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2 新乡因何又叫“墉南”?古墉国都城在新乡哪个县?

新乡因何又叫“墉南”?古墉国都城在新乡哪个县?

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周武王封纣王的儿子武庚来治理朝歌,武王又怕武庚叛周,分商都畿内地为邶、墉、卫三国,监视武庚,史称"三监"。即"殷都以北谓邶,霍都监之;霍都以东谓卫,管督监之;殷都以西南谓墉,蔡叔监之"。

新乡因何又叫“墉南”?古墉国都城在新乡哪个县?

《诗经·墉风》就是描写古墉国劳动人民和历史的记录。名篇《相鼠》曾使后世人偶尔还能记得历史上有古墉国这个诸侯国的存在。

新乡因何又叫“墉南”?古墉国都城在新乡哪个县?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武庚之乱,周公奉成王命,率师东征。经3年的艰苦作战,于前1039年终于讨平叛乱,征服东方诸国,收降大批商朝贵族,同时斩杀武庚、管叔姬鲜,流放霍叔姬处、蔡叔姬度,废邶国、鄘国、卫国,在三监和朝歌之地建新卫国,封另一弟康叔为国君。

新乡因何又叫“墉南”?古墉国都城在新乡哪个县?

《尚书大传》:“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新乡因何又叫“墉南”?古墉国都城在新乡哪个县?

鄘国的存在时间虽然不长,国号随着周公平“三监”而消失,但却为后人留下多篇诗词,孔子编订《诗经》,内有鄘风十篇:

“柏舟” “墙有茨” “君子偕老” “桑中” “鹑之奔奔” “定之方中” “蝃蝀” “相鼠” “干旄” “载驰”,是《诗经》中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在中华文学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墉风》较《邶风》多用兴。

“案此册大半皆卫诗,即《载驰》虽作自许,而亦为卫发,何以谓之墉乎?或者事虽卫事,诗则墉诗。除《载驰》一篇外,余皆余皆墉人作也。

新乡因何又叫“墉南”?古墉国都城在新乡哪个县?

观《桑中》盛称孟庸之族,于姜、弋并列,则其诗为墉诗也无疑。且同咏卫事,而宣、惠以前多《邶风》,宣、惠以后多《墉风》。盖文公庐于漕城楚,地近于墉,故墉作较多。其诗尚廉历而寡文,不及《邶风》远甚,惟《君子偕老》差奇丽,而又开后人繁缛一派。《定之方中》甚典质不佻,《干旄》亦雍容大雅,其变风之正乎?至《载驰》沉郁顿挫,慷慨唏嘘,实出众音上。然自许诗,非关墉俗,附载《定中》后耳。”(《诗经原始》)

柏舟第四五: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柏舟》,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毛诗正义》)

“《邶》之《柏舟》泛泛其流,则为中流不系之舟,以喻国势之危也。

今天新乡的文人墨客也常用鄘南二字来代言新乡。如“鄘南书院”、“鄘南书社”、“鄘南画院”、“鄘南旧事”等等

新乡因何又叫“墉南”?古墉国都城在新乡哪个县?

鄘都位于今新乡县鄘城村。据《淇县志》记载:“卫都在朝歌东9.5公里的卫贤;邶都在朝歌北今汤阴邶城;鄘都在朝歌的西南。”《河南通志》卷五十一古迹也有“今新乡西南有古鄘国”之说。

新乡县居太行山之南,为市辖县。该县有着1400多年历史,黄河古道曾在此经过,境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有传说孟姜女想念丈夫哭干两行眼泪而成的孟姜女河渠,有被誉为“中原首富”的七里营镇刘庄村,有出名的“中州名镇”小冀镇京华村。

民国十二年(1925年)《新乡县志》载,“鄘国都城位于现新乡县大家店(代店、店后营)村周围。” 《通典》里讲“鄘城在新乡县西三十三里,古鄘国也。”。也就是说,古鄘国都城就在新乡市西大召营以北的两个村庄附近——代店村和店后营村,而且地域清楚。“古城遗址向北不过卫河,向西能看见获嘉的同盟山”。

上世纪50年代,在这两个村的村外还能看见半环形的土岭,这环状土岭是不是当年的鄘国城墙呢?

新乡因何又叫“墉南”?古墉国都城在新乡哪个县?

民国十二年的《新乡县志》卷二记载:“古鄘城在店后营普渡桥东绕大家店之南北。”按鄘国西阻太行、东邻卫、南跨河、北临邶当时的地理位置,也颇适中,则为古鄘城无疑,更为难得的是1978年在大家店西北挖出古城垛两个。

墉国自此绝矣,子孙以国为氏。

周公平三监之乱后建立的新卫国,国都为商朝行都朝歌(今淇县),领土约相当现在的豫北、冀南和鲁西地区,面积方圆四五百里。

彼时的卫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是诸侯国中的东方大国,也是西周在东方的重要藩屏之一。

总编辑:楚国农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