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长江之行寄深情

下午,我们登上了上海去重庆的大轮船,此船上下五层,象江面上飘浮的一栋大楼似的,船上各种设施都有,五楼还有一个电影厅。不过比起穿洋过海的大海轮,还是小巫见大巫了。船的航行速度较比火车汽车还是要慢得多了。下午三时从上海港启锚出发,经黄浦江转入长江口,逆水上行。这时的长江两岸,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江面上,也是我刚启锚你靠岸,汽艇号子高唱着,到处是一派忙碌的景象。船驶离市区后,就进入江滩大地的开阔

长江之行寄深情

地带了,这时暮霭渐渐低垂,两岸苍翠的田野模湖为一片灰色。再接着便看不到两岸的任何景象了。但黑夜里的长江却给你展现了另外一种魅力,你看,这儿一星灯火,那儿一星亮光,好象对你眨着眼睛呢。无数道探照灯光,从船顶射向江面,江面上,一片云雾迷蒙,灯光闪闪,风声水声,交互欢唱。我一点睡意也没有,在甲板上漫漫踱着,思绪象脱缰的野马,在黑夜里驰骋。想到黑夜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这句话,好象就是针对夜航来说的,其实不是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深刻的哲理。你想我们的全部生活不就是这样,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吗?这时前方出现了一片灯火,有人说,到南京了。到南京时又是半夜,想当年我们入伍通过南京长江大桥时是半夜,这次又是半夜,想看一下白天阳光照耀的南京长江大桥的雄姿,还真不容易。不过,这次是从桥下江面上通过,由于观赏角度不同,还是欣赏到了与上次不同的夜景。你从江面往桥上看,大桥横跨两岸,灯光闪烁,不正象天上的街市吗?天上的街市与长长的大桥融为一体,不正表明人间就是天堂,天堂就是人间吗?是的,社会主义的祖国就是人间天堂。由此,我便想起了渡江战役的激烈场面。想那1949年4月20日夜,毛度席朱总司令一声令下,我百万雄师,分左中右三路大军,在一千多公里的江面上,同时发起冲锋,突破国民党封锁的长江防线,彻底摧毁了国民党老巢南京总统府,将红旗插到了南京的上空。毛主席为此胜利欣然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康,······”以前是靠小帆船过江,如今是是一架飞桥南北,天堑变通途,这不就是天翻地覆么?这不就是今胜昔吗?夜很深了,我还站在甲板上,一边暇想着当年纷飞的战火,一边望着大桥身上那无数的灯火,不正象一条串联起来闪闪发亮的珍珠吗?是的,这正我们献给母亲河流上的一串珍珠呀。江面上,无数的船儿在航行,那无数蓝的,白的,红的,绿的灯光,拖着长长的倒影,在弥漫,在浮动,在闪烁,如同天上的星星,眨个不停,闪个不停,我心中不油得升起一种自豪感,我们创造的新中国多么灿烂辉煌啊。

次日上午,船航行在江西安徽境内宽阔的江面上,这时,江面上没有一丝风,江面显得十分宁静,就象刚刚誔生过婴儿的年青母亲一样安详慈爱。天光水色柔和得醉人,两岸景色尽收眼底。这时,我又想到李白的两首诗,一首是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曰: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环顾四周,到处都是上行下达的大小船只,在江面上穿梭般来往,根本就体会不到孤帆远影碧空的意境。如果李白还在世的话,恐怕要改写诗句了,应该改为千帆竟发争时空了。另一首曰: 隔断荆门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孤帆日边来。这里的孤帆也要改一下,,因为长江是我们国家东西交通的大动脉,是黄金水道 ,昼夜都是千船竟发,汽艇长鸣了。那时李白所处时代,虽然是大唐盛世,但却是农业社会,小农经济,就光人口数量这一项,还不及现在人口数量的二十分之一,他到哪里去看千船百帆呢,所以,他的笔下就只能是孤帆了。今天我们乘坐的是大华轮,并且是逆水而上,其感受自然不同。如果李老先生能看到今天的情景,该会留下多少壮丽的诗篇。中午过后,长江左岸出现一座大山,有人说,那就是石钟山,从江面上往那儿看,古木参天,树荫之中稳稳可见楼台亭榭的身影,可惜无缘上山,只能默诵苏东坡《石钟山记》中的名句: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宵间.,,,,,,船继续在江面上行进,我一边欣赏着石钟山的景色,一边想着这种芬芳宁馨美好生活的来源,那是一切先驱者的血液凝聚而成,因而想我们年轻一代的责任是,继承先烈遗志,完成他们的伟业,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富强。

下午四时,船靠九江码头,我们下船了结束了这次长江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