的,因为孙悟空划了生死簿,连自己的猴子猴孙都划掉了,何况是结义兄弟。

在其次渡劫失败也不太可能,毕竟他们是和孙悟空能够称兄道弟的,本领不会差,看看牛魔王就知道了。

那么他们到哪里去了呢?我的分析是他们都死了,而且是受到孙悟空大闹天空的影响被天庭追杀至死的。从西游记的几个细节不难看出。

一,红孩子对孙悟空的态度,红孩儿和其他妖怪不同,他是非常知道孙悟空的名气以及法力强大的,但他还是毫不犹豫的去抓唐僧和孙悟空对战,并且在对战是以一副看不起神态挑衅孙悟空,而且在关键时候立马用出了孙悟空的弱点之一的三味真火。只有是牛魔王日常教导红孩儿说是因为孙悟空,才导致结义兄弟被杀,要他见到孙悟空时候要好好教训他,并告诉他孙悟空的弱点,用三味真火对付他。


二,孙悟空对红孩儿的态度,孙悟空可是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面被三味真火烧了七七四十九天都没事的存在,他真会怕这红孩儿的三味真火,他只是因为愧疚,不忍心打他而已,所以找观世音来收红孩儿也只是为了给红孩儿谋个好前程。

三,牛魔王对孙悟空,一见面对孙悟空不但不念旧情还怪他把他儿子给观世音收去作为弟子,欺负他老婆,这可是好事,多少人都求之不得的事。很明显这只是一个借口,孙悟空和牛魔王都很清楚是因为什么,就是因为另外五个兄弟的死。所以孙悟空一开始不直接去找牛魔王找他借,而是去直接找铁扇公主,因为他不好意思对牛魔王。

四,在看孙悟空对牛魔王,孙悟空大闹天空时候那么厉害,怎么后面连牛魔王都打不过了,还要请帮手。这肯定是孙悟空手下留情了,所以才会这样,而且在牛魔王被哪吒打败的时候还帮忙求情。大家都是知道孙悟空是有多闷斤斤计较的人,被压五指山五百年结义兄弟牛魔王还没来看过他,在外面逍遥快乐,他不计较,还在关键时候帮他儿子,帮他求情。

所以分析下来就是他们五个结义兄弟都是因为孙悟空造反而死了,牛魔王法力高强,运气好点才活下来。


网盘搜藏家


谢谢你能想到我。你应该问七大圣除了悟空和牛魔王之外,其他五圣哪去了?

《西游记》里的七大魔王,由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美猴王孙悟空组成。孙悟空在花果山遍访英豪之时,结识了牛魔王等六大魔王,七人结拜为兄弟。后孙悟空大闹天宫,自称齐天大圣,其他六大魔王也都各称大圣。




从原文之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孙悟空是得道之后,在花果山安心做魔王的时候结交的其他六位兄弟,他们其实日子过得也逍遥,平时聊聊天,喝喝酒,听听歌,看看舞。经常串门子,不过好像都是吃孙悟饭的饭吃得比较多,好在猴哥我们也知道比较大气,不太计较这些。

我们再看七大圣在《西游记》原著里面是怎么诞生的:

他却对六弟兄说:“小弟既称齐天大圣,你们亦可以大圣称之。”内有牛魔王忽然高叫道:“贤弟言之有理,我即称做个平天大圣。”蛟魔王道: “我称做复海大圣。”鹏魔王道:“我称混天大圣。”狮犭它王道:“我称移山大圣。”猕猴王道:“我称通风大圣。”犭禺狨王道:“我称驱神大圣。”此时七大圣自作自为,自称自号,耍乐一日,各散讫。



原文写得清清楚楚,是孙悟空当了齐天大圣之后,不知道是心里发虚还是其他原因,也撺掇其他的妖王号称了各种大圣,这样自己这个齐天大圣就没那么集中天庭火力了,结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其他的魔王都是老江湖,怎么能不明白孙悟空的小心思,他们也不傻,所以从来没听他们说过自己这些大圣的外号,牛魔王对外都是宣传自己是西方大力牛魔王,从来不傻到说自己是什么平天大圣。

另外最关键的是,孙悟空被天庭围剿的时候,其他六大圣是根本看不到影子的,孙悟空被压五行山,孙悟空自己都感叹“更无一个相知的来看我一看”,观音菩萨还是来看他的第一人,可见六大圣看见孙悟空出事之后,都是只当不知的。牛魔王在西方路上第一次遇到孙悟空的时候也是非常冷淡,绝无半点义兄弟情分。

如果牛魔王真的看重孙悟空,红孩儿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有这么一位孙叔叔,结果就真的孙悟空的热脸贴到了牛魔王的冷屁股,真为猴哥心疼。

所以,七大圣聚在一起之后只顾吃喝玩乐,有人出事之后一哄而散,之后更是唯恐连累自己,完全符合酒肉朋友的定义,只是很为孙悟空心疼,猴哥明显是真的把六大圣都当成了自己的异姓骨肉,可怜猴子一片赤子之心,居然遇到了这些老江湖。


神仙也疯狂


看过西游记的都记得,当初和孙悟空称兄道弟的那群妖王都哪里去了,尤其是孙悟空被天兵天将围困的时候,完全看不到这些兄弟帮忙,甚至到了后面也只有牛魔王出现过两次,剩下的那五个都哪里去了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还是回到原著来找答案。

酒肉兄弟的结识过程

话说,孙悟空学艺归来,得了神兵金箍棒,马上号集群山群妖,七十二洞妖王马上成为了一股新势力。


正在孙悟空身份如日中天的时候,这才结识了七个兄弟。

此时又会了个七弟兄,乃牛魔王、 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犭禺狨王,连自家美猴王七个。

可是,这些人真的和孙悟空一条心吗?且说孙悟空大闹地府在生死簿上除了名录,并没有想到这六个兄弟,后来被招安,孙悟空也没有想过这六个人的情分。

天灾人祸鸟兽散


孙悟空后来因为弼马温的官职太小,于是选择继续下界为妖,这就像说都不说一声就辞职了,其实也没什么,就是不太礼貌罢了。

下界之后,孙悟空在独角鬼王的撺掇下,非要拉着六个兄弟祭出大圣的名号:

“小弟既称 齐天大圣,你们亦可以大圣称之。”内有牛魔王忽然高叫道: “贤弟言之有理,我即称做个平天大圣。”蛟魔王道:“我称 做复海大圣。”鹏魔王道:“我称混天大圣。”狮驼王道:“我称移山大圣。”猕猴王道:“我称通风大圣。”禺狨王道:“我 称驱神大圣。”此时七大圣自作自为,自称自号,耍乐一日, 各散讫。


可是不久,孙悟空这个举动就引来了天兵天将的围攻,我才也就在这个时候,所有的妖王都做鸟兽散了。可这次虽然没有引来大的兵戈,可是六个妖王何许人,最起码比孙悟空更懂得做人的道理,因此断定这种行为天地不容,迟早召开杀身之祸,所以逃之夭夭。

后来的大闹天宫故事里,再也没有出现过六个妖王的故事,因此,可以断定,四兄弟七兄弟也不过是酒肉朋友,点头之交而已。牛魔王就从来不告诉别人自己有这么一号兄弟,听到孙悟空叫大哥,想来半天才想起是谁?



因此,后来所有妖王,有可能遭到了玉皇大帝的镇压,也有可能都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地盘,最后都寿终正寝了也说不定。


枕边夜话


牛魔王大家都十分清楚了,是孙悟空出世后学艺前认识的一位妖怪朋友,并结为兄弟,牛魔王稍长为兄,悟空为弟。之后,孙悟空又认识了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和禺狨王。七人相谈甚欢,遂又一起结拜为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但后来的故事,我们知道不管是悟空闹天宫,与天兵武斗,还是被压佛祖变化的五指山下,根本就看不到他结拜的几个兄弟的身影,一个来帮忙助阵的都没有。由此可见,带毛的说的话不靠谱!

至于后来,孙悟空改邪归正,保唐僧西天取经,有了一份正经职业。那他当初结拜的其它六圣兄弟都干什去了呢?



先说牛魔王,这个大家都知道,电视剧中也有交代。就是找了个夫人——铁扇公主,享清福去了,后来这还不够,又背着夫人搞了个小三——玉面狐狸。在师徒取经过火焰山时,悟空来借芭蕉扇,老牛不肯,后玉面狐狸被唐僧徒弟打死,这也惹怒了老牛,显出牛身原型与悟空等搏斗。折腾一番后,李静哪吒父子前来助阵,帮忙降服了牛魔王,并将老牛与铁扇带回了西天,皈依了佛祖。

至于其它几位魔王,小说中并未明确交代。

但传说,狮驼王在悟空闹天宫后,他是有过帮忙的。狮驼王曾冒险张开口挡在南天门外,堵住天兵天将,保住了花果山,后来被前来参加蟠桃会的文殊菩萨降服。狮驼王被天庭抓获后判处了宫刑,之后便成了文殊菩萨的坐骑。

鹏魔王,有人说是金翅大鹏雕,其实不是,他们并非同一个人。鹏魔王等其它几位魔王在悟空被如来制服后,被天兵天将追杀。最后,鹏魔王逃到了北冥休养去了。

至于其它三位:蛟魔王、猕猴王、禺狨王就不是很清楚了,可能也各自去休养生息了!


大千极微


这道题抖机灵好严重啊,整的我都不好意思正襟危坐的写答案了。

题主这个题目啊,本身就是个bug,所以还真不能怪那些抖机灵的。七大圣,除了悟空和牛魔王,其他五大圣去了哪里?这五位妖王的去向,作者并没有交代。

这五个人就如同屁一样,响了一下,随后就消失不见,仿佛没出现过似的。其实这也不能怪作者不花费笔墨在他们身上,而是没必要。重复性太高,挑一个当典型写写就得了。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也是根据前人的书籍整理编纂而来的,它不止继承了原书里好的故事,更是把他们融会贯通在一起,让它更具可读性。原书里一些冗杂的东西,也被西游记的作者摒弃了,这七大圣的故事就是如此。

作者在选择谁留下的时候,也是进行充分思考的,因为这不仅意味着着他能再次露脸的,更是让全书显得整体性强。这七位大圣分别是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和美猴王。


作者最终留下的是牛魔王,而将其他五位大圣的故事全都整合在他身上。不仅如此,作者还给他添了一个红孩儿当儿子、还多了一个在女儿国守泉水的如意真仙弟弟,更有意思的是牛魔王还是全书唯一拥有原配夫人的妖王。看来,作者为了给七大圣挽尊加戏,也是费死了脑细胞啊!

可是,为什么留下的是牛魔王呢?本来我想说,人家牛魔王牛啊!可是这样的话就太不负责任了。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七位大圣就一定要全部出现,并且都在取经路上出现呢?难道其他六位就一定要跟孙悟空过不去吗?孙悟空就那么悲催,要跟自己所有的结拜兄弟翻脸吗?完全没有必要嘛。

在西游记里,像七大圣这样走过场的人物实在是太多了,如果每个人都被塑造的有血有肉有故事,那整本书的结构就乱套了。所以,作者很聪明的点到为止,我们也就跟着点到为止吧,想象才是最重要。


祗树


很多人回答这个问题都从什么孙悟空对他们不好,他们就是酒肉兄弟,大都从人心的角度思考问题,其实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却没有人看出来!

这个问答还算客气,没有问为什么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他们不来帮忙,其实解释清楚了他们为什么不来帮忙,也就解释清楚了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大家都知道,孙悟空在花果山当妖怪的时候,有六个结拜兄弟,分别是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连自家美猴王一共七个大圣。只是到了后来,孙悟空取经的时候,只看到了一个牛魔王,其余的大圣都没有看到,难道作者不小心漏掉他们了,还是另有深意?

其实很多揭秘西游记的文章中都提到过,孙悟空一出生就是被人设计的,他的人生一直在被人玩弄的过程中前进。当然他也明白的很,自己早晚有一天会被收拾,所以才会四处游荡,到处交友,其实就是为了多拉几个人,多几份力量,以后可以对抗剿灭他们的力量!

要解释这么问题,我们还得从他们的年龄算起,首先就是关于他们排序是怎么排的?在孙悟空跟红孩儿对话中有这么一段话:

你是不知……你令尊叫做牛魔王,称为平天大圣,与我老孙结为七弟兄,让他做了大哥……惟有老孙身小,称为齐天大圣,排行第七……

也就是说孙悟空排名老末,是因为身小,而这个身小,到底是指他的身体小,还是他的年龄小?

应该是年龄小,因为如果按照身材排序的话,那么老二蛟魔王应该排老大,另外猕猴王、禺狨王(金丝猴)也不见得比孙悟空身体大!


所以他们更可能是靠年龄排名,并且在拜把子的传统上,都是按照年龄大小排序,还没有听说按照身体大小排序的,我们看几个关键的数字,在孙悟空变得牛魔王骗红孩儿的时候,红孩儿说过一句话:

我父王平日吃人为生,今活彀有一千余岁,怎么如今又吃起斋来了?

也就是说牛魔王在一千岁到一千五百岁之间,一般古文说余数,不会超过五。那么我们就自信分析一下,牛魔王到底多少岁?

七大圣结拜并且在书中有提到的时候,有这么一段记载:

一日……请六王赴饮,杀牛宰马……送六王出去……霎时间睡着了……忽抬头观看……乃“幽冥界”……该寿三百四十二岁……

也就是说孙悟空跟他们结拜的时候,大约三百四十多岁,这之后就是大闹地府,被告状到玉帝那,再然后孙悟空就上天当弼马温了,一共当了半个月时间,在地下就是十五年。再然后就是当齐天大圣,一共是半年时间,地下大约是一百八十年,再然后就是大闹天宫,被八卦炉烧了四十九天,地下是四十九年,最后被压到了五行山下五百年,其实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六百年,因为放牛老头说的是王莽篡汉的时候天将一石猴,到唐朝李世民的时候差不多六百年!

这么一算的话,孙悟空应该是一千一百八十多岁。

那么其他的五个大圣呢?

而牛魔王最后跟孙悟空见面的时候应该是一千一百八十岁到一千五百岁之间。在结拜的时候应该是大于三百四十二岁,小于六百五十六岁。

那么在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他们又多少岁了呢?

首先牛魔王是大于五百三十七岁,小于八百五十一岁,其他人同样比孙悟空大,也是大于五百三十七岁。

那么当时天兵天将围攻花果山,他们为什么不来呢?只有七十二洞妖王等比孙悟空岁数小的妖怪出马呢?

大圣怒道“……”即命独角鬼王,领帅七十二洞妖王出阵,“老孙领四健将随后”

这就不得不提菩提祖师当年告诉孙悟空的天灾了,每五百年一次,分别是雷灾,火灾和风灾,第一个雷灾是很容易躲过的,只要会变化之术便可,而牛魔王显然是会的:

“好魔王——他也有七十二变,武艺也与大圣一般,只是身子狼犺些,欠钻疾,不活达些”

而其他几个兄弟岁数在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已经超过了五百岁,没办法,被雷劈死了,只怪孙悟空,在天上当了一百八十年的齐天大圣,等他带着蟠桃回来,黄瓜菜都凉了……

也只有牛魔王会七十二般变化,才躲过了天雷!

所以,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的时候,他的六个结拜兄弟已经死了五个,只剩下一个牛魔王,没有人来看他,可实属正常。

而牛魔王之所以能躲过一千年的天火灾,完全在于他吃了蟠桃或者人参果等类似延寿的神药,不然七十二般变化是躲不过天火灾的,而从太上老君跟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能看出,这个蟠桃(或者仙丹)极有可能就是太上老君给的!

等孙悟空从五行山下出来,到达火焰山的时候,往日的兄弟情全没了,不仅猪八戒跟着一起追杀牛魔王,连四方揭谛、六丁六甲及十八护教伽蓝,过往神祗,佛前四大金刚,天庭李天王父子,甚至土地的阴兵也先后纷纷参战,这简直就是群殴一个啊,可怜的牛魔王到底犯了什么错,竟然被这么多神仙追杀?

当然后面的谜题跟本问答无关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查看文章,里面都有精彩的解答!

我叫杨角风,换一种视角看世界,喜欢就关注吧!


杨角风发作


七大圣分别是平天大圣牛魔王、复海大圣蛟魔王、混天大圣鹏魔王、移山大圣狮驼王、通风大圣猕猴王、驱神大圣禺狨王、齐天大圣孙悟空。

我有一个假设,这七大圣其实是聚在一起要干一番大事的,可是由于孙悟空被天庭招安后又压在五行山下,其余六圣不得不蛰伏起来,他们在西天路上出现过,目的就是为了破坏取经,然后让孙悟空反水,继续那个计划,干一票大的。

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知道孙悟空是他叔叔,还要吃掉唐僧,毫不留情面,这应当是得到牛魔王的授意。否则红孩儿那么孝顺怎么会这么不尊重长辈呢?后来女儿国如意真仙要为他报仇可知,如意应当是很疼红孩儿的,那么红孩儿自然是孝顺尊重长辈了。而牛魔王呢,到处结交豪杰,女儿国如意真仙、碧波潭九头虫、火焰山铁扇公主,他甚至都曾经和八戒、沙僧为妖时都有过来往。这是在暗中扩大势力,可惜被佛家、天庭盯上了。(牛魔王VS悟空、八戒,不败)

蛟魔王应当擅长水战,最有可能的就是九头虫,他和牛魔王熟门熟路,经常互相宴请。而九头虫在海中发展蛟类水族,准备组建水军战士。最有可能的就是攻打天庭做准备,打天庭得过银河吧。他的实力与悟空八戒对战不落下风,还能抓走八戒。(九头虫VS悟空、八戒,战果:抓走八戒)鹏魔王,须知,凤凰生孔雀和大鹏,世上大鹏成魔的仅此一家,就是金翅大鹏,他的政治谋略和才能是最高明的,组建狮驼国妖族军队、国家政权,结交青狮、白象可见一斑。他的目的是什么?绝不是吃唐僧肉这么小的事,他是要干掉如来,自己做佛祖。(大鹏VS悟空,战果:抓住悟空)

狮驼王,狮驼岭,俩字的相同不是偶然的,要么是曾经有个狮驼王在狮驼岭称王称霸,后来来了青狮三兄弟干掉了狮驼王取而代之。要么青狮就是狮驼王。从小妖口中得知青狮在此称王已久,也是五百年前,那时候狮驼王还与悟空把酒言欢呢,是不可能被干掉的,是早于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所以青狮就是狮驼王。他的实力也很强,曾经张开大口一口吓退十万天兵天将。与孙悟空打斗的时候一口吞掉孙悟空。(青狮VS悟空,战果:吞掉悟空)

猕猴王,就是六耳猕猴,猕猴二字可见一斑。了解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身体特征,模仿的惟妙惟肖,除了曾经是身边的人能做到还有谁能做到呢?当年七大圣之间也是经常切磋武艺的吧,所以六耳猕猴对孙悟空的武艺了如指掌。他打晕唐僧,抢走通关文牒,就是为了阻挠孙悟空取经,奈何功亏一篑。(六耳猕猴VS悟空,战果:打平)

禺狨王,是一只金丝猴,这只猴子,《西游记》中也出现过,那就是淮河水怪无支祁,在孙悟空遇到黄眉佛的时候出现过,不过是另一地点,孙悟空请大圣国师王菩萨的时候他正好作乱,王菩萨走不开,要降服他,只排了小张太子帮助悟空。(没有与悟空交战)

以上六魔其中有五个与悟空交战过,没有一个败与悟空。可见这“七大圣”实力果然不是吹的。

最后是美猴王孙悟空,他的出生,女娲的娃,补青天就留下他一块,把他放在花果山,这是什么地方?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这块石头呢?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十四节气、给他凿了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出生时目运俩道金光,射冲凌霄宝殿,惊动玉帝。这样的出生,敢说是女娲随随便便扔在那的石头?(女娲疼孙悟空疼爱的深啊,拳拳母爱可见一斑。)而且金箍棒也是给他留下的,因为这棒子见了他才闪闪发光,还有四海龙王凑成的这副战袍铠甲,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分别由四海龙王保管。应该是女娲在很多年以前给这四条龙说过,以后会有一个猴子来拿金箍棒、这副铠甲也要给他,它会改变你们所有人的命运,他是要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猴子。真心觉得女娲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他大闹天宫的时候说过一句话,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卧槽,这句话太牛逼了,古往今来第一个敢说出这话的妖,这是要弄掉玉帝啊,真不愧是四海第一妖!还有一个人哦不,还有个妖魔说过类似的话,大鹏说的,放倒如来,我做佛祖!这俩家伙,一个要占领天庭,一个要占领西天,大鹏生为飞禽之长凤凰的儿子,自然也是得到女娲不少的关爱吧。大鹏还在狮驼国组建政权,这是为啥?提前预演模拟啊。再加上青狮精曾经一口吓退十万天兵天将的事,让人不禁联想到这是军事演习,也是试探,看看天庭的军事力量到底如何。

整部《西游记》中如来的克星是什么呢?是金刚琢,太上老君的金刚琢在二郎神降服孙悟空时曾出现过,打了悟空天灵盖一下,关键是他曾对观音说过这金刚琢的能力,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当年过函古,化胡为佛,甚是亏他。能套诸物这技能,后来在青牛精独角兕大王手上大显神通,满天神佛没一个有办法的。这技能也还罢了,可是如来怎么会怕呢?因为他的第二个功能才是最要人命的,化胡为佛!佛是谁?就是如来啊,如来当年是被这金刚琢化的,现在我再拿金刚琢把你化回去可以不?所以他怕啊,也怕青牛精拿着金刚琢找上灵山。这是真正克制如来的法宝。而这法宝在老君手上,这也是老君最强的杀手锏!而妖族同盟呢?当年老君这番话自然是被听到了,因为有六耳猕猴的存在,他的能力: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之后他们得想办法克制金刚琢,那么能克制金刚琢的法宝是什么?是芭蕉扇。老君说,如果这青牛精偷了他的芭蕉扇,他也没办法了。这把扇子老君有一把,铁扇公主有俩把,一把扇风、一把扇火,而牛魔王,将铁扇公主娶到手,扇子自然也属于妖族同盟的了。

现在捋一捋,老君的最强杀手锏是金刚琢,金刚琢可以克制如来,金刚琢的克星是芭蕉扇,而妖族同盟有俩把芭蕉扇,如果妖族先攻打天庭,打败老君,取到金刚琢,再用金刚琢克制如来,那么佛道俩教教主就都没得玩了。这三界,基本就是妖族同盟的了。

为什么孙悟空在取经路上会不认识他的兄弟们呢?还和他们大打出手,我怀疑,紧箍咒的禁制作用,紧箍咒不仅仅可以束缚他,更重要的是压制他的记忆、武艺,大闹天宫时代二十八星宿合起来都打不过他,怎么后来就可以和奎木狼基本打平?这里放一个证据,孙悟空在天庭时代东游西逛,见三清,称个“老”字;逢四帝,道个“陛下”。与那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汉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称呼。这说明他是认识三清的,可是后来到车迟国斗法期间,师兄弟三个在三清观恶搞的时候,他却不认识三清的塑像。行者道:“这上面坐的是甚么菩萨?”八戒笑道:“三清也认不得,却认做甚么菩萨!”行者道:“哪三清?”八戒道:“中间的是元始天尊,左边的是灵宝道君,右边的是太上老君。”

在《西游记》中,能有一口吞的神通的妖魔有孔雀、大鹏、青狮,孔雀吞过如来、大鹏吞了狮驼国所有国民,小钻风是这么说的:三大王(金翅大鹏)他五百年前吃了这城国王及文武官僚,满城大小男女也尽被他吃了干净,因此上夺了他的江山,如今尽是些妖怪。五百年前,真是悟空被压五行山时代,看来计划已经开始于五百年前了。真是深谋远虑啊。大鹏也在修炼对付如来的手段,那就是吞下去,孔雀能吞,大鹏自然也可以,要么是天赋异禀,要么是向他姐姐学习这个神通。可是当年他姐姐孔雀没有能把如来融化掉,阴阳二气瓶的功能是什么?若是把人装在瓶中,一时三刻,化为浆水。这可能就是大鹏修炼出来的胃酸,好用来溶化如来,阴阳二气瓶只得二尺四寸高。怎么用得三十六个人抬?那瓶乃阴阳二气之宝,内有七宝八卦、二十四气,要三十六人,按天罡之数,才抬得动。

按照二十四节气、阴阳、七宝八卦排列,很可能大鹏腹中也是按照这个法则来运行的,这又是对付如来的一个神通。他也知道如来是个狠人,必须未雨绸缪。

个人观点,收集网络,不喜勿喷。


蜗牛帝


大家应该怎么看《西游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表面上写的是神仙,妖精。其实写的是明朝的社会。因此隐喻特别多。如果不是这样,感觉这本书有许多漏洞,写得有点随性。其实吴承恩写得特别严谨,前后伏笔,呼应。真不容易看懂。有一种说法,供大家参考。《西游记》主要写的是吃唐僧肉。为什么要吃唐僧肉,为了长生不老,说明妖精也是会老死的,否则吃唐僧肉干么?王母为何开蟠桃会,猜想蟠桃有延年益寿的功效,这个蟠桃园的土地说过。根据开蟠桃会的时间,天上一年一次,换成地上应该是365年,因此推算,一般的妖精活不过400年,所以她们都急着吃唐僧肉。据说有四种长生不老延寿的:太上老君的金丹,人参果,蟠桃,唐僧肉。悟空被压五百年,其他圣都熬不过了。牛魔王为何没事,传说是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他怎么吃的金丹,这与火焰山和八交扇有关。是怎样的故事?自己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