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长春长生这种级别的大公司为什么还会造假疫苗自毁前程?

那个番薯很眼熟


你看着是这种级别的大公司,实际上做决策的就几个人而已!

也就是高俊芳,以及技术总监、账务总监等。

长春长生,确实人员众多,但大部分都是干活的。一些重大决策并不像是,电视上开董事会时演的那样,大会议桌坐20-30个人,大家讨论问题,你想,为了赚钱,这种改变工艺参数、置人生命于不顾的重大违规问题,难道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吗?

就算是举报的那个员工,也是极个别知情的技术人员,大部分员工只是按公司的规定生产,核心机密很多人并不知道。

所以,你眼里这种级别的大公司,大多数时候都是老板高俊芳个人意志的体现!

如今这种局面,肯定不是高俊芳想看到的,她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如果能反悔的话,给她100亿她也不会这么干,但现在说这些都晚了,不事后诸葛亮的话,她事前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1、从她儿媳和她的自拍照可以看出,她是很享受这种生活的。那就是钱的魅力。对儿媳的挥霍无度,奢侈炫富,她都视若无睹,视为正常现象,全然没有君子受财,取之有道的高尚价值观,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必须赚更多的钱,所以,长生账上的20亿也满足不了她,她还会继续追逐财富。

2、长久以来的成功,让老板养成了强势性格,听不进别人意见

我就不信,这么重大的事,就没人提出反对意见,但高俊芳太成功了,这么多年的顺风顺水,让她意志膨胀。

在她的心里,小罐换成大罐,侥幸心理下,让她认为狂犬疫苗的质量也差不多吧,况且,真正因狂犬病出问题的人很少,就算真感染了,谁会认为是疫苗的毛病呢?就算疫苗有问题,赔点钱不就是啦,这与她企业赚取的财富相比,真是九牛一毛!

3、对赌协议也是一柄利剑,为了快速将公司做大做强,很多人都等不及时间,贪婪的心让他们铤而走险,与风险资本合作,稍有不慎,就满盘皆输!

最后,长生发展到这一步,最主要的是老板高俊芳无人监督,一言堂,自己一个人说了算,别人看见了,也敢怒不敢言。归根到底还是长生的监督机制没有落实到位,像这么严重的战略问题,都无人监督,可见平时,老板高俊芳是多么的不可一世!


名仕读书会


要说这种大公司为什么也会生产疫苗造假,只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像这样的公司,说生产疫苗造福人类,只是个假象而已,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为什么会造假?当然是为了节省成本,投入成本小了,获利自然就高了。

这种民营企业,看似庞大,其实基本是一个人的帝国,重大决策都是那个掌舵者说了算。所以,此公司的造假,基本是掌权者个人欲望的膨胀所导致的。

新京报记者通过查询同花顺数据发现,长春长生的毛利率达到了91.59%,占据整个生物药品制剂行业榜首。在这巨大的利益面前,高老板显然没有把控住自己,高额回报的诱惑战胜了良知和道德底线。

很多人看到高老板的儿媳妇挥金如土的炫富,觉得很扎心。但高老板却对儿媳妇肆意放纵,任其挥霍。

因为她心理有底,你花的再快也不如我赚的快。相信,这一家人都过惯了奢侈的生活,所以,为了能长久保持这种状态,也得尽量让公司利益最大化。

2017年,长春长生疫苗销售达到15.39亿元,跃居国内第二。同年,高俊芳家族资产达到51亿元,位居2017年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第820位。

“欲壑难填”这个话说的真没错,许多错误的产生,都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某种欲望。而人的欲望又是无止尽的,尤其面对获取财富的欲望,经常会让人欲罢不能,最终偏离轨道,甚至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这也提醒大家,财富的累积没个够,千万别因为无休止的获取财富,而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人活一辈子是需要钱,但钱并不是人生的唯一追求。还有比钱更重要的,比如:良知、道德,需要我们去重视!

大家觉得高老板落到此种地步,值得吗?

【谢谢朋友们耐心阅读,欢迎关注、评论等,发表看法,一起互动交流!】


龍族社


长生生物疫苗造假,自毁前程的原因只有其负责人高某芳心里最为清楚,这里做一下分析推测。

为了钱!不要认为高氏家族几十亿的身家,不会为了赚钱不择手段,恰恰相反,有些人的贪欲是无穷的,越是有钱越是贪婪!

为了赚钱,早期,长生生物需要打开市场。从2003年起,长春长生多个疫苗产品卷入行贿案件,涉案地区有广东湛江、河南宁陵、福建邵武、安徽蒙城、安徽利辛、河南南阳、福建长乐、福建南平等地。

而想要快速赚钱,除了有市场外,还要降低生产成本,不良企业责任人想到了造假!

造假者把目标放在了狂犬病疫苗上,这是因为狂犬病有致死率极高而发病率很低的特点,而且相较与欧美国家动物使用疫苗较多,人类使用疫苗较少的情况,我国人类使用疫苗更多。狂犬病疫苗使用量大,便于盈利,狂犬病发病少,不易被人发现疫苗有问题。

至于造假后,假疫苗对接种人的伤害,造假者压根就不考虑了。对造假被发现后的处罚,以为凭借自己的钱财就可以轻松摆平。毅然踏上了犯罪的道路!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造假者必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王成大夫


从长春长生的造假疫苗的事件,进而讨论这个上市企业为什么敢?

其实就是暴利的市场、嗜血的资本、利欲熏天的人。


从长春高新旗下的子公司,分离股改多次嬗变,从国企演变为私人家庭控股的上市公司,一名出纳成长为现已被刑拘的亿万富豪长生董事长高xx,这其间充斥着的是资本的流动,这其间过程中的种种迷雾等待职能部门的深度挖掘了。

长生作为医药生产企业深谙国内医疗改革进程中种种潜规则,打通关节,GMP认证,拿到药品批准文号,就可以为所欲为,孰不知这是药品吗?关乎儿童的健康吗?从之前的面对媒体口若悬河,怎样培养怎样怎样,其实在他们眼中这只不过是商品,赌的就是侥幸,赌的就是资本利益最大化。




疫苗本身的暴利超过国酒.茅台,达到百分之九十多,而从上市公司的资料得知,其研发投入才1点几亿,而营销成本有近六亿,通过整个医疗利益链条的层层分润,然后到达终端,疫苗不是百分之百有效的医疗素语上的托词借口,亦成为医疗终端面对公共医疗群体受众(特别是儿童)的盾牌。

深深感谢此次举报的内部人员,使大众普及了解相关的医药生产状况。医疗改革进程中的问题之一,在于信息不透明,一是大众不了解药品出厂价格,二是医院、药柜定价标准大众不明白,三是大众怎样监督不明白,解决了信息透明度问题,其他问题是可以迎刃而解的,最起码解决起来困难是不大。


太极之渝


我这半个业内人士来聊聊吧

首先可以明确的说,没人愿意出事,尤其是我们这个做药,做医疗器械,尤其做疫苗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这事呢?

管理上的肆无忌惮是坏事的根源

屁股决定脑袋的管理模式导致人才流失和质量失控。

说点通俗易懂就是一堆不懂的管着一堆懂的。

实际上这是业内通病!!

我经历过大大小小几家药厂和器械厂,无一例外都是相同的构架:

企业法人或者企业负责人管理整个企业,技术负责人负责新产品研发,生产负责人负责生产,质量负责人负责产品质量。

当然这也是国家法规和GMP要求的组织架构。

实际上呢,企业实际负责人执行的是自己一把抓,技术负责人管不了具体的事,生产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只是打工的。

最麻烦的事是企业负责人并不懂实际的技术!药厂老板往往是销售出身,这对于药厂来说可能是个灾难。

举个例子,实际掌控长春长生的人可能压根不知道疫苗的整个生产过程控制点,对于风险的把握可能处于懵懂无知的状态。

当然,她懂销售和市场。

这类人热衷于资本运作,热衷于摸索法规边缘。

对于质量控制的漠视

业内都知道,质量部门并不是职能部门,并且质量部是个极其能花钱的部门,质量部一发话,铁定没好事。

质量部的人都是俗称的拿着买白菜的钱,操着地大的心,背着天大的锅。

就疫苗来说,做一支疫苗的成本很低很低,可是检验一支疫苗的成本可能是制造成本的100倍不止。组建一个质量部门的费用可能超出搞一套生产车间的费用。这就导致了大多数老板对比耿耿于怀。

质量负责人经常被老板怼,要求控制成本减少人员开支~~~实际上往往是:控你妹的费用哦,质量部的敢控费用吗?你以为的检验是一群白大褂看着手上的产品,路过头顶,透过昏黄的灯光,蜜汁微笑的说~可以,味道不错,经过大师品鉴一致认为可以出厂了,然后鼓掌通过??!?!

国家对于疫苗的要求是批签发,通俗点就是每个批次的疫苗都是经过药监局批准了才可以上市的,而其他药品器械则是企业自己质检合格后就可以上市了。

(其中是不是有细思极恐的东西呢?)

质量部始终是企业最不受待见的部门并且工资最低,绩效始终蜜汁尴尬。

部门话语权是个什么鬼?没见过

偏偏国家法规给了质量部极大的权力。

曾经遇到过一个事,IPQC(过程检验员)质量监控显示异常,质量负责人胆战心惊要求全厂停机待查,虽然可能意味着几十万上百万的东西要废掉,并且还要再出几十万去处理废料。

结果是老板嚎叫着不允许停机,并且事后找了个理由把质量负责人开了。

自此该企业再无质量一说。

结局是药效不好,市场自发清退了该产品。

(有没有细思极恐?)


希望救命的东西再也不要成了害人的东西,尤其有志于此的各位老板们,天台太小,站不下!


ChaC


理论上来说一家上市公司、行业巨头因其身处的绝对优势地位断无造假之必要更无造假之可能,然而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

实际上,各行各业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的造假行为,我们姑且不论长生生物这种普通药企,就连许多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也同样曝出过造假丑闻。

我们的邻国日本素来以工匠精神闻名于世,在我们的印象中日本人做事严谨、认真负责,可即便如此不也出现了类似神户制钢这样的百年名企的造假事件吗?

对于任何行业来说造假的危害不言而喻,但是这其中危害最大的恐怕就是医药行业了。“是药三分毒”,更何况是假药劣药,搞不好真要死人的!对此,身为长生生物掌舵人的高俊芳和她的高管们心知肚明。既然如此,长生生物为何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长期造假?

在我看来无外乎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唯利是图是敢于造假主要内因。

当长生生物从一家国有企业变为民营公司时,它的属性已经发生了改变,国企曾经肩负的社会责任在它身上恐怕已经淡然无存。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自从长生生物姓高的那一刻起,它的追求便只有利益二字!在利益面前,不要说是疫苗造假,恐怕任何违法犯罪的事情高俊芳和她手下们都能干得出来。在他们眼里除却金钱的诱惑,人命又算得了什么?!

其次,上下畅通的利益环节成为有恃无恐的外在动力。

长生生物能够占据国内疫苗市场的庞大份额并不是一朝一夕间办到的,商海中多年的摸爬滚打让高俊芳深谙行业的潜规则。一款疫苗从研发到生产,再到流动销售最后在患者身上进行使用,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那么疫苗造假必然会东窗事发。长生生物敢于造假的外在动力恐怕与他们打通了相关利益环节不无关系,所以他们的造假才显得那么有恃无恐。在他们眼里造假之举虽然如同走钢丝,但是只要有人在一旁搀扶那么必定会相安无事。

最后,公众的信任反而成为了造假的勇气。

在公众的眼里,大型药企应当是同行业中最规范、最先进的典范。以往我们见到或者听闻的医药行业造假行为其罪魁祸首均为一些不知名的小企业或者个人,大型药企公然造假实在是闻所闻问。公众的对于大型药企的信任感使得大家不会对类似长生这样的造假行为产生丝毫的怀疑,而长生正是利用了众人的这种心理变本加厉地大肆制造劣质的假疫苗,最终毒害了公众的身体。

高俊芳和她的长生生物把公众的生命健康视若无物,靠着造假攫取着国人的血肉过着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而如今她的恶行终于得到了报应。我相信法律是公平的更是正义的,高俊芳和她的同伙们必定没有好下场!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通城丹妹


在普通人眼中长春长生这样级别的大公司不应出现造假自毁前程的问题,因为他们已经赚了足够多的钱。确实对于长生董事长这样进入富豪榜的人来说,钱对于她们来说就是一个符号,已经不是让她们满足的主要衡量尺度。你说高俊芳等完全是因为物质需求等而造假,估计很多人不相信,因为她没必要啊。

但作为一个人一旦失去了外部了制约,他站的位置越高那么犯下的错就可能越大。不可否认长春长生是因为利益才造假,但高俊芳等长生高层不会因为物质需要而造假,更多是因为欲望。医药、特别是疫苗产业是一个对于普通民众很难把握的灰色地带,医药公司造假或者药物成分不合格,普通民众是很难发现的。

信息的单向透明就决定了,造假者的风险比较低。普通民众就算使用了假疫苗,也是不知道的,就算知道可也很难找到证据的,因为疫苗本身就存在无效、过敏反应等众多问题。从科学上讲,疫苗是允许有个案存在的,民众个人很难说自己是不是个案。长春长生这样级别的企业造假,就是他们有更大欲望,因为物质可以满足,但欲望不会被满足的。欲望大,又失去严苛的监督,所以就铤而走险了。


深度军备


长春长生造假疫苗自毁前程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

长春长生早已被高俊芳变成了实际上的家族企业,企业内部早已变成了高俊芳的一言堂。而当一个人的权利过大且无人可以制衡的时候,她内心的贪欲会被无限放大,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的。

2. 财帛动人心

虽然药品行业利润已经很大了,但是对于贪婪的人来说这还不够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面曾经说过:

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造假疫苗的利润远大于制造真的疫苗,高俊芳做出这样的选择也不出意外。

长生生物虽然是一家大企业,但如果只是老板高俊芳的一言堂,那这个企业的运转很大程度上就是高俊芳个人意识的体现。而没有了外力约束的资本和权力再加上高俊芳心中的恶念与贪欲,那什么事情都是可能做出的。


全天候科技


像长春长生这种公司从国企一步步变更发展成为私企,从其不择手段追求利润的过程来看,就意味着最终会导致灭亡。我总结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董事长高俊芳深谙企业发展的所有潜规则。和所有的制药公司最大的不同,是长春长生以疫苗生产为主,而疫苗则是国家管控产品。只要打通招标所有的环节,便意味着坐等收钱,试想,低成本的疫苗在市场上所向披靡时,还有谁能阻挡长春生发展的脚步,除非是像这次引发地震级别的造假事件,最终让全民以愤怒之火给烧出了原形。

第二,家族企业式的发展是长春长生失败的根源。长春长生成为家族企业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会毁在高俊芳之手,因为她掌握着长春长生的生死钥匙,所有的决策、公关、财务、生产、销售、人事等大权都掌控在她的手里。当公司高层失去监督与制约机制时,当所有的目标都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时,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便成了次要目标,这恰是长春长生自取灭亡的根源。

第三,利益链条之广之深是长春长生自我膨胀与破灭的关键。由于疫苗市场缺少公开透明机制,在长春长生发展的道路上,开山破路往往是以利益链条为先锋,产品卖到哪,利益便输送到哪里。试想,钱如此好嫌,成本如此之低,迅速暴富的长春长生高层焉能不自我膨胀?千算万算,唯独没有算到人命关天才是决定这家公司得以续命的根本。

综合以上几点因素,不难看出,像长春长生这种怪胎公司,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大潮里,只能是靠运气存活。当运气不会再眷顾她时,即使再高的大厦也会瞬间倾倒。但是倒下之后,会遭到万众唾骂,还要面临牢狱之灾。


寒石冷月


如果不是内部人因为调岗不满给外界举报,可能公众至今无法获知这家企业内部管理是多么实控,随着媒体对长春长生的解读,公众会发现关系人命的产品在这家高新科学技术公司怎么会如此不受重视。

疫苗造假,人命关天,基本上可以理解为一针救一命,公司的内控失衡,企业外部的监管形同空设,在这种情况下,生产符合国家疫苗质量标准的疫苗产品,就只能靠道德约束和良心发现,这在现代商业社会里是不现实的,也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科学的。

我们发现,长春长生的疫苗产品毛利率高达90%,国家有关部门还定点采购,基本可以认为这是一家服务于国家计划的定点生产企业,所以企业现金流非常好,处于稳赚不赔的局面,认知上的松懈,对生命不敬畏,对员工不尊重,导致此次造假疫苗事件全国性发酵。

早些年,这家企业从国企改制成私企,高俊芳从一名企业会计转身企业老板,而将疫苗这种关系国计民生的疫苗产品彻底放手市场是不是更值得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