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40岁的银行副行长,想要换份新工作,比大学生还难,中年人跳槽改行难在哪里?

管冬悦


有一个朋友,40多岁已经是银行的支行行长,在别人眼里已经事业有成,而且由于业绩不错,收入也是颇丰。但是近两年却越来越迷茫:

银行的待遇不如从前,监管要求越来越严格,检查处罚越来越重,身边的老同事都相继离开,而现在的同事基本都是90后的年轻人,相比而言,自己已经落伍了。近20年来,自己一直在全心的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自己的未来。但是回归现实,现在如果想换一份工作,却发现找新的工作比大学生就业还难。

近几年来,银行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多的难题,不良资产压力巨大,存款增长艰难和贷款资产荒并存,银行利润增长越来越难以持续,银行工作人员包括支行行长的收入也大幅度下降,有的基层支行的收入下降20—30%。

而去年以来的监管风暴,据澎湃新闻统计,2017年全年,各级银监部门共披露2451张罚单,合计罚款26.98亿元。其中,银监会机关和各银监局共披露罚单696张,罚款22.64亿元;各银监分局共披露罚单1765张,罚款4.34亿元。除了罚款,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也前所未有,2017年11月17日,北京银监局披露了对农业银行2016年初曝出的39亿元票据大案的处罚决定。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因同业票据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1950万元,9名相关责任人被不同程度处罚。11月30日,北京银监局再次披露了对民生银行航天桥支行假理财案的处罚决定。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被罚款2750万元,还有13名相关责任人受罚。

银行工作人员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经营管理变局。因此,想离开银行业从事其它工作的人相应增加。

道理上,银行的行长找个工作并不难,并不是像人们传说的那样比大学生就业还难,而根本的原因是自己的就职取向和要求与市场职位提供的错位:

一是收入状况。正如人们所说的,银行行长的收入相对是比较高的,虽然并不像人们传说中的那样高,但是人才市场中能够给到一样收入水平的职位机会并不多,这是这个年龄和职位 的人跳槽的最大障碍。

二是岗位要求。有的人虽然觉得在银行这不好、那不好、也可能每天都是牢骚满腹,但是在离开银行就业时天然地就认为应该有一个比原来更好的位置,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跳槽。笔者曾经的一个银行支行长的朋友,到一家民营企业应聘要求最低要给一个集团副总裁的职位,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三是面临的风险不同。银行毕竟是一个非常规范的企业,而我国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就没有那么规范,那些要离开银行的人本质上是厌恶职业风险的人,但是离开银行到了企业发现,企业经营管理要承担的风险比在银行还大。有一个银行支行行长的朋友,从银行辞职去了一家上市公司任CFO,半年以后宣布辞职,原因是上市公司对报表的操作极其不规范,作为CFO很担心和害怕。所以,对风险的认知是银行从业人员再就业的最大障碍。

如果考虑上述因素,是不是比大学生就业更难呢:肯定的。因为没有职位的肯定比有职位的要好找,收入低的肯定比收入高的人好找,年薪5万的肯定要比年薪50万的工作好找,要求一个部门员工的位置肯定要比要求一个董事长助理的位置好找,基础性工作岗位肯定要比高级管理人员的岗位好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就业难。

我是文化评论,财经金融分析评论,欢迎关注并留言


财经文化评论


看到这个问题,我不禁想起我的经历,可谓是泪流满面。


我是2007年毕业,再一个对口企业工作一年多,在父母的要求下,于2008年底考取了县城的教师,心理很是不乐意,觉得自己辛辛苦苦上了几十年学,到头来,在一个努力不见成效混日子的事业单位,感觉没有盼头!一门心思想着辞职,另谋出路。。

随着结婚,有孩子,父亲的离世,在我工作八年后,带着心里的不甘,带着远行的梦想,甘愿做一个好老师。为什么呢?


不是我不想追求更好的工作待遇,不是我不想为孩子奋斗更好的生活,而是我输不起了!

我一个月没有工资,孩子老婆就会没有肉吃,两个月没有工资,房贷就没着落,三个月没有工资,一家老小就要饿肚子,是我害怕去拼搏吗?不是,是我不敢拿一家人的生存去做赌注!

我不知道是社会的问题,还是我个人的悲哀!直到现在,我踏实努力做着我的工作,一遍边告诫自己要干一行爱一行,争取自己做的最高,另一边又在提醒自己:梦想还没有实现,和周围朋友的最低工资相比较,我要不要换个活法,其实我知道这不可能了!



我今天回去走亲戚喝醉了,侃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看懂没?你有什么想法呢?


宝妈小八卦


我一叔是厨师,技术是很好,在大酒店工作被大老板相中了,然后被老板带到一私人会所(别墅)做私厨,一个月就煮几次。工作不高,配车管吃管住管读书(我叔一家住别墅的偏幢,还管我弟在城里上学)。老板还通过关系包几间大酒店的厨房给他做技术总监,反正一个月挣七八万不是问题(先别惊讶,以我叔的实力和声望在外面做得好一个月十来二十万不出奇)。我问我叔为什么不自己出去做,他说,老板在商业饮食方面是举足轻重的,老板不要他做就行,他自己不做就是怎么说呢!


大卵佬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我有两个兄弟:

一个小兄弟叫小李,28岁,金融学博士,毕业后为了能够所学所用、学以致用,决定找一份金融行业的工作,向几家银行投了几份简历。鉴于小李在学校发了几篇影响力比较大的论文,专业科目的学习成绩很好,加之小伙长相和综合素质都不错,应聘笔试面试都很顺利,受到多家银行青睐,陆续收到多份offer。最终,小李选择到A银行工作。

另一个兄弟叫老张,38岁,也是金融学博士,一直在B银行工作。鉴于学历较高、能力较强,很快升任某支行副行长,但由于行长能力相仿,迟迟难以升任行长。于是,偶尔也会产生跳巢挑战支行行长的念头。论能力,老张是能够胜任行长的。

三兄弟相聚时,小李经常鼓励老张,明明有魄力有能力,是个当行长料,长期在副行长的位置熬也不是长久之计。一次,两次,很多次,今天经常重复昨天的故事,每次相聚,小李说老张怎么这么迷恋旧船票,是不是也考虑登陆上新客船。

我终于看不下去了,就给小李解释了一下:小李年龄小,还没结婚,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即使offer给予的工资低点,也能够接受,全当积累工作经验和提高工作能力了。老张就不一样了,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抗击风险能力较弱,必须在工资和闲暇时间权衡,即选择更高工资意味着陪家人时间少,选择陪家人时间多意味着接受更低工资,幸福指数很难明显改善,因此,老张的选择面将会比小李少很多。你想哈,社会上牛人还是很多的,哪有那么多行长的位置偏偏等着你。


经济好望角


副行长的层级

银行的副行长分为很多个层级,不同层级的副行长,想要跳槽的结局是完全不一样。

总行层级的副行长,如果40岁已经做到总行的副行长,那么还跳槽什么?不出意外妥妥的是这家银行的接班人了,再者就算真的跳槽,40岁的总行副行长太容易跳槽了,下一级银行的正行长或者其他金融企业的负责人都没任何问题(比如四大行跳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全国性的跳城商行之类的),要换工作,真的可以说随时随地。

分行层级的副行长,40岁做到一个地区的分行副行长也是人龙龙凤了,仍然是随意各种跳槽,再者对于总行及分行这个层级的领导,其他银行或者企业的招聘限定的岁数一般都是45周岁以下,而不是我们常见的35周岁,35周岁主要针对的是普遍的基层员工,45岁是针对领导干部的,所以40岁的年纪,并不会影响到一个分行副行长的跳槽。

说实在话,如果有在银行工作过的就知道,40岁的年纪能做到分行副行长或者总行副行长,那是一种多么恐怖的存在,要嘛关系极硬要嘛能力逆天,否则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个地位,这种情况下,根本无需担心跳槽的问题。

支行的副行长,支行副行长也是银行最低层级的副行长了,支行副行长就是我们日常去办理业务网点的副行长。这个层级的副行长,在40岁的年龄,跳槽确实会略有一定的尴尬,毕竟年纪在哪里。做到支行副行长的,大部分都是靠业绩的,长期没业绩的话或者出现较多的不良,那么薪酬待遇其实与普通客户经理的差距就不大了,特别最近几年形式不好,想要跳槽的就多了。

这时候要改行跳槽确实相对比较困难,一则年纪摆在那里;二则没有一技之长;真正能做的也就是销售了,毕竟做副行长的酒量口才一般都不会太差,但是做销售很多又落不下脸来,结果就会发现跳槽该行难了。其实只要你真的愿意从头再来,那么就没有什么难与不难的,难只是难在你自己的内心而已。


鲤行者


我2016年辞职了,现在51岁,一定得找工作么?

袁连法简历

袁连法,1968年10月生,江西省瑞金市人,政工师,中共党员。199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为江西享见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战略顾问兼法务顾问、江西金土惠康药业有限公司新零售总监,是厦门宽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

1991年7月-1997年3月 江西景德镇市4321厂宣传部干事

1997年3月-1998年10月 浙江横店集团报社编辑记者

1998年11月-2000年8月 江西信息日报社编辑记者

2000年10月-2006年3月 江西商报总编助理、编委

2006年4月-2014年10月 江西新法制报经营中心主任

2014年5月-2016年11月 江西好美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16年11月-2018年6月 专业学习商业模式和股权投资,厦门宽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

2018年6月-现在 、江西金土惠康药业有限公司新零售总监,江西享见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顾问


商业模式师袁连法


陆副行长好,咱俩年龄差不多,四十不惑,你提的还真不是换新工作的问题,是你心里那点不安全感吧😄,咱们先谈谈四十岁的男人,再谈换工作就简单了



一:四十岁不惑,如今这社会,日新月异,年轻人创新能力很强,社会节奏也更快。中年管理层的男人,从心里上会有:

1.不安全感,年轻人在公司越来越重要,快成了他们的舞台,自己没有存在感,要被剔除队伍了。

2.新事物很多,变化太快,没有掌控感觉了,被边缘化。

3. 业余生活也无法和年轻的同事有交集和沟通,可是年轻人又占很大一部分。

4.四十了,年轻不年轻,老不老,还想做点事,贡献自己,又不知道前方在哪里?迷茫。



二.这些都是工作的难,其实不是工作难,是你心里难。首先要自信起来,心态上要觉得不难。应聘工作时用丰富的阅历征服对方。我们说说你的优点:

1.工作经验,年轻人根本无法跟你比。金融行业或者财务行业都缺你这样具备深厚经验的人来把控风险。

2.工作关系:这么久的银行工作,客户关系,行业精英关系,同事关系,年轻人哪里有。

3.阅历:沉稳老练,思维成熟,办事圆满 这些都是担当大任,拟补年轻人工作空缺的必要条件。

4.领导能力:稳重的管理风格适合金融行业,也适合很多跟金融和财务相关的公司,毕竟防范风险是金融业第一要务。

总结:60岁以下都是青年人,咱们还年轻,别拿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自在自性,一个全新的天地在等着你。


我是李合伟:伯乐创投俱乐部创始人,创投商学院首席讲师,著作《觉悟行果创业论》。帮助过300多位创业者创业成功。期待与您分享交流~~~


合伟说


超过30岁的简历我不看。

招工难是有原因的,找工作难也是有原因的。

从员工的角度想,要一个工资高,加班少,前途光明,福利好的工作。可是这样的人不应该去阿里巴巴,腾讯等上市公司应聘嘛。

跑过来一个硕士和初中生抢服务员工作,把学历一丢,烧菜,洗碗,沟通,什么都不会。只是想要一份历练,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你是老板还是我是老板?

年纪大的是实话,一份4500元的工作是养不活一家人的。小餐饮店不论政策怎么变动,都是没有社保的,很多上年纪的会考虑保险多一点。

从老板的角度想,我会更喜欢外地人,更喜欢工厂出来的人,因为我在新一线城市找工作的人很多很多。20-30岁以内招工不算难。招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做收银接待,招未成家的男的做后厨。培养核心人员,至于其他事情多,不听指挥,想法多,野性大的,其实你们更适合自己去开店。





无二料理


年过40岁找工作不是比大学生难,是跟本没要跟大学生比,你差的太远了。

太多人把自己20年的工作经验活成了渣,根本不敢跳槽找什么工作。


01.工作的久,可能积累起来的只是“渣经验”

以前当HR时,最怕遇到一种人,这种人工作了十年、十五年,可是跟工作2、3年的员工积累的经验差不多,从深度、广度、精度上甚至还要差一些。毕竟,年轻人更愿意学,如果已经工作了十年,还愿意学习的人确实不多。
上年纪、工作的久并不代表高价值,太多人积累了“渣经验”,从第3年之后再学不到新东西,接下来无论干多久都是吃老本,等再找新工作别说比大学生还难,他们与大学生根本就没的比,体力差、能力差、精力差、不听话……
之后以说最怕遇到这种人,是因为双方都很尴尬,我做为HR不好意思给工作10年的人工资太低,毕竟有经验,可又知道他们根本不值得高薪。应聘者本人如果也知道反而会好一些,至少有的谈。

要命的是很多高龄应聘者自认为很不错。


02.年纪不是问题,你干不动了才是问题

经常有人说:“年纪不是问题,我有本事走到哪儿都吃饭!”他们说的没错,此时还暴露了他们经验太少这个事实。
年纪确实不是问题,年过35岁之后干不动了、生病的风险也增加了,这才是真正的问题。除非候选人的价值高到可以抵消这些负面因素,这样的人确实不多。
举例:
同样是从事工地搬砖的工作,工头儿更愿意要18岁的而不是48岁的,后者经验再丰富,来这里也只是搬砖而已,干不出花来。

此时,估计又会有人说:“我从事的是高级工作!”,但是哪项高级工作不需要体力、长时间投入以及熬夜呢?在我看来还不如搬砖这种劳动。


03.认知升级:节点之前可以选,节点之后就只能认命

我们的人生路上会有很多节点,节点之前是可以选的,一旦错过节点,那只能像火车一样等下一站,中途再切换只会脱轨。
工作也是如此,年轻时(30岁之前)多试几个行业、职位,明确我们的水平,等35岁之后就别折腾了,节点已过,认命比较好。
再回到题目,这位40岁的银行副行长估计失业就只能自主退休了。并不是他不努力,时代不再给这种人机会而已。
这是“张大志leo”的第477个长篇原创问答。

兼容并蓄交织感性理性,无常商界一片有情天空!

欢迎关注转发或者留言讨论,让我们用更全面的视角认识周围的世界。


张大志leo


按理说,40岁的银行副行长想换份新工作,不是太难,有可能总想跳得更高或者待遇更好,中年人如果能够有深度工作的技能,相信跳槽也不难,或者是斜杠中年,拥有更多的技能,跳槽也不是难事。


比如我也已年过不惑,但并不为未来跳槽焦虑,一是自己的职业口碑好,有几个朋友都希望我去他们的公司工作,另一方面,我一直持续学习,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不仅熟悉自媒体写作还拥有社群运营实战经验,为自己跳槽早已打下坚实基础。

网络时代,要抛弃你,连声招呼都不会打,所以自己要学会未雨绸缪,旱则资舟,水则资车,跟上时代的步伐,无论什么年龄,都不会成为跳槽的绊脚石。

如果不想被时代抛弃,建议你去读一下《深度工作》,或许会给你启发。


《深度工作》一书的作者卡尔·纽波特说:想要在社会经济中保持价值,就必须掌握快速学习复杂技能的艺术。这项任务要求深度工作,如果你不培养这项能力,就很可能随着技术的更新而被时代淘汰。

有人可能会觉得,那我不做深度工作还不能活了。当然卡尔·纽波特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深度工作能力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免于被淘汰的核心能力。如果你不培养这项能力,就很可能随着技术的更新而被淘汰。

卡尔·纽波特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分布式算法专家,畅销书作家,高人气博主。曾以“美国大学优等生荣誉学会会员”的最高荣誉毕业于达特茅斯学院,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取得计算机博士学位,目前是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他创办的博客“Study H acks”,深受美国中学生欢迎,专注于研究如何深度学习、高效工作。

卡尔·纽波特还著有《如何在大学里脱颖而出》《如何成为尖子生》《如何考进世界顶尖名校》《优秀到不能被忽视》等畅销作品,可见,这位术业有专攻的教授,还真是一位负责任、富有洞察力的好老师。

▌ 深度工作使你的表现最优化

▌ 深度工作使你变得稀缺

那么,如何在网络时代善用脑力,创造真实价值,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呢?《深度工作》教给我们:

成为能够利用智能机器进行创造性工作的人和成为自己所在领域的个中翘楚。

如果能成为其中任何一个群体的一员,你都会有出众的表现。因此,我们更想知道的是:有什么窍门能够为进入此类有利领域提供助力?


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

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达到精英层次

卡尔·纽波特通过研究得出结论:

这两种核心能力依赖于你进行深度工作的能力。

“深度工作”的概念是卡尔·纽波创造出来的,就是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能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如果不想被时代抛弃,请深度工作,这是你将自己的头脑发挥到极致,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的不二法则。

最后引用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一句名言:

不可能的事情经常发生,你最好有所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