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坎村 設計/大腳 編輯/Tom
歷史上做過“挾天子以令諸侯”事的人很多,其中曹操最有名。原因無他,實力強、手段狠、不裝逼。像曹操這類拿重要的人或名頭作幌子,私下卻給自己謀利的人,在區塊鏈行業也不鮮見。只不過,大都沒悟到曹操的精髓,學了點皮毛。
最近,FCoin 幣改實驗在圈內引起很多人關注。以支持實體經濟的“天子”目標,幣改實驗進展迅速。7月9日,幣改試驗區發佈4號公告稱,本來10人的籌備委員會新增了16人。但是具體來看,實際上就三類人:媒體人、投資人、項目方。
不難發現,這是利益天然契合的三角關係。由此而來的問題,幣改能夠號令“諸侯”,還是一場“雞肋”實驗?
一、為什麼會發生幣改——本質是沒錢!
對於幣改最後是什麼樣子,目前還沒有定論,不過token經濟是一個核心。那麼什麼是token經濟呢?
Token經濟是基於通證的價值互聯網,讓每個個體、每個組織都能夠基於自己的勞動力、生產力發行通證,形成自金融範式;一個是基於通證的大規模群體協作,讓每個創造價值的角色都能夠公平地分享價值,充分調動參與動力,形成自組織形態。
幣改,就是賦予傳統企業以“自金融”和“自組織”的能力,這是區塊鏈變革生產關係的本質。
那麼由此而來的問題是,為什麼會發生幣改?
按照幣改主要組織者說的話:未來一段時間裡,“支持實體經濟” 是整個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產業成敗的決定性因素。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當下的狀況是行業不景氣,大家沒錢,支持實體經濟相當於古時的“清君側”、“替天行道”一個由頭而已。
僅以數字貨幣產業的前端挖礦產業為例,據說有些礦工到了借錢度日的程度,以捱過漫長的熊市。儘管更加前端的礦機產業受市場傳導還有一定的時間,但大都開始未雨綢繆。礦機三巨頭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億邦國際都有上市的計劃。
礦機廠商的淨利潤與BTC價格走勢大致相同
礦機廠商可以到資本市場上市找錢,沒有實力的礦工們則通過貸款度日,那麼對於交易所怎麼辦?
春江水暖鴨先知。面對熊市,處於行業頭部的交易所影響不是特別大,畢竟沒有肉吃,還有湯喝;但是小交易所則比較艱難,因為既沒有較多的用戶,又沒有優質項目。這一點,區間集在之前寫的
《FCoin單挑幣安、火幣、OK……曇花一現or“亂拳打死老師傅”》一文中就有詳細闡述。
後來FCoin交易挖礦的模式異軍突起,短時間內確實給小交易所指引了一個方向,可是交易挖礦模式在長時間內並不可持續,需要資金不斷流入。等羊毛黨都離開了,平臺也就失去了此前熱鬧的景象。這相當於給挖礦交易所埋下了一顆“地雷”。
二、交易所焦慮:幣種成交額佔比的秘密
我們從幣種成交額佔比數據上,可以一窺目前以FCoin為代表的交易挖礦模式的平臺交易狀況。
區間集截取了非小號上四所交易所幣種成交額佔比圖,並列舉了一些說明問題的核心數據。
FCoin : FT67.6%、BTC22.8% 、BCH4.92% 、ETC3.09% 、其他0.4%。
幣安:BTC18.02%、ETH9.63%、EOS9.27%、MFT 4.9% 、其他39.6%。
火幣PRO:EOS17.42%、PAI 10.76% 、BTC10.37%、ETH 9.73% 、其他 30.9%。
OKEX:EOS17.7%、BTC11.3%、ETH9.58%、ETC8.49% 、其他27.7%。
看完這四張交易所幣種成交額的圖後,我們不難發現,FCoin平臺幣FT居然佔到平臺成交額67.4%,其他一項僅有0.4%。對於一個數字貨幣交易所而言,這是極其不健康的一個狀況,就像前面所言,一旦其平臺幣FT價格失去了吸引力,交易所價值何來?
對於其他三家交易所而言,它們“其他”一項基本在30%上下,構成了其盈利主要來源(上幣服務是交易所收益的主要渠道)。從這我們也可以看出,老牌交易所幣安的實力依然很強勁,其他一項佔到近40%。
所以,對於FCoin而言,眼下的當務之急是怎麼改善幣種成交額佔比極不健康的狀況,怎麼吸引大量的優質項目參與進來;而吸引用戶到是次要的。就像當年電商大戰一樣,各種促銷活動只是吸引流量手段,平臺上入駐的商家才是其背後真正的實力。
估計張健也很明白,現在FCoin 平臺推出的平準基金、保險不能成為留住用戶核心理由,只是一個手段,他需要的是優質項目。這一點,我們從他和幣改試驗區其他組織者之間達成共識的速度也能看出來。
《FCoin幣改試驗區聲明》一文寫道:7 月 5 日凌晨,張健拉著我們兩人一起開了一個 “區塊鏈速度” 的電話會,在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裡,我們三人一起做了一個大決定。
三、企業之憂:幣改能吸引優質項目嗎?
幣改的目標是“支持實體經濟”,很多人都贊同組織方的這個說法,甚至有些人還把馬克思爺爺搬出來。可是,冷靜一番,幣改真的能夠幫助緩解眼下實體經濟的困境?能夠吸引優質項目嗎?
讓我們花一點時間,看一下實體經濟困境所在。
產能過剩是經濟困境主要原因,由此導致資金的脫實向虛。2012年是中國經濟增速下行的第二年,產能過剩現象已經非常明顯,M2規模是GDP的1.8倍,PPI出現持續負增長。我們發現,中國加入世貿後,中國的PPI與美國PPI(製造業品口徑)完全接軌,但2012年後中美PPI的走勢卻出現了分叉,即美國繼續上升並走平至2015年,中國則出現了近5年的下跌。
顯然,全球經濟增速的下行,並不能解釋中國PPI所出現的更為明顯的回落。而出口額佔全部工業產出比重急劇回落,更說明了中國產能擴張之迅猛。
那麼,怎麼解決實體經濟產能過剩?主要的途徑是提高實體投資回報率,讓資金流入,而提高投資回報率,就需要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也就是要讓高端製造業形成一定規模,可以與發達經濟體抗衡。但是,現在高端製造業還沒有形成規模,怎樣讓資金流入正在成長的高端製造業又是一個非常難的問題。向虛容易,向實難啊。
所以,國家開放很多政策扶持具有高成長性的高科技創新企業,例如支持優質創新型企業上市融資。今年3月8日,象徵著電子產品生產領域“獨角獸”的富士康順利過會,以36天的過會速度創造了企業拿到A股通行證的最快紀錄。還有之前,礦機巨頭嘉楠耘智也受到地方政府、監管層的歡迎。
對於具有實力的科技公司來說,在融資方面並不是有難度的問題;而且積極擁抱政府政策,無疑又是一項政治正確。說到底,幣改能夠吸引的還是一些小微企業,可是他們又面臨著政策監管的風險。
四、政策風險——監管下幣改的未來
前段時間,人民銀行對外公佈了清理整頓境內虛擬貨幣交易場所和首次代幣發行融資(ICO)活動成果。其中,明確提到果斷打擊ICO冒頭及各類變種形態。密切監測、加強研判,打早打小、防患於未然,向市場傳遞更為明確的監管信號。
而幣改就不得不涉及到這一領域,因為token經濟是幣改核心。
眾所周知,區塊鏈的 token 被廣泛認識,歸功於以太坊及其訂立的 ERC20標準。基於這個標準,任何人都可以在以太坊上發行自定義的 token,這個token 可以代表任何權益和價值。
現在用 token來作為代幣權益證明進行 ICO是一個普遍的做法。由此我們也認識到,其實加密數字貨幣只不過是一種特殊的 token。那麼,不管項目方如何操作,涉及到交易所上幣,就和監管相沖突,參與幣改的公司就存在政策風險。
而幣改試驗區稱的,“實體經濟中已經具有成熟產品,有規模和實力的平臺和企業,具有龐大的用戶群,完整成熟的生態環境,高標準的合規管理水平,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因此這條路線速度更快、風險更小、影響更大。”或許值得商榷。
我們現在再來看幣改,其本質上還是目前交易所排位爭奪戰的一個縮影。熊市之下,各大交易所為了提高競爭力,尋找優質的項目是一個很自然的動作。前段時間,HADAX就通過超級節點的方案,吸引傳統股權投資機構包裝旗下的項目進入到交易所,為自己平臺積攢“彈藥”。
對於還處於發展初期的交易所FCoin而言,既然手中沒有資源,通過幣改來吸引市場上零散的優質項目方進來,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幣改組織貢獻的資源是否能吸引他們參與,還是一個未知數。
交易所的戰爭將會越來越焦灼。
閱讀更多 區間集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