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俄罗斯军队最有名气的自卫性手枪是哪支?

云南戴普军


马卡罗夫手枪在放在当时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自卫手枪之一,在1951年至1991年间是苏联军队的制式手枪,装备量非常广泛,直到现在俄罗斯还有一些马卡罗夫手枪仍在服役。马卡罗夫手枪采用9x18mm PM手枪弹,这种弹并不强,所以说马卡罗夫只是一种自卫手枪。这是因为苏联认为AK突击步枪的装备可以代替手枪的战斗特征,因此原本装备的TT手枪就不合适了,所以研制了一种威力更低的自卫手枪。

由于9x18mm手枪弹的威力小,所以马卡罗夫手枪的尺寸和后坐力也很小,而且膛压小的手枪弹使得马卡罗夫手枪能够使用简单的自由枪机原理,生产速度快,成本低。这些因素都使得马卡罗夫成为了一种优秀的自卫手枪。

但是马卡罗夫手枪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弹匣容量过低,停止作用过低。这是由于苏联渐渐认为单纯的自卫手枪无法满足需求,于是适当加强了马卡罗夫手枪。手枪所使用的弹药改成了9x18mm PMM弹,膛压更大,停止作用也更大。弹匣容量从单排单进8发弹匣改成了双排单进12发弹匣。

后来马卡罗夫还衍生出了消音手枪型号PB手枪,将普通枪管改成了一体式消音器。因为马卡罗夫手枪的体积比较小,本来就适合特工等人员隐蔽携带手枪,安装了消音器之后更适合暗杀等需要隐蔽携带枪支的任务。不过所用的子弹也换成了膛压较低的亚音速弹,消音效果更好。

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是轻兵器爱好者,热爱轻武器与战术文化,期待与你一起走进狂野的轻武器世界!


轻兵器爱好者


雅利金“格拉奇”6P35,俄罗斯军警最爱的自卫手枪

其实,8发容弹量,50米有效射程的PM马卡洛夫9毫米手枪,这把采用自由枪机的手枪,是苏俄中级军官的配枪,因为使用范围有限,产量并不高,所以被称为“校官手枪”。

作为单手握持瞄准射击,或本能射击的短枪管枪械,短小精悍,携带方便的手枪,现已成为军警自卫的利器,只要是发射靠火药推送的弹丸,其技术已难以有所突破,但还是在不断开发新型手枪,雅利金“格拉奇”6P35手枪,就是一把非常有特色的手枪。

目前,俄罗斯军队已选用雅利金“格拉奇”6P35手枪,用以取代1951年开始装备部队的制式PM马卡洛夫9毫米手枪,其改进型称为PMM手枪,即俗称的“校官手枪”。

雅利金“格拉奇”6P35手枪,全枪仅长0.196米,枪重0.84公斤,口径9毫米,弹匣容量17发,1993年,由俄罗斯伊热夫斯克兵工厂牵头设计研发,2002年开始进行生产。

特别有意思的是,此枪竟然有四个名称,军方称其为雅利金手枪,制式编号为6P35,厂家称其为MP443手枪,别名为“格拉奇”手枪,雅利金手枪是俄军新一代手枪。

6P35手枪,其握把采用聚合材料包裹,套筒座和套筒为钢制,瞄准装置由普通的矩形照门和片状准星组成,上面嵌有简易的小发光管,供夜间射击使用,发射发射高性能的7H21穿甲弹,所以杀伤威力大。

此枪采用了左右手使用的手动保险杆,可根据射手左右手使用习惯相应地翻转弹匣扣,此设计极大地方便了左撇子射手,且设有空仓挂机机构,人机功效较好。

目前,雅利金“格拉奇”6P35手枪,凭借质量轻、精度高、火力猛、威力大、动作可靠等优良性能,是俄罗斯军队和警察等执法机构的最爱,取代了PM/PMM马卡洛夫即“校官手枪”,成了俄罗斯军队最有名的自卫手枪。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国平军史



当然是“托卡列夫TT33”手枪!图片上这位“卫国战争”的苏军战士手里拿的就是著名的TT33手枪。
TT33手枪(上)与54式手枪


,我们可以细心的对比一下。

TT33手枪是苏联著名枪械设计家“费约道尔·巴基必雷基·托卡列夫”参照“勃朗宁M1903”手枪,加以改进研制的。属“半自动手枪” 口径7.62㎜、有效射程50米、弹匣容量8发,使用7.62×25手枪弹、威力大停止作用好,在5米内可以击穿5㎜厚的均质钢板…在“东方军队”当中通常是配备给营连级以上的指挥员。TT33手枪在“卫国战争”期间表现良好,由于借鉴了M1903(马牌撸子)优秀特点,机械动作可靠、环境适应强、近战一枪毙敌概率高,受到了苏军营连分队指挥员的喜爱,也使得TT33成为二战期间为数不多的几种受到“表扬”的自卫手枪!

徐克版《智取威虎山》
当中,203邵剑波(团参谋长,林建新饰演)就使用TT33手枪

TT33这种手枪很早就进入了我国,是随着“远东战役”的苏军进入我国东北的,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肯定会有部分进入到“东野”,所以电影里使用这个道具还算真实。
“抗美援朝”


战争中TT33手枪也随志愿军参战,在战场上虽然真正开枪的次数很少,但是我军当时的手枪是“万国牌”,为了统一手枪是制式标准,于1951年开始全面仿制“TT33手枪”,作为部队和公安机关的统一制式手枪,上面图片就是“51式手枪”,完全是按照苏联提供的全套图纸而仿制的,可以说它是“TT33”的完全“中国版”。
但是,由于“TT33”是按照苏联人的手掌大小设计的握把,东方人手小在握持上感到不适,会影响枪的控制性……经过中苏两国的枪械设计人员的改进,将“51式”的握把“减厚”、套筒防滑纹加密、扳机、发射机座做了适当的改进,并且加厚枪管管壁的厚度(有利于强度的增加)。经过这些改进以后成为了我国最著名的“54式手枪”!


“54式手枪”从1954年生产以来→1980年代中期,是我军生产量最大的手枪型号,枪的生产编号已经到了350万,说明它至少生产了350支!并且“54式手枪”不但在军队、武警、公安这样的部门使用,“火红年代期间”还装备到了,大型企事业保卫部门、大型商店(我同学父亲就是当时商店保卫股长😂)、银行保卫部门、基干民兵……总之,那个年代“54式手枪”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代表,任何坏人看见有携带“54式手枪”的公安同志,都会望风而逃!
虽然“54式手枪”


到了1990年代逐步被“92式手枪”替代,但是它仍然在二线的维护社会治安的部门服役,有它在警察蜀黍处理重特大案件和追捕恶型犯罪嫌疑人心理才踏实,2012年在重庆击毙“悍匪”周克华的就是“54式手枪”!
托卡列夫TT33手枪,在苏联/俄罗斯军队、其他强力部门已经退役很久了,在它的第二大生产地我国“51式”/“54式”也接近了完全退役,但是它在80多年的服役期里,参加了:二战、抗美援朝、越南战争……等一系列影响世界进程的战争,它虽然现在已经是“非主流了”但并不影响它“一代名枪”的威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