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中國輪胎命運轉折那三年

2016年,突如其來的漲價風暴讓本來就動盪不安的中國輪胎市場更加風雨飄搖,隨後2017年一整年,輪胎企業都在和成本做著鬥爭。漲價成了主旋律,然而最終這些老實的傳統制造商們還是被玩金融的擺了一道。橡膠炒過之後迅速撤出資金,順便捲走了輪胎企業的大量利潤。

中國輪胎命運轉折那三年

有人說,2016-17年是中國輪胎命運轉折之年,但是讓我們縱觀這幾年輪胎市場的發展,其實2013-15年應該才是中國輪胎命運轉折之年。

中國輪胎命運轉折那三年

中國輪胎企業在幸福地過了10來年好日子之後,逐漸走向低價競爭,低毛利經營的境遇。尤其到了2013年以後都開始叫嚷著“生意苦逼了”。隨著,去產能,供給側改革的出現,中國輪胎產量在歷經多年增長之後,終於出現了下滑。

中國輪胎命運轉折那三年

同時,大浪淘沙,江湖後浪推前浪,一些“殭屍輪胎企業”以及一些簡單粗暴型的中小型企業,在近幾年的市場不斷洗牌之下,逐漸被淘汰掉。同時部分過剩產能也隨之淘汰掉。

中國輪胎命運轉折那三年

中國輪胎命運轉折那三年

2015年“倒”下的德瑞寶,2014年“高調”出場,2015年“低調”落幕的福泰爾,再到老闆“跑路”,債主起訴的興通橡膠公司,一幕幕破產倒閉跑路的鬧劇在中國大地上上演。除了倒閉之外,很多企業則走上了兼併重組的道路,雙錢崑崙,賽輪金宇等,很多企業憑藉這種方式走上覆興之路。

中國輪胎命運轉折那三年

朝花夕拾杯中酒,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企業倒閉破產重組,就有企業不斷髮展壯大。其中以雙星,賽輪金宇,中策,玲瓏,森麒麟、三角等一大批中國輪胎骨幹企業,依然在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前行,他們不斷拓展海外業務,建輪胎廠,建橡膠園,建橡膠加工基地。正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中國輪胎命運轉折那三年

中國輪胎大部分以出口為主,儘管世界各國對中國輪胎進行了無休止的雙反打壓,但是中國輪胎依然憑藉其價格優勢,在出口市場保持強勁勢頭,但是從2015年開始,出口下滑嚴重,尤其美國,中國輪胎出口量,美國市場佔據3成以上,美國持續的雙反,令中國輪胎出口不斷遭受知名打擊。

中國輪胎命運轉折那三年

出口遭遇桎梏,內銷又跟不上,再加上不斷的內耗,大部分國營輪胎企業舉步維艱,靠著政府的救濟和補貼苟延殘喘。雙錢,前進、連年虧損,2016年5月,雙錢股份正式更名為華誼集團,這也標誌了雙錢時代就這麼結束了。相比較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則出現勃勃生機,賽輪金宇,玲瓏,三角憑藉其靈活的管理模式,不斷的發展壯大,正在不斷趕超國際一線品牌。中國輪胎已經到了優勝略汰的階段,有實力、敢創新、懂管理的企業必將生存下來。這對中國輪胎行業來說不是壞事,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才能真正把中國輪胎做起來,把中國輪胎品牌豎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