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多篇文章聚焦癌細胞擴散 有望開發出新型抗癌療法

我們都知道,很多癌症患者的疾病復發都是由於癌細胞擴散導致的,近些年來,科學家們通過大量研究闡明瞭癌細胞擴散的分子機制,而這對於開發有效遏制癌細胞哭擴散的新型療法非常重要,本文中,小編就對相關研究進展進行了整理,分享給大家!

多篇文章聚焦癌細胞擴散 有望開發出新型抗癌療法

【1】J Immunol:肺部氣道細胞或能促進肝癌細胞向肺部擴散

doi:10.4049/jimmunol.1700544

肝細胞癌(HCC)是一種最常見的肝癌,其也是全球引發癌症患者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儘管肝細胞癌患者能從多種診斷和療法中獲益,但其平均壽命仍僅有16.2個月,而癌細胞擴散到肺部的患者的生存期僅有不到6個月時間。當腫瘤細胞從肝臟進入到血液中就預示著癌症肺轉移開始了,這個過程涉及了一系列腫瘤和宿主之間的細胞反應,但目前研究人員並不確定其中所涉及的具體分子機制。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日本金澤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詳細調查了肺部中兩種不同類型的白細胞(巨噬細胞)及和癌症轉移小鼠模型炎症相關的多種分子在肺部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相關研究或為後期開發有效抑制癌症的新型療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

通過將小鼠的肝細胞癌細胞系注射到小鼠靜脈中就能製造出用作研究的動物模型,從而也能促進小型轉移性肺部結節的生長,其生長模式能夠模擬人類肝細胞癌的肺部轉移過程,通過監測癌細胞的轉移,研究人員在小鼠肺部中檢測到了兩種類型的巨噬細胞,即間質巨噬細胞(IMs)和肺泡巨噬細胞(AMs)。

【2】eLife:淋巴管內皮細胞或能有效促進黑色素瘤擴散

doi:10.7554/eLife.32490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Lif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淋巴管內皮細胞(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s,LEC)或會促進黑色素瘤擴散。

儘管很多類型癌症患者的死亡率都在不斷下降,然而有些癌症患者的死亡率正在趨於穩定而且還存在上升的趨勢;而黑色素瘤就是其中一種,由於這種癌症在晚期常常會擴散到患者機體其它部位,所以黑色素瘤患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黑色素瘤通常被認為具有一定的轉移性,即近戰位IV階段的黑色素瘤,當進展到這一階段,癌細胞就會通過淋巴結擴散到機體遠端,而受影響最大的就是肝臟、肺臟、骨頭和大腦等。

通常情況下,當原發性黑色素瘤滲入到皮膚的真皮層之前,即其達到淋巴組織和血管中之前,這些癌細胞會在皮膚的最上層不斷生長和擴散,而淋巴浸潤和淋巴結轉移常常與黑色素瘤患者臨床預後較差直接相關。為了能夠直接對黑色素瘤的轉移機制進行研究,研究人員就希望通過一些難以琢磨的機制來直接調節黑色素瘤的轉移過程。

多篇文章聚焦癌細胞擴散 有望開發出新型抗癌療法

【3】Cell Metabol:不光依賴於血管發生 癌細胞還能利用脂質分子進行生長擴散

doi:10.1016/j.cmet.2018.05.005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Metabolism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典卡羅琳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當血液供應不足時,癌細胞就能使用脂質分子作為燃料而並非血糖,這一機制或能幫助解釋為何腫瘤通常會對抑制血管生成的癌症藥物產生耐藥性。

腫瘤的生長和擴散依賴於血管發生,而血管發生即新血管生成的一種過程,其能夠為癌細胞供給營養物質和激素,包括葡萄糖等;利用抗血管生成的藥物就能夠減少腫瘤中血管的數量以及供給癌細胞的葡萄糖供應水平,如今研究人員開發出了多種類似的藥物來治療多種類型的癌症患者,然而抗血管生成藥物在癌症患者中的臨床效益普遍較低,而且癌症通常會對療法產生一定的耐藥性,尤其是一些接近脂肪組織生長的癌症類型,比如乳腺癌、胰腺癌、肝癌和前列腺癌等。

本文中研究人員通過聯合研究發現了癌細胞躲避抗血管生成療法而且產生耐受性的一種新型分子機制;腫瘤血管的減少會導致腫瘤組織缺氧;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缺氧狀況或許能扮演一種“扳機”來告訴腫瘤組織內部或周圍的脂肪細胞分解儲存的過量脂質能量分子,當血液供給水平降低時,這些脂質能量分子就能用於癌症組織的生長和擴散。

【4】Nature:飲食可能影響致命性乳腺癌擴散

doi:10.1038/nature25465

根據一項新的多中心研究,食物中經常發現的一種蛋白構成單元(building block, 編者注:指的是氨基酸)可能是阻止一種經常是致命性的乳腺癌擴散的關鍵。相關研究結果於2018年2月7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sparagine bioavailability governs metastasis in a model of breast cancer”。

研究人員發現通過限制患有三陰性乳腺癌的實驗小鼠中的一種被稱作天冬醯胺的氨基酸,他們能夠顯著地降低這種癌症擴散到體內遠處部位的能力。他們通過飲食限制來控這些小鼠的天冬醯胺攝入。

富含天冬醯胺的食物包括乳製品、乳清、牛肉、家禽肉、雞蛋、魚、海鮮、蘆筍、土豆、豆類、堅果、種子、大豆和全穀物。天冬醯胺含量低的食物包括大多數水果和蔬菜。

希達-西奈醫學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生物信息學與功能基因組學研究中心副主任Simon Knott博士說,“我們的研究充實了不斷增加的證據,這些證據表明飲食能夠影響疾病的進程。”

【5】Sci Rep:突破!新型3D系統有望徹底阻斷癌細胞的轉移擴散!

doi:10.1038/s41598-017-16458-3

每天人體中都會產生大約1000億個新細胞,這些細胞能與數萬億個老細胞相結合來形成我們賴以生存的組織和器官;有時候當細胞產生時,其DNA所發生的突變就會將細胞轉化成為缺陷狀態,並對機體造成潛在的健康威脅,通常情況下,當細胞識別到自身的缺陷時就會快速終結自己的生命。但有時候這些突變的細胞並不會自我了結,相反其會不斷複製,從而形成能夠快速轉移的腫瘤組織,如今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面向病人的模型,同時研究人員有望利用該模型來理解癌細胞的擴散機制,並有效阻斷癌症擴散和形成,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

據研究者Philip LeDuc介紹,這項研究之所以能夠開展,是因為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都非常感興趣研究自然科學和癌症之間的關聯,腫瘤實際上就是“一大塊物體”,那麼利用生物化學和物理學手段就能影響癌細胞和腫瘤,當研究人員考慮到上述兩個話題之間的關聯時,他們就開始將目光轉移到了對癌細胞的分析和轉移上了,隨後他們開發出了一種更加準確且相關的方法來研究癌細胞。

【6】Oncotarget:小分子阻斷癌症擴散的大作用

新聞閱讀:Small molecule plays a big role in reducing cancer's spread

最近,研究者們發現一類調控基因表達的小分子或許對於保護機體避免癌症的發生具有關鍵的作用。

作者在人源肺癌細胞中發現低劑量的microRNA,miR-125a-5p,伴隨著高水平的蛋白質TIMP-1的表達,而後者在晚期肺癌患者中十分常見。

相反地,當研究者們下調了這些癌細胞中TIMP-1分子的表達,腫瘤細胞增殖的速率明顯下井,而細胞死亡的幾率則明顯上升。該文章的作者,來自佐治亞醫學院的癌症生物學家Mumtaz V. Rojiani博士說道。

雖然人為提升microRNA的表達量比較困難,但這一發現為癌症的治療提供了新的靶點。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Oncotarget》雜誌上。

多篇文章聚焦癌細胞擴散 有望開發出新型抗癌療法

【7】Sci Transl Med:突破性成果!幫助癌症擴散的血管或能增強免疫療法的治療效率

doi:10.1126/scitranslmed.aal4712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芝加哥大學、洛桑大學及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通常被認為能夠促進癌細胞從原發性位點擴散到其它位點的淋巴管或許有其另外一面特徵。淋巴管能夠擴張到腫瘤周圍或腫瘤內部,這一過程稱之為淋巴管生成(lymphangiogenesis),該過程的發生常常和癌症擴散到新的位點之間存在一定關聯。

研究人員發現,在接受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患者機體中,淋巴管的生成會明顯增強癌症免疫療法的效果,一些諸如易普利姆瑪(Ipilimumab)和納武單抗(Nivolumab,Opdivo)的檢查點抑制劑藥物能夠幫助激活機體抵禦腫瘤的免疫反應;研究者指出,淋巴管生成還能夠增強免疫系統的主要抗癌工具—T細胞,從而促進T細胞浸潤到腫瘤中殺滅癌細胞。

研究者認為,在癌症患者開始治療之前進行簡單的血液檢測或許就能夠幫助臨床醫生有效預測哪些患者會因癌症免疫療法而獲益,至少是黑色素瘤患者;目前僅有一小部分患者會因免疫療法而獲益,研究人員希望能夠開發出新型的策略使得癌症免疫療法更加有效地對癌症患者進行治療。

【8】NEJM:重大突破!新療法可阻止黑色素瘤擴散!

doi:10.1056/NEJMoa1708539 doi:10.1056/NEJMoa1709030

研究者說,一個新的療法可阻止世界上最致命的皮膚癌--黑色素瘤向其它器官的擴散。

澳大利亞悉尼黑色素瘤研究所進行的兩項國際藥物試驗結果證明,在已接受手術切除了腫瘤的三期患者中,疾病的擴散得到了成功阻止。

"這些臨床試驗結果表明,我們可以終止疾病,有效預防其擴散並挽救生命。" 該研究所的醫療總監Georgina Long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發表的研究中說。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使黑色素瘤成為一個慢性病而不是一個絕症,現在我們離這個目標已經很接近了。"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每三個被診斷為癌症的患者中就有一個是皮膚癌,而澳大利亞的黑色素瘤的發病率是全世界最高的國家之一。平均每5小時就有一個澳大利亞人因此死亡。

90%的患者可通過手術切除原發性腫瘤而治癒,而在另外10%中擴散了是因為發現得太晚了。

【9】Cancer Cell:重大發現!科學家鑑別出能促進成神經細胞瘤惡性擴散的關鍵基因!

doi:10.1016/j.ccell.2017.08.002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ancer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梅奧診所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首次闡明瞭成神經細胞瘤擴散的分子機制,同時他們還揭示了促進成神經細胞瘤惡性擴散的兩個基因之間的關聯。

成神經細胞瘤是一種神經系統腫瘤,其常常會影響5歲及以下兒童的健康,在年長的兒童中很少發生;這種癌症往往會從機體多個區域的未成熟的神經細胞開始發生,但在腎上腺和其周圍卻最為常見,腎上腺和神經細胞有著類似的起源,而且位於腎臟上面;與其它癌症類似,成神經細胞瘤的特性和遺傳改變直接相關。

研究者Shizhen Zhu指出,LMO1基因表達水平的增加和惡性高風險的成神經細胞瘤直接相關;利用斑馬魚進行遺傳學分析,我們首次發現LMO1基因能夠同MYCN基因協作加速腫瘤開端並且增加腫瘤的滲透性。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開發出了兩類斑馬魚模型使其能夠高水平表達LMO1和MYCN基因。

【10】Cell:研究揭秘導致癌細胞擴散的根本原因

在一項研究中,可以解釋為什麼一些乳腺癌比其他乳腺癌更具侵略性,研究人員說,他們現在瞭解癌細胞如何強制正常細胞像病毒一樣起作用,使腫瘤生長,抵抗治療和傳播。在癌症患者的血液中檢測到病毒模擬物,特別是在稱為三陰性乳腺癌的攻擊型的情況下。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說,打破這個過程的工作原理打開了針對這種治療機制的可能性。他們今天在Cell發表了他們的發現。

除癌細胞外,人類腫瘤還含有正常細胞如成纖維細胞和各種免疫細胞。癌細胞俘虜這些細胞,以幫助腫瘤生長和傳播,並在被攻擊時生存。成纖維細胞使這些腫瘤顯示高水平的干擾素刺激基因(ISGs),它們是通常抵抗病毒的基因。 ISG在腫瘤中出現的事實表明,腫瘤內的某些物質正在模仿病毒。

該研究的資深作者Andy J. Minn博士,賓夕法尼亞州放射腫瘤學副教授博士說:“難點在於大多數情況下,這些腫瘤沒有病毒感染。 “我們一直在研究這個問題多年,這是一個難題,我們有動力去解決,因為癌症與這種抗病毒信號可能是特別具有侵襲性的。(生物谷Bioon.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