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是誰攻陷了黃曉明、范冰冰?

最近兩個月,娛樂圈可謂是風波不斷,繼知名影星范冰冰被爆簽署“陰陽合同”涉嫌逃漏稅後,另一位知名男星黃曉明也捲入了金額高達18億元的股票操縱案。再加上此前曾因高槓杆收購案被證監會處罰的“女版巴菲特”趙薇,曾經在資本市場呼風喚雨的影視明星們近來似乎集體遭遇水逆。且不論娛樂圈的資本監管風暴是否即將來襲,就明星自身而言,身陷暗箱操作風波的黃曉明們、范冰冰們可能再難恢復原本的人設。

對比範、黃兩位明星所涉事件,我們發現除了均陷資本爭議外,兩者所涉負面危機在輿論傳播層面也有相似之處。

是誰攻陷了黃曉明、范冰冰?

1、負面危機突發 資本版圖遭深挖

突如其來的負面危機讓長時間在“一線光環”籠罩下的明星們難以招架,事件發生後,當事方工作室發佈的聲明也未能讓輿論的浪潮退去,反而遭到更猛烈的彈壓。此外,明星遇負面,隱藏在其背後的資本遭扒似乎已成一種慣例。

從“黃曉明賬戶疑涉股票操縱案”的輿情傳播趨勢可以看到,事件曝出後,相關輿情走勢出現多個波峰,具體看來幾乎全是關於黃曉明資本版圖的報道。8月13日,每日經濟新聞發表文章《黃曉明捲入股票操縱案背後:名下擁有48家公司,投資類公司多達14家》,助推相關輿情聲量走高,並於當晚22時達到第一個峰值;8月14日,據騰訊《一線》報道,高勇控制16個賬戶操縱股價,其中多個賬戶在2014年三季度曾組團進入長生生物(前身黃海機械)的前十大流通股東當中,這其中就包括黃曉明在內的6個賬戶。黃曉明竟與疫苗造假的長生生物有關?相關消息一出,瞬間引爆輿論場,當日上午9時,相關輿情聲量達到事件發生以來的最高點。

是誰攻陷了黃曉明、范冰冰?

同樣,我們可以看到,范冰冰事件負面輿情的爆發點集中在6月初,這一時期,霍爾果斯多家影視公司被稅務要求自查,華誼、唐德大跌等與范冰冰資本版圖有關的新聞接連被曝出。

是誰攻陷了黃曉明、范冰冰?

2、明星微博被攻陷 負面輿情易放大

微博作為互動性開放平臺,有別於微信的閉環傳播,在開放屬性上更優於網頁新聞,基於此,公共性話題傳播在微博平臺顯得更“如魚得水”。明星私密問題在這個高度開放的社交平臺本就容易被放大,更遑論公開的“醜聞”。

范冰冰的微博粉絲量高達6200萬。 “陰陽合同”事件發生前,范冰冰微博更新十分頻繁,僅5月份就發佈了23條消息,評論數量平均在1萬左右。事發後,范冰冰就從微博上“消失”,目前最近更新的一條微博停留在6月2日,評論總數量超35萬,遠超以往平均值。同樣,坐擁5800萬粉絲的黃曉明最新一條聲明微博在其發佈12個小時後,評論量迅速漲至7萬,此前其微博粉絲評論量平均並未過萬。

事實上,流量明星一旦陷入爭議,其微博就會迅速被攻陷,網友的高度參與助推其登上熱搜榜,此時輿論導向基本已定,想要扭轉局面怕是很困難了。

是誰攻陷了黃曉明、范冰冰?

3、業內平臺齊發聲 限酬令觸動社會神經

6月27日,中宣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等部委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加強對影視行業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治理,控制不合理片酬。8月11日,愛奇藝、優酷和騰訊視頻聯合華策影視和正午陽光等六大影視公司發表了題為《關於抵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業不良之風的聯合聲明》,該聲明表示,以上6家影視公司今後製作的所有影視劇時,一定嚴格執行每個演員單集最高片酬不超過100萬,總片酬不超過5000萬的要求。

作為影視界的毒瘤,“天價片酬”、“陰陽合同”潛藏已久,演員拿“大頭”的行為嚴重擠佔了影視製作的內容製作和其他成本空間,嚴重影響了影視劇的質量。劇本爛、演技差、製作粗糙等飽受詬病。在這種行業大背景下,影視圈相關事件的曝出便極具話題性。

如今,范冰冰去哪兒了我們不得而知,黃曉明事件輿論走向我們也難以預測,只是在明星影響力漸盛的今天,娛樂圈任何細小的風吹草動經過輿論的推波助瀾都有可能成為社會的焦點。當下,影視行業和影視明星所急需的是一場刮骨療毒式的自我淨化和自我拯救。

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