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写毛笔字,笔杆一定要握垂直吗?

yirenjing


自古以来,书法艺术都非常讲究变化,因《兰亭序》里的“之”字字字不同,各尽其势,各尽其态,自唐以来,千百年来所为人推崇。书法的线条形质和结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变才称得上艺术,不变艺术就会走向僵化。但话又说过来,变是在规则内的变,不是胡涂乱抹式的变。书法线条的变化来自线的曲直粗细变化和线质的变化,这些变化是靠技法来实现的。不一样的用笔会形成不同的线质或律动、节奏。

清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说的非常透彻:“正锋取劲,侧笔取妍。王羲之书《兰亭》,取妍处时带侧笔。余每见秋鹰搏兔,先于空中盘旋,然后侧翅一掠,翩然下攫,悟作书一味执笔直下,断不能因势取妍

也。所以论右军书者每称其鸾翔凤翥。”

毛笔笔锋垂直于纸面固然是书法线条保持中锋的首要条件。但若一味保持这样的中锋线条,可能使得线条单调。

实际上毛笔在书写过程中,不可能一直都保持中锋的,需要不断的通过书法技法的提按顿挫疾涩来调节笔锋得变化,完成自己所需的线条形态和形质。我们一定要清楚书法的用笔技法是为点画的形质而服务的。比如在起笔、收笔是就不是完全的中锋,只有侧锋和提按的交互实用才能完调锋目的。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实即便是中锋行笔也不是绝对的笔锋垂直的,而是要带逆势运笔的。笔杆一般也是向行笔得反方向稍加倾斜的。无论笔杆如何变化,在书写过程中中锋意识是不能忽略的。










翰墨书道


对于这个问题,我谈谈我个人看法。

我们写毛笔字的时候,毛笔需要垂直吗?在古代书家那里,好像对这个问题没有进行特别的研究,没有说写毛笔字必须要垂直,我个人认为,这得分几种情况。

第一,写楷书。我们在书写楷书时,为了达到中锋行笔的效果,也为了使笔画坚实有力,不管坐着还是站着,都要使笔与纸面保持相对的垂直。


第二,在墙壁上书写。在墙壁上书写时,我认为自然而然地就与墙面有了一个垂直的角度。

第三,写行草书。写行草书就没有那么讲究了,在写行草书时有时为了追求一种苍老,古拙的味道,常常出现飞白和干笔,在这个过程中,行草书书写比较自由,所以在这个时候,毛笔不可能时时都是垂直的。

总结一下,楷书务必是垂直的,行草书不一定垂直,其实,写毛笔字,往往是中锋与偏锋同时使用,才会出现好的效果,毛笔在使转过程中,是无可避免地会使用中锋偏锋结合的。

我是铁匠的头发,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书法问题,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谢谢支持!


存希斋书法


关于握笔的说法实在太多,有的说的很玄乎,让人很迷糊,难以适从,不知所措。不妨换个角度说握笔。

握笔如同人的站立,行笔如同人的行走。起步之前立正站立,起步行走就要围绕站立这个姿态左倾右斜、前仰后合,在动态之中保持平衡。站立的姿态就是重心居中,行走的姿势就是重心向中,重心不离中、重心不过偏,就不会摔跤,掌握熟练运用自如就能行走如飞。

垂直握笔就是人的站立,这"立正"的姿态,在迈开步子之后就是"重心"、目标。行笔就是在左倾右斜前仰后合之中运动并不断"归正"。同理,如果没有左倾右斜前仰后合的"拔正步",一定会走得很累,走不了太远。始终保持握笔垂直,既做不到也没必要,僵直的腿走不远,僵握的笔无灵气。有书写实践的人大体都能体会,笔的行走姿势是变化的。

桌椅(胡床)进入华夏之前的古人写字之始,大都席地而坐,想像一下,这样的坐姿写字实在是一件辛苦的差事。如果握笔自始至终地僵直不变,简直就是折磨,怎么能写得了、写得好!

俗说“握笔无定法、握笔千古不易、善书者不择笔",没有什么不对,还是要看如何理解。一时理解不透没关系,多练多写出真知,时间一长就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了!


白鹤湾的历史故事


问题:写毛笔字时,毛笔一定要垂直吗?

毛笔时刻保持垂直是根本没办法写字的,毛笔垂直只是开始书写前的一种姿势,一旦开始书写,毛笔就会随着不同的笔画而像不同的方向倾斜。米芾的八面出锋,其实笔杆就会朝不同的方向运动。

这个就像打拳,所有功夫的起势都是一样的,比如两脚放平、两腿分开站立与肩同宽。大概所有的拳法开始都是这个套路,结束的时候也都差不多,但是中间打拳的过程中,身体是几点的左右、上下摆动的。

有些初学者受一些言论影响,认为毛笔在书写中一定要“正”,已经为柳公权说过“心正则笔正”,熟不知柳公权所说的正是正直的正,不是正面的正。不要受他表面意思的影响。

书写的过程,是手指、手腕、收笔带动毛笔不断运动的过程,这个过程转换的越熟练,字就会越灵活,毛笔笔杆垂直是没办法写字的。

事实上古代书法家基本没有垂直写字的,大部分书法家的书写姿势都和我们平时拿钢笔差不多,毛笔是倾斜的,五指执笔法被广泛使用是后来的事情。

你觉得呢?


不二斋


我是江上人。看到这个问答我来说说自己的悟性与体会。写毛笔字的时候毛笔要垂直吗?我自己在这上面有过研究过。大家也可以在每天练习当中也要试一下,看看垂直于不垂直有什么不同。我在练习当中使用小于45度依然能写出圆润流畅书法来,我写的是草书。写楷书你用小于45度可能很难写好字。垂直与不垂直我们要区别对待。只有自己使用过才能知道。光听别人说肯定是没有自己体会来的深。

尤其在写狂草,笔干摆动是非常大的,笔要是一直保持垂直可能很难写好。大家可能认为侧锋就一定写方笔,其实笔杆小于45度完全可以写出圆润的线条来的。有个前提条件就是笔锋要有30厘米以上的长度。如果用短笔锋是没法做到的。如写楷书我看到一般人都是用短笔锋,毛笔来写的。一般很少有人拿长峰来写楷书。所以写楷书笔干基本保持垂直。笔杆小于45度是肯定写不好的。而写草书一般都是使用长峰,笔杆不垂直也没什么关系。

其实说真的,笔垂不垂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写好书法。你认为垂直能写好书法你就垂直好了。如果你认为笔干不垂直能写出更好的书法来,那么你就不需要垂直。就这么简单。不要搞得那么复杂。尤其是在练习当中自己去体会看看效果怎么样。好你就用不好我们就不用。活人还能给尿憋死吗?

希望大家一起来探讨!喜欢就关注吧!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传承文化继承传统


大家好!我是墨韵书香1314。感谢各位支持及关注,谢谢!

从古到今,写毛笔字时毛笔并不是要垂直的。垂直写字压根儿不行不通的,必须得有一定适当的斜度的,具体情况要根据所书写的字的大小、纸面的斜度来决定。在书写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动作需要旋转笔杆,这样写字才不会死板,写起字来也才会觉得舒服。

我们现在的执笔法,就是统一标准的执笔法“五指执笔法”。

比如在两汉时期,有种执笔法叫“单苞执法”,那个时期写毛笔字,并不是像现在那样有座椅,他们是人跪在席子上写毛笔字。有点像我们现在写硬笔字的握笔姿势。(看下图)

另外还有一种叫“双指执笔法”,也就是在魏晋时期他们执笔方式是这样的: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握住笔管,其他的手指全部向掌心弯曲。


墨韵书香1314


写毛笔字时要保持笔杆是直的,但无需刻意保持垂直,正常来说,笔杆一般都会向笔画的运行方向的反方向稍微倾斜,可以增加运行的阻力,达到逆和涩,提高线条的力度。

这种情况在写大字的时候会更明显一些,写小字则越小越不明显。

但是在行笔的时候,笔锋按下去,起承转折、提按、轻重缓急,笔杆必然要出现小幅的前后左右的倾侧变化,为什么是小幅的,是因为幅度太大容易产生撅、漂、跳等弊端,甚至会出现脱笔——笔失去掌控,笔画便会变形,无法写出想要的形态。



所谓的“笔歌墨舞”,就是指毛笔在纸上舞动,留下不同的墨彩。既然是歌舞,那么必然有规则,不是随意的。所谓“不遵守秩序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秩序产生效率”。


这里的秩序就是遵守毛笔的笔法和结体规律,遵守线条质感的表现手法,笔杆是否需要垂直不是最核心的,保持良好的控笔能力和点画线条的精准度才是重要的。


昭明书馆


我们现在写毛笔字所就行的执笔方式就是五指执笔法。而且很多朋友会用既定的思维认定你自古以来 毛笔的执笔方式都是这样的



其实,我们从古人的绘画作品或者一些陶俑上看,古人的执笔方式,和古代的家具有些相当大的关系。 如果在两汉 ,人跪坐在席上, 左手执卷 ,右手执笔去写字 ,胳膊肘和是需要腕悬空的 。



右手用大拇指和食指握住毛笔的笔管 ,中指托住笔管, 无名指和小指向掌心弯曲 ,这种执笔叫“单苞执法” ,这种执笔方法其实和现在握钢笔的姿势十分接近 。



发展到魏晋南北朝甚至一直延伸至唐宋后期 ,这种执笔方式还是是最普遍的一种执笔方式,当然这也不是唯一的执笔方式。 在魏晋时还有一种执笔方式是这样的 。




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握住笔管 ,其他的手指全部向掌心弯曲 ,这叫双指执笔法。

等到唐宋时期开始慢慢出现了高桌子和高凳子,所以纸张是可以平铺在高高过膝的桌子上 ,如果要站着写字,执笔方式是这样的。

大家可以仔细看看他的手腕 ,他的手腕是和桌面平行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手腕要平。



那我们来总结一下, 如果你是站着写字,执笔的方式应该 是下图这种。


如果坐着写大字, 执笔的方式应该是下图这样的。



如果坐着写小字, 执笔的方式应该是下图这样。




最后再说问一句 你以为你以为的执笔 就是你以为的执笔么?

从上边这些图看,有些时代写字时,毛笔并不是要垂直的。可以适当的有一些斜度的。而且具体情况要根据所书写的字的大小、纸面的斜度来决定。书写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动作需要旋转毛笔笔杆,这样毛笔也不会是垂直的。


止有文化


很多人并不主张笔杆垂直的运笔方法。持这种观点的人,基本上是腕肘枕于桌面书写的朋友,这个也是根据个人的实际体验总结出来的。

枕肘枕腕书写,运笔的距离自然就短。在书写大字时,要借助笔杆的倾斜,才能完成较长的笔画。枕腕枕腕,运笔用肘腕,再以指辅助运行。笔管的侧斜,是根据运行方向而定,管居其后推行,不要拖行,此为关键。更不能固定偏向一侧,此就大谬也。


垂直运笔观点的人,多是悬臂运笔。悬臂运笔,是以臂带动肘而运行。运行范围广,无需借助笔管的侧斜来增加运行距离。适合写比较大的字和流畅连贯的书体。

两种方法,只有适宜的选择,并无优劣之分。枕腕枕肘为实,悬臂而书为虚。大字为实,小字为虚。实以虚而为,虚以实而为。虚实相生,刚柔相济,自然合于法度。


子衿书法


写字时笔杆是否要与纸面垂直,这是研究执笔的一个重要问题。“笔正则锋藏”,似乎说笔杆与纸垂直是一种成法,但事实上并非这么简单。

笔杆性刚,笔毫性柔,笔杆正,落笔后笔毫卧于纸上,锋未必能正。

书写以中锋为主的篆书和楷书,执笔当正,但书写兼用方笔侧锋的楷书和行草,就决非单纯靠执笔直下所能解决的。



实际上,书写以方笔为主的楷书,或露锋为主们行草,执笔时笔杆当微向右下方倾斜,落笔前使笔锋微向上翘起。


而在运笔转折的过程中,笔杆也不是始终与桌面保持垂直,而往往是锋先笔后,即锋抵纸面,逆势行笔,随着笔势的往来,笔杆不断地前后左右摆动。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