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權威解讀|關於北京城市副中心 新華社是這樣解讀的

權威解讀|關於北京城市副中心 新華社是這樣解讀的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草案(下稱規劃草案)21日開始網上公告,26日將開始現場公告。公眾可預約參觀北京市規劃展覽館展廳和通州區潞城鎮展廳“建設新時代的千年之城”公告展。

权威解读|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 新华社是这样解读的

6月21日,北京市規劃國土委、通州區政府共同發佈通知,《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草案已經編制完成,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北京市城鄉規劃條例》,規劃草案於6月21日至7月20日向社會公告,聽取公眾意見建議。這是北京市規劃國土委提供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北運河岸線效果圖。 新華社發

去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批覆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要求高水平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提出將城市副中心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

本次規劃草案提出到2035年,副中心初步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現代化城區,成為低碳高效的綠色城市、藍綠交織的森林城市、自然生態的海綿城市、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古今同輝的人文城市、公平普惠的宜居城市。

明確空間結構和功能定位、人口規模

規劃草案在2016年開展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總體城市設計基礎上,堅持遵循中華營城理念、北京建城傳統、通州地域文脈,構建“一帶、一軸、多組團”的空間結構,以一帶、一軸為統領深化城市空間結構,組織城市功能佈局,以組團、家園為單元提供城市公共服務。

权威解读|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 新华社是这样解读的

這是北京市規劃國土委提供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通惠河岸線效果圖。 新華社發

城市副中心將聚焦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遊三大主導功能,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綜合功能。人隨功能走、人隨產業走,城市副中心將承接中心城區40-50萬常住人口疏解。

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130萬人以內,城鄉建設用地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地上建築規模約1億平方米。

重構水城關係,推進大尺度綠化建設,彰顯文化魅力

規劃草案著重提出要處理好水與城、藍與綠、古與今的關係,將水城共融、藍綠交織、文化傳承作為城市副中心的主要特色。

規劃草案依託多河富水生態本底,傳承運河歷史文化,秉承自然生態理念,構建系列分洪體系,保障防洪防澇安全,營造自然宜人濱水環境,重構水與城、水與人的和諧關係。

規劃草案全面增加綠色空間總量,實現森林入城,人均綠地面積達到30平方米。構建結構清晰、佈局均衡、連續貫通的多級綠色空間系統,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100%,讓藍綠交織成為城市副中心的底色。

規劃草案提出要保護並利用好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講好運河故事,構築全面覆蓋、亙古及今的歷史文化傳承體系,充分展現城市副中心的文化底蘊和獨特魅力。

塑造由古及今、古今同輝的城市風貌

記者獲悉,城市設計成為本次規劃草案的一大亮點,通過重構城市空間秩序,依託大運河塑造由古及今、古今同輝的城市風貌。城市副中心將打造“京華風範、運河風韻、人文風采、時代風尚”的城市風貌。

規劃草案加強了城市設計特色引導。城市副中心將構建重點突出、特色鮮明的風貌格局,展現“綠心環翠承古韻,一支塔影認通州”的新時代城市畫卷。

未來,城市副中心加強高度管控,劃定基準高度管控區,建立舒緩有序、格局清晰、通透疏朗的城市高度秩序。城市副中心建設低密度城區,加強建築規模整體管控,劃定規模適度、緊湊集約的強度分區。城市副中心規劃加強對建築風貌、城市色彩、第五立面與公共空間等方面的全域全要素管控,全面提升城市空間品質。

以人民為中心的家園中心,打造未來沒有“城市病”的城區

依託水網、綠網、路網,副中心形成12個民生共享組團和36個美麗家園(街區)。此外,規劃草案還提出因地制宜構建一個設施服務環,整合基礎設施和城市公共服務,有機串聯組團和家園,建設職住平衡、宜居宜業的城市社區。

每個街區設置一處家園中心,將部分公共設施適當集中設置、混合設置,就近滿足居民的居住、就業、交通、教育、文化、醫療、休閒等需求,實現居民從家步行5分鐘可達各種便民生活服務設施,步行15分鐘可達家園中心,享有一站式社區生活服務,一刻鐘社區服務圈覆蓋率達到100%。

城市副中心將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由以車為本轉變為以人為本,構建不依賴小汽車出行的綠色交通系統,綠色出行比例達到80%以上。構建舒適便捷的小街區、密路網,實現路網密、節點通、快慢有序,集中建設區道路網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8公里以上。

城市副中心健全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完善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務體系,動態調節住房供給,實現城市副中心住房供需平衡、職住就近平衡。

城市副中心將建立綠色低碳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達到20%以上。城市副中心將形成多元共治的環境綜合治理體系,用嚴格制度和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大氣環境質量得到根本改善,水生態系統基本恢復。

其他鏈接: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草案公佈 聽取公眾意見建議

北京市規劃國土委、通州區政府21日共同發佈通知,《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草案已經編制完成,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北京市城鄉規劃條例》,規劃草案於6月21日至7月20日向社會公告,聽取公眾意見建議。社會公告採用網上公告加現場公告兩種形式,市民可通過網站留言、現場留言、電子郵件、信件等方式參與提出意見建議。

北京市規劃國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的規劃編制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注重開門編規劃,堅持政府組織、專家領銜、部門合作、公眾參與、科學決策,充分尊重社會公眾對規劃編制的知情權、參與權,相關部門將充分吸收公眾的意見建議,提高規劃編制的科學性。

為方便市民瞭解規劃草案主要內容,21日起,市民可登錄北京市規劃國土委網站和通州區政府網站,查看“一張圖讀懂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草案”,同時可以通過上述網站預約從26日起的現場公告門票。

本次公告主要是徵求市民對《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草案的意見建議。6月26日起,市民預約成功後可憑有效身份證件現場免費取票參觀“建設新時代的千年之城”公告展,詳細瞭解規劃草案內容,參觀時間每日10:00-16:00(15:30停止入場、週一閉館)。為方便市民就近參觀,規劃草案將在北京市規劃展覽館展廳和通州區潞城鎮展廳同時展出,內容完全相同。

北京市規劃國土委相關負責人說:“對於市民朋友的意見建議,我們將認真整理研究,積極吸納到規劃成果中,不斷提高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水平。”(季小波、張超)

新華金融客戶端:權威財訊盡在“掌握”,掃碼或長按二維碼下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