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周小川送給人民幣國際化16字方針

周小川送給人民幣國際化16字方針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在談到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時指出,要“保持低調、有所取捨、持之以恆、避免搖擺

他在出席“中國金融四十人伊春論壇”時說,首先,人民幣國際化是長期工作,調子唱得太高,反而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猜想,所以要保持低調。其次,有所取捨,什麼都想要往往是做不到的。第三,持之以恆。人民幣國際化取決於市場的最後選擇,如果政策總變動的話,市場可能不會有太多信心。最後,避免搖擺。主觀上我們都不想搖擺,但客觀環境出現變化後,要有應對之策。

周小川提到,關於對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國內外都有很多不同意見,其中主要在於利弊比較。就他個人來看,利弊分析是無法達成一致的,因為大家有不同的教育背景、理論學派,過去的經驗不一樣、遇到的例子不一樣,想誰說服誰是很難的,這在其他改革方面也一樣。但趨勢是明顯的,做利弊分析時要注重長遠,人民幣國際化從長遠看是有意義的。

以下為周小川發言實錄:

國際形勢是重要動因,人民幣國際化有所波動並不奇怪

人民幣國際化已經取得許多進展,這跟政策的推進有關,也與整個金融界特別是商業銀行、國開行、國有銀行以及證券市場的推進有密切關係。但人民幣國際化還是比預料中來得早。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前,沒有多少人預感到人民幣國際化可以走得這麼早、這麼快,這還與一些其他因素相關。打一個比方,足球比賽中一個球隊贏了球,可能是球隊在這一段時間訓練得比較好,技術有所提高,掌握了新的技藝;但也可能是對手狀態不好、有傷病,或者出於心理因素、運氣因素,導致球隊贏球。有時球隊對於比賽的計劃是隻在小組賽贏一兩場就可以,但實際上種種因素下這支球隊很有可能小組出線。2016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正式認可人民幣加入SDR,可能也是這麼一個過程。

具體來講,全球金融危機使人們對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美元產生了一些動搖。但是這種動搖可能只是階段性的,一段時間過後,美元可能又會表現得比較好。危機期間,美元表現比較差,一直不太穩定,出現了許多囤積現金的現象,使得美元全球流動性短缺。另外,美國金融風暴由次貸危機引起,當時暴露的問題也比較多,大家在信心上對美國經濟特別是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有一定的動搖。所以說,美元情況不太好,國際市場開始尋找其他貨幣。

這樣的情況下,還發生了幾件事。在2008年年底、2009年年初的時候,美元貿易融資和貿易結算都出現了問題,有些進出口貨物停在港口上沒錢支付,特別是在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等地。其實貨物沒有什麼問題,而是美元流動性出現問題。在上述幾個情況下,人民幣表現比較好,所以這些因素也值得一談。未來,隨著美國經濟的恢復、大部分西方經濟從本次危機中逐漸走出,情況又有新的變化,其狀態不見得繼續不好。

還有一個趨勢,美國在最近若干年開始比較倚重金融制裁。過去,國際上如果出現什麼問題,有政治解決途徑、外交解決途徑、軍事解決途徑。上個世紀,各國可能沒怎麼使用過金融制裁途徑,但是現在金融制裁變得比較普遍。金融制裁也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及支付結算貨幣的作用:一方面,大家會抱怨制裁決策是否公平;另一方面,被制裁國家的支付、自由市場交易乃至金融機構存在一定問題,會尋找其他貨幣解決問題, 儘管有可能這些國家並不覺得其他貨幣在各項評比上強於美元。

從儲備貨幣角度來講,

我覺得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多元化,即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 美元還是最大的籃子,所以很多國家的儲備貨幣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是美元,但是這些國家不願意只儲蓄美元,他們會儲蓄一部分歐元、日元、瑞士法郎、英鎊,也會開始考慮儲備包括人民幣在內的其它貨幣,這是人民幣國際化非常重要的動因。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人民幣國際化有所波動並不奇怪。就像體育比賽,結果不一定永遠一致,各球隊有時輸球有時贏球。人民幣國際化並不是直線前進,而是有時候走得快一點,有時候走得慢一點。但從長遠來看,從中國經濟及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來看,人民幣國際化是有前景的。

適應國際規則,參與國際競爭,有意見要慢慢提

貨幣國際化其實沒有太明確的規則。實際上,IMF審議哪些貨幣可以進入SDR的時候比較關注以下幾個方面。一個是匯率機制,匯率機制不能太離譜,IMF要求執行浮動匯率。但IMF並未要求100%自由浮動,起碼是浮動匯率即可。其次,IMF要求貨幣可自由使用。可自由使用是不是意味著可自由兌換?這兩個概念不完全相同,但是比較接近。IMF要求的可自由使用也並不是100%可自由使用。在自由使用過程中,總還有一些地方會有各種各樣的管理或監測。最近全球有一些評比,選出金融和商業最自由的國家和地區。一般最後的評比結果都是,最靠前的都是小國、島嶼國家甚至是避稅港,我國的香港也比較靠前,但大國不可能太靠前。美國搞反洗錢、跨境交易的時候也要監測,出了問題還要處罰。另外,美國將會進行更多金融制裁,金融制裁後其對金融交易的管制會更加嚴格。

對於中國來講,人民幣可自由使用更強調實體經濟領域的自由使用。所謂實體經濟自由使用,在貿易、投資、旅遊這些方面比較明顯。大部分金融市場的交易也是可自由使用的,但是有一部分還在發展之中,對於這一部分我們還有一定的顧慮,其不一定有太高的自由度。

另外,中國也像世界上許多新興市場國家一樣:首先,我國也有反洗錢、反恐融資的需求,以後還會更嚴格。其次,我們也從這次全球金融危機中吸取了經驗教訓,將會更加歡迎中長期資本流動,而不太歡迎或者有區別地對待短期、超短期的投機性金融交易,特別是短期金融衍生品交易。對於這次金融危機中的CDO、CDO^2、CDO^3這類衍生品,我們要保持謹慎態度。所以人民幣基本上是可以自由使用的,我們還會繼續推進人民幣自由使用的程度,但也不是100%。

再者,我們對國際規則的制定有些意見。在過去中國比較弱的時候,我們對國際規則的制定沒有太多發言權,也沒有過多參與。當前我們參與了一些國際規則,但我們也不覺得這些規則特別公平,特別是對新興市場、發展中國家。但是,我們又強調我們堅決支持多邊主義,不管國際上制定的規則是不是最理想的。討論歸討論,運作歸運作,實踐中我們還是跟著國際上的規則和共識走的。這就很像體育比賽,比如說打羽毛球。我中學時候就打羽毛球,那時候沒場地,我就自己想辦法畫場子搭球網。羽毛球網高1.524米,這個數字很奇怪,帶小數點還不好記,每次量的時候也不好量。後來我就弄清楚了,羽毛球是英國人發明的,1.524米正好是5英尺,是英式單位換算過來的。我們打球,畫1.524米的長度太過複雜,改成1.5米、1.6米行不行?這些規則都是可以挑戰的,但修改規則之後我們還參不參加國際比賽?參加國際比賽,不按人家的規則來,怎麼參加?

規則只要一改肯定有差別,但不見得差別那麼大。比如說羽毛球網,1.524米和1.5米肯定有差別,但差別不是很大。人家定了規則,你就按規則去練習,去研究戰術和技能,這也是可以的,因為最終體育比賽比的還是人的健康、素質、反應、體力這些。所以對於一些國際規則,即使有很多討論和不滿,我們也可以去適應。對於現在的國際規則,對於IMF和國際清算銀行特別是對巴塞爾協議,我們有一些不滿。巴塞爾III要求資本充足率提高、要求資本緩衝等,我們對這些都可以有意見。但現在國際上這樣規定,中國的銀行也在國際上有這麼多的活動,我們想要參與市場就必須遵守規則,改變規則的意見可以慢慢提,大家都可以討論。最近國際規則也改了不少,比如排球、乒乓球的規則等,但是都經過了很多年。我們說人民幣可兌換和可自由使用,都可以從這個角度考慮。特別是像匯率機制,這都是非常大的問題。但是我們要記住,中國的隊伍要在國際上參與競爭,而競爭最主要的就是競爭條件要平等。

分析人民幣國際化利弊要注重長遠

國際國內對人民幣國際化有很多不同的意見,主要在於人民幣國際化的利弊比較。究竟人民幣國際化有哪些利弊?最後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我個人的看法是,利弊分析是無法達成一致的。再怎麼分析,經濟學家們都無法達成一致,因為大家有不同的教育背景、理論學派,每個理論學派使用的假設也不一樣。即使不是理論分析,每個人過去的經驗也不一樣,遇到的例子也不一樣,所以最後都很難被說服,在許多其他改革開放問題上也是這樣。但是趨勢還是很明顯的:過一段時間,隨著實踐的變化,利弊分析的角度會不斷演變,潛移默化之中利弊分析會發生移動。

我們強調,利弊分析要注重長遠,因為長遠跟短期往往不一樣,注重短期可能忽略長遠的觀點,人民幣國際化可能從長遠來講有重要的意義。以伊春市的發展為例,砍伐樹木可能掙錢快,國家也有需要。但是真正的青山綠水才是從長遠來看的金山銀山。長遠來看,人民幣國際化也是這樣,最終來講,不管金融界人士怎麼看、學界怎麼看,最終的決定因素還是領導人怎麼看,人民幣國際化的推動、發展還是取決於上層意見。

提高金融開放程度對人民幣國際化有重大支撐作用

人民幣國際化或者人民幣的自由使用、匯率機制不見得跟金融開放有非常直接的聯繫。國際上也沒有相關條款,要求貨幣走向國際化的國家一定要在開放中做出哪些體制上的安排。但是既然貨幣要國際化,國家的金融市場必須具有開放度。某一部分國內市場只有人民幣可以進入而美元不能進入,這是肯定不行的。所以金融市場要有比較高的開放程度,才能使人民幣具有可自由使用性。

市場開放了以後,就涉及到市場準入問題。市場準入跟市場開放是有差別的,因為也有一部分金融市場準入是金融服務業相互開放,是把市場和盈利機會也讓給別人的過程。但總的來說,這應該還沒有直接的聯繫。金融開放程度的提高,對人民幣國際化有重大的支撐作用。

在金融開放方面,我們已經做了很多事情。各大商業銀行都做了很多工作,這裡分宏觀方面和微觀方面。宏觀方面,金融危機發生以後,中國和若干國家發展貨幣互換,美元狀態不太好,國家也互換了一部分,但是並未與韓國、巴西、阿根廷等新興市場國家互換,所以這些國家就找到了我國。現在我國已經做了很多互換安排,包括與英格蘭銀行、歐央行的合作。人民幣在結算方面也有發展。有了貿易結算和投資方面的使用,就可以發展清算行。很多商業銀行在清算行業務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也有一部分外資銀行參加了清算行的業務。再往後是發展人民幣和外幣的直接交易,我們跟許多中小幣種都已經有直接交易了。此外,我們歡迎其他國家使用人民幣進行儲蓄或商業性儲備,會對其投資做出便利的安排。像“一帶一路”的發展和國際項目方面的融資、貸款等,都可以使用人民幣。

在此基礎之上,2014年我們開了“滬港通”,之後有了“深港通”和“債券通”。現在旅遊中的人民幣使用越來越便利,但是旅遊業的人民幣使用起步比較早,2000年以後就逐漸開始了,之後也一直在慢慢發展。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做得已經很多了。

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四點注意事項

第一,要保持低調。因為人民幣國際化不是我們自己說了算,關鍵在於市場參與者要願意使用人民幣。所以,我認為不應把曲調唱得太高。另外,人民幣國際化是比較長期的任務,如果曲調太高,反而會引起不必要的猜想。過高的曲調和在人民幣自由使用在各個領域中所佔的比重也有點脫節,不應說太多。

第二,要有所取捨。想要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肯定要推進人民幣自由使用、匯率機制改革,而由於各方的利弊分析不完全一致,就必然要選擇一部分、放棄一部分。什麼都想要,往往是做不到的。但是這有兩種情況:其一,理論分析沒分析清楚,所以想同時實現有衝突的目標。這一點有點像蒙代爾三角,它在經濟政策上的結論並不見得那麼嚴格,但是它表達了一個很好的精神,即一個國家不能好的事情都想要。有時候兩件事之中只能要一件,硬幣扔下去,只能要這面或者那面;三件事之中,只能要兩件,三件事都想要是不可能的,經濟學要把這件事情弄清楚。其二,存在一些邏輯不是那麼清楚的外行。對於這些人,要求不能過於嚴格,要提示其必須做出取捨,不能什麼都想要。

第三,要持之以恆。很多事需要堅持多年才能逐漸出現結果,不能隔兩天就變,把一些制度性安排當做調控性工具是不行的。人民幣國際化取決於市場最後的選擇,如果政策不穩定,有太多變化,市場對人民幣恐怕就不會有太多信心。另外,從多元化儲備組合和儲備貨幣的角度來看,政策不穩定也會讓市場覺得難以處理。但這並不意味著固定匯率就是好事。亞洲金融風波的時候,泰國使用固定匯率,缺少調控機制,導致貨幣貶值很快。

第四,要避免制度安排出現搖擺。主觀上來講,大家都說我們對於政策不想搖擺,但客觀情況會發生變化,經濟增長也有時候強勁有時候下滑。之前有討論認為,國際貿易出現這麼多問題,有可能有一些破壞性的變化也有一些顛簸性的變化。出現這些變化以後,我們要採取對策,但是我們的對策要注意各個方面。對一些變化,如果做出搖擺性安排,恐怕會產生長遠的不利影響,比如對人民幣國際化等方面就會出現不利影響,但這在實際上難以完全避免。經濟社會都是面臨著“可控的變量少而要應對的問題多”的局面,過去也有一個定理說,不可能用N個變量去調整N+1個目標。所以控制變量變少的時候,人們往往想要尋求各種各樣的不同用法,這些用法都有可能對於人民幣國際化產生一些正面或者負面的影響。

總之,從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的角度來看,人民幣國際化既是改革開放的產物,也是改革開放在金融方面的一個里程碑。對於人民幣國際化,我們要有力維護,要深入研究,特別還要做出長遠安排,使這件事能夠辦好,能夠和我們中國經濟的繁榮昌盛一起成長。此外,人民幣國際化也是中國經濟金融在全球發揮作用的重要一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