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 小米,等不及的上市

小米,等不及的上市

“中國題材”,對全球投資者到底還能講多久?這個大問題,或許是小米、美團要接踵上市的關鍵。

小米,等不及的上市

小米今天成功在香港上市,開盤價 16.6 港元,相比此前公佈每股 17 港元的發行價下跌 2.35%,以開盤價計算,小米市值超520億美元。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出席了今天的上市儀式。小米也是港交所第一隻以“同股不同權”方式上市的新股。

小米,等不及的上市

2018年7月9日,香港,小米集團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出席敲鑼儀式。

雷軍在前一天(7月8日)發出公開信稱,最近資本市場跌宕起伏,小米能夠上市就意味著巨大成功。“上市是為了更好地奮鬥。成功上市只是小米故事的第一章的總結,第二章將更加華麗絢爛。”

港股上市,這是雷軍創業生涯的關鍵一戰。

回看6月,先是小米CDR(中國存託憑證)撤銷申請,放棄A股發行。隨後,在港股的估值問題,再次讓他無法輕鬆。

在6月23日的IPO記者會上,面對小米到底是間什麼公司,到底值多少錢等犀利問題,打著紅色領帶的雷軍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第一,小米是間“全能型”公司。第二,估值約等於蘋果乘以騰訊。

但是,市場的判斷和估值的高低,最終必然是博弈的結果。6月25日,小米集團(1810.HK)公開招股,總市值調整後約為539億至697億美元,計劃7月9日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之後,又有消息稱,IPO價格最終可能定為17港元/股,估值為區間最低值539億美元。

小米港股上市,意義非凡。

它是港交所“同股不同權”股票上市的第一單,後者為吸引小米這樣的公司,對相關的上市法規都進行了修訂。更重要的是,小米上市的結果,最終將為全球投資者共同關心的某個關鍵話題帶來答案,即在全球投資者心中,“中國題材”到底還能講多久?

小米,等不及的上市

暫棄A股

6月19日清晨,資本市場被小米的一則公告驚醒。

小米發佈“意外”公告稱,經過反覆慎重研究,公司決定分步實施在香港和境內的上市計劃,即先在香港上市之後,再擇機通過發行CDR的方式在境內上市。證監會旋即回應“尊重小米集團的選擇”,取消原定於當日的發審委審核。

就在預期小米通過發審會的同一天, A股重演千股跌停,滬指收盤跌近4%,失守3000點防線,退回“2000”的時代,創業板指暴跌超6%,創2015年1月以來新低。

小米,等不及的上市

小米發佈撤銷申請公告。

資本市場期待的首例CDR告吹,是否影響了股市的信心?無論如何,就在外界都認為市場和小米兩情相悅時,箭在弦上的首例CDR卻突然改變軌跡,這無疑還是會對市場造成一定影響。

繼富士康創造了最短36天的閃電過會後,IPO企業可謂雨後春筍,小米便在其中。事實上,進入6月後,“獨角獸”迴歸A股加速清除制度障礙,小米過會的速度甚至可以更快。

6月7日凌晨,證監會拋出CDR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等九份配套文件。小米根據CDR文件快馬加鞭修正材料,當日就向證監會遞交了申請。證監會在6月15日晚間發佈消息稱,將於6月19日召開會議審核小米發行CDR。

從6月7日到6月19日,極速運行 12 天的小米CDR快軌在臨近“竣工”時,以一則公告突然踩了一腳剎車。背後原因何在?

對此,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是監管部門和小米雙方都沒做好準備。王驍是一位浸潤境內外資本市場的投行人士,他向《南風窗》記者分析說,這一變化並不是沒有徵兆。“小米需要在 14 日到 19 日上會之間回覆證監會的追問,雖然小米有能力,但時間太緊。而作為CDR第一股,小米在未來的相關政策上承擔了重任。”

王驍所謂的“證監會的追問”來自6 月 14 日,在小米更新招股書後,證監會公佈了對於小米上市招股書的首發反饋意見。在這份2萬餘字的反饋意見中,證監會向小米列出了 84 個問題,涉及同業競爭、小米治理、生態鏈企業情況、金融和類金融業務、股權激勵、關聯交易等多個方面。

除了時間緊外,亦有一位業內人士對《南風窗》記者指出,國內目前股市局勢不明朗,CDR作為一種新的融資工具,A股可能承受流動性構成的壓力。

更重要的是,估值的壓力,“證監會很可能想等港股的估值邁入合理區間後,再作打算”。該人士認為,估值十分重要,好公司加上一個好價格,才是一個好的交易。而且,小米的估值是一個“樣板”,關係到A股資本市場的未來。估值過高,或者過低,都不好,估值合理才好。

對於利益相關方,估值是一切的關鍵。無論在A股,還是港股,都是如此。

小米,等不及的上市

小米合夥人(王川、洪鋒、林斌、雷軍、黎萬強、劉德、黃江吉)

雷軍“食言”

無論小米因何“棄”A股,還是CDR新政是否會陷入停擺,但港股的上市意味著,雷軍終究還是“食言”了。

兩年前,也就是2016年,當時的小米處於創業以來最焦慮的階段。小米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從2015年的7000萬部,驟減至2016年的4100萬部,但雷軍宣稱,小米不缺錢,不會上市。現在,故事發生了新進展—雷軍捧著厚達500多頁的招股說明書,帶著小米準備登陸港股。

小米這幾年發生了什麼?小米財務數據中的一個細節,可以一定程度說明問題。

廈門大學會計學院院長黃世忠教授曾關注過小米的財務數據,他在一篇文章中表示,按照國際會計準則(IFRS),2017年度,小米公司鉅虧439億,而到年底時,淨資產為-1272億元。也就是說,按國際會計準則編制出來的小米年報,不僅是鉅額虧損,而且還是一個嚴重資不抵債的企業。

小米,等不及的上市

如果不按國際會計準則編制年報,而是按人們熟悉的中概公司採用的美國會計準則(US GAAP)來編制年報,小米則是盈利的,盈利54億元,且2017年末的股東權益也不是-1272億元,而是343億元。

國際會計準則和美國會計準則是國際上最為流行的兩套準則,兩者大同小異,但在諸如資產計量、現金流歸類等方面有著差異。小米“鉅虧”和“盈利”的兩種情況,簡單來說,邏輯是這樣的:小米在上市前的多輪融資中,對投資者發行了優先股,這些優先股按照兩種不同的準則,放到財務報表上的歸類不一樣,因而導致了差異。

在國際準則之下,優先股記為了負債,而不是權益,負債需要支付利息費用,因而財報上顯得“資不抵債”,而且有虧損。但在美國準則之下,優先股記為權益,不記為負債,這也意味著利息費用的減少,故而財報上負債率降低,而且有盈利。

但對小米而言,採用哪種財務準則並非關鍵,香港的基金經理都是財務專家,對計量差異問題應該比較諳熟,因而這對機構投資者的認購和估值影響不大。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小米的壓力並非來自於“紙面虧損”,而來自於與投資者的協議。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系李若山教授認為,8年時間,雷軍從米聊到手機,從硬件生態圈再到互聯網服務,走的是快速擴張的發展路徑,沒有外部資金的加持絕對無法完成。

但另一方面,鉅額的融資也讓雷軍付出了極高的代價。小米的9次融資都是以優先股的形式進行的,這是對創業公司最不利的一種融資方式。優先股股東融資的錢不是做慈善,創業者最終將支付給投資者以高回報。

在李若山看來,按照投資者與小米的約定,如果小米在2019年12月23日前沒有完成上市,或有其他風吹草動,類似解散或清盤,都要連本帶利地贖回優先股。贖回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原始投資成本加每年8%的利息,二是贖回時按市場公允價值估算,三是投入的資本加上積累下來沒有分配的利潤。

在這些方式中,價格孰高,則以孰為準。2017年末,小米優先股的公允價值為1615億元。李若山認為,這意味著小米如果沒有上市,或者有其他變故,按照目前的公允價值,那麼小米最高可能要償付這些私募基金的金額1615億元。因此,對雷軍而言,讓小米儘快上市,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最佳選擇。

小米,等不及的上市

互聯網公司?

估值是一切關鍵。

在小米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前夕,按照計劃,小米全球發行21.79億股,每股17至22港元,融資規模為47.2億至61.09億美元,據此調整後總市值約為550億美元至700億美元區間。而在香港IPO之前,多家投行機構給予小米的估值則遠遠超過這個區間,曾一度達到2000億美元,這個數值約等於2/5的騰訊,1/2的阿里,2個半百度,3個半京東。

隨著時間的變化,小米的估值顯然是大大瘦身了。畢竟,小米是一家硬件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這種差異是小米最終市值的關鍵。

在雷軍那裡,他一直都拒絕承認小米是純硬件企業。6月21日,在香港香格里拉酒店正式路演時,雷軍說:“過去一個星期我終於想明白了,小米是全球罕見的,同時能做電商、硬件、互聯網的全能型公司。”

“我們在內部討論的時候,談到新物種這個詞,新物種意味著往往沒有天敵,很快就會猖獗蔓延,高速成長。”雷軍覺得“新物種”這個詞相當契合小米。他認定互聯網服務高速成長的邏輯在於,終端硬件廠商將能夠直接把握各項互聯網服務,無論是入口還是數據。招股書中提及的一個數據顯示,2018年3月,小米用戶每天平均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約為 4.5 小時。

小米這個詞本身是個外延很大的詞,沒有特指手機,也沒有特指其他什麼。但不容置疑的是,小米從手機發家,受眾對其手機的印象根深蒂固。

查閱小米招股書可以看到,小米的營收分為4個業務板塊,分別是智能手機、IOT與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及其他。其中,智能手機業務是其主要收入來源,2017年來自智能手機行業的收入為805.64億元,佔總收入的比例為70.3%。

在過去兩三年的時間裡,隨著智能手機的技術迭代週期終結,廠家之間的競爭完全地聚焦於性價比和渠道能力。小米因為對線上營銷和口碑傳播的極端迷信,線下渠道幾乎毫無作為,這給予了OPPO、vivo和華為趕超的空間,而一度遭受衝擊。

雷軍迅速做了自我糾正,調整戰略。2016年年底,他宣佈全力加大線下渠道的建設,要在三年內開1000家“小米之家”。這個調整讓小米漸漸走出了低潮。今年2月IDC發佈的數據顯示,小米成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廠商,2017年四季度手機銷量全球排名僅次於蘋果、三星、華為。

小米,等不及的上市

小米張貼“謝謝”巨幅海報,感謝粉絲陪伴。

如果把小米只是看做一家手機硬件商,那麼形勢顯然不容樂觀。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西南地區手機產品經銷商對《南風窗》記者表示,如今的智能手機利潤極薄,市場已經飽和,雖然小米的銷量沒有下滑很多,但也進入了瓶頸,要讓銷量保持高速增長,是很難想象的。

也有樂觀的聲音不這麼認為。“擁有1.9億的存量用戶,你還能單純認為小米是硬件企業嗎?”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飈對《南風窗》記者分析,小米依靠廣大的存量用戶,即使新用戶獲取放緩,也可以通過提升用戶質量的方式完成服務變現。

孫燕飈用蘋果公司做了一個類比來分析。蘋果公司的銷量在下降,但它的股價在上漲,甚至是翻倍。這是因為,大家都忽略了蘋果利潤中,有相當一部分將來自高利潤的服務和軟件銷售,而不再是手機銷售本身。

2018年蘋果公司第二季度財報中,最搶眼的產品既不是iPhone也不是iPad,而是互聯網服務和其他產品的營收。服務的營收為91.90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1%,其他產品營收為39.54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增長38%。孫燕飈認為,蘋果依靠iOS生態,包括iCloud雲服務、Apple Music音樂服務、Apple Pay等,轉換了營收的驅動力。

蘋果已經越來越像互聯網公司,但小米還不是,至少目前如此。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王驍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