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俄罗斯在普京之后是否有可能再次发生解体?

橙子橙子Vincent


这并不是没有可能的,不仅俄罗斯可能分裂,所有包含两个及以上的民族的欧洲国家都存在解体的风险。在现在的国际格局上民族独立已经是常态,比如,我们在欧洲几乎已经找不到多民族国家了,就算有也大多矛盾不断。比如,现在的英国,苏格兰,英格兰还有北爱尔兰都也是矛盾不断,甚至也在闹独立公投。

以俄罗斯现在的情况来说,他比英国严重得多,俄罗斯只有一点四亿人口,却有一百多个民族。而且俄罗斯的这些民族又有大多数曾经是被俄罗斯征服来的。这使得俄国内的民族问题严峻得多。

好在普京是个聪明人,他现在在强化国会的力量,把国会变成国家里最有权的团体。这样就不会受到总统更迭所带来的影响。只要国会把他现行的策略贯彻执行下去,那就会稳如泰山的。


优己


即使普京不再担任俄罗斯领导人,俄罗斯也不会解体。因为普京已经重振了俄罗斯民族的大国信心。俄罗斯民族还会选择像普京一样有勇气、有能力的人来担任俄罗斯的领导人。



1.俄罗斯在历史上就是欧洲地区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从俄罗斯沙皇伊凡四世开始,就定下了东扩的国家战略。通过300年的武力扩张,俄罗斯已经占领了西伯利亚、中国远东和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地区。

2.因此每一位俄罗斯老百姓都有一颗大国心态。他们不允许俄罗斯继续衰败下去,这也是为什么普京能够连续三次当选俄罗斯总统的原因。

3.俄罗斯面积170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中国那么大。其中3/4的人口和3/4的主要城市都在欧洲地区。俄罗斯有1.4亿人口,其中俄罗斯族占81%,占俄罗斯联邦所有民族的主体地位。

4.俄罗斯远东地区有1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4000万。目前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俄的边境。可以说俄罗斯族人口居住区已经把中国的黑龙江与俄罗斯的远东地区隔绝了。而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腹地人口稀少。

5.历史上沙皇俄国的皇帝们为了防止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原住民出现起义或独立的情况。就对原住民进行了民族流放和民族灭绝大屠杀,并且把大量俄罗斯族人迁往远东地区。

6.目前俄罗斯族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人口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因此,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不可能从俄罗斯独立。

7.希望我们的中国稳步崛起,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香堂风子


解体不解体,关键还是要看普京的继任者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俄罗斯是一个领土广袤的国家,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共同组成。同时在这个国家里生活着大大小小多达176个民族,最大的民族是俄罗斯族,人口过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1.5%。

这是一个主体民族数量占绝对多数的国家。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俄罗斯民族很多,但是由于国内主体民族俄罗斯族几乎占人口的绝对多数,所以这个国家的内部情况还是相对稳定的。即使在现在俄罗斯国内有很多民族企图独立,但是在国家的军队面前是不堪一击的。

同时,俄罗斯这个国家,从沙皇俄国开始,就是以盛产手腕强硬的领导人而著称。等到了苏联时代,则更是如此。正是由于领导人强有力的手腕,坚定的意志,才使得苏联能够在早期的封锁中生存下来,并顶住了二战德国的进攻。等到了普京时期,也是依靠强力的手段,才保证了俄罗斯没有在苏联解体之后国家彻底崩溃。

因此,即使是普京在大选中被选下台,那么继任他的也必然是一个强悍的政治家。所以指望俄罗斯从内部自己分裂,这基本上是不切实际的。

俄罗斯是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员,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国家,比如美国、欧洲国家都希望俄罗斯能够彻底衰落下去,最好是分裂成好几个小国家。只有这样,这些国家会放心大胆的在全世界按照他们的意志胡作非为。

为了达到打击、削弱俄罗斯的目的,美国和欧洲国家不断的使用各种手段打击俄罗斯,比如在俄罗斯加入世贸过程中制造阻碍,不断的制裁俄罗斯国内的大公司,在国际上比如在叙利亚制造战乱,不断的挑战俄罗斯的战略利益和神经底线等等。

当然了,俄罗斯在这个世界上的朋友也不是没有,目前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还是希望俄罗斯能够扛起与西方对抗的大旗的,因为这杆大旗也只有俄罗斯能够抗起来。

所以如果在普京在2018年的大选中被选下去的话,上台的继任者也应该是一个与普京差不多角色的政治人物。至于这个继任者到底能不能顶住美国或者欧洲的进攻。那就要看其继任者的能力和手腕了。


落下m


俄罗斯在普京之后是否可能再次发生解体?之后的时间多长,这个问题谁也不能断言。但按照俄罗斯人民的意愿,一个想让俄罗斯再次解体的政府不符合俄罗斯人民的心声。因此,普京之后绝不会走向解体方向。尽管美国为首的北约成功使前苏联解体,与北约相抗衡的华约组织分崩离析,纷纷倒向北约和欧盟,但让死神吻过的俄罗斯因为普京的脱颖而出,使俄罗斯重新回到军事强国,民心稳定的完全独立主权大国的世界地位。

普京之后俄罗斯能否再次解体,英汉君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原因以下方面:

一、前苏联就象一个群,由若干个权利平等的加盟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群主是俄罗斯联邦。戈尔巴乔夫走下苏联总统宝座,苏联解体相当于群解散了,最后群主戈尔巴乔夫下野。叶利钦接任俄罗斯联邦总统,虽已不是群主,但继承了前苏联主要资产,还是一个军事强国。前苏联各加盟国群解体了就等于解散了,但俄罗斯不会再解体了,因为它是一独立的俄罗斯联邦,再解体等于俄联邦分裂,而不是解体。

二、1991前苏联解体,只是28多年前的事情,35岁以上的俄罗斯人都经历了那场阵痛记忆犹新。人们幻想西方民主能带给俄罗斯民族自由与富有,但解体后的俄罗斯出现的是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美国及西方民主不但不再资助俄罗斯,而且只是看俄罗斯的笑话,以为俄罗斯会从此会一蹶不振,消失殆尽,幻想沉伦后的俄罗斯会逐渐丧失大国地位。
前苏联解体后,叶利钦开始走亲西方政策,出访了美、英、德、法、意、加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争取西方支持。但叶利钦的亲西方政策并没有给俄罗斯带来民主与富有,因此,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加剧。这就是说,俄罗斯民族从本质上对西方与美国是排斥的,尽管叶利钦于1996年再次连任总统,但到了1998年,糟糕的国民经济日益下滑,开始反省依靠西方发展俄罗斯经济失败。车臣战争也消弱了俄罗斯的国力,叶利钦明显感觉自己再不能领导俄罗斯民众再创辉煌未来,在民族危难之际,提前辞去总统职务,于1999年亲手将权力交给了普京。前苏联解体的罪人归罪于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但应该正确对叶利钦做出评价,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叶利钦最大的功绩是开启了“普京时代”。

三、普京在任三届总统一任总理,共18年。18年中,普京健全了司法制度,通过法律打压和清理了趁苏联解体一夜暴富的众多经济寡头,把国家命脉石油天然重新抓回手里,经济上加强与临近大国的贸易往来,有了可靠的后方依靠。并重视与欧盟的贸易关系,强大了国有经济。军事上提出“以核制常”战略,用来与美国抗衡的主要利器。不放弃在中东的地缘政治影响,强力出兵叙利亚,取得卓越战绩。利用克里米亚公投机会,成功将其收回(侵略)。外交上重视与临近大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打击恐怖主义为主题进行重要军演合作。俄罗斯民族在普京时代,找回了民族尊严,民众空前团结,亲西方势力土崩瓦解。

四、2018年3月18日,俄罗斯大选揭幕日在即,普京连任已成事实,目前没有一位俄罗斯政治家能取代普京在俄罗斯民众中的地位。勇敢,坚韧的俄罗斯民族会团结在普京周围,走入后普京时代。

五、人不能同时淌过同一条河流。饱经前苏联解体带给俄罗斯人民的灾难,已经充分认清美国西方给俄罗斯经济制裁带来的困境。即使普京之后,俄罗斯民众决不能认同一位亲西方的领导者上台。普京也会在最后的留任之际,选定一位让人民认可的接任者,象叶利钦一样独具慧眼传承下去。


英汉微视


首先说出我的观点,我认为普京之后,俄罗斯再次解体的可能性有很大: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政治体制上的分离性。俄罗斯实行的联邦制度,很很多西方国家一样。这种体制类似于一种联合,对于个体来说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俄罗斯境内还有22个自治共和国,这些共和国甚至都有自己的总统和议会,宪法。权力更加大,很多自治共和国都可以独立的收税,独立的财政,而且一般自治共和国都以少数民族为主。所以从政治体制来看,地方的分离性太大,一旦没有强有力的统治,或者出现混乱,这些地方共和国,甚至一些强大的州,都可能走向分离。在苏联解体时,几十个共和国和州宣布独立就是明证。


第二,强人统治的不可持续。在苏联解体,叶利钦时代,俄罗斯经过休克疗法,经济倒退。国内矛盾很大,差点当时就二次解体了。而后来是出现了普京这位强权人物,其利用雷霆手段控制了局面,对外不断抵制西方的封锁。对内打击分裂势力,发动车臣战争,进行经济改革,打击豪强。才有了今天稳定的俄罗斯。但是,本身强权体制建立很容易,但是却很难持续,长久。一旦强权不在,那么混乱就无法避免。这在伊拉克,利比亚等国家就是明证了。在强权人物萨达姆,卡扎菲死后,国家混乱至今,四分五裂。而这对于俄罗斯来说也是如此,普京统治20年,其后如果不能有更加强力的人物出现,那么对于俄罗斯来说,很是危险,一旦难以控制局面,那么很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分裂。

第三,多米诺骨牌效应。俄罗斯当前国内就有很多隐患,如经济的恶化,如车臣,印古什等分裂势力。现在之所以平静,主要是因为中央政府强有力的压制,但是一旦找到机会。以车臣等为首的势力,一旦带头分裂,那么俄罗斯解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就会打开。到那个时候,长期比较独立的鞑靼斯坦共和国,图瓦共和国等,很可能效仿,到那个时候,很难控制住局面。解体这将是不可避免了。

第四,西方的围堵隐患很大。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从二战后跟俄罗斯那是斗了上百年。美国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彻底解决掉这个世界最大核武器国家,这样美国才能为所欲为。所以,对于西方来说,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去搞垮俄罗斯。因此,从这一点来看,普京因为强有力的手段,能够粉碎,挫败西方的阴谋。但是,一旦普京不在了,接任的人还有这个能力么?如果没有,那就很危险了!而对此,前段时间梅德韦杰夫辞职,可能就是考虑到了接班人的问题。普京在下台之前,必定会选择好自己的接班人,因为这个很关键。一旦选择不慎,对于俄罗斯来说可能是灭顶之灾。


历史真相背后


一个国家是否会解体,关键看其政府结构是强势结构还是弱势结构。强势政府不可能解体,弱势政府哪怕治理的国家再小,都有可能解体。

每一个政府都会面临各种社会矛盾,各个政府面对的矛盾类型可能差别很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是:能有效解决矛盾的是强势政府;不能有效解决矛盾的,即便是独裁政府迟早也会转变成弱势政府,乃至最后解体。

目前的联合国五常的政府结构都是典型的强势政府,而像乌克兰政府则是典型的弱势政府。


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政府也是弱势政府。为什么这样说呢?叶利钦依靠寡头统治,而寡头因可以掠夺国家财富而拥护叶利钦;寡头利益又与人民利益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于是间接来讲,叶利钦政府蕴含着与人民利益的不可调和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叶利钦政府逐步丧失了政府权威,在其当政时期,本来与俄罗斯人有着民族与宗教矛盾的车臣共和国便趁机试图独立,并利用恐怖主义手段与借助外来势力,成了当时很难化解的难题。


戈尔巴乔夫时代的苏联政府也逐步成了弱势政府。当时的苏联政府也逐步成了寡头政府。是哪些寡头呢?就是以叶利钦为代表的一批苏共党内部的权贵寡头。苏联经济发展遭遇困难后,加盟共和国之间利益协调的矛盾便加剧,各共和国领导人便有意无意把责任推给形象示弱的苏联政府;一方面共和国领导阶层大都都想食利自肥,而财政困难的苏联政府渐失利益协调能力,也就逐步失去了任免共和国党政阶层的实际人事权力。在这时候,试图重新加强中央权力的努力将会与各加盟共和国党政阶层的利益发生巨大冲突,时日一久,就自然爆发而解体了。


而目前普京治下的政府是典型的强势政府。普京不靠寡头统治,俄罗斯在打击了寡头之后,其基础的经济命脉又重新回到国家手中,执政党是比较强大的统一俄罗斯党,虽然实行多党制但没有政党恶斗的特征。同时又实行市场经济,有很高的社会自由度。这是一种苏联式的政府结构与西式的民主制结构的混合体。

而俄罗斯政府下的85个联邦主体又分成15个联邦管区,联邦管区的权力掌握在由总统任命的“总统全权代表”手中。也就是说,联邦主体之间的矛盾首先是集中在联邦管区,而不是俄罗斯中央政府。这样,就形成了联邦主体、联邦管区、俄罗斯中央政府的动态三角博弈结构,这是一个稳定结构,属于典型的强势政府结构。

于是普京稳定俄罗斯最后剩下的一大工作就是培养强势接班人就可以了。普京在85个联邦主体与15个联邦管区的领导人中,怎么挑都能挑出一批优秀的接班人来。

这样,俄罗斯联邦政府目前已经无需再操心内部斗争,可以从容应付经济发展与地缘困局带来的基本战略挑战。只要这些问题顺利解决,俄罗斯就自然不会有解体风险。


政府的架构设计,就像飞机发动机一样,其实也是一门高精尖的技术,设计好了发展动力就强。普京治下的俄罗斯政府,已经逐步打造出了稳定结构,目前无非只是需要进一步提高效能而已。


建章君


普京

1.经济问题导致俄罗斯解体。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在叶利钦的治理之下,经济出现大衰退。从1991年到1999年,叶利钦仅仅用了8年时间,就将俄罗斯经济总量从5500多亿美元发展到1957亿美元,不得不说是一个不小的奇迹。2000年,普京成为俄罗斯总统以后,俄罗斯经济出现发展。尽管普京也做了一些改革,客观的讲,俄罗斯经济主要还是得益于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从20美元一桶涨到了120美元一桶)。2018年,普京第四次成为俄罗斯总统,俄罗斯的经济依旧没有走出依靠能源的老路,且承受着美国的经济制裁。以普京的威望和能力尚且能够保持一个团结统一的俄罗斯,一旦出现一位俄罗斯版的戈尔巴乔夫,再加上经济发展困难的因素,俄罗斯非常有可能解体。

叶利钦

2.民族问题导致俄罗斯解体。苏联的解体从民族的角度来看,是一次俄罗斯民族控制版图的瘦身。从小小的莫斯科公国起家,短短的300多年里,俄罗斯人通过武力扩张了22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苏联的成立,实际上是将很多俄罗斯人控制的边缘、俄罗斯人占人口少数的区域,以加盟共和国的形式进行了人为划分。1991年,苏联解体,可以看做是苏联境内的少数民族脱离俄罗斯人的一次民族独立运动。目前,俄罗斯境内有194个民族,特别是22个自治共和国,多数以少数民族为主。以普京的强势,尚且能压制俄罗斯境内的民族分离势力,普京之后的领导人未必有这样的能力!以现任车臣共和国总统拉姆赞·卡德罗夫为例,答主认为,没有了普京的压制,极有可能蜕变为车臣分离主义者。

拉姆赞·卡德罗夫

3.人口问题导致俄罗斯解体。当我们为人口太多而苦恼之时,北方邻国俄罗斯为人口不足而费尽苦心。俄罗斯领土面积为1707.54万平方公里,人口为1.443亿,人口密度不到9人每平方公里。对于一个以武力扩张获得广袤领土、以军事实力保持世界大国地位的俄罗斯,不同于周边没有强国的澳大利亚、有美国保护的加拿大。一旦俄罗斯的人口下降到无法有效的控制广大领土的地步,必然会导致解体。例如西伯利亚地区,没有足够俄罗斯人在此生产、生活,必将从俄罗斯分离出去。

北海(贝加尔湖)

所以,普京之后,俄罗斯如果不能出现一位强势领导人,解体的风险系数很高!


美国观察室


人不可能再次上当,当年苏联解体,原本没有太大的危机,结果中了西方所谓的人权幌子,挑唆起苏联内部的民族主义情绪,极端的民族主义,将一个包容万千的苏联,闹的人心惶惶。再加上叶利钦这个糊涂虫和戈尔巴乔夫的软弱性格,在足有充分余地的情况下,以自杀方式解体。


解体后,西方仍然不放过肢解了30%领土的俄罗斯,结果解体之后的俄罗斯发展,反而比苏联时代一落千丈,无法相比,恐怕俄国人肠子都悔青了。一次上当不会二次上当。虽然西方在独联体内搞颜色革命,但对俄罗斯的颜色革命找不出一丝破绽,还损失了大笔资金。


如今的俄罗斯虽然也是联邦制,但那些自治共和国多处西伯利亚,因人少,影响力不够,不太会分离,现实中也不愿意分离。而高加索地区的车臣分离势力也被强硬的镇压下去,目前俄罗斯境内比较稳定,也没有民族矛盾。


加上普京这18年,让俄罗斯走出负债状态,重回大国地位,又可以对西方反击了,成功破解围堵。这对俄罗斯本国人产生了极强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因此普京支持率很高。普京之后的领导人,必然会沿着普京的路子走,这个路子是稳定的,因此再次解体的可能性极小。


博古又通今


先上结论,普京之后,俄罗斯会不会衰落还有疑问,但俄罗斯肯定不会再次解体。因为俄罗斯已经被普京整合成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整体。即使普京不在,俄罗斯从地理上也很难分裂。

表面上看,俄罗斯是一个由85个“联邦主体”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其中有46个州、22个共和国、9个边疆区、3个联邦直辖市、1个自治州、4个自治区。这些形形色色的联邦主体,大多都有形式上的民选议会和行政长官,甚至有自己的宪法。每个联邦主体在俄罗斯的议会上院,即“联邦委员会”有两个席位。

乍一看下面的地图,花花绿绿的俄罗斯似乎是一个高度碎片化的国家——这么多联邦主体,个个似乎都像国中之国。

但是,俄罗斯的联邦制,是看起来是一回事,实际又是一回事。俄罗斯实际上是一个中央集权国家。

普京执政后,开始在整个俄罗斯联邦内恢复中央集权体系,将各个联邦主体的人事任命和办事权限基本上都划归联邦政府,事实上大大减弱了各个联邦主体的自主权力。此后虽然在2012年恢复了地方行政长官的选举制度,但普京的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在全国范围内有巨大优势,意味着普京牢牢掌握了地方权力。

更重要的是,普京执政后,把全俄划分为若干个“联邦管区”,并在各个联邦管区派出“总统全权代表”,这些全权代表就如同沙俄时期的钦差大臣,实际上掌管了整个大区内的最高权力,并直接对普京本人负责。

于是,这些新成立的大的联邦管区,成为类似于中国刚建国时的“大区”,也很像中国曾经的几大军区;上面那些花花绿绿的“联邦主体”,实际上降格成了类似于中国“地级市”一类的东西。这就形成了总统——联邦管区——联邦主体的三层管理结构。这样一来,俄罗斯的中央集权结构就空前稳固了,联邦制只是个形式而已。


莱茵的黄金


1990年,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在短时间内分崩离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就此解散,我们称之为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简单说,其实就是美苏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的经济,加上特权阶级腐败横行,戈尔巴乔夫实行激烈改革,没能遏制苏联人民生活质量的下滑,政治放权使中央集权丧失,导致整个苏联加盟国家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当然其中也有西方意识形态的侵入和美国策动苏联分裂势力等原因。

今日的俄罗斯与苏联有很大的不同,尽管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以来一直存在着分裂势力,可是发生苏联一样的解体是不可能的。

第一,中央集权的加强。普京上台以来,加强了俄罗斯的中央集权,把俄罗斯境内分成7个大区,有中央委任最高行政长官,贯彻俄罗斯中央对地方的政令。普京领导的统一俄罗斯党,在俄罗斯占据着政治主导地位,与经济寡头们保持紧密联系,其他党派不具有他的挑战实力,那么也就是说普京离任以后,统一俄罗斯党依然可以保持对俄罗斯强大的控制力,不会发生政治上的重大变故。其次普京笼络其他独立共和国总统,加入到统一俄罗斯党,共享俄罗斯政治权力,形成政治互利的联盟。车臣曾经是最危险的俄罗斯分裂势力,而今日的车臣总统是统一俄罗斯党中央常委,普京的忠实粉丝和忠诚的盟友。

第二,统一强大的俄罗斯符合俄罗斯人民的意愿。曾经的亲近美英的政策,让俄罗斯成为西方世界的小弟,也让俄罗斯丧失颜面而西方世界并入接受它的诚意,一直将俄罗斯排除在欧洲的政治核心之外,这让俄罗斯政治家和人民认识到只有靠自己才可以发展和强大。叙利亚战争的胜利和克里米亚公投,让普京在俄罗斯政治声望达到顶点,也让俄罗斯人民看到俄罗斯的强大和国家尊严。俄罗斯国家主要民族是俄罗斯族,对统一的俄罗斯国家高度认同,正如刻赤海峡冲突以来,乌克兰靠近俄罗斯边境的俄罗斯族人,为避免战争反而向俄罗斯境内迁移,说明了俄罗斯族对俄罗斯的国家认同感,他们也看到俄罗斯恢复大国地位的决心,所以他们愿意回到俄罗斯的大家庭中来。

第三,俄罗斯的分裂势力对俄罗斯构不成威胁。不同于苏联人心离散,俄罗斯政治稳定,依靠出口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国家经济实力总体稳定,国家民族内部团结稳定。在靠近东欧边境的小共和国,在欧美煽动和民族宗教不同情况下才有分裂情绪,这些小共和国的分裂势力,相对于庞大国土的俄罗斯来说根本就称不上威胁。而且普京强势发动车臣战争后,对存在于其它国家内的分裂势力也是一次警告,最主要的是这些分裂势力已经被排挤出这些小共和国政治核心。

所以即便是普京离开了俄罗斯总统的位置,有苏联的前车之鉴在哪里摆着,想要俄罗斯分裂可以说难于登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