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贫民窟一般的公租房 怎么用来吸引大学生?

目前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人才争夺战,落户、补贴、租房、创业等等优惠条件一项接着一项。拿在过去的半个月中,沈阳都有什么样的人申请了公租房呢?我们可以从沈阳住房保障网的公示数据窥探一二,看看沈阳的人才吸引战略在住房保障这一项上受到多大的推动力。

贫民窟一般的公租房 怎么用来吸引大学生?

5月18日沈阳住房保障网公示的数据显示,最近半月沈阳总计有1301户申请公租房,涉及居民总计1725人,他们的月可支配从78.67元(吓死人的收入)至3600元之间,所有人的平均月可支配收入为1867.17元。这1301户居民当中,铁西区的申请占据了绝大多数,68.64%的申请来源区铁西,排名二三位的大东区与皇姑区仅有11.38%与9.53%,剩余几个行政区总计仅占10.45%。当然这只是半月数据,风水轮流转并不是什么大事。

贫民窟一般的公租房 怎么用来吸引大学生?

5月18日公示公租房申请人区域分布

而在公租房申请人的类型分布上,差别就更加悬殊。有98.46%的申请者为本市住房困难户,外来务工人员仅有12人申请公租房,新就业毕业生申请者更是不足10人!由此可见,公租房在对于人才吸引方面几乎没有起到助力作用。是由于宣传不到位,申请手续繁琐,申请意愿不强烈还是因为什么?

贫民窟一般的公租房 怎么用来吸引大学生?

5月18日公示公租房申请人类别分布

沈阳的公租房申请以本市住房困难户为主是长期现象,公租房普遍距离市区较远,除个别外来务工人员与新毕业生工作地点较近,其他人如选择公租房恐怕每日需要花费3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在上班与下班的路上,且每月交通支出也要增加200-300元左右。这样一来,公租房租金低租期长的优势完全无法体现。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外来务工人员与外地新毕业大学生不去申请了。

另外一点,沈阳大部分公租房项目的缺乏基本的物业管理。以阳光赤山园公租房项目为例,配租入住不足半年,单元门损坏近三分之一,电梯故障一月无人维修,保洁人员严重不足。公租房项目已被戏称为"贫民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