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來一劑甜蜜靈藥

來一劑甜蜜靈藥

来一剂甜蜜灵药

在18世紀,法國的路易十五經常會與杜巴麗夫人吃上一頓宵夜,他們享用的食物自然經過精挑細選,但並非隨便一頓大魚大肉都能滿足這個時候的皇家脾胃,他們吃的而往往都是些能讓人深感愉悅的精緻美食,甚至是當時被認為能“永葆激情”的巧克力。

来一剂甜蜜灵药

△正在喝熱巧克力的杜巴麗夫人/1771年

在啟蒙時代,著名的博物學家卡爾·林奈在為製作巧克力的可可取名之時,想必是心情愉悅的吧。他為之定下的拉丁學名為Theobroma cacao,如果按照字面翻譯,便是“上帝的飲品”之意。

来一剂甜蜜灵药

△這幅充滿寓意的版畫中,海神波塞冬正將巧克力帶給歐洲

巧克力的確是上帝的飲品。千年之前,美洲的阿茲特克人就將之獻給智慧之神。不過,在16世紀,來自歐洲的探險者哥倫布品嚐了阿茲特克人的巧克力,他並不喜歡美洲人加了辣椒等調料的巧克力。此時,神的飲品仍不被凡人所愛。但當西班牙人在熱騰騰的巧克力里加入糖、肉桂等,一切都將改變。

神的美味席捲歐洲

来一剂甜蜜灵药

△Luis MELÉNDEZ/《巧克力壺靜物》/1770年/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館藏。這裡不僅可見當時備受追捧的東方瓷器,還有一個黃銅色的巧克力壺

巧克力對於17世紀的歐洲人而言是新奇的舶來品,奇妙的異域風情讓西班牙王室貴族甚是著迷。雖然西班牙人一度獨佔巧克力的生產與銷售,不過這“神的美味”很快就傳播到歐洲各國。

来一剂甜蜜灵药
来一剂甜蜜灵药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收藏的一套18世紀法國塞弗爾瓷器,上面的手繪畫面描繪了美洲人採摘可可、製作巧克力的過程,當然這些過程也充滿了法國人對遠方的浪漫想象

在1615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三迎來了他的王后奧地利的安妮,未來國王路易十四的母親。與此同時,法國也迎來了對巧克力的熱愛。這位名號中有“奧地利”卻來自西班牙的公主來帶到法國的結婚禮物就有裝在華美盒子裡的可可豆。因為她,法國貴族之間掀起巧克力熱潮。

来一剂甜蜜灵药

△華託/《早餐》/1739年。畫中人正在用銀壺和瓷器享用熱巧克力,當時的法國人往往會在早餐時喝一杯巧克力,當然有能力消費得起更多巧克力的人可像路易十五一樣,在夜裡再享用一杯

講求時尚和品味的法國人又將巧克力熱潮傳給英國等其他國家。當時,不少歐洲宮殿中設有專門的巧克力廚房,這片小天地由專門的巧克力師佔有,他們的工作就是專為王室貴胄調製巧克力。2014年,英國漢普頓宮開放了18世紀王室的巧克力廚房。喬治一世、喬治二世的巧克力師Thomas Tosier曾在這裡辛勤侍主。

来一剂甜蜜灵药

△漢普頓宮的巧克力廚房裡,曾經也擺滿珍貴瓷器和專門的巧克力製作用具

来一剂甜蜜灵药

△英國食物史學家Marc Meltonville在漢普頓宮裡還原了幾百年前Thomas Tosier工作時的場景。18世紀的御用巧克力師,得戴著假髮,穿著講究的束腳褲子和馬甲工作,整個過程很有儀式感。

来一剂甜蜜灵药

△Tosier不僅是宮廷的巧克力師,他還擁有當時著名的“巧克力館”,由妻子Grace經營。這樣的巧克力館與咖啡館相像,熱乎乎的巧克力,讓這裡成為18世紀貴族們放鬆自我,甚至放縱自我的地方。

到18世紀,也就是林奈所處的啟蒙時代,巧克力與茶、咖啡一同成為最受歐洲各國上流階層喜愛的時尚飲品。

来一剂甜蜜灵药

△18世紀著名瑞士畫家Jean-Etienne Liotard創作過多幅與熱巧克力有關的畫作,比如這幅描繪荷蘭女孩早餐時往杯裡倒巧克力的油畫就是其中之一,這幅畫作2016年在倫敦蘇富比以440.5萬英鎊成交

来一剂甜蜜灵药

△18世紀德國梅森瓷窯出品的瓷雕,刻畫正在享用熱巧克力的青年貴族男女,收藏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来一剂甜蜜灵药

△貴族委託藝術家創作的畫作裡,也往往能看到他們正在品嚐巧克力的場景,比如這幅1768年的旁提耶夫公爵一家的畫像裡,大家都端著巧克力。這場景表明,公爵一家既有財力,又十分時髦。

来一剂甜蜜灵药来一剂甜蜜灵药

△甚至當19世紀的畫家以一種懷舊的方式描繪貴族生活時,巧克力也往往成為畫中重要角色,比如這幅19世紀末藝術家Joseph Caraud的油畫裡,女僕就正為女主人端上巧克力。

當然,與其他漂洋過海而來的美味一樣,並非所有人都消受得起巧克力。而且,與放入熱水沖泡的茶、咖啡不一樣,早期巧克力雖然是熱飲,卻有獨特的食用方式,準備過程甚是費力費時,並不是用熱水泡開那麼簡單。

18世紀的僕人或者像Tosier這樣的專業巧克力師要準備巧克力時,基本上得經歷這幾個步驟:

首先抓幾把可可豆,放在火上烤好

来一剂甜蜜灵药

然後將豆子處理乾淨,搗碎

来一剂甜蜜灵药

再不斷研磨,期間可加入糖或肉桂粉

来一剂甜蜜灵药

待巧克力漿凝結成塊狀

来一剂甜蜜灵药

要喝的時候再切出小碎塊,放入專門的巧克力壺裡,加水後在爐火上加熱,用壺中攪拌棒讓巧克力進一步溶解

来一剂甜蜜灵药

然後就可倒入杯子內享用了

来一剂甜蜜灵药

△電影《濃情巧克力》裡的一杯美洲風味的熱巧克力,飲用前加入一撮香料。17世紀中期之後人們在巧克力中加入牛奶,又或者像路易十五那樣加入蛋黃,口感綿密濃稠

為神的美味而設

濃郁、甜蜜、溫暖,矜貴的巧克力早在17世紀就以專門的器皿盛裝,使用珍貴材質製作的器皿來飲用巧克力更是一種財富和地位的象徵。

来一剂甜蜜灵药

△17世紀後半期的一對純銀鍍金巧克力杯/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收藏

来一剂甜蜜灵药

△1686年製作於倫敦的純銀咖啡壺,2011年曾上拍紐約蘇富比。巧克力壺與一般茶壺、咖啡壺最大的不同在於蓋子頂部,這裡往往可以打開,以放入攪拌用的木棒

来一剂甜蜜灵药

△這個銀製巧克力壺旁的攪拌棒叫Molinillo,法國人稱之為molinet,是特別為製作熱巧克力而發明的工具,從前的美洲人也用這樣的攪拌棒做巧克力飲品,可以製作出豐厚的泡沫。不少歐洲人使用的Molinillo以烏木等珍貴木材製作

金銀材質都印證著熱巧克力被視若奇珍的地位。不少早期專門用於裝盛熱巧克力的獨特器皿既造型優雅,有特定的功能性,更有濃濃的歷史感。

来一剂甜蜜灵药来一剂甜蜜灵药

△Jean-Etienne Liotard的這幅色粉筆畫《巧克力女孩》(畫於1743-1744年)中,可以看到mancerina款式的巧克力杯碟

歐洲人用來裝巧克力的一種器具叫mancerina,這種器皿有精緻的託碟,杯子被放在託碟上的小架子中,以避免端上時不小心翻到裡面的珍貴美味。

来一剂甜蜜灵药

△大約1725年德國名窯梅森製作的巧克力杯,配有純銀鍍金底座和蓋子,在佳士得的拍賣會上,一個小小mancerina款式杯子的成交價就達到了7440歐元

来一剂甜蜜灵药

△美國Cooper Hewitt博物館收藏的18世紀洛可可風格巧克力三件套,包括純銀底座、用來裝熱巧克力的瓷器小杯子與一個水晶杯,喝過濃濃巧克力,經常需要再喝杯水

来一剂甜蜜灵药

△mancerina也不是都以純銀製作,這一件中國外銷瓷器也是mancerina,如今收藏在西班牙Amparo博物館

備受追捧的威尼斯玻璃工藝,以及18世紀早期剛被德國人破解不久的瓷器製作工藝,也用到了巧克力器皿上。

来一剂甜蜜灵药

△18世紀製作於威尼斯的玻璃巧克力杯與託碟/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收藏

来一剂甜蜜灵药

△英國皇室收藏的一整套18世紀梅森茶具,像當時大部分極為奢華的套件一樣,配有巧克力壺

来一剂甜蜜灵药

△18世紀皇家哥本哈根瓷窯製作的巧克力杯與託碟,收藏於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

當巧克力進入法國宮廷,精緻講究法國人所用的巧克力飲具在奢華優美上絕不輸歐洲其他地區。

来一剂甜蜜灵药

△路易十五送給王后的茶、咖啡、巧克力套件,現藏於盧浮宮

人們認為巧克力有著催情之效。路易十五與情人共飲的巧克力,經常是他自己調配的。在很多醫生看來,巧克力也並非只有“催情”這麼一種功能。這種溫暖又讓人愉快的熱飲被認為對肝臟和腸胃不適大有好處。王后生下太子時,路易十五為王后送去的禮物,就是包含茶具、咖啡用具和巧克力壺等的一整套套件。

来一剂甜蜜灵药

△路易十五在王后生下太子後送給她的套件中包括巧克力壺、烏木攪拌棒等

来一剂甜蜜灵药

△1783年法國御窯塞弗爾製作的巧克力瓷器套件

来一剂甜蜜灵药

△塞弗爾瓷器的巧克力壺設計

法國人用一種叫做trembleuse的杯碟套件來裝熱巧克力,trembleuse意為“顫抖”。據說器形源自早前的mancerina杯碟,大概出現於17世紀末18世紀初,最初也是為了避免手抖導致巧克力灑出而設計的,託碟中央較深,能穩穩托住杯子。

来一剂甜蜜灵药

△18世紀塞弗爾燒製的trembleuse巧克力杯,收藏於洛杉磯郡立博物館

来一剂甜蜜灵药

△18世紀塞弗爾出品的巧克力杯,裝飾塞弗爾經典的鵪鶉目紋樣,曾經為英國貴族收藏,現藏於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

除trembleuse外,法國人也用其他奢華容器享用巧克力。比如19世紀法國塞弗爾瓷窯燒製的中國風套件裡,就包含了可享用茶、咖啡和巧克力的瓷器,這種套件匯聚著法國皇家瓷窯的最高技藝,奢華無比。

来一剂甜蜜灵药

△盧浮宮收藏的這一套塞弗爾中國風早餐套件製作於1840年代,曾屬於瑪麗-艾美莉王后,可用於喝茶、咖啡和熱巧克力。王后定製了不下七套這種套件,這樣精緻的瓷器可能是作為禮物在外交場合送給他人

從“藥飲”到甜品

今晨頭痛難熬,皆因昨夜飲酒過多,對此我深感後悔;於是起床與克里特先生去喝一杯早餐飲品,他給了我一杯巧克力,以舒緩胃中不適之感……

——1661年4月24日,英國海軍官員Samuel Pepy在日記中寫道

在19世紀之前,巧克力仍被大部分人看作一種飲品。在巧克力轉變為精緻糖果的過程中,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託萬內特一不小心就造就了一款經典。

来一剂甜蜜灵药

瑪麗·安託萬內特當年經常頭疼,也因此經常得服藥。但誰會喜歡令人不快的口感?王后是拒絕的。於是,御用藥劑師Sulpice Debauve在藥中加入了可可脂,做成小圓塊兒呈上,王后嘗過後大加讚賞,把這些巧克力味的藥叫做“Pistoles de Marie-Antoinette”,即“王后的金幣”。

来一剂甜蜜灵药来一剂甜蜜灵药

△Sulpice在巧克力方面的各種創新不僅受到法國王室的喜愛,大革命之後,他在巴黎開設的巧克力店也極為成功,這個巧克力品牌延續至今,除巴黎的店鋪外,在迪拜等地也有分店

来一剂甜蜜灵药

△如今我們仍可在Debauve & Gallais的店裡買到這款“王后的金幣”巧克力

英國王室對巧克力的熱愛也十分持久。維多利亞女王就很喜歡加入巧克力的糕點。據說維多利亞為一次在白金漢宮舉辦的下午茶茶會就定了16個巧克力蛋糕,巧克力冰淇淋也是她的摯愛。

来一剂甜蜜灵药来一剂甜蜜灵药

△電視劇《維多利亞》裡大廚Francatelli發明的新冰淇淋甜點上澆上了一層濃郁巧克力,歷史上,這位大廚也以這類挑逗味蕾、充滿驚喜的甜點聞名

直到19世紀,工業革命大潮湧來,巧克力的製作成本降低,這種長期以來都是富裕人家享用的美味方能為大多數人品嚐。

△1897年新藝術運動代表人物阿爾豐斯·穆夏為法國巧克力品牌而做的版畫海報。也就是在19世紀下半葉巧克力開始進入普通人家時,它才真正“走下神壇”。

希望每次當承載濃情蜜意的巧克力在你口中融化,除了那濃郁味道里,你還能蘊藏著綿長豐厚的歷史。

来一剂甜蜜灵药

收集資料整理報道

| 好文精選 |

来一剂甜蜜灵药来一剂甜蜜灵药

●●●

以上內容由《世界遺產地理》整理

如需轉載請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