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实业救国”——企业抗日的一剂良药,广告上的抗战!

上海是中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城市之一,外国商品和商品广告很早出现上海街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民族工商业的兴起,国货产品日增,各种各样的琳琅满目的商品广告在中国也全面开火

“实业救国”——企业抗日的一剂良药,广告上的抗战!

日军在屈臣氏和可口可乐广告下与中国军队作战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全国范围掀起“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购买国货,是民众自觉的爱国行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的商品海报立即喊出“共赴国难,卧薪尝胆”的口号

“实业救国”——企业抗日的一剂良药,广告上的抗战!

青一丝棉厂提倡国货的广告

“实业救国”——企业抗日的一剂良药。在海报上宣传抗日,不是一两个商家的别出心裁和突发奇想,而是爱国商家的共同行动。民族企业的命运与祖国的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每当国难当头,从商品广告就可以看出商家的态度。

“实业救国”——企业抗日的一剂良药,广告上的抗战!

龙虎人丹

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身着戎装,手执钢枪的军人不断出现在商品海报上,令人鼓舞,令人振奋。中国市场上的产品都以正宗国货为荣,这种勤快,使外国尤其是日本在中国的商品销售额锐减

“实业救国”——企业抗日的一剂良药,广告上的抗战!

月月红,女界宝的广告

在上海,上海市抗日救国会执行委员会公告:令各个商店、公司填报日货,一律造册封存。许多中国厂商,为证明自己的产品生产与日本无关,纷纷在报上披露完全国货的证明。例如,上海印染公司就在报上声明是“完全国货”,还刊登了各机关和上海市抗日救国会执行委员会出具的公函。一时间,洋货尤其是日货没人购买。为扭转这一被动不利的局面,许多外商将自己的产品仿冒成国货来进行销售。这种假冒现象愈演愈烈,扰乱了市场,损害了工商业者的利益,引起工商界和国民政府的注意。蒋介石下令:严禁外国洋货冒充国货销售。一时间,提倡国货,抵制洋货,蔚然成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