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疫情下,快递的“危”中见“机”


疫情下,快递的“危”中见“机”

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月 23日,近9成快递网点已复工。战疫之下,超过200万快递小哥逆行向前,努力将快递节奏恢复到正常。

疫情下,快递业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必需产业,既承担着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功能,也为武汉等疫区提供了基本的医疗防护与日常生活保障物资的运力支持和"最后一公里"配送。然而受新冠疫情影响,许多承担着人们日常寄递任务的快递网点开始举步维艰。具体表现为,一是末端配送效率较低;二是加盟制快递网点基本属于中小微企业,在疫情面前表现出了抗风险能力、抗压能力差、复工复产能力不足等问题;三是防护物资紧缺,无法有效保证正常收转运派过程的顺利。

生存现状堪忧

新冠疫情究竟对各快递企业的基层网点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

第一,网点收入大幅减少。受疫情影响,部分快递网点无法正常恢复收派业务, 收派件量过少,导致收入变低,这对快递网点造成了最直接的损伤,可以预见的是,规模越大,网点损失也越大。按照往年的推算,年后复工会迎来快递业务的一波小高峰,而今年因为新冠疫情,收派件量大受影响,网点的机会成本也是一个隐性损失。


疫情下,快递的“危”中见“机”

第二,网点成本开支较往常更大。为确保疫情期间正常开展运营工作,日常各项成本支出首先是必需的房租、维护等费用。而疫情下,防护工作也是作为人员接触较密集的快递末端必须重视的,比如口罩、消毒液、测温计等防疫物资的采购,绝大多数都要由网点和加盟商自行承担,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第三,快递员的安全是支撑网点走下去的关键。受快递员本身的工作性质影响,其增加了被传染的风险,如果在疫情期出现疑似患者或确诊病例,更是面临着被整体隔离的风险,一个快递员的感染,可能意味着整个快递网点的"瘫痪"。

第四,被罚款的风险。据了解,快递企业目前仍然按照以前的方式考核揽收率、派签率、客诉率等。所以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如果网点无法达到总部定下的收派量目标,一定程度上将面临被罚款的风险,严苛的各项考核使本来就亏损的网点雪上加霜。

各方通力保证快递正常运转

快递网点建设以及快递网络的完善是一家快递企业保障服务质量、高效运转的关键所在,网点"瘫痪"也就意味着快递企业无法提供应有的快递服务。因此,各方需通力合作,保证快递网点的正常运转,服务质量不下降。

首先是快递总部。在新冠疫情期间,对于前端快递收件价格以及末端派送费用可以予以不同程度的上调。同时加强激励措施以吸引其他务工人员加入到末端派送这个环节。此外,总部也可以适当减免相关费用,一定程度上减轻基层快递网点的经营压力。适当放宽考核指标,对各项罚款给予适当的减免。

疫情下,快递的“危”中见“机”

其次是各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应当支持快递企业的复工复产,推动网点尽快恢复正常运作水平。此外也要积极引导快递网点员工的返岗工作,行防护用品配备、交通通行、行政审批之便,帮助网点积极做好防护工作。为"最后一公里"投递打开"绿色通道",提升效率。同样希望政府能关注到,并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扶持,如金融财政等方面的扶持。

此外,还需要积极协助快递企业做好快递员的思想工作。网点及各地政府部门也须开展从业人员心理疏导。适当提高疫情期间快递员的相关福利待遇,既起到稳定员工、激励团队的作用,又体现出了快递网点的责任和担当,可以增强企业凝聚力,促使企业上下一起共渡难关。

最后,消费者在这个特殊时期,也需要对快递的时效性、网点的服务状态等给予一些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