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3 「典型人物」胡斌:創辦公益機構 讓更多殘疾孩子受益

「典型人物」胡斌:創辦公益機構 讓更多殘疾孩子受益

「典型人物」胡斌:創辦公益機構 讓更多殘疾孩子受益

1992年,對於胡斌的人生來說是一個轉折點。兒子多多出生的幾個月後,一個他沒有聽說過的詞——腦癱,讓他走上了一條不尋常的路。

2011年3月,胡斌創辦了專門為智力及發展性障礙殘疾人提供託養照料、教育康復、就業培訓等服務的非營利性公益機構“成都市武侯區善工家園助殘中心”。

通過七年多的發展,善工家園已建成7個服務項目,擁有包含專業社工、特教老師、康復治療師、生活護理老師等專業人員在內的120多位專職員工,有3600多名註冊志願者,760多位全國各地的愛心捐款人和愛心企業資源,每日直接為180餘位特殊兒童和青少年提供無家長陪伴的康復教育、日間託養和全託照料等服務,讓更多的家長能迴歸社會,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同時,善工家園的專職社工,每年為武侯區2200多戶殘疾人家庭提供10000多項次的社工服務

「典型人物」胡斌:创办公益机构 让更多残疾孩子受益
「典型人物」胡斌:创办公益机构 让更多残疾孩子受益

IT公司老總放棄生意 為腦癱兒子尋找希望

在兒子多多未出生前,胡斌是成都某IT公司的老總,“那時候,完全沒想到自己後半生會投身於公益。”

愛越野、愛音樂、愛生活,對於當時25歲的胡斌來說,他的夢想是讓孩子在青草的縈繞下去沐浴藍天和白雲。可是7個月的兒子多多,突然有一天被發現是重度腦癱。這個陌生而殘酷的醫學術語讓胡斌被迫面對現實:兒子可能終身無法生活自理。

那個時候,成都的各家醫院、各種診所和外地腦癱治療機構,民間偏方、秘方……但凡一切可能的治療方案、治療場所甚至是偶爾道聽途說的消息和傳言,都曾讓胡斌如拿到救命稻草一樣興奮。然而一次次希望,換來的是一次比一次沉重的打擊,胡斌崩潰了。“那個時候覺得自己很失敗,看不到未來。”

然而,“最終還是不能放棄,畢竟是自己的孩子。生了他,我就要對他負起責任。”在事實面前,胡斌決定拼命掙錢。他認為,只要給兒子留下足夠多的財富,找個像“福利院”一樣的機構照顧他就可以了。直到2008年,多多16歲,成都依然沒有服務腦癱、智力障礙患者的專業機構。一種更巨大的恐懼向他襲來:“我們不在人世了,兒子怎麼辦?”

“我不能再等了。”胡斌毅然放棄已上軌道的生意,到國內外30多家社會福利機構尋找答案。當他在國外看到不少智力障礙孩子都託付給依託政府的專業化公益服務機構時,他有了新目標——在成都創建公益機構,也為那些具有同樣遭遇的家庭點亮希望。

2011年3月1日,胡斌創辦了全國首個為重度智力障礙和腦癱等殘疾人提供託養和教育服務的非營利性公益機構——成都武侯區善工家園助殘中心。兒子多多和其他13位患有重度腦癱、智力障礙和自閉症的孩子,是第一批學生。

創辦公益機構 讓更多殘疾孩子受益

參加社區助殘培訓,確認孩子們一週的外出實踐各個環節……如今,50歲多歲的胡斌很忙碌,自從創立善工家園以來,他每天的工作時間都在16個小時以上,“現在除了白天上班,下班後還要學習特殊教育、醫學康復領域的最新理念,學習公益機構管理知識,學習社會學、心理學等各種知識。”

“看,這是我們美美的大創作!她可是我們這裡的繪畫天才。”“這是我們的四大金剛,可以拆房子的。哈哈,孩子們今天表現得都很好,穿珠子進步了不少。”胡斌對這裡每一位孩子的變化都記在心裡,每一個孩子的進步,都能給他幸福和滿足。其實,胡斌口中的孩子,最小的3歲,最大的40歲。

20多歲的丁丁是善工家園走出去的孩子。在這之前,善工家園的3位老師對丁丁進行了半年的職業訓練和兩個半月的陪同上班。如今他已經獨立在成都一家連鎖水吧做奶茶調配。

18歲的小松患有輕度智力障礙,在善工家園職業重建項目“第二人生”咖啡館中,他成為了一名咖啡師……

“我為他們驕傲!”胡斌說,沒有接觸過這些孩子的人,很難理解康復中的艱辛。說話、喝水、上廁所、吃飯,這些最基本的技能,都需要經過反覆練習。

“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因為善工家園的出現,生活得更幸福。希望有更多的人,因為善工家園的出現,看到殘疾孩子的明天,加入到公益中來。”為孩子們拼搏,已成為胡斌生命的一種本能。

胡斌說:“我謹記自己的使命,這也是創建善工家園的初衷, 一群人,為實現共同的理想和目標而協同工作,從而讓另一群人,能有尊嚴且有品質地活著 。”

胡斌所獲榮譽

2014年5月,胡斌榮獲國務院殘工委表彰的“全國助殘先進個人”,並在人民大會堂受到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的接見。2016年10月25日—10月27日,第23屆康復國際世界大會在英國愛丁堡舉行。受中國智協委派,胡斌有幸作為中國代表團中唯一一名智協代表參加。其他部分榮譽:

2014年9月:榮獲武侯區區委區政府表彰的首屆“感動武侯十大人物”;

2015年4月:榮獲成都市委市政府表彰的“成都市勞動模範”稱號;

2016年1月:榮獲成都市文明辦指導的“2015年度十佳正能量志願者”稱號;

2016年3月:榮獲成都市委宣傳部、成都市文明辦主辦2015年度十大“成都榜樣”稱號;

2017年9月:榮獲中華慈孝文化節組委會頒發的“2017中華慈孝人物”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